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事變》:回望波詭雲譎的庚子現場

2021-02-23 河南文藝出版社
120年前的庚子年,慈禧太后迎來了她一生最為煎熬的一年,內憂外患接連湧來。也許她已經意識到了,晚清帝國大廈華麗的梁柱,在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中,早已被白蟻暗中蝕空。坐在權力金字塔頂端的寶座上,望著眼前她看不懂也看不慣的世界,想要堅守祖宗家法的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在列強面前,她不能不一再低頭妥協,說出來的話卻是:「我再賞一次面子。」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一年,由她駕馭的這艘千瘡百孔的帝國巨輪,被捲入一場震驚世界的暴風雨中。發生於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的庚子事變,不僅給國家帶來深重苦難,也深刻影響了中國近代的歷史進程。這是一場震驚世界的中西交鋒,也是國內各派政治勢力之間的殊死博弈。

庚子災難的成因是什麼,卻是撲朔迷離,眾說紛紜。在《庚子事變》這部小說中,作家李克定全面呈現當時的歷史場域,在千頭萬緒中,釐清那場改變了中國近代化進程的歷史事件的成因,分析慈禧太后以及重臣們的思想局限,以及這種局限和誤判導致的後果。

《庚子事變》封面

小說為我們展現了當時活躍在政壇上的各派政治勢力,展現了在火山爆發前,那些被壓抑在地下的巖漿是如何奔突運行,相互博弈與絞殺的。在民間,無路可走的百姓揭竿而起,義和團勢同燎火;朝堂之上,眾臣分立派別,暗鬥不已;張之洞等洋務派對於世界有著清醒的認識,遂與東南各省聯合自保,與洋人和平相處,與朝廷貌合神離。海外有保皇黨搖旗,康有為在海外不斷地發表保皇宣言,廣東有孫中山吶喊革命。這一切,無不是對時局火上澆油。義和團為了生存,逐漸改變策略,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欣賞。對於慈禧太后來說,洋人給她的屈辱太多了,當民間力量提出要扶清滅洋時,她表面上不表態,實際上已表了態。嗅覺靈敏的大臣和義和團在這一點上心領神會。義和團迅速發展,延及京津,並攻打各國駐華使館,引起各國大使館的強烈抗議。朝廷內的主戰派日益佔了上風。慈禧太后何嘗不想一戰,出一口惡氣呢?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八國聯軍真的從天津一路殺進京城時,清廷的軍隊根本抵擋不住。那些叫囂一戰的大臣逃的逃,自殺的自殺。紫禁城內已經聽到槍炮聲隆隆了,慈禧太后匆匆帶上光緒及後宮諸妃,穿上漢人的服飾,喬裝打扮,向西安方向逃去。這一「西狩」長達一年零四個月。小說敘事到這裡,敘事視角暫時離開了朝堂中多股勢力糾纏不休的政治旋渦,隨著慈禧太后逃難的車駕西行,寫盡了一路的顛沛流離,民不聊生,山河破敗。這位處於權力金字塔頂端的女人,第一次體驗到兵亂如麻的驚恐,缺衣少食的窘迫。沿途官吏竭盡全力供奉,仍狼狽不堪。一年零四個月的流亡讓他們真正親身體會到了民間疾苦。她這才明白這個國家如此頹喪。小說從多角度、多層次塑造慈禧太后這個歷史人物的複雜性。她智力平常卻善弄權術,做事果斷卻視野狹窄。