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 七彩溫嶺丨治水拆違植綠 水清岸淨景美

2020-12-25 浙江在線

2020-11-06 11:02

習近平總書記說,縱觀世界發展史,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治水一直是我市「環境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五水共治」實施以來,我市紮實推進「清三河」、剿滅劣Ⅴ類水體、「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等重點工作,不斷疏通、激活各類水系的「毛細血管」。2016年、2018年,我市兩度榮獲「大禹鼎」,被評為省「清三河」達標市,太平、城西、溫嶠、石橋頭等4個鎮(街道)通過「汙水零直排區」創建驗收,金清大港創成省級美麗河湖,曙光湖、廿四弓河創成台州市級美麗河湖。

從「優秀調解員」到「河湖衛士」

江春芳的「治水經」:去河道邊多走走多看看


本網訊(記者陳祥勝)因治水工作出色,不久前,江春芳入選了全國「最美河湖衛士」候選人名單,為台州唯一入選者。

說起江春芳,當地幾乎無人不曉。她數十年紮根服務基層,從村婦女主任做起,擔任橫陳村黨支部書記16年,也擔任了箬橫鎮調解員,還成立全省首家以其名字命名的春芳婦女維權工作室。

「婦女工作先進個人」「好黨員」「優秀調解員」「治保工作先進個人」……2017年,她更成為了省級黨代表、全國婦代會代表。在所有這些頭銜和榮譽的背後,她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便是民間治水人——「河管家」。

箬橫鎮是個人口大鎮,也是個農業重鎮,鎮域內共有各級河道237條、小微水體1403個,治水任務重,壓力大。早前因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對各類水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汙染。

隨著「五水共治」工作的深入推進,2017年,箬橫鎮啟動「河管家」活動,號召社會團體、企業黨員、志願者等民間力量參與進來,江春芳所在的婦女工作室志願隊於當年7月認領了解放河「河管家」的任務。

「相較許多男性『河管家』,我覺得女性更心細、做事更有耐心,所以我堅信自己肯定能將這份重任完成好。」自接下這份「差事」起,江春芳自信滿滿、幹勁十足。

在江春芳看來,幹好「河管家」走不得半點捷徑,「就是要多花時間精力,去河道邊多走走多看看,這樣才能及時有效發現並解決問題。」

為此,每天上班前,江春芳都會沿著2公裡長的解放河河岸巡查一遍,然後午間或傍晚再巡查一遍。在巡查過程中,發現河岸有垃圾,她便順手撿起來。看見河面有漂浮物,就及時報告鎮五水辦組織人員清理。同時,她還在巡河過程中採集問題和信息,遇到難題及時反饋給鎮五水辦解決處理。

解放河兩岸居住在不少村民,起初,個別村民為貪圖省力,將家中的生活垃圾直接傾倒在河道旁。愛較真的江春芳決定,一定要揪出這些亂丟垃圾的村民。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次巡河中,江春芳發現了一戶正在傾倒生活垃圾的村民,於是她立馬上前做起了她的思想工作。

「我們一直以來都把垃圾扔在這裡的,有什麼不對嗎?」村民一句話就把江春芳頂了回來,也將她的耐心勸說拋之腦後。

見苦口婆心勸解無效,江春芳沒有放棄,她仍舊每天來此巡河,每次見到垃圾都第一時間清理。幾次下來,該村民也被江春芳的執著所打動,主動與江春芳交談起來。有了共同語言後,村民也對「五水共治」工作有了新的認識,此後不再將垃圾丟棄在河邊。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在她和其他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這幾年,解放河常年保持著河清岸淨景美,也成了當地村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因表現突出,婦女工作室志願隊被評為優秀「河管家」,在箬橫鎮現有的9支「河管家」隊伍中起到了示範和帶頭作用。

「五水共治」同樣離不開廣大群眾的踴躍參與。意識到這點後,江春芳在做好「河管家」之餘,主動加入「汙水零直排宣講團」,開展形式多樣的治水宣講活動。在她與志願者們的宣傳及勸導下,村民們愛河護水的習慣也逐漸養成。


