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城市的血脈與靈魂。安慶,襟江帶湖,市域範圍內,湖塘星羅棋布,溝河交錯縱橫,水面面積225平方公裡,佔規劃區總面積的25%。
近年來,安慶市以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水環境為目標,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為指導,通過「滲、滯、蓄、淨、用、排」各項工程措施,實施一系列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治理「一湖九河」,構建一城活水生態水網;整治黑臭水體,還市民魚翔淺底好風光;推深做實河長制,以河長制促進河長治……在做活水文章的同時,做優水生態,「一城活水漾宜城」的生態畫卷正在古皖大地上鋪展開來。
構建一城活水生態水網 城市,因水而興,因水而美。
2016年,安慶市委、市政府啟動城市水系綜合治理研究,編制安慶市區水系綜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掀開安慶城區治水新篇章。
2017年4月「一湖九河」工程開工,對白澤湖、晴嵐溝、港口溝、懷湖河、秦泉河、港橋河、泉潭峽、小港、窯溝和破罡湖泵站前引河等10條水系,進行清淤疏浚、生態護坡及堤防填築、沿河景觀綠化……隨著「一湖九河」工程的完工,解決了水系內源汙染與面源汙染問題,入湖排汙口和汙水分別接入城市汙水口與市政汙水管,水生態群落達到平衡,水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改善,「一湖九河」水質均提高到Ⅲ-Ⅳ類水標準,並且實現與破罡湖、白澤湖和康熙河水系貫通,成功構建了城市良性水循環系統。
處於城市水系末梢的石塘湖備用水源地,原先湖內圍網林立,環湖生產生活汙水直排,湖泊生態遭到破壞,水質長期處於IV—V類,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生活質量。2017年,安慶市實施石塘湖備用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通過雨汙分流、環湖截汙、岸線修復、生態護坡、生態清淤、生態活水等系列工程措施,實現石塘湖水質穩定達標,湖中水生植物穩步恢復,石塘湖生態溼地已成為長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亮點工程。
同時,安慶市將水環境綜合整治作為全市汙染防治攻堅和「三大一強」指揮調度的重點,市委書記每月調度、市長雙周調度、分管副市長隨時調度、市紀委監委跟蹤督辦,確保水環境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近年來,安慶市通過打通斷頭河溝、拓寬束水河道、優化水系布局,先後完成康熙河、順安河、潛江河、神靈潭、十裡河、谷橋河、大寨河、免鑼巷河、花亭河以及「一湖九河」等31條重要河道的治理,整治河道總長約54公裡,面積約303.83公頃,完成石塘湖、秦潭湖等7處湖泊治理,總面積約2037.28公頃,城區水系向東與破罡湖、向南與長江、向西與石門湖、向北與石塘湖互連互通,「兩河縱橫、三湖一體」的生態水網體系和「鳥語花香、水流風動」的水環境初步形成。
統籌聯動整治黑臭水體
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口的增加,部分原先承擔著貫通水系、行洪作用的河渠由於被淤泥堵塞,以及汙水的流入,逐漸成為黑臭水體。
2015年底,按照住建部《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要求,經排查、公示,安慶市共有10條黑臭水體納入督查整治任務。
2016年,安慶市對建成區內谷橋河、大寨河、十裡河、免鑼河、花亭河、迎江區羅塘聯圩聯興村下排河溝、迎江區合興村主幹河溝、高新區鳳凰片垃圾填埋場水塘、高新區垃圾填埋場北側水塘、高新區垃圾填埋場西側水塘等10條黑臭水體進行整治,2019年底通過省級「初見成效」覆核。
黑臭水體整治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城區大寨河就曾出現水質返黑返臭的現象。經研究分析,大寨河整治過程中沒有統一調度和系統治理,雨汙管網分流改造沒有完成,造成水質反覆反彈。針對問題,安慶市高位調度,統籌推進,按照「市級統籌、標本兼治、屬地負責、部門聯動」的原則,由安慶市住建局牽頭,市重點工程建設處、市城管局、市生態環境局、安慶北排、屬地政府等參與,同步開展綜合治理工作,加快大寨河水質反覆問題的整治。2019年8月,大寨河返黑返臭整改問題通過省住建廳階段性驗收,於2019年12月通過省住建廳驗收銷號。
為持續鞏固黑臭水體整治成效,出臺《安慶市城區水系活水保質管理辦法》,在實施河道清淤、截汙、岸線修復的同時,對城區地表水實施常態化「補水活水」,科學調控河湖水位,增加水體流動性和自淨能力。
通過綜合採取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補水等措施,累計完成城區雨汙分流改造384.53公裡,完成城區市政道路、居民小區及企事業單位排水管網排查檢測1012公裡,完成老舊管道破損病害點整治984處,完成雨汙錯接混接點整治774處,完成安慶市城東汙水處理廠、安慶市馬窩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10條黑臭水體完成整治,提前1年完成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初見成效」治理目標。
「十三五」以來,該市人居水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群眾感受最深切的,莫過於昔日令人掩鼻而走的花亭河、大寨河等臭水河,如今搖身變成了人們休閒散步的景觀帶。河水清清、綠樹蔥蘢,美麗水景真正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中。
以「河長制」促進「河長治」
城市水環境的治理,離不開人的直接參與。
安慶市於2017年建立河長制,2018年建立湖長制,針對河湖歷史「四亂」問題多、涉及利益群體廣、整改難度大等特點,以實施河湖長制「三步走」戰略為抓手,開展「河湖清潔」、「河暢水清」專項行動,強化對河湖的監管。
在全省第一個以市為整體、以縣為單元,完成河湖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以市政府文件明確採砂規劃的三條紅線,即採區的邊界坐標、河床底高程以及一河兩岸的一致意見,提升規劃的約束力;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出臺「砂十條」打出系列組合拳,有效根治內河採砂亂象;針對河湖歷史圈佔圩堤內基本農田多的實際,疏堵結合、分類施策,一方面嚴禁對圩堤進行加高培厚,另一方面按照「大水丟、小水收」的思路,實施河湖連通。
隨著一項項措施的施行與落實,河湖得到有效監管,城市水環境也隨之得到改善。
2019年,市級總河長會議決定,自2019年開始,至2021年,連續實施三年的河湖「五清四亂」專項行動,市縣鄉村四級總河長親自抓,持續向河湖歷史頑疾「開刀」。
全市各地紛紛掀起河湖治理的高潮,機關幹部、基層工作者、黨員、志願者等齊參與,清垃圾、清水面漂浮物、清亂堆亂放、清亂搭亂建、清違章種植,清理河湖亂佔、亂採、亂堆、亂建。
目前,安慶市依法依規管護河湖的局面逐漸形成,全民愛河護河的氛圍日益濃厚。到2021年,河湖管理保護長效機制將全面建成見效,河湖「四亂」問題得到全面整治,依法管理保護河湖局面全面形成。可以預見,與水共生以水為伴的宜城,將更加宜人。
【來源:第四專員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