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陽:科技賦能治水 河暢水清岸美

2020-12-28 紅網

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通訊員 賴祖春) 近年來,桂陽縣委、縣政府把科技賦能治水,作為推進「河長制」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圍繞「調產業、控汙染、綠礦山、淨水體」的工作目標,多措並舉、精準施策,逐步實現從粗放向精細、從地下向地上、從國有向民營、從黑色向綠色、從傳統向現代的「五個轉變」。經過治理後,縣域水生態環境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物理+化學」,增強治理,拔除頑疾

利用綠色清淤和生態修復手段治理河道尾礦淤積、重金屬汙染及流域的農田面源汙染,促進陶家河流域生態恢復和郴州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通過工程措施及喬灌草篩選種植技術,對上遊河岸水土流失區綜合治理,有效減少了水土流失量和降低了土壤重金屬含量;通過厭氧消化、幹化焚燒等技術,對集中收集處置的河道尾砂及汙泥進行無害化處理;採用生物膜填充和人工浮島相結合的垂直淨化技術,分解水體有機汙染,吸附重金屬汙染物實現水質淨化;在支流入匯口、重點排汙口處等主要汙染源區修築攔河壩,形成人工溼地,利用溼地中填料、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實現對入河水質的淨化。陶家河經過治理後,重金屬含量穩步下降,河水水質得到明顯改善,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規定的Ⅳ類及以上標準;農業面源汙染物入河量明顯降低,主要汙染指標COD、BOD、總氮、總磷去除率提高50%。

「天上+地面」,強化監管,整治四亂

桂陽縣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大力推進舂陵水歐陽海庫區「清四亂」整治專項行動。2018年以來,通過衛星遙感技術發現歐陽海庫區存在疑似「四亂」問題218個,經工作人員現場核查確認「四亂」問題218個,並對發現的問題全部進行整治,整治率100%,整治水域面積1.8萬餘畝,其中圍墾養殖歐陽海庫區非法圍墾集中清除典型經驗入選湖南省河湖長制工作創新案例彙編。經過整治後,舂陵水歐陽海庫區下遊羅渡考核斷面全年水質均達二類水質。

「節水+分流」,提高利用,優化管控

桂陽縣以創建節水型城市為契機,優化城鎮汙水處理,嚴格管控生活汙水排放。自2018年創建節水型城市以來,在城區範圍內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節水型小區活動,如城市綠化帶、廣場、公園採用滴灌、噴灌等技術進行澆水;再如三水廠將衝洗蓄水池的餘水引至縣文化園景觀湖,充分利用水資源。同時,通過制定各項管理制度,加大雙流河黑臭水體治理,對城市生活廢水排放實行雨汙分流,統籌推進城鎮汙水處理建設,經過整治後,城市鎮汙水處理得到了有效管控。目前,桂陽縣萬元GDP用水量84.4m/萬元、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45.7 m/萬元、全縣節水型企業(單位)覆蓋率大大提高、非居民用水區節水器具普及率100%、城市汙水處理率96.53%、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11.9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143.5 L/人﹒d及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率3.27%。

「改進+革新」,促進循環,達標排放

通過摸底調查、檢測監測,對部分企業不達標排汙設備提出具體的整改意見,通過改進設備工藝,購置新的排汙設備,從源頭上控制了排汙。據悉,桂陽縣對湖南省桂陽縣銀星有色冶煉有限公司、湖南蘇仙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桂陽分公司等多家企業的設備和工藝提出具體修改意見後,企業認真吸納意見,積極對排汙設備工藝進行改造,淘汰老舊設備,購置新設備。改良之後,企業生產用水能夠實現循環利用、多次使用,廢水、廢氣達到排放標準,既減少了環境汙染,又有效降低了企業成本。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桂陽縣將繼續強化底線思維,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持之以恆,機制上協調配合,深度結合郴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一步轉變發展觀念,踐行新的發展理念,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積蓄永續發展的動能,著力於打造水清河暢、岸淨景美的桂陽河流風光帶,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相關焦點

