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斷絕父子關係:打臉中國父母的8幅漫畫

2021-02-16 甜果親子

自己沒做好,拼命逼孩子


你的健身器材在牆角扔了快十年,蜘蛛網都更新好幾代了。

你覺得很正常。

但是你兒子不練琴,你不能忍,你覺得他好過分。

講不講道理?

為人父母,身教永遠比言傳重要。

孩子都不傻,都能在冥冥之中明辨真偽。所以他們更傾向於模仿家長的行為,而非聽信他們口中的道理。

你懶惰浮躁毛毛草草,你希望孩子勤奮自律樣樣都好,怎麼可能?

要求孩子之前,先做好你自己。

 

一點不可愛,還抱怨孩子不愛你


你家都成豬窩了,他當然不願意回。

你一個月不見他一面,他當然跟你不親近。

你心情一不好就兇他,他當然討厭你。

真的,孩子對你的所有嫌棄、疏遠、不合作,都必有原因。

他們的思維特別簡單,會本能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親近自己喜歡的人。

所以,當你家孩子總是跟你不親近,總是羨慕別人的爸媽別人的家,總是不服從不配合不接受你的指令。

請自省。

別總是上來就給孩子定性「你怎麼這麼特殊」。

99%的時候,不是孩子冷漠無情不知好歹,是你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

不賴孩子,就賴你。 

自己哪兒都對,錯全是孩子的


一出事兒就劈頭蓋臉罵孩子。

從不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安排不合理,自己的期望沒道理。

就算意識到自己錯了也必須強詞奪理。

仗著自己是大人,欺負小孩嘴笨說不過你。

這種幼稚、虛榮、不講理的父母,必然遭到孩子發自內心的鄙視。

到他對著你呵呵那天,你可別覺得冤。 

 

讓孩子為不幸婚姻背鍋


口口聲聲愛孩子,其實並沒有給孩子提供真正美好的生活。

連「不當著孩子面吵架」這種小事都做不到。

婚姻搞得無可救藥,還死拖著不離婚。

明明是因為自己懦弱無能邁不出這一步,還非得一口咬定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忍辱負重。

其實這種雞飛狗跳苦大仇深的家,再完整又有何用?

孩子不稀罕。

真為孩子好,你要麼經營好這個家,打理好夫妻關係,別天天冷戰熱戰,讓孩子心驚膽戰。

要麼乾脆離婚,大家都清淨。

自己不敢離就大方承認,別拉孩子背鍋。

否則最後那句「還不是為了你」,也夠孩子受的。

孩子何辜,小時候日子一團糟,長大了還得背著一身罪,招誰惹誰了? 

熱愛養巨嬰,樂此不疲


一般來說,西方父母會認為孩子18歲以後就是大人了。

但中國父母永遠覺得自己的孩子長不大。所以事無巨細要照顧,大小要求要滿足,三四十歲的人了,打個噴嚏你還是立刻去給他找外套。

一個人被呵護得這麼嚴實,他怎麼獨立?

所以巨嬰遍野。

而幾十歲了還什麼都讓媽媽做主的男人,很難想像能在社會、工作、家庭中能有什麼擔當。

中國父母就是忍不了跟孩子分離。

可孩子必然得離開你,自己過日子啊。

不分就會畸形。巨嬰很醜的。

堅持讓孩子到什麼年紀做什麼事,是大部分中國家長欠缺的一節必修課。 

總以為「那種事」孩子自己就能懂

 

有的孩子是從樹上生下來的。有的是從下水道裡拽出來的。好一點的是拿金鐲子換來的。

中國孩子接受的性教育少得特別可憐。

大人們對所有跟生殖有關的器官和行為都諱莫如深,以致有些孩子被性侵了都不知是怎麼回事。

更奇葩的是,當學校試圖認認真真教點性知識,還總有家長去投訴,說太露骨了太可怕了你們怎麼能教孩子這個呢。

實在是仁者見仁,淫者見淫。

該你教的你不教,別人好好教你還不讓,而那些知識他又必須要了解,於是他就只能通過歪門邪道去掌握或者以身試法去探索了,那豈不是更糟?

