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餘順
版權合作:zg5201949@qq.com
導讀:對諾貝爾獎,我們要分開看到。諾貝爾自然科學和醫學類的獎項的,都的確是含金量很高的蛋糕,但其文學獎和和平獎,卻是夾在這層蛋糕裡面的大便。如果不仔細分辨,就會囫圇吞下,然後深受其害。
長久以來很多國人熱衷於追捧外國獎項,仿佛得了外國人的獎牌才是實至名歸,似乎有了洋大人的認可才能成賢成聖。但是最近的諾貝爾文學獎評獎機構瑞典文學院院士兼詩人身份的卡塔琳娜·弗羅斯滕松及其丈夫讓-克洛德·阿爾諾的各類醜聞黑料真如電影一般頻頻見諸報端。
在觀眾大呼過癮的同時,讓這些諾貝爾文學獎幕後的操作者們脫下了聖潔的內褲走到了世人面前,當然這更是直接導致了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停擺。
那麼小編還是和各位簡單扒一扒這番事情經過先:去年11月有瑞典媒體披露,某位與諾貝爾文學獎頒獎機構——瑞典文學院關係密切的文化界名人在2017年之前近20年間,涉嫌對學院多名成員的妻女、女性成員及工作人員實施性侵行為。
此後,相繼對該人指控的女性受害者竟達18人之多。直至今4月,官方確認證據後才將該名幕後「淫棍」北歐著名女詩人、瑞典文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委之一卡塔琳娜·弗羅斯滕松的丈夫——法國攝影師讓-克勞德·阿爾諾公布於眾,一時輿論譁然。
卡塔琳娜·弗羅斯滕松(左)和讓-克勞德·阿爾諾夫婦
然而,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阿諾爾竟然曾經在公共場合對瑞典王儲維多利亞公主,也就是未來的瑞典女王的臀部伸出過「鹹豬手」。我的天,小編想這大概就是色膽包天的完美寫照吧!
瑞典王儲維多利亞公主
除了當「淫棍」不亦樂乎,阿諾爾曾至少7次在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前便將最終獲獎者的名字洩露給博彩公司以換取經濟利益。此後,在瑞典文學院院士間舉行的是否開除卡塔琳娜的投票中,多數院士竟然不同意將其開除。而後,卡塔琳娜迫於輿論壓力才主動請辭。5月4日下午,瑞典文學院及發布消息稱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放假」。
話說到這,就有網友表示,阿諾爾並不是瑞典文學院院士,只不過是卡塔琳娜作為瑞典文學院士的攤上了這個麼個完蛋玩意兒的老公而已,沒有必要為其老公的色心貪慾買單。然而,事實顯然並非如此。卡塔琳娜本人也不是無縫的蛋——他們夫婦二人曾共同創立了名為「論壇」的文化俱樂部,有相關證據表明,其中很多資金都進了卡塔琳娜私人的腰包。
既然如此,那小編就想悄悄地問一下諾貝爾文學機構的這一群在外界眼中人格完美的終身院士們,似卡塔琳娜,阿諾爾此等人渣你們不開除,難道是想留著一起過年嗎?
還是你們中的大多數都是一丘之貉,只不過此二人運氣差點,「鹹豬手」一不小心摸到了老虎屁股上?細思極恐!
其實,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流程透明度,評選結果的公信力歷來飽受外界詬病。援引瑞典相關人士數據,在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初選名單」的209人中,歐美作家就有140人。由此一例,意識形態偏見問題便也可窺見一二了。如今東窗事發,這些曾經在外界眼中超脫三界,聖潔公正的終身院士們竟然也人格「趴窩」,醜聞纏身了!
對中國人而言,「諾貝爾獎」這四個字可謂是金光閃閃。可以說大部分中國人都知道有這麼個獎項,但是自1901年諾獎首次頒發以來,中國人鮮有人獲得該獎。同時,近代以來在整個世界遵守西方規範的大環境下,諾貝爾獎似乎越來越成為很多中國人眼中「吃不到的葡萄」。因此網絡上不乏少數中國人自嘲樣樣不行而無緣諾獎,表現著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不過在小編看來這不是知恥後勇的自我鞭策,倒是跪久難扶的崇洋媚態。這些人表面上似乎要用「沒有諾獎」來證明自己對於其他國人恨鐵不成鋼的憂國之心,實際上他們對洋人規則的盲目認可就已經暴露了內心「你看洋人就是厲害」的奴性邏輯。實在可悲!新中國自建立到如今早已過甲子,要是這個國家能夠仍然保持現在的和平與發展,少幾個諾貝爾獎又何足道哉?
