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戰士 那些令人噴飯的臺灣遊戲譯名

2021-02-07 1688玩手遊網

說起翻譯,你們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形象是誰?如果你是80或者90後,那麼我想最有可能的就是抗戰影視劇中的胖翻譯官了。特別是老電影《小兵張嘎》中胖翻譯官吃西瓜的那更是令人回味,「老子在城裡吃館子都不要錢,別說吃你幾個爛西瓜……」,嗯,也很對嘛,人家憑本事吃西瓜為啥給錢?


開個玩笑,還是回到文章中來,所謂翻譯,就是把一種語言信息轉變成另一種語言信息的行為。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上卻很難,要知道不同的語言之間一定也存在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習俗約定,如果你只是單純的進行直譯,就很難表達出原文的言外之意,或者說是意境。

因此嚴復曾經提出過譯者三難「信雅達」,「信」指的是翻譯要準確無誤、忠於原文;「達」是指翻譯要通順暢達、沒有語病;而「雅」指的是優美自然、生動形象。舉個例子,翻譯「Beauty is a gift of God」,如果只是做到信和達,你也許會翻譯成「美是上帝賦予的禮物」,但是要做到雅,則可以翻譯成「美者,天賦也」。而這正是普通翻譯與優秀翻譯者的區別所在。


以上是想說明,之所以內地和臺灣的遊戲譯名有如此大的差別,根本在於對雅的不同理解。比如一些臺灣人覺得還蠻不錯、很雅的遊戲譯名,到了內地只會讓人覺得腦殘無語,反之亦然。不過,理解是一回事,接受又是另一回事。筆者作為根正苗紅的內地人士,自然是無法接受那些怪異、奇葩的臺灣遊戲譯名,所以下面大家一起來吐槽吧!

NO.1

原名:CALL OF THE DUTY

內地譯名:使命召喚

臺灣譯名:決勝時刻

很顯然這裡內地採用是直譯,直接而大氣。而臺灣採用的則是意譯,不知道你們怎麼看,反正筆者個人覺得雲裡霧裡的,完全摸不著頭腦。

NO.2

原名:FARCRY

內地譯名:孤島驚魂

臺灣譯名:極地戰嚎

很多人吐槽說孤島驚魂是個什麼鬼?之前筆者也是這麼想的,不過當看到臺灣譯名的時候,便感覺好多了,至少孤島驚魂還是在島嶼上,符合遊戲在南太平洋小島的設定。而極地是什麼鬼啊?南極還是北極?

NO.3

原名:MIRROR'S EDGE

內地譯名:鏡之邊緣

臺灣譯名:靚影特務

鏡之邊緣就不說了,仁者見仁吧。不過靚影特務就很讓人無語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赤裸特工的續集呢。

NO.4

原名:need for speed

大陸譯名:極品飛車

臺灣譯名:極速快感

極速快感.嘿嘿想歪的朋友自覺去面壁吧!

NO.5

英文原名:FINAL FANTASY

日文原名: 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

大陸譯名:最終幻想

臺灣譯名:太空戰士

不用說了,臺灣玩家顯然又是採用的意譯,只不過這腦洞是在讓我無法忍受,太空戰士?怎麼能是太空戰士呢?噢,shit!

NO.6

英文原名:Resident Evil

日文原名:バイオハザード

大陸翻譯:生化危機6

臺灣譯名:惡靈古堡

呃....好吧,這其實也不怨臺灣玩家,因為內地是直譯的日文原名,而臺灣是根據英文意譯的,只怪卡婊自己翻譯的英文原名就很辣雞。

NO.7

原名:Fallout

大陸譯名:輻射

臺灣譯名:異塵餘生

不得不說臺灣的譯名還是非常文藝的,很有一種黑色幽默的風格。只不過個人覺得還是輻射更好一點,簡單明了,透著濃濃的末世硬核風,很符合遊戲中那充滿機械和輻射的背景設定。

