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父母的8幅漫畫: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2021-02-28 青年觀察家

  

01

自己沒做好,拼命逼孩子


你的健身器材在牆角扔了快十年,蜘蛛網都更新好幾代了。

你覺得很正常。

但是你兒子不練琴,你不能忍,你覺得他好過分。

講不講道理?

為人父母,身教永遠比言傳重要。

孩子都不傻,都能在冥冥之中明辨真偽。所以他們更傾向於模仿家長的行為,而非聽信他們口中的道理。

你懶惰浮躁毛毛草草,你希望孩子勤奮自律樣樣都好,怎麼可能?

要求孩子之前,先做好你自己。

 

02

一點不可愛,還抱怨孩子不愛你


你家都成豬窩了,他當然不願意回。

你一個月不見他一面,他當然跟你不親近。

你心情一不好就兇他,他當然討厭你。

真的,孩子對你的所有嫌棄、疏遠、不合作,都必有原因。

他們的思維特別簡單,會本能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親近自己喜歡的人。

所以,當你家孩子總是跟你不親近,總是羨慕別人的爸媽別人的家,總是不服從不配合不接受你的指令。

請自省。

別總是上來就給孩子定性「你怎麼這麼特殊」。

99%的時候,不是孩子冷漠無情不知好歹,是你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

不賴孩子,就賴你。 


03

自己哪兒都對,錯全是孩子的


一出事兒就劈頭蓋臉罵孩子。

從不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安排不合理,自己的期望沒道理。

就算意識到自己錯了也必須強詞奪理。

仗著自己是大人,欺負小孩嘴笨說不過你。

這種幼稚、虛榮、不講理的父母,必然遭到孩子發自內心的鄙視。

到他對著你呵呵那天,你可別覺得冤。 

 


04

讓孩子為不幸婚姻背鍋


口口聲聲愛孩子,其實並沒有給孩子提供真正美好的生活。

連「不當著孩子面吵架」這種小事都做不到。

婚姻搞得無可救藥,還死拖著不離婚。

明明是因為自己懦弱無能邁不出這一步,還非得一口咬定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忍辱負重。

其實這種雞飛狗跳苦大仇深的家,再完整又有何用?

孩子不稀罕。

真為孩子好,你要麼經營好這個家,打理好夫妻關係,別天天冷戰熱戰,讓孩子心驚膽戰。

要麼乾脆離婚,大家都清淨。

自己不敢離就大方承認,別拉孩子背鍋。

否則最後那句「還不是為了你」,也夠孩子受的。

孩子何辜,小時候日子一團糟,長大了還得背著一身罪,招誰惹誰了? 



05

熱愛養巨嬰,樂此不疲


一般來說,孩子18歲以後就是大人了。

但父母永遠覺得自己的孩子長不大。所以事無巨細要照顧,大小要求要滿足,三四十歲的人了,打個噴嚏你還是立刻去給他找外套。

一個人被呵護得這麼嚴實,他怎麼獨立?

所以巨嬰遍野。

而幾十歲了還什麼都讓媽媽做主的男人,很難想像能在社會、工作、家庭中能有什麼擔當。

父母就是忍不了跟孩子分離。

可孩子必然得離開你,自己過日子啊。

不分就會畸形。巨嬰很醜的。

堅持讓孩子到什麼年紀做什麼事,是大部分家長欠缺的一節必修課。 


06

總以為「那種事」孩子自己就能懂

 


有的孩子是從樹上生下來的。有的是從下水道裡拽出來的。好一點的是拿金鐲子換來的。

孩子接受的性教育少得特別可憐。

大人們對所有跟生殖有關的器官和行為都諱莫如深,以致有些孩子被性侵了都不知是怎麼回事。

更奇葩的是,當學校試圖認認真真教點性知識,還總有家長去投訴,說太露骨了太可怕了你們怎麼能教孩子這個呢。

該你教的你不教,別人好好教你還不讓,而那些知識他又必須要了解,於是他就只能通過歪門邪道去掌握或者以身試法去探索了,那豈不是更糟?

