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Wind資訊
原標題:「四巫日」+特斯拉「入普」 今晚美股有看頭! 來源:Wind資訊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2020年的資本市場,只能是「震蕩」。2020年最後一個最「震蕩」的交易日也來了--「四巫日」。
四巫日(Quadruple witching day)是指美國市場於季月(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第三個星期五,股指期貨、股指期權、股票期權以及單一股票期貨,都在當天同一時間到期交割。這四種資產類別同時交割會帶來劇烈的市場波動,多頭空頭相互博弈。
通常來說,每年最後的幾天交易日,大型基金管理公司會進行各種倉位的調整,且歷史上十二月份的預算合約開倉數量比其他季度合約必須高,預算市場中未平倉的合約裡的風險也相對比其他季度要高。
因此在最後一個四巫日這天,交易量一般都會顯著放大,因為交易員要在預算和期貨合約到期前結清頭寸。今年也不例外,名義價值2.5萬億美元標普500相關期權將在今天(12.18)到期。
// 歷史上「四巫日」美股表現如何? //
Wind數據顯示,從08年本輪牛市起點開始,「四巫日」當天美股三大股指跌多漲少,但各股指間,各月份之間還是差距較大。
具體來看,最近13年,道瓊工業指數3月和6月四巫日上漲各有5次,佔比均為38.46%,不過9月份四巫日上漲概率較高,有8次上漲。而12月份目前已經有5次,今年前3次都是下跌,今晚12月這次能不能突破再次上漲值得期待。
而納斯達克指數和道指並不一樣,最近13年3月份上漲了6次較道指要好,但9月份不及道指,共上漲6次。不過12月份目前已經上漲8次,此外今年6月份也小幅上漲,可見納指近年來較強,那麼12月份這次能否再次強勁收紅,今晚可揭曉。
另外標普500指數9月和12月份四巫日表現尚可,最近13年漲多跌少,但3月和6月則跌多漲少。目前12月份也已經上漲8次,上漲概率較高,今年如何可關注。
// 「四巫日」趕上特斯拉「入普」 //
今年末的「四巫日」除了和往年一樣巨額交易量之外,還有一個巨大變量,特斯拉將於12月18日收盤後被納入標普500指數,成為被該指數納入之初市值最高的成分股,權重在所有成分股中名列第10,很有可能引發美股史上最大規模的指數基金買入潮。也就是說「四巫日」當天對特斯拉的多空爭奪必然會進一步加劇市場波動。
今年以來,特斯拉業績表現亮眼,三季度特斯拉總營收為87.71億美元,環比增長45%,同比增長39%。尤其是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盈利也成為它打開標普500指數大關的重要敲門磚。前5個季度,特斯拉盈利分別是1.43億美元、1.05億美元、1600萬美元、1.04億美元、3.31億美元。特斯拉年初至今漲幅超過650%,市值也已大於全球前五大汽車公司的市值總和。
數據顯示,目前特斯拉的市盈率高達1278倍,而標普500指數過去12個月的平均長期資本回報率僅為26.79。這也就意味著,投資者願意為標普500指數成分股每1美元的盈利支付26.79美元,但在這一年裡,他們卻願意為特斯拉的每1美元盈利支付1300美元。
德銀策略師Jim Reid在一份研報中指出,明年美股市場最終的命運很有可能會受到特斯拉及其CEO馬斯克的影響。
// 12月「聖誕行情」還會繼續嗎? //
美國銀行首席技術分析師Stephen Suttmeier最近研究了近100年的市場數據發現,12月份購買美股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這是股市平均漲幅最大的一個月份。具體而言,1928年至今總共93個年頭,標普500指數12月上漲的概率達到74%,平均漲幅為1.3%,漲幅中位數為1.5%。
但今年美股在11月表現極佳,道指在11月份的漲勢還錄得了30年來最大月漲幅,在如此強勁的漲勢過後,12月的「聖誕行情」還會繼續嗎?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所有個股期權的看跌/看漲比率,已經顯現出投資者的樂觀情緒正處於極端水平,該指標的五日移動平均線已觸及20年來的最低水平。
