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中國的「進口水果」
一定有很多人,曾經以為獼猴桃是一種進口水果。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物種,有的是動物,有的是植物。
比如說最能代表中國的,無疑就是大熊貓。而我們的近鄰日本,給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櫻花了。
對於紐西蘭來說,這個標誌則是紐西蘭的國鳥,幾維鳥。
幾維鳥被紐西蘭人視為自己民族的象徵。中國人可不會說自己是熊貓,但紐西蘭人卻會驕傲地自稱:「我是一隻幾維鳥。」
因此,幾維鳥(kiwi)也被用來指代紐西蘭人。
我們知道,獼猴桃的英文名字就是「kiwi fruit」,這種原產中國的水果,為什麼會和紐西蘭的國鳥「重名」呢?
1903年,一位來自紐西蘭的女教師在中國見到了獼猴桃。
獼猴桃之所以叫獼猴桃,就是因為它的外皮呈棕褐色,而且毛茸茸的,看起來很像獼猴的皮毛。而在這位紐西蘭女教師眼裡,她聯想到的卻是紐西蘭的國鳥,幾維鳥。
這種已經瀕危的動物,看起來的確就像一隻「行走的獼猴桃」——灰撲撲,毛茸茸,圓滾滾,外貌非常相似。
或許是喜歡獼猴桃酸酸甜甜的味道,或許是覺得獼猴桃和幾維鳥長得太像了,於是,這位女教師特意選取了許多不同種類的獼猴桃種子,在次年將其帶回紐西蘭嘗試種植。
六年之後,獼猴桃第一次在紐西蘭結出了果實。
而此時,遠在發源地中國的獼猴桃們,還在不規範的市場上「野蠻生長」。
聲名鵲起之後,終於得到重視
在中國,其實早在《詩經》的時代,人們就已經開始食用獼猴桃,但是一直都處於未被馴化的狀態。從四川到甘肅,獼猴桃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廣泛分布。
直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因為紐西蘭的「奇異果」在國際市場上大受歡迎,我國市場方面才發現了這種水果的潛力,開始進行規模化選育與栽培、種植。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研究報告,獼猴桃的抗氧化指數遠高於蘋果、西瓜等常見水果,僅僅略低於昂貴的藍莓——要知道,這兩種水果的價格可是根本沒法比的。
另外,獼猴桃中富含的維生素C也是一大亮點,每100克獼猴桃果肉中維生素含量在200毫克左右,最高的可以達到400毫克,是柑橘的5到10倍。
獼猴桃中的鈣含量也十分出色,是香蕉的4倍,蘋果的17倍。
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中國作為獼猴桃的原產地,在氣候上就佔了先天的優勢。
來自四川蒲江的紅心獼猴桃,比起普通的綠心獼猴桃來說,不僅更加漂亮,更加好吃,也更有營養。
很多人不願意買比較硬的獼猴桃,就是因為有時候放了很久還是不甜。但是,這種紅心獼猴桃幾乎是所有品種當中口感最甜的一種,入口毫無酸澀感,酸度極低,果肉細嫩清爽,滿口都是清新甜蜜的味道。
而且,紅心獼猴桃的營養價值,比起其它獼猴桃來說也要更上一層樓,被稱為「維C之王」。
紅心獼猴桃的主要產地四川蒲江,更是世界公認的北緯30度「黃金產區」,全縣共有10萬畝獼猴桃種植基地,是當地的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一口爆汁,細膩清甜,好吃又有營養,價格也不貴,今年夏天,就嘗嘗這一款新鮮的美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