其實何至於啊。孩子問,你就簡簡單單實實在在說說。小孩子不會那麼認真,你告訴他生殖器的名稱,他會覺得像胳膊、腳丫那么正常。

要是孩子稍微大點,你買本青春期教育的書放家裡,基本就解決了。

這點事兒真沒那麼複雜。是我們大人想太多了。

強求孩子做聖人

 

你們夫妻倆不爭不搶和平友好,是因為你們早有準備,報紙買兩份。

要是就一份,你倆也得搶,對吧。

那憑啥要求孩子守著一個玩具互相謙讓不打架?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想像成聖人了。強求他們必須愛人如己高風亮節。

什麼你是姐姐必須讓著弟弟。

什麼對長輩必須有禮貌。

什麼好東西應該分享。

自己做的時候抓心撓肝,說孩子倒是雲淡風輕。

其實孩子天性都有自私自利爭強好勝甚至野蠻粗暴的一面,素質絕對不會比大人高。

你可以要求他們好好做人。但如果他們沒做到,你得知道,那才是正常的。

自己不正,還指望孩子不歪


很多家長,心裡是想教孩子好,嘴上也一直冠冕堂皇一套一套的,但行動上反差太大。

嘴上教孩子要正直勇敢善良,但碰上個三五塊錢的小便宜,馬上就現了原形,根本經不起考驗。

偏偏又不自知。還以為自己在孩子心裡高大英明一身正氣,還奇怪孩子為什麼不像你。

殊不知孩子像的就是你。

裝得再像也沒用,真實的你什麼樣,孩子就會學成什麼樣。

父母的人品會像病菌一樣往下傳。最後孩子的三觀和行為模式,保證都是你骨子裡的精髓。

孩子天生白紙一張,你畫花他就開花,你種瓜他就結瓜。

你的行為,就是勾勒他人生的筆。

裝的不算。真正影響孩子的,是你的真實面目。

所以,如果覺得孩子不理想, 先看看你自己什麼樣。

你的樣子,就是孩子的未來。

作者簡介:李月亮,高人氣專欄作家,新女性主義者,紮實寫字的手藝人。解讀情感,透視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萬千女性成長。新書《婚戀心理學:愛過你,不如愛著你》熱賣中。微信公眾號:李月亮(bymooneye)。 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

