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
風口上的新能源電動車近日遭到了炮轟。
據證券時報援引《華爾街日報》報導,近日,日本確定了燃油車的停售時間,在日本汽車製造商協會年終新聞發布會上,豐田汽車的掌門人豐田章男(Akio Toyoda)表示:他對當前正在興起的「電動車革命」感到不滿,電動車生產越多,二氧化碳排放越嚴重。
並表示:如果政府決意終結燃油車,我們目前的商業模式將會崩塌!
01
霸道總裁急了!
豐田章男「炮轟」電動車
近日,日本政府提出將在2035年禁售燃油車計劃,表示將會考慮在本世紀30年代中期完全停止售賣燃油車,爭取在2050年實現日本國內「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這一計劃在推動新能車在日本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引發了燃油車倡導者的不滿。
豐田掌門人章男便是其中之一,在最近的日本汽車製造商協會年終新聞發布會上,章男表示:
「日本目前電能主要是由煤炭及天然氣供給,電動車生產的越多,電能需求越大,二氧化碳排放就越嚴重。」
「若日本所有汽車都用電驅動,那麼夏天可能出現電力短缺的情況。同時,向電動汽車全面轉型所需要建立的基礎設施將花費14萬億至37萬億日元(約人民幣8,850億元至23,400億元)。」
同時,章男還指出,如果日本政府全面禁止燃油車,會導致目前日本汽車行業的商業模式大崩潰,導致數百萬人失業。
目前,日本電動汽車購買者最多可獲得4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5萬元的補助。近日,日本政府又決定加大補助力度,補助額度最多可達8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萬元 ,新的補貼政策將在2021年實施。
02
豐田章男:特斯拉嚴重高估!
刺激到傳統車企神經的絕不止是未來發展趨勢,今年以來,美股特斯拉股價大漲730%,總市值超過6500億美元,相當於豐田、通用、大眾等九大車企的總和;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更是紛紛大漲,成為今年美股中概股乃至全球市場的焦點。
因此,馬斯克身價也達到了1279億美元。自2020年以來,他的財富淨值增加了1003億美元,金額居全榜500位富豪之首。而在2020年1月時,馬斯克的排名還只是第35名。
對於特斯拉股價的持續大漲,豐田章男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表示特斯拉價值目前嚴重高估,並且還沒有成熟到足以影響全球汽車發展的趨勢,尤其是在電動汽車的技術領域。
豐田章男利用「經營餐廳」作比,生動形象地描述了豐田和特斯拉的區別。他指出,特斯拉的業務是一家仍在推廣新穎菜譜的餐廳,而豐田則更像是一家已經擁有大量客戶的餐廳。
根據調查機構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特斯拉售出了約367500輛汽車,僅佔豐田平均1000萬輛汽車年銷量的3.4%。而在產能方面的差距則更為明顯,2020年馬斯克計劃生產50萬輛電動汽車,而豐田的產量則是1074萬輛。
儘管豐田掌門人大肆抨擊電動車,豐田集團仍在緩慢向電動化邁進。
據了解,在今年4月份,豐田汽車便和比亞迪成立了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豐田還宣布,到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達550萬輛,這比最初的計劃提前了五年。
03
何小鵬:你讓我想到了當年微軟收購諾基亞
今日,何小鵬在微博發帖稱,豐田章男的言論,讓他想到了當年微軟收購諾基亞的場景:
2014年4月25日,微軟宣布對諾基亞的收購正式完成,當諾基亞現任CEO約瑪奧利拉在記者招待會上公布同意微軟收購時,最後他說了一句話,「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為什麼我們輸了。」說完,連同他在內的幾十名諾基亞高管情不自禁的落淚。
就在不久前,小鵬汽車發布了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公司三季度營業收入共計19.90億元,同比增長342.5%。營收大幅上漲也使小鵬汽車在上市後首份財報就交出了毛利率轉正的成績。財報顯示,受益於小鵬P7大規模交付帶來的銷量上升,今年截至9月底,小鵬汽車已完成了14,077臺智能汽車交付。其中,第三季度交付8,578臺智能汽車,同比大增265.8%。
而上面這一段話或許暗示著,雖然豐田作為燃油車時代的一屆霸主,但如果不去適應行業變化,未來同樣值得擔憂。
今年以來,不少國家及地區都相繼宣布燃油車禁售令,除此之外法國、以色列、西班牙等國家紛紛宣布計劃在2030年至2040年之間逐漸淘汰燃油車。
04
如何看待電動車的產生的碳汙染?
豐田章男提到的電動車汙染主要是電能的供給端,及在燃燒煤炭產生電能的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排放,電動車越多,二氧化碳排放就越嚴重。
但在能源製造環節,目前正在得到大力的改善與發展。
上周五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八大工作任務。其中,第八項任務剛好就是針對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要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要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比如風電/光電代替火電的電力脫碳;化工/商用車/建築等較難電氣化的領域通過廢鋼處理、石墨電極、氫能-燃料電池、生物燃料等方式堵點脫碳等等。
而今日A股,受益於碳中和政策,比亞迪、寧德時代、長城汽車等新能車產業鏈再次爆發,紛紛佔領雪球熱股榜。
而對於燃油車來說,靠原油加工煉製的汽油目前來說無法替代,煉油無疑也是屬於汙染行業。
除此之外,對於碳中和路徑,比對歐美日,華泰證券發文表示我國更有優勢:第一,中國從碳排放高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顯著更短,這意味著政策助力具有緊迫性,且電力部門脫碳的制約因素,如儲能、風光資源與負荷錯配等亟需解決;第二,電氣化難度較高的工業部門在中國經濟結構中佔比更高,這意味著替代路徑,如氫能等清潔燃料也大有可為;第三,從電力結構轉型來看,中國電力部門脫碳跳過油氣時代,直接從燃煤時代進入「風光」時代。
來源:券商中國、中國基金報、每日經濟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