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灃:以撒旦的手段反抗——讀《巴黎的憂鬱》有感【原創首發】

2021-02-08 素材作文

以撒旦的手段反抗——讀《巴黎的憂鬱》有感

    「滿懷喜悅的心情我登上山岡,從那裡可以縱觀全程的風貌,醫院、妓院、煉獄、地獄和勞改場。那裡,任何罪惡無不像花盛開。」正如《巴黎的憂鬱》的作者波德萊爾寫道,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巴黎資本主義的盛行使當時社會貧富差異極大,本書正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社會制度的唾棄以及憤怒。

    本書是法國詩人夏爾·波德萊爾所創的一部散文詩集,作者以一個旁觀的視角觀察著社會上每一處骯髒的角落,每個人的醜惡嘴臉,揭露和突顯巴黎社會的病態世相,進而尖銳地批判資本主義文明的虛偽和罪惡。對於處在如今安定社會的我們可能無法想像一對兄弟如何會為一塊被稱為「點心」的麵包互相殘殺,而最後,麵包也成了碎屑。可悲,在於病態,在於交匯在一起化為巨浪拍擊而來的黑暗,在於滔天的罪惡。酒桌上的人眼前擺的是財富,背後靠的的是名利,腳下踩著的是被他們吸盡血抽了筋的軀殼,不,也許他們會覺得這些可悲的「工具」骯髒而不願觸碰他們吧。

    題目中的憂鬱即作者的憂鬱,波德萊爾的憂鬱屬於現代人的憂鬱,他不屬於傷感主義,浪漫主義甚至唯美主義的憂鬱。這種現代的憂鬱中又多了一份「讓人猜的出來的潛在的火」,這是針對黑暗社會制度的憤怒,是故意不加以掩飾的,處於表面的怒火。以烈火炙烤黑暗,讓陰暗的迷霧消散,以所有的悲憤、鄙夷加持,對抗這道德淪喪的社會。

    洶湧澎湃的怒火下,仍有溫柔的細流來為弱者送去同情和憐憫,可誰都知道這是無用的,只好來「探求世界和自己本身的和諧」以尋找出路。未果,因而他譏諷自己,詛咒世界,反抗醜惡的現實社會。他就是以這種嘲弄的口吻表達對現實的不滿與反叛。

    「哦,汙穢的城市!是你常為妓女和盜屠們帶來快樂,而這世俗的門外漢難以懂得。」這段話作為集子的收尾,再次表明了作者的憤怒情緒,卻又流露出一絲無奈,這如同喪屍圍城般的社會豈是自己一人能敵過的。

