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治理成效凸顯 周邊居民贊聲一片

2020-12-27 寶安日報數字報

本報訊(光明新聞記者 李軍濤 通訊員 餘勇 梁麗華)12月22日,鳳凰街道組織工作人員和護河志願者在轄區河道開展以「水清岸綠、人水和諧」為主題的治水護河宣傳活動,向過往群眾宣傳普及愛河護河知識,增強居民對水資源保護的責任意識,發動群眾積極參與愛河護河行動。

「據您觀察,您認為這條河是否基本消除了黑臭?」「據您觀察,治理後岸邊是否有垃圾或河面上是否還有漂浮物?」在鳳凰街道轄區鵝頸水兩岸,護河志願者向過往居民發放宣傳資料,宣傳愛河護河知識,倡導居民節水、護水,珍惜與保護水環境。工作人員向居民講解建立和推行「河湖長制」的意義和具體措施,解答居民提出的關於河道管理方面的問題,傾聽群眾關於河道管理和河流保護的合理建議。現場的居民一致表示,河道經過治理後,水質變乾淨了,生活環境變好了,為光明區和鳳凰街道開展的水環境治理工作點讚。

據了解,今年以來,鳳凰街道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制度,常態化開展治水提質行動。街道級「河長」巡河137次,社區級「河長」巡河434次,處理巡河發現問題423個。重點整治涉水面源汙染問題,要求商戶規範排水,累計為716家商戶辦理排水許可證。對河道沿線在建工程工地開展專項檢查和執法行動,堅決杜絕偷排泥漿水行為。堅持環境治理與宣傳引導雙手抓、兩促進,在全面改善水環境質量的同時,加強宣傳引導,邀請居民填寫滿意度調查表1000餘份,滿意率高達98.5%。

