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大幅上周,
道指上漲接近400點,科技板塊領漲,紐交所FANG+指數漲至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加密數字貨幣比特幣周一再次發力,上漲7%,重新站上10000美元關口上方。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 2018/02/27
中國農曆春節之前,美股陰雲密布,一度大跌接近10%,結束了連續16個月的連續上漲,波及全球股市迅速跟跌。
中國上證指數2018/02/27
有意思的是,美國股票的過去接近一年半的持續上漲,中國股市沒有跟著喝上湯,倒是美股下跌中國股市迅速跟進,幅度則更超15%, 超過美國,總算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了一把。然而,目前美國股市已經基本穩定,再次迅速攀升至歷史高點附近,而中國市場則又還在半山腰,再次跟跌不跟漲。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美國市場在本次下跌中迅速回復呢?未來如何看待全球市場和美國市場呢,能不能繼續投往美國市場呢?我整理了一下品富美投首席投資官Jeff Pitsch博士的觀點,呈現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學習。
在上次的下跌過程中,Pitsch博士在主流經濟類期刊中發文,對於下跌的原因,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如下:
1.股票市場持續超買,尤其在一月的大漲之後;
2.超預期的工資上漲和GDP上漲報導,導致債券收益上升,引發市場對公司借貸成本增長的擔憂;
3.科技類公司收益低於預期;
4.FBI關於白宮的備忘錄引發政治擔憂;
5.由于波動的增加,機構開始降低風險暴露水平。
在本輪下跌之前,我們品富美投的的投資組合中已經大幅調高了短期國債的持有比例,所以本輪的調整對於我們影響甚微。我們多次指出,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本輪下跌居然是因為經濟趨勢明顯優於預期所引發的!不僅GDP和非農就業指數持續高於預期水平,而且對於股票市場的預期收益也達到高點,並且這種樂觀局面不單單存在於美國,而且開始在歐洲復甦,全球開始幾乎同步的增長。這種樂觀的看法會帶來通脹的預期上升,所以如何看待債券呢?我們的分析認為債券的收益在可以預期的未來將持續上升,當然,我們也調高了我們的投資組合中債券類資產的比例。
本輪的下跌接近10%,一次典型的普通市場修正為7.5%,一次技術的調整則為10%。在過去的四十年中,一次中型市場調整的中值為14%,所以我們可以確定,雖然本次下跌很迅速,但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調整而已!
關於
加息對於市場的影響,我們同樣可以從歷史當中解讀:在過去30年的6次連續加息周期當中,美國股市有5次以持續的上漲來回應加息,僅僅有一次有小幅的下跌;實際上,加息是經濟在良好運行的一種象徵,說明市場和聯儲對於未來有較強的信心。在相對長期的角度來看,我們不能找到任何長期熊市的市場環境和技術背景的基礎,所以在2018年當中,雖然可能存在一些波動因素,高度的關注市場的變化,隨時調整交易的策略,我們仍然非常堅定的看多市場,本文供高度感興趣和專業的讀者選讀。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向毅海外投資。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任剛 H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