作為反向指標,當看跌/看漲比率達到階段極小值時,意味著此前投資者買入看漲期權的量較多,大量投機者看漲後市,而在此情緒達到階段極值後,即將出現反轉,因而也是一個看跌信號。
在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使用的周期性調整市盈率下,美國股票估值已回到了大蕭條之前的1929年峰值,儘管仍遠低於網際網路時代的高點。
周三,美聯儲議息會議公布了最新預測,顯示多數人預計至少到2023年利率仍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自6月以來,美聯儲一直在每月購買800億美元國債和400億美元抵押貸款債券,並承諾在「未來幾個月」至少以這種速度購買資產。消息公布後,美股明顯拉升,納斯達克指數收盤續創新高。
// 國際大行對2021年經濟預期樂觀 //
華爾街中最樂觀的是摩根史坦利分析師,他們預計來年經濟將增長6.4%,並維持對V形復甦的預期。花旗集團經濟學家對此不太自信,他們預計經濟將增長5%。
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是,即使經濟出現反彈,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就業和通貨膨脹仍將承受壓力,從而要求中央銀行全年都維持他們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
美國銀行增長預測:5.4%
我們預期新的一年開局會有波折,因為許多國家都在應對冠狀病毒爆發。但是財政刺激措施和廣泛的疫苗分發相結合將在年中之前提振經濟增長。儘管經濟復甦,但全球通貨膨脹率可能仍將保持較低水平,許多政策利率可能仍將保持在零附近。
花旗集團增長預測:5%
恢復到新冠之前國內生產總值水平的時間表不同步是2021年經濟復甦的不利因素,但是疫苗成功等因素可能為未來的增長提供堅實的基礎。即使這樣,大流行病造成的GDP損失料也無法挽回。
疫苗的成功宛如一針強心劑,但可能要等到2022年,部分原因是在新興市場的疫苗分發料將會延遲。
高盛集團增長預測:6%
正如全球經濟在春季封鎖中迅速反彈(儘管是部分恢復)一樣,我們預計當歐洲封鎖結束且疫苗問世時,當前的經濟疲軟將被強勁得多的增長所取代。
發達市場中央銀行可能會在未來幾年走一條鴿派的道路。即使經濟按我們預測的強勁反彈,勞動力市場狀況只會逐步恢復正常,通脹看起來將保持在央行目標之下。
摩根大通增長預測:5.8%
隨著新一年初美國和歐洲GDP料將陷入萎縮,預計全球經濟增長動力將急劇放緩。但是,明年的前景更為光明,因疫苗成功。
摩根史坦利增長預測:6.4%
在V型復甦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之後,全球經濟將在2021年第二季度恢復到疫情前的道路。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都將推動下一階段的全球通貨再膨脹趨勢。
即使經濟增長迅速向趨勢水平加速,政策仍將極度寬鬆,從而為通脹的上升奠定基礎。
// 明年股市卻不被看好? //
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師奧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認為,隨著投資者開始對未來的復甦進行定價,新牛市的最初階段,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希望階段,表現往往非常強勁,並受到估值上升的帶動,正如今年3月以來我們所看到的那樣。
一旦市場開始出現復甦,就將進入較長期的增長階段,大部分收益和股息增長都在這個階段產生。然後,股票回報率就會趨於放緩。「隨著全球每股收益增長約35%,我們預計明年將過渡到這一階段。」
不過,奧本海默表示,當前的希望階段與之前大多數的希望階段仍有所不同。MSCI全球股市指數現已較3月低點回升65%,在疫苗利好消息傳出後,單單11月全球股市就上漲了13%,創下1975年以來最大月度漲幅。
全球股市市值已增長至100萬億美元,大約相當於全球GDP的115%,這是2007年金融危機前峰值以來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