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跟「紅」有關的另一樣東西:賈寶玉十分愛吃的胭脂

2020-12-22 值得易讀

關於《紅樓夢》裡的「紅」,我們已經用了兩個篇幅進行探討了。今天我想再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跟「紅」有關的另外一樣東西。

這就不得不再次提及賈寶玉了。書中這個人物,有很多不合規矩甚至放蕩不羈的行為,比如他見了女兒便覺得「清爽」,而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再比如他愛吃胭脂這個癖好,實在令人費解。然而,曹雪芹並不是在浪費筆墨,這樣寫是大有深意的。

1 細數賈寶玉吃胭脂的次數

其實在全書開篇不久,第二回當中就已經向讀者預示了賈寶玉的這個特殊癖好。冷子興跟賈雨村聊起賈府時,就提及了這麼一位銜玉而生的公子哥。他的奇異之處不僅僅是在於「銜玉而生」,另外還有一件奇事:賈寶玉過周歲生日時,眾人讓他「抓周」,試一試這個孩子將來志在何方。這抓周的物件也是無所不有,誰知道賈寶玉什麼都沒要,只用手抓了脂粉釵環之類的東西。當時賈政看到這一幕,非常生氣。而隨著賈寶玉年歲的增長,這個喜歡往脂粉堆裡扎的習慣愈演愈烈。

到了第九回時,賈寶玉準備去賈府學堂上學,在走之前要去看看黛玉。這時他就留了一句話,讓黛玉等他放學以後一起吃飯,而黛玉用的「胭脂膏子」也要等他回來再製作。

第十九回中,襲人跟賈寶玉約法三章,其中有一條就是「再不許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與那愛紅的毛病兒。」 誰知沒過多久,黛玉就看見寶玉的左邊腮上有一處紐扣大小的「血漬」,就湊近了仔細查看,還用手摸了摸問寶玉,是不是誰的指甲把臉刮破了。寶玉回答說:「不是刮的,只怕是才剛替他們淘漉胭脂膏子,蹭上了一點兒。」 看吧,剛承諾完不再擺弄「紅」了,轉眼就給忘了。

第二十一回裡又有一次很有意思的描寫。寶玉在外邊的屋子等著黛玉和湘雲起床,看見湘雲洗完臉了,丫鬟翠縷要把洗臉水倒掉,就攔住了,說自己要用這個水洗臉。並且就連香皂也不需要,說是盆裡的水已經有香皂了。這時候翠縷就說了一句:「還是這個毛病兒,多早晚才改。」 隨後,寶玉讓湘雲替自己梳頭,梳妝檯上有「妝奩等物」,「不覺又順手拈了胭脂,意欲要往口邊送」。結果被湘雲逮個正著,伸手過來把寶玉手裡的胭脂打落了,還說了一句「這不長進的毛病兒,多早晚才改過!」

第二十三回裡的描寫則讓讀者覺得寶玉更加沒有規矩了。賈政讓人傳話叫賈寶玉去見他,當時賈政和王夫人在屋子裡商量事情。彩雲、彩霞、金釧兒、繡鸞、繡鳳等一眾丫鬟都在外面候命。這時候金釧兒就過來一把拉住寶玉問:「我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這會子可吃不吃了?」 脂硯齋在這裡寫了一處批語,說:「活像活現。」 屋裡屋外都是人,並且屋裡坐著的是賈寶玉最畏懼的父親,而一個丫鬟都可以這樣當面調笑他,這就側面說明寶玉平時的行為是多麼大膽了。

緊接著的第二十四回裡,寶玉回到家看見賈母的丫鬟鴛鴦在床上躺著,於是上前就求人家把嘴上的胭脂賞給他吃。與此同時,「一面扭股糖似的粘在身上」了。這時鴛鴦就馬上找襲人「告狀」,而襲人也顯得很無奈,說:「左勸也不改,右勸也不改,你到底是怎麼樣?」

