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翻譯,你們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形象是誰?如果你是80或者90後,那麼我想最有可能的就是抗戰影視劇中的胖翻譯官了。特別是老電影《小兵張嘎》中胖翻譯官吃西瓜的那更是令人回味,「老子在城裡吃館子都不要錢,別說吃你幾個爛西瓜……」,嗯,也很對嘛,人家憑本事吃西瓜為啥給錢?
開個玩笑,還是回到文章中來,所謂翻譯,就是把一種語言信息轉變成另一種語言信息的行為。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上卻很難,要知道不同的語言之間一定也存在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習俗約定,如果你只是單純的進行直譯,就很難表達出原文的言外之意,或者說是意境。
因此嚴復曾經提出過譯者三難「信雅達」,「信」指的是翻譯要準確無誤、忠於原文;「達」是指翻譯要通順暢達、沒有語病;而「雅」指的是優美自然、生動形象。舉個例子,翻譯「Beauty is a gift of God」,如果只是做到信和達,你也許會翻譯成「美是上帝賦予的禮物」,但是要做到雅,則可以翻譯成「美者,天賦也」。而這正是普通翻譯與優秀翻譯者的區別所在。
以上是想說明,之所以內地和臺灣的遊戲譯名有如此大的差別,根本在於對雅的不同理解。比如一些臺灣人覺得還蠻不錯、很雅的遊戲譯名,到了內地只會讓人覺得腦殘無語,反之亦然。不過,理解是一回事,接受又是另一回事。筆者作為根正苗紅的內地人士,自然是無法接受那些怪異、奇葩的臺灣遊戲譯名,所以下面大家一起來吐槽吧!
NO.1
原名:CALL OF THE DUTY
內地譯名:使命召喚
臺灣譯名:決勝時刻
很顯然這裡內地採用是直譯,直接而大氣。而臺灣採用的則是意譯,不知道你們怎麼看,反正筆者個人覺得雲裡霧裡的,完全摸不著頭腦。
NO.2
原名:FARCRY
內地譯名:孤島驚魂
臺灣譯名:極地戰嚎
很多人吐槽說孤島驚魂是個什麼鬼?之前筆者也是這麼想的,不過當看到臺灣譯名的時候,便感覺好多了,至少孤島驚魂還是在島嶼上,符合遊戲在南太平洋小島的設定。而極地是什麼鬼啊?南極還是北極?
NO.3
原名:MIRROR'S EDGE
內地譯名:鏡之邊緣
臺灣譯名:靚影特務
鏡之邊緣就不說了,仁者見仁吧。不過靚影特務就很讓人無語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赤裸特工的續集呢。
NO.4
原名:need for speed
大陸譯名:極品飛車
臺灣譯名:極速快感
極速快感.嘿嘿想歪的朋友自覺去面壁吧!
NO.5
英文原名:FINAL FANTASY
日文原名: 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
大陸譯名:最終幻想
臺灣譯名:太空戰士
不用說了,臺灣玩家顯然又是採用的意譯,只不過這腦洞是在讓我無法忍受,太空戰士?怎麼能是太空戰士呢?噢,shit!
NO.6
英文原名:Resident Evil
日文原名:バイオハザード
大陸翻譯:生化危機6
臺灣譯名:惡靈古堡
呃....好吧,這其實也不怨臺灣玩家,因為內地是直譯的日文原名,而臺灣是根據英文意譯的,只怪卡婊自己翻譯的英文原名就很辣雞。
NO.7
原名:Fallout
大陸譯名:輻射
臺灣譯名:異塵餘生
不得不說臺灣的譯名還是非常文藝的,很有一種黑色幽默的風格。只不過個人覺得還是輻射更好一點,簡單明了,透著濃濃的末世硬核風,很符合遊戲中那充滿機械和輻射的背景設定。
NO.8
原名:PROTOTYPE
大陸譯名:虐殺原型
臺灣譯名:原型兵器
原型兵器?我還方形、條形、黑芝麻巧克力型呢。一點都沒有體現A哥的霸氣啊。
NO.9
原名:minecraft
大陸譯名:我的世界
臺灣譯名:當個創世神
其實兩個譯名都還差不少,不過個人覺得「神級礦工」應該更合適一點。
NO.10
原名:Sleeping Dogs
大陸譯名:熱血無賴
臺灣譯名:香港臥底警察
雖然熱血無賴也好不到哪裡去,但是這個香港臥底警察更是讓人青筋一跳,你這麼直白的劇透真的好嗎?我覺得你還不如叫做「無間道」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