從違建聚集地到休閒好去處

東月河的「變身術」:拆違植綠,美化河岸


本網訊(記者姚天 通訊員梁偉偉)青山掩映,綠水悠悠。走進城北街道東月河,延綿的東月河綠道一眼看不到盡頭,三三兩兩的村民漫步其中,說不出的悠哉閒適。漫步其中,當微風拂過樹梢,搖下幾片樹葉,飄落眼前,不由神清氣爽。一陣陣草香撲鼻而來,夾在清新的空氣中,頓覺心曠神怡。

東月河城北段全長2.2公裡,貫穿石粘、橫塘、山馬、南山閘、沿江居等地。漫步道緊靠東月河。你也許不會想到,這裡曾是違法建築的集聚地。

漫步在當地橫塘段綠道時,抬頭望去,陽光透過枝葉,恰到好處地映下點點金光,投射在兩邊的草地上,和樹下的濃蔭相得益彰。金秋時節,綠道兩旁的景色依舊美麗宜人,木槿花、風車草、美人蕉、紫錦木……還有各種說不出名字的植物,給東月河的周邊環境增添了濃濃的詩情畫意。

記者從城北街道了解到,早期為了整治東月河,城北街道乘著「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及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東風,齊頭並進破難題、促蝶變,拆除東月河1.9萬平方米的涉河違建,並投入1500多萬元,開展沿河擋牆、清水拋石、綠道步廊、綠地復植、河岸綠化亮化、汙水管網鋪設等配套設施建設。

「以前我們這裡除了違法建築,環境髒亂差現象也尤為嚴重,現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被汙染的河水已變得清澈,違法建築也早已消失不見。」當地村民們表示,如今的東月河已是他們平日休閒的集中地。在當地有一座別致的涼亭臨河而立,名為「望江亭」。每當黃昏時分,來漫步道散步的村民會逐漸多起來,他們會到亭子裡休息聊天。當你在亭中休憩時,除了眼前的一波綠水,還能看到河對岸的一幅幅童鞋牆繪,展現出當地的特色童鞋文化。在牆繪中,「美麗城北,美麗生活」的字樣特別顯眼。

如今,東月河城北段漫步道已實現了從水上治汙到岸上建綠推進,再現「水清景美」的水鄉景色,4公裡的沿河綠道成為了居民休閒鍛鍊的好去處。明年,城北街道還將計劃投入400餘萬元資金,逐步啟動東月河城北段兩側的亮化工程,進一步完善當地公共基礎設施,實現全線亮燈。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在我市,像東月河這樣完成蛻變的河道比比皆是。今年,我市持續深入推進「五水共治」,以水環境質量提升為目標,以「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為重點,以「美麗河湖」創建為載體,進一步改善全市水環境質量。今後,我市還將以水環境質量提升為目標,以「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為重點,以「美麗河湖」創建為載體,堅持深入推進水域管理工作,挖掘出更多的美麗河道,助力鄉村更「靈動」,為高質量建設美麗溫嶺推波助瀾。

市民心聲 〉〉

潘忠傑:因為「五水共治」的持續推進,昔日的臭水河,成為了現在亮麗的風景線。希望溫嶺能堅持綠色為主題,傾心打造宜居的美麗城市。

徐家匯:這兩年水環境在我們這些群眾的目睹之下,越來越好。要治理好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是主角,在生活的細節中,都要做好,比如,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綠水青山是我們大家的,也需要我們一起來維護。