  • 全面小康 七彩溫嶺丨治水拆違植綠 水清岸淨景美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治水一直是我市「環境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五水共治」實施以來,我市紮實推進「清三河」、剿滅劣Ⅴ類水體、「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等重點工作,不斷疏通、激活各類水系的「毛細血管」。
  • 綏寧:從嚴護水治河 依法拆除涉河建築
    拆除涉河違法建築。紅網時刻10月28日訊(通訊員 梁利文)為全面清理整治綏寧縣河湖「四亂」違法違規現象,維護河道健康,確保河道行洪安全,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治水目標。10月27日,綏寧縣農業農村水利局執法大隊對長鋪子苗族侗族鄉某村一涉河違章建築依法予以強制拆除。據悉,違建房當事人唐某未經相關部門許可,私自佔用河道修建住房約90平方米。根據《水法》《防洪法》等有關法律規定,該違建房不僅破壞了河道生態環境,更對河道行洪安全造成極大隱患。
  • 確保水清河暢岸綠景美
    12月24日,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雷亞平前往汝溪河巡河時強調,相關部門、鄉鎮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細化工作舉措,狠抓突出問題整改,確保汝溪河水清河暢岸綠景美。雷亞平強調,相關部門、鄉鎮(街道)要加大巡河力度,嚴格按照河長制相關要求開展各項工作。要加強涉河在建項目管理,嚴禁在河道內傾倒棄土,保障河道暢通。要加強河道建設,做好河道兩岸綠化,確保河道生態環境良好,實現河道岸綠、景美。要抓好沿河雨汙排水口整治,嚴防生活垃圾和汙水進入河流,確保河面清潔。要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群眾增強環境保護意識,使其養成自覺保護河道的良好習慣。
  • 【逐夢幸福河湖】湖南:「河湖長制」譜就新時代治水歡歌
    從膾炙人口的「美麗河」到一河碧水潤民生的「幸福河」,瀏陽河依託「河湖長制」譜就出「兩山」理念之下的新時代治水歡歌。  涵養一河碧水到湘江  瀏陽河,湘江一級支流河,幹流全長137.1公裡,流域面積4244平方公裡,流經瀏陽市、長沙縣、長沙城區後注入湘江。
  • 水清岸綠景美,南沙治水拆違成效顯著—碧道藍天白雲,南沙擦亮濱海...
    水清景美的背後,離不開南沙鐵腕治水治水的決心和力度。今年以來,按照廣州市總河長令(第5、8號)涉及疑似違建拆除任務和打通巡河通道整治要求,截至11月24日,南沙區已完成涉河湖違建拆除整治9174宗,面積138.75萬平方米,其中,完成拆除4961宗,完成整治4213宗。其中,8號令任務清單內4805宗涉水疑似違建,已完成拆除整治4767宗,完成率99.46%。
  • 青浦:水綠金澤岸,風光無限好~
    日前,迄今為止上海規模最大的帆船運動比賽在元蕩舉行,這讓居住在周邊的市民興奮不已,紛紛感嘆道「確實想不到元蕩能有這樣一番光景」。在治水管水過程中,藍藻整治是擺在金澤水務面前的一項重點工作。近年來,金澤水務堅持標本兼治,持續優化治理舉措,強化藍藻治理和「湖泛」防控。要求第三方加大治藻力度,先後投入100萬元,購買了控藻船和自動抽藻泵,並在湖域內設立1200米藍藻防控圍欄,走出了一條「專業化隊伍、機械化處置、資源化利用」的藍藻治理和湖泛防控新路。
  • 鄞州啟動全域治水三年攻堅行動,三年完成水利水務投資100億元
    、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問題,按照「截、清、補、疏」的總體思路,在2021年開啟之始,鄞州區正式啟動全域治水三年攻堅行動,計劃三年完成水利水務投資100億元,通過綜合治理全面建成「四大體系」,基本實現「岸綠、水清、景美、生態、自然」的全域治水目標。
  • 湖北張灣:神定河水清河暢 岸綠景美
    神定河一景  近年來,張灣區多措並舉管水、治水、護水,成立區神定河水質達標攻堅指揮部,區主要負責人經常深入一線調研督辦解決問題;將環保目標考核結果納入年度鄉鎮街辦政績考核內容;集中約談55家重點涉汙企業負責人並下發督辦令;籌資3億多元開展清淤泥、擴管網、築河堤、建景觀等工程,同時推進雨汙分流工程,累計建設清汙分流管網493公裡,清除河道淤泥200多萬立方米;實現源頭控制,嚴把招商引資環保門檻關,堅決將排放不達標企業拒之門外,同時關停並轉汙染企業60
  • 河湖長「治」守護肇源一方碧水
    因河湖長制工作推進力度大,河湖管理成效明顯,獲得國務院激勵,給予獎勵資金1000萬元。獲得如此殊榮,源於肇源縣上下全力以赴、克難奮進,全力推進河湖「清四亂」成果的有效展現。2018年以來,肇源縣落實各級河長責任,克服穩定壓力、資金壓力、時間壓力大和經濟影響重重阻礙,堅持公平公正、依法依規、部門聯動、多措並舉,全面完成圍堤清理整治任務,肇源縣境內的松嫩兩江重現河暢岸綠景美風貌,水生態、水環境得到有效改善修復。
  • 文昌持續整治河湖汙染 常態化推進清「四亂」
    近年來,為保護河流生態,文昌市河湖綜合治理工作加快了步伐。  源頭治理 全面排查  岸上截汙保護河湖水體清澈  「水體汙染的表象在水裡,根子在岸上。」這是經多次調研論證後,治水人達成的共識。  建管並重 強化監督  科技力量助推河湖精細化管護  珠溪河流經錦山、翁田、鋪前、馮坡、抱羅等5個鄉鎮,是文昌市第二大河流,流域面積358平方公裡,覆蓋73個村莊約6.8萬人口。
  • 一河兩岸成了親水樂水的好去處 高新區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原標題:一河兩岸成了親水樂水的好去處 高新區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渠底的石頭在水中隱約可見,渠中不時有成群的小魚遊過,渠邊栽種的梭魚草、水生美人蕉等植被奼紫嫣紅