    可抗爭不會停止,怒火永不停息,波德萊爾用這種撒旦似的病態手段,孤獨消極的反抗方式戰鬥著,為了拯救而毀滅。

    現實的黑暗,靠撒旦的手段抵抗。

    感謝來自翔宇學校9年8班的張凌灃同學投稿,歡迎廣大中小學生投稿,一旦採用,立即給你發紅包。具體要求,請關注「素材作文」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撒旦探戈》2.0版」來了!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2020年3月,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匈牙利超人氣作者、《撒旦探戈》的作者拉斯洛•克撒茲納霍凱的中短篇小說集
  • 巴黎的憂鬱
    在非虛構作品《巴黎燒了嗎?》一書中,希特勒在巴黎一役中,命令軍隊堅守至最後一人。他一邊用拳頭猛擊橡木會議桌,一邊對他心存疑慮的總參謀部人員,嘶吼出剛才那句話。巴黎代表著法國,而聖母院代表著巴黎。經歷了二戰紛繁戰火之後,1944年8月25日,巴黎終於迎來了「光榮的日子」。美軍與法軍興奮地狂叫著,一路並肩前進,比賽的終點正是巴黎聖母院前廣場。
  • 波德萊爾《巴黎的憂鬱》之《陌生人》
    《巴黎的憂鬱》開篇即為《陌生人》,在非有君看來,這是一篇作者的告白,告白於他所有的詩歌,告白於他交心的讀者,告白於他眼中陌生的人群與世界。陌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不可獨立存在,彼此互為陌生。於是,他開始接著問詩人是否愛金子,在當時拜金主義盛行的巴黎,財富是世人所愛,所以發問者將這個發問放到最後,以為會得到詩人最終的認同。但詩人堅決聲稱自己恨它,就像發問者——即當時科學發展、科技興盛的社會恨虛無縹緲的上帝一樣。這個時候,發問者終於不知所措,失聲「啊呀」,像一個可憐的挫敗著一樣小心翼翼地問詩人到底愛什麼。而詩人卻十分淡然地回答「我愛雲……匆匆飄過的浮雲……那邊……美妙的雲!」
  • 王俊凱首支個人原創歌曲《樹讀》首發 MV拍攝花絮照曝光
    王俊凱首支個人原創歌曲《樹讀》首發 MV拍攝花絮照曝光 (/4) (
  • 人生難逢開口笑 —— 讀《 笑場 》有感
    庭前柏樹子書的第一部分,是「扯經」,據說網絡上很火,但我沒有看到過,之前第一次讀《笑場》時,就是因為這個章節讀不下去,如今讀完,倒還蠻有意思,像小時候讀的《烏龍院》漫畫,而「扯經」裡的對話當然沒有漫畫的那種「黃趣」,而是一些日常對話與日常故事,然後有些佛理在內,讀著讀著,越讀越上癮。
  • 【一本好書】讀《致加西亞的信》有感
    【一本好書】讀《致加西亞的信》有感 2020-11-22 1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特殊案件專案組TEN》撒旦之母
    最近的國際焦點是巴黎恐怖襲擊案,其中一些恐怖分子使用了「撒旦之母」這種炸藥,好奇它的名字,查了一下,發現它的原材料很容易獲得,製作流程也非常簡單,只要想得到炸藥,這個撒旦之母可以滿足你的需要。現在知道為什麼叫撒旦之母了吧?就是因為它可以讓每個人成為撒旦。
  • 撒旦教的真面目
    傳統的撒旦崇拜儀式多以13人為一組,所用的標記是倒懸的十字架和兩個尖端垂直向下的星(表示指向地獄),燃黑色蠟燭,用的「聖餐餅」是由腐屍、人糞和女人的經血做成,念的禱文是按拉丁文本的祈禱文倒轉來念。   近代以來,撒旦崇拜又加入了自我體驗的因素,如心理學上的自我表達,瑜珈呼吸法等,對於要求有直接體驗和強烈反抗教會的人尤其是具有吸引力。
  • 《失樂園》裡的撒旦(路西法)為什麼是可愛的
    《失樂園》中撒旦的形象卻是要與上帝鬥 爭到底的一個神靈,在失敗之後不反省自己,還繼續與上帝 抗爭,最後把災難帶去人間。彌爾頓,英國的政治家和學者,著有史詩《失樂園》, 和荷馬的《荷馬史詩》、但丁的《神曲》並列稱為西方的三 大詩歌。彌爾頓生長在一個生活富足的家庭裡,父母也都是 清教徒。
  • 《高老頭》中的「人間撒旦」伏脫冷,惡魔與英雄的矛盾體
    恩格斯曾說 : 「在《人間喜劇》裡給我們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實主義歷史 他匯集了法國社會的全部歷史。」更是評價巴爾扎克是「比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左拉都要偉大得多的現實主義大師」 。
  • 《失樂園》裡的惡棍英雄,撒旦路西法
    《失樂園》中撒旦路西法的雙重形象 源於彌爾頓本人身份的雙重性。一方面,他是激進的革命 者 ,他反抗君主的獨裁統治 ,渴望通過革命來推翻舊的統治 , 可是卻受 到殘酷 的壓迫 。因而他 寄希望 於撒 旦 這一 形象 的 身上 ,賦予它樂觀頑強 、追求 自由和平 等 的優 良品質。
  • 彌爾頓《失樂園》中的撒旦
    1667年,彌爾頓John Milton的《失樂園》(Paradise Lost)發行,文中所刻畫的撒旦路基弗爾形象引發驚訝及震撼之情
  • 狼蛛滅世者首發,末日撒旦降臨
  •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八)——讀《致加西亞的信》有感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八)——讀《致加西亞的信》有感 2020-09-08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與朱元思書》有感
    7班:施宇晴、侯宇婕、林君涵;8班:葉瑞恬、邱培茵、王垚集、王曉彤)讀《與朱元思書》有感初二(7)班施宇晴你筆下的水,很美不同於江流那種豪放而自由的美她的美,是那種窈窕佳人的婉約美她靜靜地端坐在閨房之中靜默著,沉思著靜得像一幅絕世佳作我想,你一定是愛她的純潔美
  • 彌爾頓的撒旦形象分析
    第四節  撒旦的詭辯和偽善對夏娃的誘惑一場為撒旦的偽善和作假手段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明;彌爾頓筆下的魔鬼就是依靠這些伎倆為自己樹立了一個虛假的形象。他坐在金碧輝煌的戰車上,「威嚴如神明」;但詩人馬上就指出,他只是一尊「神聖天主的偶像」,撒旦處心積慮地用假象將他人引入歧途。
  •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2020-11-21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曹操傳》有感
    讀《曹操傳》有感    曹操傳,是《中華歷代帝王傳》其中一本,購於寧波天一閣。
  • 巴黎vs聖埃蒂安首發:姆巴佩、內馬爾、二弟、天使出戰
    直播吧12月16日訊 法甲第18輪,巴黎客場對陣聖埃蒂安,賽前,官方公布了本場比賽的首發名單。巴黎首發:1-納瓦斯、2-蒂亞戈-席爾瓦、5-馬爾基尼奧斯、12-託馬斯-穆尼耶、14-貝爾納特、22-迪亞洛、8-帕雷德斯、11-迪馬利亞、7-姆巴佩、10-內馬爾、18-伊卡爾迪巴黎替補:16-裡科、4-科雷爾、20-庫爾扎瓦、31-科林-達格巴、6-維拉蒂、19-薩拉維亞、33-唐古伊-誇希聖埃蒂安首發:16-魯菲爾、11-加布裡埃爾-席爾瓦、13-特勞科
  • 品讀◎格律詩詞:金縷曲.觀電視劇《孝莊秘史》有感(張新康)
    張新康(zxk15686788308):一個 有料、有味、有深度的公眾號金縷曲.觀電視劇《孝莊秘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