NO.8

原名:PROTOTYPE

大陸譯名:虐殺原型

臺灣譯名:原型兵器

原型兵器?我還方形、條形、黑芝麻巧克力型呢。一點都沒有體現A哥的霸氣啊。

NO.9

原名:minecraft

大陸譯名:我的世界

臺灣譯名:當個創世神

其實兩個譯名都還差不少,不過個人覺得「神級礦工」應該更合適一點。

NO.10

原名:Sleeping Dogs

大陸譯名:熱血無賴

臺灣譯名:香港臥底警察

雖然熱血無賴也好不到哪裡去,但是這個香港臥底警察更是讓人青筋一跳,你這麼直白的劇透真的好嗎?我覺得你還不如叫做「無間道」更好一點。



相關焦點

  • 為何《最終幻想》的港臺譯名曾是「太空戰士」
    對於這樣一款擁有龐大世界觀的角色扮演遊戲,80、90後玩家一定記得:港臺曾經一度將其稱為《太空戰士》,這是為什麼呢? 基本上這是一個有點年歲的問題。讓我們回到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還是任天堂FC紅白機的時代,智慧財產權也沒有現在這樣正規。
  • 這些奇葩的臺灣遊戲譯名能讓我笑一年,你猜我的世界被翻譯成了啥
    遊戲也一樣,港臺那邊也出現很多讓咱們無法理解的譯名,比如《我的世界》,臺灣地區翻譯成《當個創世神》,emmmm,在遊戲裡確實能像當個創世神,但是跟Minecraft 這個英文原名沒啥關係吧?還有,在咱們國服叫《守望先鋒》,而到了臺服就翻譯成《鬥陣特攻》,咱們常說的《生化危機》,在臺灣地區被翻譯成《惡靈古堡》。
  • 臺灣與大陸遊戲譯名的雷人不同
    而臺灣人遊戲執行製作人朱仲英(hamilton chu)在聽到臺版資料片譯名時,笑說這翻譯很有趣,但當被進一步追問他是否喜歡這名字時,他開玩笑說因為自己是弟弟,所以他不喜歡這名字。  而臺灣翻譯出在我們看來奇葩的遊戲譯名已不是第一次了。相比於大陸譯名的「中規中矩」,臺灣的遊戲譯名可謂是天馬行空、隨性寫意,有時甚至還有些無釐頭。或許這就是眾人口中的文化差異吧。
  • VG盤點:那些你猜不到的兩岸三地神秘譯名
    阿諾舒華辛力加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電影、遊戲的世界中,那些一本正經的官方譯名吧!對於遊戲的譯名,因為遊戲時光本身也有遊戲資料庫,因此在入庫的時候我們會參考官方遊戲譯名,如果翻譯得信達雅我們就會採用官方譯名,或者說我們更加傾向於使用官方譯名,但是當官方譯名原地爆炸的時候,我們只能大家集思廣益想一個不錯的名字出來了。
  • 【VG盤點】那些你猜不到的兩岸三地神秘譯名
    ▲阿諾舒華辛力加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電影、遊戲的世界中,那些一本正經的官方譯名吧!遊戲譯名系列  對於遊戲的譯名,因為遊戲時光本身也有遊戲資料庫,因此在入庫的時候我們會參考官方遊戲譯名,如果翻譯得信達雅我們就會採用官方譯名,或者說我們更加傾向於使用官方譯名,但是當官方譯名原地爆炸的時候,我們只能大家集思廣益想一個不錯的名字出來了。
  • 雷死人不償命的臺灣遊戲譯名 哥哥打地地讓人石化
    自從暴雪臺灣公布了《爐石傳說》最新資料片《哥哥打地地》(大陸譯名為《地精大戰侏儒》)後,大陸和臺灣遊戲譯名之爭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再次成為了熱點。
  • 聊聊那些曾經的民間譯名.
    但遊戲譯名確實是個很有趣的話題,因為很多遊戲在早年信息不發達的時期,國內的媒體和廠商特別喜歡給那些沒有中文譯名的遊戲「命名」。許多有趣的名字也因此誕生,下面我就列舉幾個著名的「民間譯名」和「官方譯名」,看看各位更喜歡哪個?
  • 且看國外大作在大陸、臺灣的譯名之別
    雖然其中許多譯名令人大跌眼鏡,甚至不忍直視,但也不乏優秀且極具創意的譯名,為遊戲畫龍點睛。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這位@青山水田網友整理出的遊戲不同譯名,有些還真是感覺打開的方式不對呢!原名:Call Of Duty大陸譯名:使命召喚臺灣譯名:決勝時刻在中文名稱的翻譯上,大陸採取的是直譯,而臺灣則是一如既往地自顧自把遊戲給意譯得雲裡霧裡。
  • 那些神奇的電影譯名
    那些神奇的電影譯名,總有一款嚇哭你!
  • 被譯名「毀」的還有這些遊戲!
    最終幻想遊戲原名:FINAL FANTASY臺服譯名:太空戰士說到那些腦洞大開的譯名,《太空戰士》這個名字自然是不少玩家第一時間能夠想到的。《太空戰士》,也就是《最終幻想》的臺灣譯名。這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譯名據說是當時臺灣電玩編輯一時弄錯,於是將錯就錯延續下來的。