大概是到了第四十四回,曹雪芹最後一次寫到了寶玉跟胭脂的關聯。平兒在王熙鳳那裡剛受了委屈,跑來怡紅院找襲人。這時,賈寶玉就拿出自己製作的胭脂給平兒用。而這個自製的胭脂膏子非常講究:首先,它盛在一個小白玉盒子裡,不是一張一張的,而是像玫瑰膏子一樣細膩的膏狀;其次,這個製作工藝相當考究,使用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兒,把渣滓都淘澄乾淨以後,再配上花露蒸疊而成。使用效果自然是又鮮豔、又甜香滿頰。

2 聊一聊胭脂的歷史

胭脂其實是面脂和口脂的合稱,在古代又叫做「燕脂」或者「燕支」。關於這種化妝品的起源,歷史上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如《史記索隱》裡記載的:「山下有紅藍,足下先知不?北方人探取其花染緋黃,採取其上英鮮者作煙肢,婦人將用顏色」。其二,是說漢武帝曾經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在完成使命後,從西域帶回了大量的物品,這其中有一樣就是胭脂。根據這兩種說法判斷,胭脂最早應該是始於匈奴,後來經過文化交流以後,傳到中原地區的。

當然,「胭脂」這個寫法的出現是到了唐代才有的。在此之前,《史記·匈奴列傳》裡記載的是「焉支」;《漢書·司馬相如傳》裡記載的是「煙肢」。而那些生活在先秦的女性通用的化妝品是粉、澤、黛和脂。不過,那時候的「脂」是植物種子的油脂,也有動物脂肪的油脂,更像是一種護膚品,跟「胭脂」完全不同。

根據史書的記載,中原女性最早開始用胭脂化妝,大概是在漢代時期。漢代民歌裡有一首《匈奴歌》,裡面是這樣唱的:「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殖。失我閼氏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 可以推斷出,閼氏山上一種植物,它的花朵可以製成紅色的化妝品,塗在人的臉上可以增加「粉面桃花」的妝容效果。

如果我們繼續翻閱其他史料的話,會發現:明代崇禎末年的國子監生張自烈所撰寫的《正字通》中有記載:「胭脂以紅藍花汁凝為之,燕國所出,後人用為口。 」 所以,胭脂一開始製作的原料是這種「紅藍花」。後來,紫茉莉夏季開的紅色花朵也被用作胭脂的原料之一;隨後,因為杜鵑花的色澤也十分出眾,也被用作了胭脂的製造原料。

不光是製作原料多種多樣,胭脂本身的製作工藝也非常複雜。根據宋代《爾雅翼》裡記述的,僅僅「殺花」這一道工序就要經過「杵碓水淘,絞取黃汁,更搗以清酸粟漿淘之」的繁雜過程,之後還要取其清汁,再經過十幾次的「揉花」後,用布袋將淳汁擰出來,晾曬好,胭脂就製作成功了。想一想我們上文中剛剛提過的寶玉製作胭脂的過程,也跟這種製作工序很接近,又是淘澄又是擰汁,最後還得配上花露給蒸出來。

3 胭脂也是女性的代稱

在中國古典文化當中,「胭脂」其實一直也是女性的代稱。關於這一點,我們完全可以從古代詩詞和典籍當中找到印證。

三國時,曹操酷愛音樂,為此還建立了「清商署」作為專門的音樂機構。所以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很多皇帝也學曹操的樣子,開始逐漸擴大音樂機構。《南齊書·崔祖思傳》上有專門的記載,寫的是皇家後宮招聘樂人,居然引來了全國人口的千分之一前來考試參加招聘。唐代大詩人杜牧寫的《泊秦淮》裡有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說的就是這個時期創作的一首《玉樹後庭花》。後世稱這首樂曲為「亡國之音」。那麼,這跟「胭脂」有什麼關聯呢?

