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是代代相傳的,想讓孩子盡孝,你得做好榜樣。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給父母養老是擺在多數年輕人面前的一座山,尤其是現在的生活壓力這麼大,普遍又是「421」家庭模式,這讓夾在中間的小夫妻倍感壓力山大,其實,父母的某些行為會無形中加重兒女的負擔。
案例
周先生上有老人要贍養,下有孩子要撫養,33歲的他頂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和家庭重任。妻子是一名家庭主婦,並無收入來源,母親前些年因病去世,父親孤身一人待在老家。
沒有了母親的約束,父親像是放飛了自我,生活不規律,抽菸喝酒無節制,關鍵還喜歡打牌,加上技術堪憂,經常輸錢,而上了年紀又沒有工作來源和退休金,只能時不時開口問孩子要錢。
妻子因為這事兒經常吵架,可是他作為兒子,又不能不管不顧,每個月的工資除去還房貸的錢,再加上一家人的生活支出、孩子的教育支出等等,一個月下來幾乎沒有什麼存款,甚至連自己身體不舒服都不敢去看醫生。面對父親花錢如流水的行為,他十分心寒,可又無可奈何。
其實,攤上這種父親,周先生內心的無奈可想而知,給父母養老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是碰上這種父親,完全不顧兒女,無疑是孩子的負擔,很多父母明明做得不對,卻還不自知,人到晚年,最拖累子女的父母什麼樣?逃不出以下幾種情況。
容易拖累子女的幾種父母
1、脾氣差易惹事
有的老人為老不尊,脾氣火爆,行為不正,在生活中蠻橫不講理,經常惹事,讓子女收拾爛攤子,反反覆覆說了不改正,讓子女怒其不爭,本身孩子自己的小家都尚未經營好,被生活和工作搞得一團糟,又得時刻操心不安分的父母,無形中徒增不少負擔和壓力。
2、花錢不節制
正如周先生的父親一樣,毫無積蓄,沒有規劃好養老適宜,又不肯吃苦,只想靠兒女供給生活,無疑會加重孩子們的負擔,不怕父母沒有錢,怕的是沒有積蓄還揮霍無度的,只顧剝削孩子的辛苦錢行樂,而全然不顧子女的難處。
3、不注重養生
有的老人不注意自己的身體,生了小病又覺得無關緊要,死活不去醫院,結果熬呀熬、拖呀拖成了大病,此時的醫藥費無疑是筆巨大的支出,可謂是一人生病,全家遭殃,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會使得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夜返貧。
如今90後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上有四個老人要贍養,經濟壓力非常大,而老人想要安度晚年,首先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在平時生活中不要瞎折騰、少惹事,多體諒孩子的不容易。年紀大了,凡事看開,不要斤斤計較,儘量活得輕鬆一點,子女輕鬆,家庭也和睦了。
什麼樣的父母最受兒女喜歡
養子防老似乎在當今社會越來越不靠譜,可是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如下幾種老人是子女的福氣,晚年可能會被兒女搶著養老。
1、孝順父母的老人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當娃小時候看到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孝順有加,那麼他們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領悟到孝道,從小耳濡目染,長大後自然會尊老敬老,履行自身的責任和義務。相反,你對老人呵斥、埋怨、指手畫腳,很少回家探望,又怎能要求孩子孝順自己呢?
2、勤快開朗的老人
勤快的人走到哪都受人喜歡,這樣的老人能幫著兒女帶娃、打理家務、操持生活,能減輕年輕人不少負擔和壓力,而開朗的老人心態好,懂得溝通,脾氣溫和,不會為老不尊,很受孩子們的喜歡。
3、疼兒媳婦的老人
婆媳關係是家庭是否幸福的關鍵,更是將來養老模式的指標,如果老人在兒媳婦剛進家門時,對她視如己出、真情相待,那麼兒媳自然也會孝順老人,人心都是肉長的,真心換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