相關焦點

  • 如何斷絕父子關係?這8幅漫畫,打臉8種「中國式父母」
    一組多年前的漫畫組圖又重新在微博流行起來,組圖名稱為《如何斷絕父子關係》。作者用八個場景,描述了八種不同的父母形象,也許生活中的有些父母,一人會身兼好幾種,以致於很多網友驚呼:「這不就是我爸/我媽嗎?」沒錯,最讓人感覺悲涼的是,時隔多年,這樣的父母在生活中依然不少見。說好要鍛鍊的你,已經把健身器材扔在牆角長蜘蛛網了。
  • 10幅漫畫打臉中國父母:什麼樣的家長,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這10張漫畫戳中了許多中國父母面臨的親子關係痛點。看過漫畫才知道,生活中孩子很多難以理解的行為背後,原來都有答案。只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往往不自知:孩子的問題,根源出在父母身上。孩子錯了,可以改,而親子關係一旦產生隔閡,卻需要更多時間來治癒傷痕。
  • 爸爸,我們已斷絕父子關係,我無需再贍養你
    電視劇裡經常上演「斷絕父子關係」的戲碼,比如:父親不讓兒子談戀愛了,斷絕父子關係;再比如父親不讓兒子花天酒地了,斷絕父子關係。可這父子關係真的能斷嗎?現實生活中,還真有這樣的案例,兒子因父親反對自己與同村女孩結婚,就與父親籤訂了一份斷絕父子關係的協議,隨著時間的流逝,父親老了,想要兒子盡贍養義務,兒子卻以雙方已經斷絕了父子關係為由,拒絕贍養。
  • 白巖松:「考第一,就和你斷絕父子關係」,獨特育兒觀成就白清揚
    這樣一名成功人士,針對孩子教育確是「自由式散養」,獨具特色的育兒觀非常值得中國家長學習。「考第一,就和你斷絕父子關係」白巖松是阿根廷球迷,本想給兒子取名「白巴蒂」,老婆確是義大利球迷,堅決反對。白巖松是古龍迷,老婆為金庸迷,兩個人爭持不下,各讓一步。最終大名選用了白清揚,小名為巴蒂。白清揚相貌酷似白巖松,高三就成為了英國名校的預備生,妥妥的學霸一名。
  • 打臉中國父母的8幅漫畫: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從不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安排不合理,自己的期望沒道理。就算意識到自己錯了也必須強詞奪理。仗著自己是大人,欺負小孩嘴笨說不過你。這種幼稚、虛榮、不講理的父母,必然遭到孩子發自內心的鄙視。到他對著你呵呵那天,你可別覺得冤。 讓孩子為不幸婚姻背鍋
  • 開學了,這幅父子漫畫,刷爆了朋友圈!
    開學了,這幅父子漫畫,刷爆了朋友圈!這組名叫《爸爸說》的漫畫裡,爸爸的回答將會讓很多人深思:傳出去,讓更多人看到~來源:中國傳統文化公眾號縣婦聯溫馨提示:多雨季節。嚴禁小朋友到警戒線、井蓋、池塘、河邊、土質疏鬆及山體易滑坡路段等危險區域玩耍。家長務必看管好小孩兒,嚴防發生意外事故。原標題:《開學了,這幅父子漫畫,刷爆了朋友圈!》
  • 不惜斷絕父子關係,現在還要生娃了...是真愛吧!
    她在韓國一直都不怎麼紅,後來索性就來中國發展了。也是因為這個契機,認識了她現在的這位鮮肉老公。關鍵是男方父母也不同意。男方為了和她結婚,不惜要和他爸斷絕父子關係。「爸爸說要斷絕父子關係,我說允許的話就結婚,不被允許我也要結婚」。
  • 父子反目,竟然籤訂「斷絕父子關係」協議,如今他想找到父親,討回他的...
    小偉的爺爺告訴記者,最近一年,兒子和孫子之間的父子關係就一直在惡化,今年過年之後鬧得更兇了。在各方親戚勸說不管用的情況下,4月中旬,在爺爺、姑姑等人的見證下,小偉和父親籤訂了一份所謂的「斷絕父子關係」的協議。協議中這樣寫道:「小偉因感情不合,所以提出與父親斷絕關係,小偉自工作開始至今的工資,結給小偉。」
  • 親子關係說斷絕就能斷絕嗎?NO!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在法律上面叫做親子關係,在電影、電視和一些文學作品裡,我們經常能看到如「斷絕親子關係」,甚至登報聲明之類的橋段。
  • 可以和父母、子女斷絕親子關係嗎?
    :你執迷不悟,堅持拋棄雙親留在北京,實在難以溝通,長此以往,對父母的感情及精神都造成了極大傷害,受其委託本律師現鄭重通知您,請接到本函後於三日內立刻返回老家處理此事,否則視您與父母徹底斷絕親屬關係,包括:一、自願放棄對父母財產的繼承權(房產),以後父母財產如何處理,你無權幹涉;二、雙方同意解除父母與女兒的直屬親屬關係,今後父母的生老病死,不用您負責,死後墓碑不用您購買,清明節也無需您看望
  • 如何與父母斷絕親子關係?
    這個過程是必然的,可是在中國,卻有千千萬萬的「巨嬰」無法完成脫離。他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與自己的原生家庭糾纏。我想這個現象,也才是這部劇能在當今社會引起劇烈反響的原因吧。 曾經我有一位來訪者,她的童年很慘,她父母對她家暴、羞辱、而且控制她的一切生活。成年後,她決定和她的父母斷絕關係,可實際情況並沒有因為她和父母沒有往來而有所好轉。