據歷史記載,南朝後主陳叔寶後宮的貴妃叫做張麗華,面容生得非常嬌俏可人,很受陳叔寶的寵愛,甚至在上朝時也經常讓她坐在自己膝蓋上。而我們剛剛提到的《玉樹後庭花》就是陳叔寶為張麗華特意創作的。後來,隋文帝發兵五十萬人,攻破了陳後主的後宮,可是張麗華、孔貴嬪和陳後主都不見了。一番搜查之後發現後花園裡有一口枯井,士兵們向井內投擲石塊,聽到井底有人求饒。後來士兵們用繩子和籮筐將井底下的人拉上來一看,正是上面說到的那三個人。而因為三人一起上來時過於擁擠,張麗華臉上的胭脂蹭到了井口上。所以,這口井就有了「胭脂井」的名字。

元代詩人兼畫家薩都剌曾經做過一首《滿江紅·金陵懷古》,下半闕是這樣寫的:「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螿泣。到如今,只有蔣山青,秦淮碧。 」這裡面的「胭脂井」就是陳後主與張麗華藏身的那口井。

清代時有位著名的學者兼詩人,叫做周漁璜。他在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了不一樣的機敏才智。長大以後,因為他樣貌出眾,一個鄰居財主就想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周漁璜聽說以後不同意,說要試試對方的才情,就出了一個上聯:「桃李花開,一樹胭脂一樹粉。 」 結果,財主家費盡周折,還從外面請了人,最終也對不出來,這門親事之好作罷。這件事被一個跛腳女子知道了,就寫了一個下聯託人送去了周家:「柑桔果熟,滿枝翡翠滿枝金。 」 「果熟」對「花開」,「翡翠」對「胭脂」,「金」對「粉」,不僅工整,還十分雅致貼切。後來周漁璜與這位女子成了親,這段「胭脂翡翠成佳偶」的故事也就流傳開了。

而南唐後主李煜的《相見歡》裡也這樣描寫:「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這裡的胭脂,指代的就是美麗的女子。金朝文學家蔡松年在《鷓鴣天·賞荷》裡也寫過:「胭脂雪瘦燻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一位如荷花般修長秀美的女子形象也躍然紙上。

4 賈寶玉的胭脂緣

在《紅樓夢》一書中,胭脂其實也是女子的一種側影。

賈寶玉自幼喜歡跟女孩兒廝混在一起,因為胭脂是女性日常使用十分頻繁的一種東西,因此他也讓胭脂成為了「心頭所好」。胭脂是紅色的,而我們在前面的幾篇文章裡都分析過,「紅」在原著裡跟白色一起作為對照,也形成了繁華與蒼涼的鮮明對比。

大家還記不記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曹雪芹就沒有再次寫到賈寶玉要胭脂吃了呢?

仔細看看原著,是在第三十二回金釧兒投井自殺以後,賈寶玉就再沒吃過胭脂了。只有第四十四回裡提到一筆:他還參與製作胭脂而已。

金釧兒生前曾跟寶玉調笑說:「我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這會子可吃不吃了?」 後來,在第三十回裡,寶玉以為王夫人睡著了,看見金釧兒也合著眼打瞌睡,就把自己的香雪潤津丹拿出來給金釧兒吃。隨後還悄悄說要討了金釧兒去自己的怡紅院服侍。金釧兒回應了一句:「金簪子掉在井裡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這話讓王夫人聽見了,立刻起身臭罵了金釧兒一頓,還打了她一巴掌,隨後叫人把金釧兒攆出去了。這個丫鬟一時想不開,於是投井自盡了。