相關焦點

  • 水利部水資源司副司長郭孟卓:6個數據顯示治水成效
    水利部水資源司副司長郭孟卓:6個數據顯示治水成效 2020-07-19 2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水清岸綠景美,南沙治水拆違成效顯著—碧道藍天白雲,南沙擦亮濱海...
    而在工業區湧一端的濱海景觀帶鳧洲水道碧道,不少附近居民帶小孩來休閒娛樂。「以前河湧兩岸有不少的違法建築,使河湧變得很窄,而且生活汙水也直接排到河湧裡,河湧變得越來越髒臭。現在經過河湧沿岸拆違整治,河道寬敞多了,乾淨多了,我們生活環境也改善很多了。」家住工業湧附近的南沙社區居民鄭星顯介紹。治水先治岸,治岸先拆違。
  • 一河兩岸成了親水樂水的好去處 高新區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東岸社區居民陳阿姨表示。現在,東岸排洪渠上有橋梁,沿岸有親水平臺及3000米的周邊配套步道,已成為「水清、河暢、岸綠、景美、堤固」的親水休閒娛樂場所。說到治水,高新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景觀營造方面,我們還建設了慢行步道和園林景觀等。」
  • 南湖新區:抓實水環境治理,南湖內湖治水再添「利器」
    近日,在南湖麥子港水岸周邊散步的市民發現,原本在岸邊的一朵朵「小水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條長達3公裡的彩色浮球。原來,這是南湖新區開展內湖汙染治理,引入的新型推流式曝氣裝置,相比以往的立體噴流曝氣,推流式曝氣裝置更具美觀性,且能夠將靠近水岸的水面漂浮物推至水中央,便於打撈,曝氣無盲區。以往噴水曝氣裝置水柱隨風會飄灑至遊步道上,水腥味較大,給行人及遊客帶來不便,推流式曝氣平行水面曝氣,大大減少了以上不足。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金川河入江口治水成效顯著引來水鳥翔集
    2020-12-07 08:40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金川河入江口治水成效顯著引來水鳥翔集一泓金川水碧 三五鷺鳥成群 近日,居民發現,越來越多的水鳥在河邊捕食,休憩在河中無名小島上。水清岸綠的景色,與自然生態的美景,相得益彰,吸引了眾多遊客與市民。「很少有人知道,在金川河入江口附近,還有4個小島。白鷺、夜鷺等水鳥喜歡聚集在島上,不怕被人驚擾。我們習慣稱4個小島為『鷺鳥島』。」居民吳慶說。
  • 這把叉子能治水嗎?
    其頭戴鬥笠無可厚非,畢竟治水時肯定大雨如注,鬥笠好歹也算是一個防雨工具。然而,大禹手上那把叉子是怎麼回事?治水怎麼就跟叉子扯上了關係呢? 其實,這把東西並不是「叉子」。要了解它的用途和來歷,還得從大禹的父親說起。《山海經》裡稱大禹的父親叫「鯀」,在堯帝掌權那會,他就被封為崇地的伯爵,史稱「崇伯鯀」。並且,治水早從鯀這裡便開始了,大禹只是繼承父親的衣缽而已。
  • 加強黨建引領 提升治理成效(深度關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①)
    陳福平攝(人民視覺) 圖③:江蘇宿遷市宿城區銀河花園小區網格黨支部樓棟長向小區居民了解網格中存在的問題。 楊 群攝(人民視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區治理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車位嚴重不足,周邊道路成了露天停車場,佔用盲道、人行道、消防通道等違章停車情況嚴重。「只要能停車的地兒,都被塞滿了,甚至十字路口正中間、人行橫道都是車。」居民抱怨不斷。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單靠物業,協調能力有限。「複雜問題往往牽涉面廣,既要有較強的協調能力,還得多方形成合力。」世紀城西區社區黨委書記唐潔說。
  • 【政協重點提案】加強校園生活汙水治理 一校一策見成效
    【政協重點提案】加強校園生活汙水治理 一校一策見成效 2020-12-24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做好科學治水興水「大文章」
    維護水生態、保障水安全、防禦水災害,必須做好「水文章」,科學高效地治水興水、管水護水。    「十三五」以來,全省水利系統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科學防禦水旱災害,不斷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全面推進「十三五」水利改革發展各項工作,水生態文明建設邁出新步伐,水治理能力邁上新臺階,全省水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升,為加快建設美好安徽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撐。
  • 治水管水興水親水!爭創「兩山」理論實踐示範區
    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治水思路和三次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有益探索。一系列鐵腕治水,成效顯著:2020年1-9月份,全市9個國控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美麗黃岡的水生態底色越來越亮。興水:保持戰略定力,久久為功,既提升綠水青山的「顏值」,又實現金山銀山的「價值」水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
  • 唐山:全域治水 繪製「清水潤城」新畫卷「視頻」
    我市積極推進清水潤城工程,以河長制為引領,通過連、引、用、疏、治、管開展全域治水行動,全市河系水質持續向好,主城區劣五類水體全部消除,繪製出一幅河清水暢、岸綠景美的嶄新畫卷。來看記者劉洋、薛龍的報導。能夠取得這樣的階段性目標,得益於我市從去年5月啟動實施的全域治水清水潤城三年行動方案。該方案涉及河湖水系連通河道綜合治理等八個方面,153個項目,總投資175.68億元。 為有效推進全域治水,我市對135條納入河長制管理的河流,全部編制了一河一冊治理方案。
  • 「醫保局」長期照護險「長春路徑」成效凸顯
    從「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到「病有所護,無顧無憂」,長期照護險「長春路徑」成效凸顯:養老護理、疾病治療、臨終關懷「三位一體」的模式,實現了失能人員生活照料護理與疾病治療無縫對接。保障人次、護理機構增加7倍,16萬人次、3萬餘個失能人員及家庭感受到了政策「曙光」,3.4萬人可同時享受長、短期專業照護服務。
  • 治水的凡人凡事
    作為在鄉鎮裡參與治水工作為數不多的女同志,她任勞任怨、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已在這個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了7個年頭。7年來,王麗燕多次被評為蕭山區「五水共治」工作先進個人。  認真統計,做到臺帳清晰。統計任務看似簡單,卻繁瑣複雜。
  • 築牢基層治理防線 守護一片文化晴空
    原標題:築牢基層治理防線 守護一片文化晴空   近日,第四批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範點及示範標兵入圍名單公布。
  • 打好「組合拳」 基層治理顯成效
    打好「組合拳」 基層治理顯成效 2020-11-11 18:0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南京金川河廿載治理一朝達標——復活一條河 造福半座城
    由於流經老城人口稠密地區,水系複雜,水環境治理欠帳多,過去長期黑臭,被省市環保部門稱為「長江進入江蘇後,上遊入江河道中最難治理的一條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南京以「河長制」為抓手,市領導掛鈎負責,動員各級各部門打響金川河治水會戰,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終於降住了這條「黑龍」。
  • 成都推進31項社會治理重點領域立法有成效
    本刊記者 馬利民  「居民家中非法加工生產口罩」「某小區停車場內存放有93個液化氣罐」「xx拆遷區域堆積較多廢棄舊家具、秸稈、生活垃圾的地方起火」……聚焦居民群眾會遇到的擾民、消防、治安等諸多問題,網格員每日巡查並將發現的隱患馬上錄入「大聯動·微治理」手機App,
  • 社港鎮立足源頭治理守護一泓碧水
    社港鎮周洛村黨總支書記徐嬋娟介紹,在鎮政府的幫助下,周洛村積極開展退養工作,取得了成效,「全村30戶村民都退出了養殖,沒了養殖汙水,我們村裡的水越來越清澈。」近年來,周洛村持續推進改廁工作,全部完成三格化糞池改造。同時,村級還建起了人工溼地,利用溼地系統中的植被、微生物淨化生活汙水,「我們還會定期開展志願活動,清理河道垃圾,上戶宣傳生態保護等相關知識。
  • 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成效凸顯
    原標題:我市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成效凸顯水是生命之源。作為物質循環與能量交換的載體,水在生命的存續和變化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近年來,我市深入推進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全市生態環境尤其是水質得到了極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