  • 霍英東和霍文芳斷絕父子關係,其中的原因並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霍英東有10位兒子,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最令他頭疼的二房長子霍文芳,最後他和這個兒子斷絕了父子關係,其中的原因並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02霍英東初遇馮堅妮時,馮堅妮才16歲,是一位多才多藝,活潑可愛的妙齡少女,他們是一見鍾情。此時霍英東31歲,已經小有成就,是遠近聞名的有錢人。
  • 斷絕親子關係:為何江戶時代斷絕親子關係很常見?背後原因很無奈
    摘要:斷絕親子關係:為何江戶時代斷絕親子關係很常見?背後原因很無奈現代社會,親子間難免會因為一些瑣事發生爭吵,如果吵得過於激烈偶爾也會出現要斷絕關係的話語,但一般情況下也就是說說而已,並不會成為事實。不過,在日本江戶時期,斷絕關係,或者說斷絕血緣關係卻是家常便飯的事情,事實上,背後的原因卻很無奈。最經常見到的就是「人別帳」,斷絕關係後將會從人別帳上刪除姓名。在當時的日本,人別帳是由設置在町內的居民組織或者負責管理的町役人,進行徹底調查所轄區域內的狀況後製作而成的,副本由町保管,正本則由町奉行所保管。如果家庭成員中父子需要和兒子斷絕父子關係時,就需要使用到人別帳。
  • 如何與父母「斷絕親子關係」?
    而更可怕的是,在當今社會很多24歲,34歲的大人,也依然在表達著同樣的訴求。 這裡的成因有很多,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了,但是精神層面的提升卻相對滯後。於是大家都普遍進入了一個迷茫期,我們活著幹嗎?掙錢?掙錢幹嘛?享受生活。享受完了呢?空虛嗎?空虛。那怎麼辦?養孩子!
  • 杜志國曾要與杜淳斷絕父子關係,「頹廢」兒子杜淳為何能成大明星
    甚至在10幾年前,父親杜志國就曾揚言要跟杜淳斷絕父子關係。因為當年的杜淳,在父親的眼裡就是一個「頹廢青年」,不值一提。而杜淳為何會成為一個「問題少年」,曾一度「頹廢」,那得從杜淳的家庭說起。有一天晚上,杜志國就打電話給杜淳的好友武強,很憤怒地對武強說:「你告訴杜淳,我要跟他籤一份協議,我要跟他斷絕父子關係。」
  • 4幅漫畫提醒中國父母:你有多不在乎孩子的感受?
    很多孩子的父母,他們看不見自己的發光點,也就看不到孩子的生命力。孩子長大後就會苦苦追尋 一種被看見、被接納的感覺。知乎有一個問題:跟父母無法溝通,你有多絕望?最高贊的回答說,當父母的話語讓她難受時,她會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時父母會直接反駁:你想多了吧,至於嗎?她說當時的感受就是很絕望,不被理解,還被否定。如果給你這樣感受的人是朋友,不來往就好了;如果是男朋友,分手就行了;但是那個人是你的父母,這輩子都斷不開關係的人。
  • 拒絕贍養還想斷絕關係,這對父子怎麼變成這樣的...
    不過陳學冬雖然人氣很高,但是他在戀情上卻遲遲沒有進展,而其中的原因和他父母的婚姻有很大的關係。都知道陳學冬的父母從他小的時候就離異了,他是被大姨所帶大的,而父母婚姻的失敗也一直影響著陳學冬的成長。直到現在,在自己孤獨的時候,他都會為此哭泣。
  • 戳痛中國父母的8幅漫畫: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真為孩子好,你要麼經營好這個家,打理好夫妻關係,別天天冷戰熱戰,讓孩子心驚膽戰。要麼乾脆離婚,大家都清淨。自己不敢離就大方承認,別拉孩子背鍋。否則最後那句「還不是為了你」,也夠孩子受的。孩子何辜,小時候日子一團糟,長大了還得背著一身罪,招誰惹誰了?
  • 漫畫:8幅聊天記錄,看女生是如何把男朋友逼走的
    漫畫:8幅聊天記錄,看女生是如何把男朋友逼走的 覺得兩個人不可能會分開了 或者,她們太患得患失,害怕失去 才會變成這樣 可以,越這樣,只會把對方推得越遠 如果想告訴對方:你對我很重要 請不要用「作」表達了 請善待你們的關係
  • 為什麼中國家長總覺得養孩子很累?8幅漫畫告訴你原因!
    打臉中國父母的8幅漫畫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01 自己沒做好,拼命逼孩子真為孩子好,你要麼經營好這個家,打理好夫妻關係,別天天冷戰熱戰,讓孩子心驚膽戰。要麼乾脆離婚,大家都清淨。自己不敢離就大方承認,別拉孩子背鍋。否則最後那句「還不是為了你」,也夠孩子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