也就是在這一回以後,寶玉吃人嘴上胭脂的事情,就沒再寫過了。如果我們假設,這一次是如此近距離地面對死亡而讓賈寶玉有所感悟的話,那麼之後他的經歷恐怕更讓他悲哀不已。

讀者應該都能夠感受到,在金釧兒死後,賈寶玉專門出府找了個地方進行祭奠,算是聊表「胭脂不了情」的心意。那麼在王夫人抄檢大觀園後,晴雯被逐出賈府含淚死去時,寶玉特意撰寫了《芙蓉女兒誄》以悼念逝去的晴雯。在文中,寶玉回憶起晴雯在世時的點滴,用了非常美好的語言讚頌了她的聰慧、純潔、柔美以及品質的高貴。真摯深刻的情意體現在全文的各處,非常讓人為之動容。在此之後,大觀園內諸芳流散,四兒回了家、芳官她們進了尼姑庵修行、迎春嫁給了中山狼孫紹祖、香菱病入膏肓…… 往日那些鮮活的「胭脂紅」隨著時間的流逝,都逐漸凋零了,賈寶玉的生命裡,迎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死寂和蕭索。賈府的敗落,也讓賈寶玉的前途充滿了迷茫和兇險。

這種被籠罩在「胭脂」下的歡愉,終因物是人非時移世易而漸漸褪色,最後只剩下一片死灰——「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真相呼之欲出,奏響了一曲千古絕唱。

