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
他是國民黨軍在內地最後一個被俘的國軍將領,在內戰時期充當蔣介石的打手,毆打郭沫若、沈鈞儒,掩護槍殺聞一多、李公樸的兇手。他就是中統掌門人陳果夫、陳立夫島門徒鄭蘊俠。
1949年11月30日,解放軍大軍壓境重慶,國軍望風而逃,作為國民黨最後一個逃離重慶的重要軍政官員,鄭蘊俠憑藉多年為中統賣命的本錢,換來一張從成都逃往臺灣的末班車。他不顧妻兒老小,帶了兩位隨從開始了逃亡之路。緊趕慢趕到成都後沒趕上最後一班飛往臺灣的飛機,這讓鄭蘊俠內心瞬間變成死灰。
此時擺在鄭蘊俠前又三條路,一條去還未解放軍的海南島;第二條投奔李彌在中緬邊境;第三條就是臺灣;在他分析過形勢後,他認為去海南島不可行距離太遠;去臺灣目前更不現實;只能投奔李彌第八軍在緬甸的殘部,而且對那一帶地形比較熟,抗戰時期在那裡執行過任務。
為了逃往緬甸,他第一要解決對就是盤纏。他出逃時雖然帶了幾根半斤重的金條,但是花起來太扎眼,容易暴露身份,於是想在黑市上換一些銀元。不料,在倒賣銀元交易時被解放軍俘虜,當時解放軍不知道他是鄭蘊俠,他用他木材商人的身份掩護,逃過了一劫。
1950年鄭蘊俠還沒有逃往緬甸,但西南地區的解放軍已經開始大範圍搜捕鄭蘊俠。為了掩護身份他到了一家榨菜廠當上了小工,但抗美援朝爆發後,榨菜廠被解放軍接管,鄭蘊俠感覺很危險就逃了。於是他一路逃往貴州化名「劉正剛」,成為一名走街串巷的賣貨郎,還住在當地一戶人家中作掩護。
在逃往的路上,他遇到了山東女子邵春蘭,邵春蘭也是苦命的女人,丈夫去世了,只想找一個好男人過日子,就這樣兩人結婚了。鄭蘊俠結束了逃亡的生涯,就開始在當地工作,隱藏各種能力,成為一名公私合營食堂的會計。直到1957年肅反開始,說了一個「不翼而飛」的成語引起了領導懷疑,於是被監控起來;到1958年被逮捕。
鄭蘊俠成為國民黨軍在大陸最後一個被俘的將領,他被判了有期徒刑15年,在監獄進行改造。直到1975年被特赦回家。他在獄中15年深刻認識到自己的罪惡,出獄後鄭蘊俠積極工作,對臺宣傳統一。
鄭蘊俠的前半生是罪無可恕,犯下過滔天罪行。被俘後,解放軍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態度,讓他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的罪行。他在後半生為自己前半生的罪惡贖罪,直到2009年因病去世,享年10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