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不惜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使之成為傀儡;對臣下恩威並重,頗有手腕,知道如何平衡兩派之間的關係,卻對世界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慈禧太后在逃往西安的路上,與昔日皇宮裡作威作福、奢侈極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她一路吃了許多苦頭,卻咬緊牙關一言不發,那股狠勁兒也是天下第一。兩宮西巡之後,八國聯軍在京城搶掠,紫禁城被破壞得慘不忍睹。收拾爛攤子的只能是李鴻章。小說塑造了李鴻章這樣一位「治世之能臣」的風採。關於這位近代周旋於世界外交舞臺的能臣,梁啓超認為,李鴻章是時勢造就之英雄,而非造時勢之英雄,可與漢之霍光、諸葛亮,唐之郭子儀,宋之王安石,晚清之曾國藩、左宗棠,德國之俾士麥,日本之伊藤博文等相提並論。他認為,李鴻章在甲午海戰失敗後接連不斷地籤訂喪權辱國之條約,也不能歸咎於李鴻章一人。換位思考一下,換任何人代替李鴻章,難道能比他做得更好嗎?為了避禍,李鴻章於戊戌年間退避廣東。此次大亂,北上「補天」的非他莫屬。他只能勉力掙扎,去完成他生命中最後的政治使命,去縫補已然千瘡百孔的大清社稷。早年籤訂的《中俄璦琿條約》使他背上罵名,也使他逐漸認清了俄國的狼子野心。但是,在群狼環伺的情況下,他還是只能虛與委蛇,利用各個國家利益的不同,尋求懈隙。李鴻章早就有預感,說,「合約成,我必死。」《辛丑條約》籤訂之後,小說這樣寫道:「籤畢回寓,李鴻章仿佛瀝盡最後一滴血,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混混沌沌的痛楚中,他默算著這樣幾筆帳:連本帶息十幾億的白銀,什麼事不可辦,什麼國不可強啊!痛定思痛,李鴻章上疏《和議會同畫押折》,說了一段發自內心的話:「臣等伏查近數十年內,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猝,創深痛鉅,薄海驚心。今議和已成,大局少定,仍望朝廷堅持定見,外修和好,內圖富強,或可漸有轉機。譬諸多病之人,善自醫調,猶恐或傷元氣,若再好勇鬥狠,必有性命之憂矣。」 其人將死,其音也善。這段肺腑之言也是他對庚子事變的清醒認識。這是一位清醒地認識到自身悲劇和時代悲劇的大臣。梁啓超認為,「在晚清政府中李鴻章是最具有世界眼光、最有能力和品格的一個人,」然而這樣的人也難以扭轉局勢。慈禧太后在風雲激蕩的形勢下,一步錯步步錯。在長達一年零四個月的逃亡過程中,她和滿朝權貴的思想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清廷從上到下認識到,不改是絕對不行了,於是頒布新政,將戊戌變法的大部分內容重新頒布實施。此時的大清,已是分崩離析的前夕。正如小說結尾所寫的那樣:「在李鴻章魂歸九天之際,他所惦念的君國車駕,正從開封越過黃河,向北進發。在堂皇儀仗的前方,是殘破的京城,平整的蹕路,還有經過千縫萬補,依然保持外觀的大清社稷。」沉痛若此,讀來令人心摧肝斷,黯然淚下。作家李克定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史實中,使得小說呈現出深沉、雄渾的旋律。小說以老辣有力的語言,堅實多維的結構,全景再現庚子事變這一改變民族命運的歷史事件,譜寫了一曲發人深省、耐人尋味的悲歌。 

 

本文作者王淑貴為河南文藝出版社編輯,副編審。文章原刊發於2020年9月24日《河南青年時報》 。

 

長篇歷史小說3卷本《晚清風雲錄》,包括《戊戌變法》《帝國裂變》《庚子事變》。這部百萬字的系列小說,全面反映晚清社會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動蕩沉浮,表現近代化進程中民族國家的迷惘與傷痛。