相關焦點

  • 賈寶玉愛吃的胭脂,王昭君髮髻上的山茶,究竟是什麼顏色?
    看《紅樓夢》的人都知道,賈寶玉總愛吃胭脂,每次還因為這事兒被他老爸體罰。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管不住嘴。黛玉因看見寶玉左邊腮上有鈕扣大小的一塊血漬,便欠身湊近前來,以手撫之細看,又道:「這又是誰的指甲刮破了?」賈寶玉愛吃胭脂的嗜好,讓林妹妹也擔心不已。胭脂,也就是現在的腮紅,為什麼讓賈寶玉那麼痴迷呢?它究竟是用什麼做的呢?
  • 在《紅樓夢》裡,玫瑰花是怎樣存在的?
    《紅樓夢》裡出現許多漂亮的花,既有香氣襲人的桂花,也有千姿百態的杏花,更有傲雪盛開的梅花等等,這些美麗的花在賈府裡生長,在大觀園裡開放,成為一道道獨特的風景。在眾多的鮮花中,玫瑰花顯得與眾不同,它存在的四種方式比較特別,每一種都讓人遐想。
  • 《紅樓夢》研究裡的蛇精病,跟「粉圈」裡的一樣多
    不如先寫出來,說不定能遇到一些同好,跟我討論。最近呢,其實,我在看,有關《紅樓夢》研究的資料。越看越覺得,「紅學家」其實跟粉絲沒啥區別呀。他們其實都是《紅樓夢》的書粉,因為喜歡上這本書,所以花了好多時間精力去研究。把書中方方面面,邊邊角角全都研究了一遍。
  • 《紅樓夢》裡的美容秘方(1)
    平兒倒在掌上看時,果見「輕」、「白」、「紅」、「香」,四樣俱美;撲在面上,也容易勻淨,且能潤澤,不象別的粉澀滯。 在第六十回中寫到,蕊官送了些擦春癬的薔薇硝給芳官,賈環見了也要。芳官因是蕊官所贈,不願意給他,於是另拿了茉莉粉代替。
  • 王熙鳳跟賈寶玉的特殊關係
    我覺得,從某種角度來看,王熙鳳才是《紅樓夢》的女主角。《紅樓夢》裡有關王熙鳳的筆墨並不亞於林黛玉和薛寶釵。王熙鳳又是《紅樓夢》裡性格最為鮮明而複雜的人。可以說,曹雪芹在塑造王熙鳳這一文學形象的時候,所耗費的心思是很深的。曹雪芹對於王熙鳳的態度也是十分複雜的。一方面,曹雪芹欣賞王熙鳳的才幹,另一方面對於王熙鳳的狠毒和貪婪,曹雪芹又覺得不滿。
  • 《紅樓夢》裡黛玉和賈寶玉一樣,也不喜歡李嬤嬤?
    她是賈寶玉的乳母。乳母哦,賈寶玉吃她的奶長大的,身份自然不低。黛玉進府後,其實挺低調的,賈府的排場太大了,讓她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所以邢夫人留飯,她婉轉相拒,理由是沒拜見賈政,怕吃了飯,不恭敬。可知她處處小心。(一)李嬤嬤就是對的,黛玉也對著幹?
  • 賈寶玉「銜玉而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通靈寶玉的隱喻,早在差不多一百年前,便有蔡元培在《紅樓夢索隱》說得很清楚了。後來潘重規在《紅樓血淚史》裡進一步闡釋。
  • 林黛玉早起梳洗打扮用到的4樣東西,每一樣都足夠低調,足夠奢華
    清文學家李漁在他的《閒情偶寄》裡有一段話,專門寫香皂:香皂以江南六合縣出者為第一,但價值稍昂,又恐遠不能致,多則浴體,少則止以浴面,亦權宜豐儉之策也。由此可知,香皂價格昂貴算是奢侈品。《紅樓夢》第二十一回,史湘雲到了賈府後,晚上跟林黛玉住在一起。
  • 《紅樓夢》中的「三隻手」:賈寶玉的怡紅院,為啥有那麼多小偷?
    《紅樓夢》一書,記載了不少盜竊案,比如迎春處,她的奶娘偷盜累金鳳去賭錢;王夫人處,彩雲偷了王夫人的玫瑰露給趙姨娘、賈環;另有賈璉、王熙鳳和鴛鴦商量著將賈母暫時用不著的金銀傢伙先偷出幾箱子來典賣(賈母其實知悉,並授意鴛鴦配合)......總之,榮國府這麼一個偌大的府邸,人口眾多,素質參差不齊,俗諺道「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發生偷盜案,也是必然之事。
  • 《紅樓夢》裡王夫人堅持讓賈寶玉娶薛寶釵,不過是「人之常情」
    《紅樓夢》裡,」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之爭,王夫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為什麼王夫人明知賈寶玉喜歡的是林黛玉,卻堅持讓賈寶玉娶薛寶釵呢?我覺得王夫人堅持讓賈寶玉娶薛寶釵,更多原因是因為人情世故的驅使,十分符合「人之常情」,十分符合那個時代的觀念。有人覺得王夫人要賈寶玉娶薛寶釵,是看中薛家的財產。
  • 紅樓夢:林黛玉早起梳洗打扮用到了哪些「奢侈品」?
    03塗唇用花露配製的胭脂林黛玉是公認的美女,她塗嘴唇時也用胭脂。這一點在賈寶玉和秦鐘上學前,去跟林黛玉告別時透露過。紅樓夢第九回,賈寶玉辭別賈母,想到未跟林黛玉告別,但到了她的屋裡,說明自己要去上學時,再三叮囑道:「好妹妹,等我下學再吃晚飯。和胭脂膏子也等我來再制。」賈寶玉調製的胭脂膏子不是當時市場上買的普通貨,而是用花汁做成的。這一點賈寶玉幫助平兒理妝時透露過。