在諾貝爾遺願中的五個獎項中,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醫學獎在百年來的運行中,雖然也有瑕疵,但是總體上是激勵和認可了一大批為人類發展做出過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從首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X射線發現者」德國人威廉·康拉德·倫琴,到後來的居裡夫人,愛因斯坦,再到中國大陸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等等,哪一個名字不在人類史冊上熠熠生輝? 哪一個名字不令知悉他們的人肅然起敬?這也是為什麼諾貝爾獎章在全世界科學工作者心中崇高地位的原因。
但是,原本在諾貝爾的設獎初衷裡,是要用獲獎人的偉大成就和人格來超越國界限制的考量,現在卻被西方的主辦方卻別有用心地給這個本來很純粹的獎項套上了「政治目的」的韁繩。
諸如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的幕後操盤手們,借著諾貝爾科學獎的影響力渾水摸魚,一次又一次明目張胆的進行著世界範圍內的政治投機。而今又因為諸多醜聞落得人仰馬翻,名譽掃地,不得不令人唏噓感慨:這還是諾貝爾遺願中的諾獎嗎?如果諾貝爾在天有靈,想必棺材蓋都蓋不住了吧!
西方狡猾之處就在於這裡,他們不是直接創造出一個純粹抹黑中國的獎,而是在一個很偉大的自然科學獎項裡摻入大便,試圖混在一起餵給中國。諾貝爾自然科學、醫學獎什麼的,都是有價值的蛋糕,而文學獎和和平獎,就是夾在這層蛋糕裡面的大便。如果我們不仔細分辨,就會囫圇吞下,然後深受其害。
2000年1月12日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了移居國外的華裔作家高某,中國作家協會當即就批駁諾獎評委會無視中國當代舉世矚目的文學作品和文學家,而只是帶著固有政治偏見和政治目的尋找符合西方意願的人。真真箇司馬昭之心!
201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又故技重施地頒給以批評原蘇聯和俄羅斯著稱的充滿爭議的白俄羅斯女性作家S.A.阿列克謝耶維奇。對於西方陣營來講,一個能在與他們的敵人的鬥爭中充當文化鬥士的人,得到一個小小的諾貝爾獎算得了什麼呢?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卻是,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雖然屢獲提名,但終究只在諾獎門外。而其他5位在蘇聯時期獲得諾獎的如蒲寧,索忍尼辛,約瑟夫·布羅茨等蘇聯作家的作品或多或少的迎合了西方陣營的價值觀和標準。
各種文學獎頒獎名目,從馬爾克斯的「抵制集權」,到略薩的「反對毒裁者」,甚至於會出於「支持弱小民族反抗暴政的時局的考慮」等等不一而足。據相關統計,在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110多位作家中,90%都是為西方價值觀背書的歐美作家。這赤裸裸的文化傲慢,請問還需要解釋嗎?
既然諾貝爾文學獎的操作如此不堪,那以和平之名行苟且之實的諾貝爾和平獎操盤手又該有何等的卑劣呢?
從1990年挪威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給被忽悠瘸了的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到2000年受美國人意願影響,選擇性地頒給韓朝和解的韓方領導人金大中。從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被掛在了一名叫做「歐巴馬」的戰爭販子的脖子上;再到2017年將諾獎頒給一個籍籍無名的「國際廢除核武運動」組織,而後的受獎演講儼然成了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的批判書,而罔顧日本是戰爭發動者的事實……顛倒黑白,荒唐至此。
對於這個早已淪為政治工具的諾貝爾和平獎,中國人自然也是印象深刻:
中國人記得198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掛在「藏毒」頭目噠籟的脖子上,就像拴上了一條見人就咬,只認骨頭的狗;中國人記得2012年你們自鳴得意地給我國政府的在押犯劉某波頒諾貝爾和平獎,甚至不知廉恥地在劉的獲獎詞裡講:「這個獎,發給註定要給赤色中國帶來麻煩的中國人……您的工作對於促進人民幣按照美國人的利益升值以及政治體制改革非常重要」。
當中國人在自立自強,發奮圖強的時候,某些別用心的洋大人仍然沒有掩飾他們內心的「傲慢與偏見」,總是想方設法給你扣帽子,下絆子。可是世界已經改變,這群曾經僅僅通過一枚小小的獎章就能玩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份信仰的人,如今也自食惡果。
現在的中國歡迎善意的批評,但無需祈求別人認可和獎賞。我們何必要對已經變味的諾獎有著無比執著的玻璃心?又何必要暢想著融入西方的天真夢?歷史會證明,等到所有的國人都明白我們中國人不需要外國人的獎牌就能夠證明自己優秀的時候,就是我們的國家再次登頂世界之巔日。那時必定是: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