其實何至於啊。孩子問,你就簡簡單單實實在在說說。小孩子不會那麼認真,你告訴他生殖器的名稱,他會覺得像胳膊、腳丫那么正常。

要是孩子稍微大點,你買本青春期教育的書放家裡,基本就解決了。

這點事兒真沒那麼複雜。是我們大人想太多了。


07

強求孩子做聖人

 


你們夫妻倆不爭不搶和平友好,是因為你們早有準備,報紙買兩份。

要是就一份,你倆也得搶,對吧。

那憑啥要求孩子守著一個玩具互相謙讓不打架?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想像成聖人了。強求他們必須愛人如己高風亮節。

什麼你是姐姐必須讓著弟弟。

什麼對長輩必須有禮貌。

什麼好東西應該分享。

自己做的時候抓心撓肝,說孩子倒是雲淡風輕。

其實孩子天性都有自私自利爭強好勝甚至野蠻粗暴的一面,素質絕對不會比大人高。

你可以要求他們好好做人。但如果他們沒做到,你得知道,那才是正常的。


08

自己不正,還指望孩子不歪


很多家長,心裡是想教孩子好,嘴上也一直冠冕堂皇一套一套的,但行動上反差太大。

嘴上教孩子要正直勇敢善良,但碰上個三五塊錢的小便宜,馬上就現了原形,根本經不起考驗。

偏偏又不自知。還以為自己在孩子心裡高大英明一身正氣,還奇怪孩子為什麼不像你。

殊不知孩子像的就是你。

裝得再像也沒用,真實的你什麼樣,孩子就會學成什麼樣。

父母的人品會像病菌一樣往下傳。最後孩子的三觀和行為模式,保證都是你骨子裡的精髓。

孩子天生白紙一張,你畫花他就開花,你種瓜他就結瓜。

你的行為,就是勾勒他人生的筆。

裝的不算。真正影響孩子的,是你的真實面目。

所以,如果覺得孩子不理想, 先看看你自己什麼樣。

你的樣子,就是孩子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打臉中國父母的8幅漫畫: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你心情一不好就兇他,他當然討厭你。真的,孩子對你的所有嫌棄、疏遠、不合作,都必有原因。他們的思維特別簡單,會本能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親近自己喜歡的人。所以,當你家孩子總是跟你不親近,總是羨慕別人的爸媽別人的家,總是不服從不配合不接受你的指令。請自省。別總是上來就給孩子定性「你怎麼這麼特殊」。
  • 戳痛中國父母的8幅漫畫: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自己沒做好,拼命逼孩子你的健身器材在牆角扔了快十年,蜘蛛網都更新好幾代了。你覺得很正常。但是你兒子不練琴,你不能忍,你覺得他好過分。講不講道理?為人父母,身教永遠比言傳重要。孩子都不傻,都能在冥冥之中明辨真偽。
  • 10幅漫畫打臉中國父母:什麼樣的家長,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這10張漫畫戳中了許多中國父母面臨的親子關係痛點。看過漫畫才知道,生活中孩子很多難以理解的行為背後,原來都有答案。只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往往不自知:孩子的問題,根源出在父母身上。」硬生生地將孩子從自己身邊推開。孩子的打擾只是在呼喚你的關注和關心,他們需要從你的關注中感受愛意。請珍惜孩子的打擾,務必做到及時回應。因為等他長大後什麼都會了,可以照顧好自己的時候,就不再那麼需要你了。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請珍惜孩子需要你的每分每秒。
  • 8幅漫畫告訴所有父母:你的孩子未來是什麼樣子,全在於自己
    你的健身器材在牆角扔了快十年,蜘蛛網都更新好幾代了。你覺得很正常。但是你兒子不練琴,你不能忍,你覺得他好過分。講不講道理?為人父母,身教永遠比言傳重要。孩子都不傻,都能在冥冥之中明辨真偽。所以他們更傾向於模仿家長的行為,而非聽信他們口中的道理。
  • 為什麼中國家長總覺得養孩子很累?8幅漫畫告訴你原因!
    打臉中國父母的8幅漫畫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01 自己沒做好,拼命逼孩子仗著自己是大人,欺負小孩嘴笨說不過你。這種幼稚、虛榮、不講理的父母,必然遭到孩子發自內心的鄙視。到他對著你呵呵那天,你可別覺得冤。