  • 漫談《紅樓夢》裡的玫瑰露
    在第九回中,賈寶玉約了秦鍾去家塾讀書,辭別林黛玉時,道:「好妹妹,等我下學再吃晚飯,和胭脂膏子也等我來再制。」和胭脂膏子、醃製糖玫瑰花、製作鮮花食品等,在《紅樓夢》裡是很平常的事情。鮮花製品,在《紅樓夢》裡出現了兩種非常金貴的清露:「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這兩種非常金貴的花露出現的誘因是:賈寶玉被他的父親「笞撻」了。
  • 《紅樓夢》主題閱讀——富貴閒人賈寶玉
    《紅樓夢》進行到63回,寶玉生日,群芳開夜宴,已經十四五歲的寶玉繼續在遊戲玩樂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大觀園女孩子的快樂,讓讀者隔著時空都能分享。但是從一個老師和家長的角度來看,已經十四五歲的寶玉,這時候應該成長為有責任有作為的青年,怎奈他仍像六七歲的小孩子一樣,天真幼稚地沉溺在各種遊戲之中。
  • 觀「紅樓」談「夢」,脂硯齋比曹雪芹更神秘,宅在紅樓吃胭脂
    「脂」這個姓氏很少,和「門」姓一樣稀缺,現在幾乎很少見到,《漢書》中提到了這個姓氏,曰:「漢代有脂習……」,除了這個記載以外,歷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就要算這個脂硯齋了,脂硯——胭脂,齋——宅,如果從諧音去認知這個名字,確實很有趣。
  • 紅樓夢:賈寶玉的四大分身
    《紅樓夢》的開篇和《西遊記》很像,都是從山上的一塊石頭寫起。不過,《西遊記》寫得很明確,孫悟空就是從花果山上的一塊石頭裡蹦出來的。但是,《紅樓夢》裡的交代就沒有那麼清楚了。我們可以明確得知的,是賈寶玉戴著的通靈寶玉是那塊被女媧娘娘棄而未用的補天頑石在人間的幻相。
  • 《紅樓夢》裡兩件不祥之物,都與林黛玉有關,卻被晴雯一一領受
    《紅樓夢》被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設計了非常多的「設譬」之物。某樣東西,某個事件,某個人,某句話,某首詩詞都會有一定的含義和隱喻。這種寫法叫「間色法」。有的作者給出答案,有的則需要讀者自己發現。明清小說慣有類似描寫。比方魯智深拳打鎮關西,並不是為民除害。通過魯達殺了鎮關西後尋找金翠蓮等一系列描寫,作者突出的是他對金翠蓮一見鍾情,求不得才出家為僧。
  • 這部電影版的《紅樓夢》拍得很爛,但他演的賈寶玉卻是盛世美顏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一段時期特別流行紅樓夢熱,兩岸三地拍攝了多部與《紅樓夢》有關的電影,香港佳視、邵氏、臺灣華視等電視臺或公司都曾拍過電影或電視劇版的紅樓。1977年,張國榮剛剛20歲出頭,就收到了電影紅樓夢劇組邀約,因為他也喜歡紅樓夢,又因為當時已經出名的黃杏秀確認出演林黛玉一角,於是很爽快地答應了,沒想到卻被騙了。
  • 87版紅樓夢裡,被刪減的4大鏡頭,賈寶玉見秦鍾,妙玉被擄走
    賈寶玉見秦鍾原著裡,賈寶玉見秦鍾是一個重要情節故事。根據原著,二人對彼此都屬於一見鍾情。賈寶玉和秦鍾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王熙鳳也在旁邊,還上下打量秦鍾,說他把賈寶玉比下去了。由於王熙鳳沒有提前料到會見到秦鍾,就沒有準備見面禮,後來跟來的婆子連忙回榮國府告訴了平兒。
  • 《紅樓夢》:賈寶玉是雙性戀嗎?
    寶玉睡在秦可卿的床上做了個夢,在夢裡預知了家族和女孩子們的命運,但他對這些還不能透徹理解,後來被警幻仙子授雲雨之事,在夢裡跟秦可卿做愛。我看到有些評論家分析說秦可卿在勾引寶玉,這個我不太認同,我覺得更合理的解釋是,寶玉作為一個青春期的男孩,對秦可卿這樣成熟美麗的女子有一種朦朧的暗戀與愛慕之心吧。
  • 賈寶玉明明很喜歡林黛玉,為何卻處處留情,常常親近其他女子?
    《紅樓夢》的第二回中,就借冷子興之口介紹了金陵四大家和主人公賈寶玉。賈寶玉長到七八歲時說過這麼一句「渾話」: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就覺得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所以,在書中有許多寶玉和姐姐妹妹們,丫頭們攪在一起的畫面,用現在的話,可以說是寶玉撩過許多女生。比如:寶玉喜歡吃丫頭嘴上抹的胭脂,不僅自己貼身丫鬟的,連賈母的丫鬟鴛鴦和鳳姐的丫鬟平兒的嘴上胭脂都被她吃過;一日,金釧兒在為午間小憩的王夫人扇風,寶玉趁機調戲金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