江峰:美麗河道建設離不開全市「治水人」的辛苦付出,在感謝的同時,我們這些老百姓也要自覺參與到治水中,共同治水、護水,這樣我們以後的環境一定會越來越好。

張伯青:「五水共治」需要廣大村民的共同參與。家門口的河道乾淨整潔了,住得也舒心,最終受益的還是廣大村民。

金壇:溫嶺的「五水共治」這幾年成效顯著,很多河道水質大為改善。但治水工作不能半途鬆懈,還要持之以恆地抓下去。

莊宇:這幾年,從政府到社會各界,治水的投入都很大。河湖水質變好了,水裡的魚蝦也多了起來,環境也更美麗了。希望這樣的面貌能一直保持下去。


1604631771000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增城石灘鎮總河長潘正煥:我拆違還水清岸綠
    近年來,石灘鎮通過大力推進涉水違建拆除、散亂汙整治等工作,轄區水環境實現了質的變化,今年9月,穿過石灘鎮的6條東江北幹流一級支流水質全部達標,為東江北幹流國考大墩斷面水質達標提供重要保障。石灘鎮的治水不僅還老百姓一個水清岸綠的美好環境,也成為廣州治水工作的一個縮影;基層河長敢擔當、善作為,以結果說話是治水成功的關鍵所在。
  • 水清岸綠景美,南沙治水拆違成效顯著—碧道藍天白雲,南沙擦亮濱海...
    水清景美的背後,離不開南沙鐵腕治水治水的決心和力度。今年以來,按照廣州市總河長令(第5、8號)涉及疑似違建拆除任務和打通巡河通道整治要求,截至11月24日,南沙區已完成涉河湖違建拆除整治9174宗,面積138.75萬平方米,其中,完成拆除4961宗,完成整治4213宗。其中,8號令任務清單內4805宗涉水疑似違建,已完成拆除整治4767宗,完成率99.46%。
  • 「蘇」影小康路丨水潤南通·福澤江海
    水潤南通·福澤江海為進一步展現江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微訊江蘇繼續推出「咱們都是小康發言人」系列微視頻。我們一起來傾聽全面小康路上的南通故事1濠 河濠河是南通城區的護城河,這條河已經流淌了一千多年。
  • 桂陽:科技賦能治水 河暢水清岸美
    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通訊員 賴祖春) 近年來,桂陽縣委、縣政府把科技賦能治水,作為推進「河長制」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圍繞「調產業、控汙染、綠礦山、淨水體」的工作目標,多措並舉、精準施策,逐步實現從粗放向精細、從地下向地上、從國有向民營、從黑色向綠色、從傳統向現代的
  • 全域治水做好「水文章」 讓幸福流淌起來!
    全域治水做好「水文章」 讓幸福流淌起來!「全域治水碧水興城西安市河湖保護治理三年行動」是市委、市政府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措,是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西安」的具體實踐。自去年工作啟動以來,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關鍵節點進度全面完成,生態效益初步顯現。
  • 水清岸綠 魚翔淺底
    大雪節氣過後,寒風瑟瑟,位於成都市新都區崇興村的清白江兩岸卻依舊水清岸綠,白鷺翩飛。一陣微風吹過,清澈平靜的河灣泛起陣陣漣漪。  今年以來,新都區通過實施重點流域汙染整治、汙水收集處理提質增效等六大行動20條措施,強力落實水體汙染減法,做好水環境保障加法,切實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全方位提升新都區水環境質量。
  • 貴州七星關區:全面推行河長制 水清岸綠惠民生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治本之策。近年來,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將河長制工作作為全區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解決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域岸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河湖編織起一道道保護網。
  • 如今的會城紫水河——水清岸綠!
    如今的會城紫水河——水清岸綠!現在環境好了,水清岸綠,每天早晨、傍晚,大家都喜歡沿著河邊散步。」近日,市民梁阿姨走在會城紫水河邊,對這幾年的黑臭水體整治成效讚嘆不已。重點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黑臭水體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 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亮點解析(五) 2020-07-22 0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治水治理成效凸顯 周邊居民贊聲一片
