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神奇的電影譯名,總有一款嚇哭你!皮特和朱莉的定情之作《史密斯夫婦》,香港譯作:《史密夫大戰史密妻》,我服,簡直就是翻版的《桃花俠大戰菊花怪》。
2011年的奧斯卡大贏家,《國王的演講》實際是直譯過來的。但香港那邊想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譯名:《皇上無話兒》,我了個去,香港人竟然還會這樣用兒化音~
《三傻大鬧寶萊塢》這個翻譯充滿了喜劇風格,並且簡單粗暴地告訴觀眾,這是部來自印度的電影。中國大陸的觀眾對於喜劇有很大的偏好,所以傻、大鬧等關鍵詞簡潔明了,獲得了不少讚譽。港譯名是《作死不離三兄弟》,作死,一種自嘲式的調侃,有種江湖的感覺,也不能說差,就是覺得平淡不活潑。
吸粉無數的《暮光之城》系列,你猜臺灣怎麼翻譯的?《吸血新世紀》,呵呵,世紀你個大頭鬼,瞬間毫無食慾。跟暮光之城名字一比,高下立判啊。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從獄中逃出張開雙臂在雨中時,刺激不刺激!於是,臺灣譯者提筆一揮,命名為《刺激1995》,有沒有一種中年男人搞了一把婚外情的感覺。
果然是excited!
到底《肖申克的救贖》為什麼被叫作《刺激1995》?
1994年,臺灣引進一部比較賣座的片子「The Sting」,譯為《刺激》(獲1973年多項奧斯卡大獎,大陸譯名《騙中騙》)。一年後《肖申克的救贖》上映,片商覺得劇情與《刺激》有相似之處(大概都屬於高智商的復仇),因此就喊人家《刺激1995》了。還沒完,1998年又有一部片子「Return To Paradise」因有牢獄情節,在臺灣被譯為《刺激1998》。
我要報警了!
著名的《黑客帝國》,香港給它的譯名叫做《二十二世紀殺人網絡》,有一種濃濃的超長連載電子書的味道!
三月份上映的《瘋狂動物城》,港版譯名叫《優獸大都會》,臺灣的呢,叫《動物方城市》,等等,小編有點方……
還有各種不系列不幸福的譯名, 比如離奇系列,只要是科恩兄弟的片,必然離奇!題圖所示的冰雪暴,被譯為雪花膏離奇命案,然後2百萬奪命奇案(老無所依)、CIA光碟離奇失竊案(閱後即焚)、離奇復仇事件(大地驚雷)。
下面是施瓦辛格的魔鬼系列----
魔鬼總動員(全面回憶),魔鬼毀滅者(蒸發密令),魔鬼複製人(第六日),魔鬼大帝(真實的謊言),魔鬼終結者(終結者)
阿諾:原來我是個魔鬼……
譯名和導演或主演有關也就罷了,有些八竿子打不著的片子也搞得像親兄弟一樣:神鬼戰士(角鬥士),神鬼交鋒(貓鼠遊戲),神鬼認證(諜影重重),神鬼奇航(加勒比海盜)。
這些諸多的系列,全民xx,xx驚魂,xx總動員等,雖然翻譯起來省時省力,但是審美疲勞啊摔!小編現在看到總動員,已經有一種反芻感,雖然其實還是有點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