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有些事情雖然事先已經有了可以預測到的感覺。但是對於未來,都有不確定性,所以人們有時候不相信預言。中國歷史上有六大預言,都非常精準。第一大預言是「亡秦必楚」。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和楚國其實一直都有很好的政治往來,但是後來秦國由秦昭襄王管理政治之後,兩國之間的關係就變得比較惡劣了。
雖然一直還有聯姻,但是秦國和楚國在武關會盟的時候,秦國直接將楚國的國君扣押,並且威脅楚國割地給自己。當時楚國的國君是楚懷王,面對這樣屈辱性的條約並不願意妥協。自此之後,三年時間裡,楚懷王都一直被關押在秦國。
這件事情也引起了楚國人民的憤怒,所以當時有一則寓言說:「亡秦必楚」!而秦朝的統治時間是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而推翻秦朝統治的也剛好就是項羽和劉邦,而這兩人正是楚國人。
二:我國考古學家曾經在西北地區的日尼亞遺址中發現了一塊絲織品,根據時間考證,可以往漢武帝時間去推,這算是經歷了2000多年的時間,但是這塊文物卻保存的比較完好,上面清晰的繡了8個大字:「五星出土方利中國」。
1911年之後,我國近代歷史由民國轉向抗戰階段,1949年新中國成立。按照1911年到1949年這段歷史來看,新政權的建立的確印證了這句預言,畢竟我國現在的國旗的確是五星紅旗。
三:辛棄疾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啊,曾經也預言大宋王朝的政治仇敵,短暫的看來好像是金,但是金必定會在60年內滅亡。金的滅亡不代表大宋王朝會更加穩定,還是會引來新的仇敵。這句預言辛棄疾用16個字概括:「仇虜六十年必亡,虜亡則中國之憂方大」。
事實證明,這則預言是正確的,金滅亡時間是1234年,但是這時候的宋朝卻迎來了另一個更強大的仇敵,那就是蒙古帝國。宋不僅被連根拔起,而且還迎來了下一個王朝:「元」。
四:康熙帝曾經在晚年時預言:「西洋等國,中國恐受其累」。其實康熙皇帝期間並不是完全的閉關鎖國,康熙曾經也收到消息,歐洲正在面臨工業進步,通過外來的一些傳教士總結出了這處預言,但是後面的滿清歷史大家也知道,的確符合康熙皇帝的推測。
五:1867年,趙烈文曾經預言過清朝會滅亡。這個時間點清朝曾經也出現過暫時的和平,土匪和國內的一些動亂都已經慢慢被政府軍給壓下去了,而且洋務運動這方面也帶來了比較好的消息。可是趙烈文作為曾國藩的知心下屬,卻在這時候提出了清朝必將滅亡的預言。
其實這次預言的基本點在於,趙烈文認清楚了所有好的現象基本上都不是建立在社會性質的轉變上。西方之所以能夠變強,是因為已經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而滿清現在暫時獲得了發展,但是社會性質沒有發生改變,這則預言自然也就得到了驗證。
六: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但也正是因為國際上的近代軍踏上了中國的領土,這才加速了義和團的滅亡。但是對於這隻部隊,國外人也給出了高度評價。有一位赫德爵士看了義和團的故事之後,提出預言稱,「中國人收回西方曾經向他們索取的東西,恐怕只需要50年」。八國聯軍侵華的時間是1900年,新中國成立的時間是1949年,中間四捨五入剛好就是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