  • Anitama新聲:我們應該給孩子看什麼樣的漫畫?
    即使是一些在以往支持漫畫中的性描寫的人士,在這一次論戰中也站到了太田律師的一邊,批評日本漫畫中「幸運色狼」這一做法,是在用「偶然」做藉口,反覆對女性施加性騷擾,屬於對女性的性剝削。不過這期新聲倒不想過多探討這個問題,反正已經能預想到會有什麼樣的評論了。倒是有一些創作者,看到這一話題,聯想起了別的往事。
  • 4幅漫畫提醒中國父母:你有多不在乎孩子的感受?
    很多孩子的父母,他們看不見自己的發光點,也就看不到孩子的生命力。孩子長大後就會苦苦追尋 一種被看見、被接納的感覺。知乎有一個問題:跟父母無法溝通,你有多絕望?最高贊的回答說,當父母的話語讓她難受時,她會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時父母會直接反駁:你想多了吧,至於嗎?她說當時的感受就是很絕望,不被理解,還被否定。如果給你這樣感受的人是朋友,不來往就好了;如果是男朋友,分手就行了;但是那個人是你的父母,這輩子都斷不開關係的人。
  • 這8幅漫畫,打臉8種「中國式父母」
    一組多年前的漫畫組圖又重新在微博流行起來,組圖名稱為《如何斷絕父子關係》。作者用八個場景,描述了八種不同的父母形象,也許生活中的有些父母,一人會身兼好幾種,以致於很多網友驚呼:「這不就是我爸/我媽嗎?」沒錯,最讓人感覺悲涼的是,時隔多年,這樣的父母在生活中依然不少見。說好要鍛鍊的你,已經把健身器材扔在牆角長蜘蛛網了。
  • 如何斷絕父子關係:打臉中國父母的8幅漫畫
    自己沒做好,拼命逼孩子你的健身器材在牆角扔了快十年,蜘蛛網都更新好幾代了。你覺得很正常。但是你兒子不練琴,你不能忍,你覺得他好過分。講不講道理?為人父母,身教永遠比言傳重要。仗著自己是大人,欺負小孩嘴笨說不過你。這種幼稚、虛榮、不講理的父母,必然遭到孩子發自內心的鄙視。到他對著你呵呵那天,你可別覺得冤。  讓孩子為不幸婚姻背鍋
  • 別忘了: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而在警察搜查出丟失的快遞時,這位媽媽狡辯稱"是孩子拿錯了",最後發現無法矇混過關才承認錯誤,並表示下次不會再讓孩子拿了:"您就別找娃了,讓他好好念書。"之後這位媽媽被刑拘,民警說了一句戳心的話:"你小孩多大?你讓他做這種事,到時候他長大做違法的事,你哭都沒有眼淚。"
  • 董卿首談兒子: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什麼樣的人
    我看了《朗讀者》每一期的節目,可最打動我的,竟不是董卿在《朗讀者》節目中的某一處表現,而是在她接受《面對面》採訪,談及初為人母、談及繼續成長時的姿態。董卿說,她必須在自己和孩子的世界裡拿捏一種平衡的分寸,既不能「我的世界只有我」,也不能「我的世界只有他」。 讓自己的獨立身份和孩子的角色同時融匯在自己的生命裡,這是一種智慧。 而這種智慧,亦是為人父母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你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想想看,如果父母情緒脆弱,一點小事就會開始波動,那麼孩子成長之後會變成什麼樣? 在這樣原生家庭長大的孩子,心靈該有多敏感而脆弱啊? 在這樣家庭下長大的孩子,變得如履薄冰,生怕犯錯,討好父母,學會小心翼翼地避免父母情緒爆炸。 父母大概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壞脾氣,究竟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傷害? 你的易怒情緒,強大到足以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有些父母會很容易反省和自責:「應該是我們家庭的問題,我們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孩子。或者,我們家庭關係不好,影響了孩子。」父母的反省可以讓孩子放鬆下來,獲得喘息和修復問題的機會。但是,父母的自責會讓他們過多承擔責任,有時候會被孩子利用,成為掌控父母,獲取自己利益的突破口。
