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7 2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向市民報告:全域治水碧水興城
讓水與城市和諧共生
「全域治水碧水興城西安市河湖保護治理三年行動」是市委、市政府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措,是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西安」的具體實踐。自去年工作啟動以來,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關鍵節點進度全面完成,生態效益初步顯現。
打造西安「全域治水」新樣本
護城河承載著西安人對水最初的期盼,護城河綜合改造提升工程不僅是西安全域治水工程中的重要一環,也是高品質城市公共開放空間的標誌性景觀。
記者在護城河西門段現場看到,暖陽下的西安環城公園植物密布,河水清澈,美好的生態環境讓遊人在城市裡感覺到自然的氣息。
市民:
市民:
既要打造西安「全域治水」新樣本,又要給市民遊客送出全新的文旅體驗。
護城河及環城林帶改造提升工程,水域面積36.2萬平方米、綠地面積104.56萬平方米,現在每天約6萬立方米水注入護城河,全線貫通的護城河在為西安貢獻了一個長達14.6公裡「加長版」親水平臺的同時,也實現了「水清、岸綠、堤固、洪暢」的目標。
開放僅2個多月,打卡市民破10萬人。灞河左岸景觀區是西安今年新晉的網紅打卡地。
記者在景區內被一群跳廣場舞的市民吸引。辛亞玲正在和姐妹們排練新的舞蹈片段。
她欣喜地告訴記者,公園的開放給了他們一個高標準的訓練場地,生態環境的極大提升,讓越來越多的市民來到灞橋,感受生態之美。
市民 辛亞玲:
市民 李國良:
按照全市全域治水三年行動方案的總體部署,灞河左岸河堤綜合治理項目通過打造堤防工程、堤頂道路、河道內生態修復、景觀綠化綠化等內容,建成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兒童樂園等配套設施、建成6.2公裡綠道和6座親水平臺以及5萬平米花海、綠化面積25萬平方。
打造了及城市休閒觀光、休閒體驗娛樂和生態保護郊野三大區域,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綠,豐富了當地市民休閒和健身環境。
灞橋區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 宋東峰:
城旺水先旺,城興水先豐。西安全域治水碧水興城河湖水系保護治理三年行動正在進行中,這盤以水為脈、沿水植綠、水滯為湖、環湖造景的綠色棋局,將讓碧水成為「千年古都、美好長安」最亮的生態底色。
截至11月底,107個重點項目已完工41個,20座新建擴建汙水廠已開工16座並完工4座,33座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已開工32座並完工7座,179條截汙納管工程已開工125條並完工13條,1890處雨汙混接改造已完成789處。
今年開工建設的168個項目合計完成投資127.64億元,是去年同期水利投資的3倍以上。
我市在加快推進全域治水工程的基礎上,今年又高標準推出「三河一山」超級環線綠道建設。
到明年「五一」前,灞河-渭河-灃河74公裡無障礙段全程騎行將暢通無阻,205公裡核心環線綠道全線貫通,滿足市民群眾出行遊覽需求。
最終形成的「三河一山」綠道總長度將達到303公裡,遊徑總長達到410公裡,接連上百個遊憩點和遺址點。
截至目前,全市29個「三河一山」綠道項目已經全面啟動,3個綠道項目基本建成。
如今的西安,河湖水質明顯提升、生態成果初步顯現、市民親水網紅打卡地越來越多,「全域治水、碧水興城」,讓河湖煥發新活力,讓水與城市和諧共生。
本文系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長安號」微信公眾號
記者:王京 韓濤
原標題:《全域治水做好「水文章」 讓幸福流淌起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