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29日訊(全媒體記者 賀文兵 通訊員 周正良)「50年了,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我的弟弟,希望骨肉重逢,希望有生之年還能夠與我的弟弟相聚。」今日,長沙的哥謝繼良哽咽著說,好想好想找到失散50年的親弟弟。
今年52歲的謝繼良1968年出生於望城區東城鎮薊家塘組。謝繼良告訴記者,聽父親謝炳初說,弟弟是1970年8月17日出生的,弟弟出生的時候自己還只有2歲多。「父親曾說,小兒子出生時正好桂花開,就給他起名叫謝桂良。」
謝繼良回憶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家裡非常窮,做事的少、吃飯的多,生活極其貧困。「據父親後來說,母親生下第4個孩子後,月子裡營養實在太差了,本身就體弱多病的母親又黃又瘦,沒有一點奶水給小弟弟吃。儘管是這樣,母親在月子裡還堅持搓草繩讓父親去賣。」
由於體虛和過度勞累,謝繼良的母親在月子中大病了一場,父親只好將母親送到銅官的鎮上醫院。醫生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當天母親就在鎮上的醫院去世了。「我母親洪月蘭去世的時候才24歲。」一回憶到這些,謝繼良就忍不住背過身子抹眼淚。
「母親去世後,家裡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父親擔起負擔全家的重擔。襁褓中的小弟弟由全家人輪流來喂。沒有奶水,只好東討西討搞些米糊。」謝繼良說,一家人在艱難中度日,一直把小弟弟養到了9個多月。
「據我父親說,1971年農曆5月的一天,弟弟生病了,父親放下農活趕緊背著弟弟從銅官鎮坐船準備前往長沙市湘雅一醫院治療。」在船上遇到鄰居餘應瑞,講起家裡的情況。餘應瑞出於同情之心引薦認識了同船的楊女士(當時未留地址和名字),於是,楊女士在船上與父親溝通後表示願意領養他懷中的孩子。
鑑於家裡當時的那種情況,謝繼良的父親知道憑自己的能力很難把小兒子的病治好,也很難把小兒子養活和帶大。「父親猶豫了很久,把小兒子摟在懷裡親了又親,強忍骨肉離別的悲痛同意了楊女士的領養請求。」船靠岸後,楊女士抱著收養的謝桂良走了。
聽說小弟弟被人領養了,謝繼良和2個姐姐抱頭哭成了一團。父親也流著淚說,我無能,我們家太窮了。謝繼良說,據知情人餘應瑞當年透露,楊女士娘家住在望城縣喬口鄉花山村(當年屬長沙縣喬口公社花山大隊,後來行政區調整現屬於望城區喬口鎮花山村)。
「父親後來多次去尋找,卻沒有找到小兒子。」1989年,謝繼良的父親找到知情人陳玉華(當年的同村鄰居)打聽情況。據陳玉華講,那個收養小弟的養母確實姓楊,當年在唐家巷住過,好像是在潘家坪的長沙縣政府裡當會計。謝繼良的父親聽到這個消息後馬上又帶著謝繼良去找,但無結果。
因為從小體弱多病,謝繼良的大姐姐30多歲的時候也因病去世了。2003年,謝繼良的父親一病不起。父親臨終的時候把謝繼良叫到床前流著淚說,這麼多年都沒有把小兒子找回來,深感對不起他。自己走了後希望他不要放棄,想辦找到法弟弟。不久,謝繼良的父親病逝。
一回憶起家裡的這些心酸事,謝繼良眼裡噙滿了淚水。「當年家裡實在太窮了,母親在月子中去世,父親一個人種田搓草繩拉扯3個子女非常艱難,希望弟弟不要怪父母。」謝繼良說自己現在長沙市開的士,前不久還去了民政部門和長沙縣有關部門,也沒有打聽到楊女士和弟弟的下落。
各位讀者和網友,如果你有謝繼良弟弟謝桂良的線索,請撥打13397497478聯繫他,也希望有知情的好心人提供線索,一起幫助謝繼良找到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