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電視劇《想見你》,讓伍佰的那首《Last Dance》再度刷爆朋友圈。「上萬人花錢來給伍佰唱歌」,這可能歌手的演唱會的最高境界了。
「伍佰」原名吳俊霖,1968年生在了臺北新店,父親在嘉義經營著一家檳榔店。關於「伍佰」的名字由來,他笑稱是「小時候讀書,5科成績每一門,都是100分「。
小時候的夢想是當一名畫家,一次偶然的機會,同學邀請伍佰去看表演,演出的樂隊在舞臺上翻唱了一首Deep Purple樂隊的《Smoke On the Water》。
第一次感受電吉他的伍佰被完全地震撼,原來吉他在插上電踩完效果器後,竟然如此的迷人的激昂。從此,迸發出了伍佰對音樂的熱愛!
因對音樂的痴迷讓伍佰的學習成績大受影響,身邊的同學一個個都考上了大學,而伍佰,落榜了!所堅持的音樂,家人也難以認同。
19歲那年,伍佰隻身去了臺北,尋找他的音樂夢。而年輕時的夢想,總是會被鞭打。
為了生存,伍佰不得不暫別自己的夢想,從事過業務員、保險員,擺過地攤,這段時間離他的夢想最近的是作為一個樂器銷售,但每一份工作,都草草收場。
後來,伍佰東拼西湊弄了8000塊,擁有了第一把吉他,並拜了臺灣吉他教父崔可銓為師。隨後應聘了一份「酒吧歌手」的工作,當時的酒吧裡流行唱歐美歌曲,閩南口音重的伍佰硬著頭皮上,但嚇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
之後伍佰乾脆破罐子破摔,索性用更重的口音翻唱!極致的改變逐漸形成了伍佰自己專屬的「臺客搖滾」,贏得了一片掌聲,其中便包括後來「China Blue」樂隊的成員。
一次音樂節演出,伍佰在臺上輕描淡寫的「臺客搖滾」表演,卻讓臺下的臺灣娛樂界先驅倪重華震撼不已,遂籤下了伍佰,並為他發行了首張專輯《愛上別人是快樂的事》,伍佰開始了他的歌手之路。
伍佰讀完村上春樹寫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後,十分喜愛,直接沿用書名創作出了同名作品《挪威的森林》。
而事實上,一生對音樂的追求,每一首創作記錄都是伍佰的人生歷程和反應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正像一生都在堅持自我,尋找自我的村上春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