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小編在蕭然在線APP上看到一則帖子,覺得蠻有趣的,當外地媳婦遇到蕭山民俗,真的驚到快掉下巴了...
網友發帖:
為了預防長痱子,網友婆婆說將近端午,長輩會去田裡抓癩蛤蟆,然後剝皮!切塊!加葫蘆、鹹肉熬湯給小孩子喝!!外地媳婦聽到真的驚呆了!小孩子還在上幼兒園,吃這個萬一中毒了咋辦?蕭山人民還有這種秘方,真的有用嗎??我怎麼不太敢信?在線等要怎麼勸婆婆不要給小孩準備這些?
字裡行間,這位仙女著實透露出震驚中帶著嫌棄的神色,但作為蕭山土著民,小編還真想說一句:這個真的可以有!!
說起吃癩蛤蟆肉,應該是不少蕭山人兒時的回憶,端午節當天,長輩一早出去捉回癩蛤蟆,在其肚子裡塞上雞蛋,扔進灶膛煨熟,等孩子們放學回來,一人一個,據說吃了不會生痱子。蕭山俗語「癩蛤蟆難過端午節」,出處就在這裡。一般是在端午節當天做給小孩子吃的,是小朋友的「專利」。
其實,這個「端午煨蛋」的習俗在蕭山周邊很多地區都有。在嘉興和餘杭等地,就有一種叫「蜘蛛煨蛋」的端午舊俗。
豐子愷在《端陽憶舊》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介紹:「買許多雞蛋來,在每個的頂上敲一個小洞,放進一隻蜘蛛去,用黃紙把洞封好,把蛋放在打蚊煙的火爐裡煨。煨熟了,打開蛋來,取去蜘蛛的屍體,把蛋給孩子們吃。」
說是這樣的「蜘蛛煨蛋」能夠起到驅毒作用,孩子們吃了之後夏天不會生痱子和疥瘡。
△【蜘蛛煨蛋】製作現場
小時候總有很多老一輩奇怪的民俗吃法,儘管當時覺得很奇葩,但現在想想,其實說到底,端午節不管是什麼習俗,其寓意都很美好。
做大人的都希望孩子能平安成長,健健康康地度過即將到來的夏天。
說到端午,小編想起小時候的端午,老底子的蕭山人民還是有很多套路。
端午一到,有對象的男青年總會挑著「端午擔」送到女方家。
老底子來說,菜單基本是固定的。禮物約定俗成,必得有蹄胖一隻,綠豆糕一斤,黃酒二斤,時令水果如枇杷、楊梅、荔枝若干。嶽父母家接待女婿之規格,也相當隆重,堪比正月新春接待新姑爺,四四一十六,上下午都有點心,正餐待客必須殺雞宰鴨,還叫上長輩作陪。
而在蕭山南片地區(也就是上蕭山)還有一個獨特的風俗:娘家人要帶著編好的麥草扇去看新出嫁的閨女,閨女把扇子分給婆家的親戚;往後每年的端午,出嫁的女兒就要編麥草扇送給母親及家中的親戚。雖說這一習俗離現在已經很遠,但是堅持下來的人還是有的。
在河上老街,臨近端午節的時候,就經常能看到一些婦人圍坐在一起編織麥草扇。以前在河上村裡,流行「女兒隨娘」,婆家人要根據這麥草扇編織的手藝判斷做母親的是否心靈手巧,也就推斷這新媳婦是否賢惠能幹了。
端午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項目——賽龍舟。端午前後,在蕭山的新塘和臨浦等地會有賽龍舟比賽。相傳,捨身救父的孝女曹娥,外婆家在蕭山新塘街道金家浜村。
因此,新塘的龍舟是「孝女娘娘」外婆家代表的一支龍舟表演隊。當然還有人認為是紀念屈原。在這些蕭山人的心中,划龍舟可以祈求平安和風調雨順,還能驅除瘟疫。
雖然現在傳統的節日慢慢的在被洋節日給代替著,但在蕭山還是會保留著傳統的習俗。
傳統的節日,總能勾起很多思鄉昂情緒,其實用傳統的形式過節日,留下的不僅僅是風俗,而是對故土的熱愛,對傳統文化的無限傳承。
歡迎留言評論~
來源:北幹聽風、網友爆料、網絡等
申明: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
微信:40027479 電話:0571-28007666
法律顧問:浙江湘湖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