相關焦點

  • 庚子事變回眸:還原一段紛亂的歷史現場
    義和團運動又稱「庚子事變」,是19
  • 庚子事變珍罕史料【義和拳】1901年英文原版
    義和團又稱義和拳、義和團事件、庚子事變,拳匪、拳亂、庚子拳亂等,是19世紀末中國發生的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農民運動。
  • 庚子雜記與庚子雜詩
    ————庚子雜記————庚子年就這麼匆匆地走完了,感覺庚子年是過往32年中過得最快的一年
  • 庚子鼠年的「庚子賠款」絕不會重演
    六十年庚子一輪迴。民間流傳著庚子年的預言、庚子之災的說法。2020年,又是一個庚子鼠年,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這次疫情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目前還難以估量。近期,網絡上流傳一張圖,圖中歷數近代鼠年大事件。回望歷史,鼠年的確發生了很多大事件。
  • 120年過去了,一起來看英國畫報記錄的庚子年北京
    120年前的庚子之亂期間,《圖片報》、《倫敦新聞畫報》等都派遣了專業的新聞記者及攝影師和畫家駐紮於北京,並廣泛徵集、採用當事人現場拍攝的照片,於風暴中心,見證和記載了這場大變。除了為歷史提供了大量鮮活生動的現場報導,使我們有幸可以目睹時人所記錄的珍貴場面外,還為我們提供了另外一種觀察庚子事變的視角,即以西方當時的文化背景和戰時立場,對當時的清朝做出了怎樣的描述。
  • 庚子年真的多災多難嗎?
    來源 | 人民論壇新媒體(rmltwz)轉載請註明來源關於「庚子年」,你是否也聽過這樣的「傳說」60年一遇的庚子年,是災難之年每逢庚子,必有大亂……庚子鼠年,真有什麼特殊之處嗎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衝擊著大眾心理,加劇了社會的焦慮情緒,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於歷史上與庚子年相關的記憶。例如清道光庚子年(1840)的鴉片戰爭、清光緒庚子年(1900)的庚子事變及20世紀50、60年代「三年困難時期」的農曆庚子年,即1960年。於是有關「庚子多災」之類的言論在網上廣為傳播。
  • 史話庚子年:真的多災多難嗎
    【摘要】近代以來發生在庚子年的一系列歷史事件同新冠肺炎疫情交織,引發人們對於「庚子多災」的廣泛討論。「庚子不祥」論的背後,一方面體現了我國傳統幹支理論的豐富文化內涵,另一方面則投射出近代「庚子事變」帶來的沉痛歷史記憶。
  • 庚子年是什麼意思?庚子年必有大亂是怎麼回事?
    下面就是我們總結的關於2020年庚子年天下大亂與庚子年必有大亂的全部內容,現在一起來看看吧!庚子年必有大亂:我國歷史上的庚子年1840年庚子年:中國第一次鴉片戰爭,西方列強敲開了古老封閉的滿清王朝大門,是我國近代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 庚子年怪事多 歷史上庚子年大事
    下面就是我們總結的關於庚子年怪事多與歷史上庚子年大事的全部內容,現在一起來看看吧!  庚子年怪事多: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庚子年的輪迴,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面講究的是12年一個小輪迴,60年一個大輪迴,更子年是大輪迴的開始算是陰陽平衡的交界。
  • 阿里巴巴為什麼在2020庚子年推出淘小鋪
    2020對於很多人來講,只是一個年的數字代表而已,但是按照我們中國最傳統的紀年法來講,今年叫做庚子年,60年為一個甲子,也就是說60年前的今年也是庚子年,120年前的今年還是庚子年,那我們先來看看過去的每個庚子年都發生了些什麼?
  • 庚子輪迴?2020庚子鼠年有什麼特殊之處?
    (也就是天幹轉六圈而地支轉五圈,正好一個循環)的順序而不重複地搭配起來,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對,叫做一甲子,六十甲子依次紀年,六十年一個輪迴,今年剛好是60個排列中的庚子年。2020鼠年有什麼特殊之處?庚子輪迴?庚子年,中國的民間一直流傳著庚子預言、庚子之災、庚子輪迴的故事,擅長觀測的古人很早就發現,每當年份運行到庚子這一年,自然災害變多,突發事件頻頻,一些震動世界、影響安定的大事件也容易發生在這一年。但不代表每個庚子年一定很難過。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國家繁榮昌盛,國強民殷的今天,對於災害的防禦已經很大進步了。
