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22萬+父母訂閱了尖叫童年
溫柔地改變,給孩子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ID: JJtongnian
本文與視頻(諾一媽媽的育兒經)轉自一條(yitiaotv)
諾一是《爸爸去哪兒》裡人氣最高的萌娃,劉燁家的這位國民小男神是如何養成的?我們採訪了諾一的媽媽安娜。
「你自己怎麼樣,你的孩子就會怎麼樣,
所以不要試著讓他們去做那些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
——安娜
▲ 從左到右:霓娜(4歲)、劉燁(38歲)、安娜(37歲)、諾一(6歲)。
▲ 諾一很會照顧妹妹,經常還會安慰爸爸。
▌「我希望孩子先看經典的讀物,再去接觸現代的東西——比如先讀中國的四大名著。
安娜解釋說,因為當初她擔心諾一不適應中國的文化,所以想讓他從小接觸中國的經典讀物。現在回想這段經歷,安娜覺得自己的引導太過刻意,畢竟她之前也沒有看過《西遊記》。
▲ 安娜確實有一套自己的「育兒經」。比如,什麼書可以進自己的家?
▲ 大家都知道諾一最愛看的書是《西遊記》。
▌「你自己怎樣,你的孩子就會怎樣。不要讓他們去做一些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
▲ 於是,安娜試著放手讓諾一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起初,她逼著諾一去學畫畫,後來發現諾一沒有耐心,對畫畫不感興趣。於是,安娜讓諾一學了自己喜歡的吉他。
▌「只有多陪伴孩子,孩子才能跟著大人看到真實的世界,否則就只能看到電視裡的虛擬人生。」
▲ 和許多父母一樣,安娜也擔心兩個小孩太愛看電視。
▲ 諾一參加《爸爸去哪兒》的時候,安娜就跟諾一說:「現在的幸福都是因為爸爸的努力,你還沒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這些,你自己以後要長大、要努力。」
▌小時候的藝術薰陶對安娜影響很大,所以她希望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藝術啟蒙。
▲ 安娜曾經是一位攝影師,在法國尼斯一個熱愛藝術的家庭長大。父親是一位建築師,母親擅長繪畫和服裝設計。
安娜的伯父也是一位建築師。小時候她看伯父臨摹畢卡索的畫,一直以為那是伯父的作品。直到10多歲看到書裡畢卡索的《三個音樂家》,才知道那不是伯父畫的。
▲ 安娜父母的戲劇演出劇照
安娜父母的業餘愛好是戲劇表演,所以安娜從小跟著爸爸媽媽在劇院裡長大。一家人的周末日常就是在尼斯的博物館看展覽。
▲ 霓娜在阿特黎爾藝術學校畫畫
小時候的藝術薰陶對安娜影響很大,所以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藝術啟蒙。5年前,她和自己的好朋友瑪麗安在北京共同創辦了阿特黎爾藝術學校。
安娜非常倡導帶著思考的創造性,比如:小朋友畫的非洲土地並不是黃色,而是紫色,因為太陽下落的過程,土地的顏色也會跟著變化。
尖叫童年美文匣子
新知 | 玩樂 | 繪本 | 科普 | 自然 | ∞
關注尖叫童年
▼▼公號內回復標題前的序號即可查看
教養J1 你有扶門的習慣嗎?這就是教養!
J2 給父母的18條教養建議,句句精闢!
J3 大多數父母在道德教育上犯了這個錯
J4 孩子教養好壞和個性沒半毛錢關係
J5 這21個禮儀應在10歲前教給孩子
崩了個潰
K1 唉!母子情意的小船說翻就翻
K2 三分脾氣,毀了孩子的七分人生
K3 我多想成為一個不發脾氣的麻麻
K4 那些高情商的父母是這樣練出來的
K5 原來多的是被娃整得崩潰的爸媽
專注力
P1 孩子的專注力,差別為何會越來越大
P2 看電視時專注, 為什麼一學習就不行
P3 怎麼收穫一個專注沉靜的孩子?
P4 孩子的專注力,竟被家人的嘮叨毀了
P5 10個遊戲練出專注力!
▼ 更多尖叫童年原創美文,點擊下方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