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在如痴如醉的追著《樂隊的夏天》,通過節目,也認識了很多優秀的樂隊。
在第一輪的比賽當中,後海大鯊魚以組內內投第一名的身份脫穎而出,身上背負著眾多的期望。
但是後海大鯊魚樂隊在第一輪比賽當中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主唱付菡顯而有一些緊張和拘謹。
更讓人心痛的是,後海大鯊魚在第二輪1v1的改編賽當中竟然被淘汰,實在是讓很多樂迷感到惋惜。
事實上,後海大鯊魚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是中國內地的搖滾樂隊,由主唱付菡,吉他手曹璞和王梓,貝斯手王靜涵,鼓手伍曉冬組成。
首張音樂專輯《Queen sea big shark 》在2007年發行,並且在2008年就獲得了第八屆音樂風雲榜年度最佳搖滾樂隊及年度最佳搖滾新人獎。
在此後的眾多年份裡,後海大鯊魚也是進行了多場巡演,受到了很多搖滾樂迷的喜愛和支持。
樂隊的整個音樂風格是狂野和富有律動的,樂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富有個性組合,在一起也產生了特別的化學反應,讓樂隊富有了不羈的靈魂。
在2010年後,後海大鯊魚發行的第二張專輯《浪潮》當中,是一個極具爭議但又極受歡迎的音樂專輯。
有人說《浪潮》有探討未來的概念,整個音樂的律動當中也讓人感受到了宇宙的寬廣與力量,再加上極具特色的演唱水平,將這首歌賦予了更豐滿的靈魂。
主唱付菡舞臺表演力極強,聲音也富有很強的感染力,演出裝扮熱辣多變,舞臺表現性感躁動。
後海大鯊魚整個團隊隊技術過硬,富有活力,樂隊音樂也是複雜多樣,不僅融合了搖滾音樂最具特色的內容,而且還加入了電音的元素。
相信觀看過後海大鯊魚樂隊現場演奏的觀眾,都感受到了樂隊舞臺的極強感染力,總是讓人情不自禁的跟著跳動起,很多人也都覺得後海大鯊魚非常的有範兒。
他們經常會將音樂進行混搭,就比如說他們的專輯裡有一些80年代港臺音樂的東西,但是再搭配上自己獨有的樂隊的風格,就會出現非常奇妙的效果。
後海大鯊魚在自身發展的過程當中,也不斷刷新著人們對於搖滾樂的認知,是一隻極其具有影響力的搖滾樂隊。
好像所有的樂隊都要經歷過解散或者變動,後海大鯊魚也不例外。在2004年的時候,貝斯手王靜涵和鼓手小武的加入,讓這支樂隊賦予了更多的內涵。
但是當後海大鯊魚第二張專輯發行以後,不管是對於樂隊來說,還是對於樂隊中的每一個成員,大家都好像遇到了一種迷茫。
曾經自己所最熱愛的搖滾的音樂,自己為了搖滾音樂所不顧一切的衝動,在這個時候重新審視的時候,又發生了自我的質疑和內心的搖擺。
就這樣後海大鯊魚分開了一段時間,每個人都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尋自己的答案。
但或許上天就是這樣眷戀每一個熱愛搖滾的人,在這樣的心境以下付菡創作了一首歌,叫《bling bling bling 》,歌曲的最後一句是:在這曠野,心要野。
這句心要野也仿佛打開了成員們之間的困惑,讓他們重新回到樂隊,開始了自己的搖滾樂創作。也正是因為這次的經歷,也讓樂隊決定每年都要去世界上進行一次巡演。
並不是所有樂隊都適合參加比賽類節目,也並不是所有的搖滾樂隊都是比賽型選手。
儘管後海大鯊魚在《樂隊的夏天》的舞臺上沒有得到完美的展現,也並沒有很幸運的留下。但是,我們卻不能因為後海大鯊魚比賽的失利而否認他們搖滾的音樂實力。
大家都在為後海大鯊魚的淘汰而感到惋惜的時候,或許我們也應該從另一個視角去審視這次比賽的失利,並不是所有的搖滾,樂隊都適合於參加這樣的比賽。
不管樂隊是否成功,我們對於後海大鯊魚樂隊的喜愛都會一直存在。因為我們知道後海大鯊魚對於整個搖滾音樂的發展的重要的意義。
後海大鯊魚樂隊所帶給我們的音樂的快樂。正是因為我們的了解,所以我們的喜愛也只會增加,而不會減少。
就像後海大鯊魚在第一輪的比賽當中被內投為第一名一樣,我們也會抱著這樣的期待去觀看樂隊今後的發展。對他,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