  • 港臺譯名大陸譯名的差距?神鬼師奶總出現,生活大爆炸讓宅男尷尬
    幾乎每個國家都會引入其他的影視作品,因為語言不一樣,文化不一樣,所以在電影電視劇引進的時候,譯名就成為了很大的重點,而港臺電影電視的風格和大陸的風格大相逕庭,很多電影電視的翻譯都差別很大。比如肖申克的救贖臺灣譯名刺激1995。
  • 那些年,港臺的有趣影視遊戲譯名
    《肖申克的救贖》——《刺激:1995》好活說回正題,遊戲方面其他中文翻譯的整理臺灣:當個創世神史蒂夫封神傳奇大陸:刺客信條臺灣:刺客教條大陸:合金彈頭臺灣:越南大戰遊戲部分場景設計與越南相關,但劇情背景是近未來,和上世紀的越南戰爭無關
  • 盤點中國臺灣的神鬼電影翻譯,中國內地的總動員譯名
    中國內地譯名VS中國臺灣譯名飛行家——神鬼玩家懲罰者——神鬼制裁諜影重重——神鬼認證諜影重重2——神鬼認證:神鬼疑雲諜影重重3——神鬼認證:最後通牒諜影重重4——神鬼認證4諜影重重5——神鬼認證:傑森包恩愚蠢計劃——神鬼妙計貓叔遊戲——神鬼交鋒誰是塞勒斯·湯特——神鬼奇謀壞傢伙——神鬼拍檔小島驚魂——神鬼第六感競技場——神鬼競技場吸血鬼德拉古拉——神鬼大反撲厄運狂瀾——神鬼大法師木乃伊——神鬼傳奇迷魂陣——神鬼願望熱血青年——神鬼戰陣
  • 那些年這些日劇的臺灣譯名,真是有錢人家鳥事多
    今天帶大家感受一下日劇在臺灣的那些「臺味」地氣風格的譯名吧。《隱匿於冬~解決我家的大事件》【日文原名】ダメな私に戀してください【臺灣譯名】拜託請愛我自行腦補一下臺灣妹紙用超嗲的臺灣腔說」拜託請愛我「《有錢男與貧窮女》
  • 想吐槽臺灣的電影譯名很久了......
    臺灣電影譯名槽點之一快來猜我呀不過,似這般的妙名,看起來只是妙手偶得之,更多的臺灣電影譯名,就跟起著玩兒似得,隨便得叫你跟猜燈謎似得,別想從名字一眼看出來這片子要演啥。《刺激1995》竟然是我們大陸譯名《肖申克的救贖》!港譯叫《月黑高飛》。而《刺激1998》是我們大陸譯名的《重返伊甸園》,據說臺灣發行方只因為這個電影也有牢獄情節就隨了《刺激1995》,做了人家八竿子打不著的續集。
  • 從魔獸爭霸的中文譯名細數遊戲名稱的各種翻譯
    正因為兩種語言間不同的文化背景,再加上娛樂作品的特殊性,翻譯遊戲名稱往往是一件很難的事。遊戲名必須要吸引人,還得切合遊戲主題,總之幾乎要做到面面兼顧,實在不容易。有些遊戲名直譯就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刺客信條》,《鏡之邊緣》,《使命召喚》等等,就不列入討論範圍了。另外某些港臺譯名,比如《太空戰士》(最終幻想)等等,這裡也不涉及,畢竟大家文化背景有差距,不能一概而論。
  • 香港宅男遊行抗議「皮卡丘」譯名:港產譯名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前段時間,日本任天堂遊戲公司的王牌產品「寵物小精靈」(或譯口袋妖怪,神奇寶貝)中文版的官方譯名正式確定,叫做「精靈寶可夢」(Pekemon,ポケットモンスター)。令香港宅男們惱火的是,過去依本地粵語發音翻譯成「皮卡超」的卡通人物此次被統一翻譯成了皮卡丘(Pikachu,ピカチュウ)。此前,內地和臺灣地區皆譯成皮卡丘,香港和澳門則稱皮卡超。
  • 遊戲譯名有多重要?臺服的遊戲名總會鬧笑話,暴雪國服翻譯逼格高
    不過,說起遊戲譯名,其實還鬧過不少笑話,其中特別是中國臺灣地區在翻譯遊戲名稱的時候,最喜歡腦洞大開,甚至會把遊戲名翻譯得不像本來的遊戲。比如《Mirror's Edge》這本身是一款跑酷遊戲,遊戲當中的場景地點大多也是在城市當中,所以的我們直接把這個遊戲名稱英譯成《鏡之邊緣》,根本不需要增加任何修飾,但是臺服則譯名成了《靚影特務》,這名稱不知道的還以為跟諜戰劇有關。
  • 商標,其實還有比這更奇葩的譯名
    其實這並不是最搞笑的遊戲譯名,大陸方面在給外來遊戲起名字的問題上還是蠻有藝術細菌的——既能闡述遊戲本質,讀起來逼格還高,實在是妙啊。不過同樣是一款遊戲,同樣都是在我國,但到了灣灣那邊就有點不對勁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Call of duty》,我們將其譯為《使命召喚》而灣灣則稱其為《決勝時刻》,這到底是哪個好相信大家一讀便知。
  • 《我的世界》臺灣版mc那些「美翻」了的譯名
    《我的世界》臺灣版便是這樣一個擁有著「美感」的mc版本,這種美感不僅僅體現在文字中,甚至在作用在了「譯名」裡。譯名一:獄髓(Netherite)獄髓(Netherite)在簡體中文版的《我的世界》中叫做「玄鐵」,也就是目前1.16所說的「下界合金」。髓通常用來表達最精華的部分,例如植物莖的中心部分,骨頭中心的骨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