  • 庚子年末說庚子
    我不合時宜地開玩笑說,可別著急,庚子年還沒過。庚子年,庚子年。去年年初,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便有許多人提到庚子年,大意是每逢庚子,就有大災大難。我對這說法一向是不以為然的。翻開歷史的長卷,按天幹地支搭配的,六十年一個輪迴的紀年法裡,哪一個搭配沒有遇到過天災人禍呢?
  • 庚子春之韻
    【劉國權】庚子春感兼網聞  庚子春來緒未平,哪堪晻藹雨縱橫。荊花開落無人問,網訊是非勞客爭。孤竹不餐周國粟,仃零長念宋朝情。結根本是軒轅後,何必逢迎作自輕。庚子防疫錯過禾雀花期而憾感三月群花秀,林間雀舞時。庚子忙控疫,又恐錯花期。群防控疫有感新冠恰似黃花謝,病毒侵來亦不驚。眾盼雨豪狂勁落,蕩平世上疫情清。
  • 庚子以後
    有清一代,拖到庚子已經氣息奄奄。兩宮倉皇辭廟,跑的時候其實沒有方向,一路跑到懷來,遇見一個能幹的縣令吳永,才勉強吃上一頓飽飯。而吳永因為勤王有功被火線提拔,奉命隨駕西行。他一路上的差事是伺候宮門,受命會辦糧臺,從此聖眷日隆,一度成為老佛爺身邊的一等紅人。可是後來遭人排擠,很快就由紅轉黑,仕途進步並不順利。民國以後,他搞了個口述實錄,起名叫《庚子西狩叢談》,被學術界公認為信史。
  • 庚子冬季「冬·梅顏松語」季冬詩詞聯集上(總第243期)
    其五(林文龍)緣因基督起元年,庚子漸離迎吉天。待鬧中華春節後,康寧裕逸在君前。 七律唱和 領詠(盧曉良)舊年回望接新年,盤點打烊圖佔先。 依韻(許劍雄)風湧愁雲庚子天,新冠人害競爭先。可憐西望宵猶暗,驚嘆東來日正妍。老去枝頭觀葉萎,病殘樹下看花鮮。心期嫁禍能賠款,夢裡重回百廿年。
  • 梅園飄雪:庚子年選集 ​
    庚子春武大櫻花盛開其一漢水猶寒瘴未消,流鶯宛轉日相邀。櫻花已赴春風宴,人在深門咫尺遙。庚子春日值武漢封城絲管餘音猶可聞,瘴煙城斷鳥離群。何時風卷陰霾去,黃鶴樓關看白雲。一篙調得丹青色,畫出雲波煙水輕。秋日對江逶迤江水遠,脈脈送行舟。露冷侵紅蓼,潮來驅白鷗。薄雲同世味,舊疾並新愁。誰憐岸邊菊,蕭然對九秋。讀《斷章》感賦夜靜咖啡冷,離歌久不聞。藍橋雙照月,弱水獨行雲。
  • 《庚子年》特種郵票開機印刷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訊 8月8日下午,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聯合韓美林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庚子年》特種郵票印刷開機儀式」在北京郵票廠印刷車間舉行,著名藝術家韓美林、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康寧   生肖郵票開機印製儀式是第四輪生肖郵票發行的傳統環節,活動現場揭曉了《庚子年》生肖鼠年郵票。
  • 2020又是一個庚子年,中國面臨嚴峻挑戰
    怪誕的2020,又是一個庚子年。歷史不能遺忘。兩個輪迴前的1900年,義和團運動在北方部分地區達到高潮,大清帝國和國際列強開戰,八國聯軍佔領北京紫禁城皇宮。1901年(辛丑年)9月,中國和11個國家籤訂屈辱的《解決1900年動亂最後議定書》,即《辛丑條約》。
  • 祈福庚子年:災難應帶來覺醒
    ▍庚子年,皆為大拐點2020年,按照中國傳統的天幹地支紀年法,這一年是庚子年。在曆法上,庚子年不過是天幹地支60年一次的輪迴,然而,回望歷史,庚子年,卻是一個非比尋常的符號。新的庚子年,能否如唐德剛先生所期望的「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還取決於大災難能否帶來民族大覺醒,以及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做出應有的判斷和選擇。
  • 庚子年大事簡史
    今年是庚子年,因為歷史上的庚子年恰巧發生了些特殊的事件,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庚子年的預言、庚子之災、庚子大坎、庚子輪迴的說法,很多人對它的印象都不太好。「庚子」年真的總是這麼難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庚子年,都發生過什麼吧~這一年是長平之戰的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