    本報訊(光明新聞記者 李軍濤 通訊員 餘勇 梁麗華)12月22日,鳳凰街道組織工作人員和護河志願者在轄區河道開展以「水清岸綠、人水和諧」為主題的治水護河宣傳活動,向過往群眾宣傳普及愛河護河知識,增強居民對水資源保護的責任意識,發動群眾積極參與愛河護河行動。
  • 「讀懂我們的全面小康」綠色,全面小康的鮮明底色
    向世界展現綠色繁榮的中國範式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進展,其中「綠色小康」建設成效顯著。在推進全面小康建設過程中,為什麼要格外強調「綠色小康」的建設?潘家華: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近年來,綠色發展建小康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綠色發展進程加快,績效突出。我們看到,天越來越藍了,地越來越綠了,水越來越清了,這正是發展的綠色轉型。中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正處於加速階段,需要大量高能耗、高物耗的原材料生產與消費。
  • 鄞州啟動全域治水三年攻堅行動,三年完成水利水務投資100億元
    、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問題,按照「截、清、補、疏」的總體思路,在2021年開啟之始,鄞州區正式啟動全域治水三年攻堅行動,計劃三年完成水利水務投資100億元,通過綜合治理全面建成「四大體系」,基本實現「岸綠、水清、景美、生態、自然」的全域治水目標。
  • 長安新民排渠重現水清岸綠新景象
    來源:東莞時間網-i東莞■新民排渠水清岸綠 通訊員 佔有兵 攝「現在整條河湧綠起來了,水質好了,還能看到有小魚在河裡撲騰。」說起新民排渠的變化時,市民臉上寫滿笑意。企業積極響應號召 完善汙水處理設施「新民排渠現在水清了,岸綠了,變化真的太大了,我們很多員工都很喜歡到河邊散步。而且河湧環境好了,對企業而言也是一件好事,有利於提升我們的競爭力。」東莞新溢眼鏡製造有限公司環保科高級主管黃小雷說。
  • 繪出水清岸綠的「皖江畫卷」
    打造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皖江各市治汙染、建新綠,努力推動天藍、地綠、水淨,繪就水清岸綠的「皖江畫卷」。源頭減排,保衛藍天——截至2020年11月,全省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5.9%,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空氣品質好壞,事關每個人的身心健康。藍天常在、繁星閃爍,是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 青浦:水綠金澤岸,風光無限好~
    在治水管水過程中,藍藻整治是擺在金澤水務面前的一項重點工作。近年來,金澤水務堅持標本兼治,持續優化治理舉措,強化藍藻治理和「湖泛」防控。要求第三方加大治藻力度,先後投入100萬元,購買了控藻船和自動抽藻泵,並在湖域內設立1200米藍藻防控圍欄,走出了一條「專業化隊伍、機械化處置、資源化利用」的藍藻治理和湖泛防控新路。
  • 水清岸綠生態美 流水泱泱白鷺飛——零陵區2020年河長制工作紀實
    市民的褒獎就是對河長制引領治理的水生態文明成果最大的肯定。如今,生活在古城零陵的每一個人似乎都切身感受到,身邊的瀟水河、賢水河、黃溪河等流域,河水變清了、河道變美了,城市山水的容顏已經煥然一新。領導掛帥 高位推動 河長制工作責任進一步壓實全面推行河長制,是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瀟水是湘江的源頭,永州的母親河。
  • 讓水更清岸更綠!沅江市下瓊湖黑臭水體整治項目經驗分享!
    (4)排放口的汙水處理站採用AAO+MBR工藝,尾水作為再生水用作公園綠化澆灑和景觀補水回用及公廁用水。岸帶修復:在湖面增設人工生態浮島,在岸邊空地增設大量生態綠帶,有機結合景星寺佛教文化、公園服務功能、水體生態修復、水生態系統構建等要素開展生態岸線修復工程。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⑪】詩詠江蘇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編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當前,中國鄉村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變化,農村更美了,農民更富了,小康社會就在眼前。
  • 「美麗河湖」流出台州「治水經」
    日前,省水利廳 、省美麗浙江建設領導小組、「五水共治」(河長制)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美麗河湖」名單。椒江區梓林西(東)大河等11條河湖上榜。此前,市水利局、「五水共治」(河長制)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台州市市級「美麗河湖」名單,確定臨海市靈湖等16條河湖為2020年市級「美麗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