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聯動 千億板塊正隆起
港口是龍頭,產業是核心。2008年12月,濱海港成功攜手國家電投集團公司(當時為中國電力投資集團),標誌著濱海港的建設邁入大港新時代。
作為濱海港「能源港、產業港」定位重要先導項目,國家電投協鑫濱海2×1000MW發電工程和5000萬噸儲配煤中心一期於2017年建成運營;2018年建成運營亞洲最大單體海上風電場,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達187萬千瓦;總投資144億元中海油LNG項目2018年6月全面開工建設,2000萬噸LNG儲運基地項目初步列入國家規劃布點。特別是2018年底,總投資1000億元的寶武項目和總投資660億元的金光循環經濟高科技產業園落戶濱海港區,更為鹽城和濱海高質量發展帶來新機遇,注入強動能。
「現代口岸已不單是狹義上客貨進出的通道,而是帶動產業發展的強引擎。」濱海縣口岸辦負責人介紹說,基礎設施日臻配套完善的濱海港,與接踵而至的重大產業項目形成招商「強磁場」。
近年來,濱海港區共籤訂項目20餘個,協議投資總額超3000億元,匯集了寶武、國家電投、中海油、中石油、大唐、華電、中交一航院、金光等7家央企和1家世界500強民營企業,成為鹽城沿海開發乃至江蘇省沿海開發的主戰場。一個匯聚鋼鐵、風電、煤電、液化天然氣等眾多行業巨頭的千億級沿海藍色經濟帶正在加速隆起,為口岸開放提供了有力支撐。
開放共建 快馬加鞭未下鞍
口岸是門戶,是通聯世界的窗口,更是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集地。
濱海港聯檢中心業務樓工程是濱海港區口岸對外開放的重要配套設施,自去年6月開工以來,施工方克服時間緊、工期短等困難,積極創新工程管理方式方法,全力搶進度、抓質量、保安全,提前完成建設任務。
走進濱海港區3、4號物流園建設現場,只見挖掘機揮舞長臂,運輸車輛來回穿梭,伴著插板機的轟鳴聲,一條條潔白的排水板源源不斷插入地層……
「該工程總投資3.5億元,總面積92萬平方米,使用吹填技術對軟地基加固形成陸地,再進行地基建設,4月份開始施工,僅利用一個月時間就完成一年期土工布鋪設任務,預計2021年年底投入使用,對進一步提升港口配套能力、加快臨港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說。
為進一步拓展口岸新空間,近年來,濱海縣聯合濱海港工業園區先後投資2億多元,按照國家一類口岸開放的要求,加快推進「挖入式」內港池一期工程、液體散貨碼頭、物流園、10萬噸級碼頭航道疏浚等口岸基礎設施和聯檢中心業務樓、碼頭查驗設施和相關配套服務設施。
在加快口岸建設的同時,濱海縣積極引進和培養口岸服務企業,健全服務體系,目前濱海港區口岸已有油汙水處理企業1家、拖輪公司1家,配置了濱海港港區消防站,積極主動接觸引進其他各服務企業,充分滿足濱海港區口岸的正常服務和運行需求。
風勁帆滿展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立足新起點、錨定新目標,濱海港正以更高的眼界和更加寬廣的胸懷走向世界、擁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