  • 河湖清流長 碧水潤九州——會昌縣深入推進河長制紀實
    是江西省水生態文明試點縣。近年來,會昌縣堅持以生態文明為統領,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河長制為總抓手,統籌推進轄區內流域環境保護工作,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通過全面推行河長制,會昌縣河湖管護工作機制已日臻完善,一方面持續開展「清河行動」、河湖「清四亂」及贛江、東江流域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嚴厲打擊整治河道非法採砂、侵佔河湖水域岸線等涉水違法活動,危害河湖健康的各類汙染源得到有效管控,另一方面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理念,在嚴格管控生態環境保護紅線的基礎上,重點實施了水源地保護、河道綜合治理、城鄉生活垃圾及汙水處理等一系列舉措,釋放治水效益,實現長遠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
  • 羅帶河:生態修復顯成效 河暢水清入畫來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羅帶河好風光。經過生態修復和綜合治理,羅帶河迎來了美麗蛻變。下面請跟隨記者的鏡頭去感受她的變化。戴富文是錦江生態環衛公司的一名員工,他告訴記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同事分組,對羅帶河河道的水草、岸邊的垃圾進行清理,看著經過修復後的羅帶河環境越變越好,水質清澈見底,過去的黑臭水體也不復存在,他也感到十分的開心。錦江生態環衛公司員工 戴富文:我們每天都按規定的時間到這裡來清理河道兩邊的垃圾。這個環境整潔好了很多,晚上有時候我們也過來河道兩邊散散步,感覺風景挺好的。
  • 潁泉區多措並舉繪就河長制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新畫卷
    近年來,潁泉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河長制工作部署,始終將全面推行河長製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抓緊抓實,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推動河長制由全面建立轉向全面見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亮點解析(五) 2020-07-22 0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貴州七星關區:全面推行河長制 水清岸綠惠民生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治本之策。近年來,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將河長制工作作為全區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解決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域岸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河湖編織起一道道保護網。
  • 福州每月14日都將開展「河長日」集中巡河護河等活動
    2014年3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為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水理念,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將每年的3月14日定為福州市「河長日」。從現在開始到水質全面提升目標完成之前,福州每月14日都將開展「河長日」集中巡河護河等活動。
  • 東江流域六市「助力碧道建設、逐夢幸福河湖」!
    據介紹,百場萬人保護東江行動是由廣東省東江流域局倡導發起,由東江流域六地市志願組織承辦的群眾性護河公益活動,擬於即日起至2021年底在各地市東江幹流及支流開展百場、累計超萬人的保護東江行動,包括護河淨灘、入河排汙口監督、河流保潔、河湖保護知識宣傳等,旨在動員東江流域人民開展護河公益活動,用實際行動呵護東江、影響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守護母親河,共創美麗幸福東江,讓東江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
  • 水清、岸綠、河暢、景美!普陀這些老舊小區多了個「濱水後花園」!
    水清、岸綠、河暢、景美或將實現「增加河湖面積,將河網水系打造成人水和諧、生態美麗的幸福河,進一步提高人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是我們下一步河道治理的目標。」普陀區河道所副所長陳達介紹。在未來「十四五」規劃的初步設想中,普陀區將通過多項舉措,提升河道安全和環境美化。
  • 讓水更清岸更綠!沅江市下瓊湖黑臭水體整治項目經驗分享!
    (4)排放口的汙水處理站採用AAO+MBR工藝,尾水作為再生水用作公園綠化澆灑和景觀補水回用及公廁用水。岸帶修復:在湖面增設人工生態浮島,在岸邊空地增設大量生態綠帶,有機結合景星寺佛教文化、公園服務功能、水體生態修復、水生態系統構建等要素開展生態岸線修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