  • 孩子眼裡,12星座的父母都是什麼樣?射手座:我真是太難了
    不如抱著娛樂的心態,看看12星座的父母們,在孩子眼中是什麼樣的父母吧?不用管這些準不準,可以拿給孩子看看,不僅能讓孩子覺得父母也是很有趣,還能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何樂而不為呢?也許射手寶寶會感慨道:「我真是太難了。」1.
  • 董卿: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先去做一個這樣的人
    董卿: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先去做一個這樣的人董卿: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先去做一個這樣的人董卿曾說過,對於教育孩子,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自己先去做一個這樣的人。換句話說,你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父母有自己的事業、愛好,是個積極樂觀、寬容大度的人,那麼當孩子慢慢長大,就會對父母滿懷愛與尊敬,就會耳濡目染地學習到父母身上那些好的品質。
  • Sunny思考:你希望為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分享給我,給自己一個機會思考,給我們一個機會,相互探討,共同進度,可以在微信上私信我,你的答案) 在過去的一年中,你最指的規劃的三件事? 今天,就重點思考下,我希望我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孩子的起點,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父母。 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在孩子成年之前,就完全取決於,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孩子擁有什麼樣的成長環境,什麼樣的成長經歷。
  • 《我家那小子》告訴你:你有什麼樣的媽媽,未來就是什麼樣的命
    因為你有一個什麼樣的媽媽,決定了你未來會過什麼樣的日子。首先,我們先來看朱雨辰的媽媽,因為整部劇中她被吐槽的最多,育兒方式堪稱全中國的反面教材。媽媽愛兒子無可厚非,但如果手伸得太長,就有失分寸了。朱雨辰的媽媽像個保姆一樣照顧他的飲食起居,其實是帶著條件的。她總是將「我愛你」掛在嘴邊,並對朱雨辰道德綁架。
  • 經常發脾氣的父母,將收穫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後悔看晚了
    當你向別人發過脾氣之後,你的言語就像這些小孔一樣,會在人們的心中留下傷口。你這樣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體,然後再撥出來。無論你說多少次對不起,那傷口都會永遠存在。其實,口頭上對人們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們的肉體沒什麼兩樣。」 這是一個父親教孩子不發脾氣的故事。同樣,也適用於父母。
  • 你心中的父母愛情,是什麼樣子的?
    最近閒在家,趁學校還沒開學,陪Miss李一起看了電視劇《父母愛情》,郭濤和梅婷飾演了一對「大老粗與資本家大小姐」門不當戶不對的夫妻,還就是這樣一對反差極大的夫妻,倆人一路風風雨雨、磕磕碰碰,相互改造又相互慰藉,轉眼幾十年,最終白頭偕老子孫滿堂。
  • 晚年易拖累兒女的父母什麼樣?答案很現實,孩子怕的是三樣全佔
    孝心是代代相傳的,想讓孩子盡孝,你得做好榜樣。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給父母養老是擺在多數年輕人面前的一座山,尤其是現在的生活壓力這麼大,普遍又是「421」家庭模式,這讓夾在中間的小夫妻倍感壓力山大,其實,父母的某些行為會無形中加重兒女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