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 | 全方位評測老蛙15mm F4.5移軸鏡頭

2021-12-28 老蛙鏡頭
https://phillipreeve.net/blog/review-laowa-15mm-4-5-zero-d-shift

11年來,佳能TS-E 17mm 4.0L一直是市場上最廣的移軸鏡頭。如今撼動了佳能位置不是尼康,而是老蛙。老蛙推出了15mm F4.5移軸鏡頭,這支移軸鏡頭會是廣角建築攝影新的王者嗎?

老蛙15mm F4.5移軸鏡頭使用Metabones轉接環轉接到索尼A7rII

索尼 A7rII | 老蛙15mm F4.5 移軸鏡頭


索尼 A7rII | 老蛙15mm F4.5 移軸鏡頭

F11 | 向上移軸

索尼 A7rII | 老蛙15mm F4.5 移軸鏡頭

F11 | 移軸全景

索尼 A7rII | 老蛙15mm F4.5 移軸鏡頭

F11 | 向上移軸

老蛙15mm 4.5 移軸鏡頭由老蛙鏡頭免費提供兩周,供評測使用。

不要將老蛙15mm 4.5 移軸鏡頭和老蛙15mm F4微距鏡頭弄混,老蛙15mm F4.5移軸鏡頭是一支完全不同的全新的鏡頭。老蛙15mm F4.5移軸鏡頭有佳能EF,尼康F卡口,之後還會上市索尼E、尼康Z口、佳能RF口和L口。

本篇測評使用的是佳能EF口,規格如下: 

• 直徑:79mm(不含鏡頭蓋)

• 視角:110°(對角線,不移軸狀態)

• 長度:103mm(加上轉接環,不算鏡頭蓋)

• 重量:597g(加上轉接環,不算鏡頭蓋)

• 濾鏡直徑:-

• 移軸範圍:11mm

• 光闌葉片數:5

• 鏡頭結構:17/11

• 最近對焦距離:0.20m

• 最大放大倍率:1:5.5

• 卡口:佳能EF

對焦環的阻尼非常合適,老蛙最近推出的鏡頭阻尼都很完美。對焦行程從最小對焦距離(0.2m)到無限遠大約為100°,比佳能TS-E 17mm 4.0L略長。

 

較窄的光圈環就在對焦環的後面,調節方式是我喜歡的整檔調節,從F4.5到F22的行程約為60°。

 

接下來是移軸環,和佳能TS-E和尼康PC-E鏡頭的設計非常不同。尼康和佳能鏡頭一側是鎖止機構,另一側是調整機構,經常有人批評因為操作相當精細,所以戴著手套就很難操作。他們應該會喜歡老蛙的調整方法:老蛙的有移軸環,而且移軸環差不多和對焦環一樣大,鏡頭的另一側有刻度,能夠清楚地看到從-11 mm到+11 mm的移軸量。

老蛙15mm F4.5 移軸鏡頭上的移軸刻度

 

移軸環的阻尼略大,我感覺比佳能TS-E鏡頭機械上要更硬一點,感覺不需要用到移軸鎖止機構。

 

靠近卡口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撥杆,按下去整個鏡頭就可以360°旋轉(每15°一檔),因此可以在任何方向上移軸。鏡頭沒有任何電子觸點,在這是個優勢不過也意味著鏡頭無法向相機發送EXIF數據。

 

如果你在每隔30°的方向都移到最大移軸量拍攝,就能得到下面這張全景圖。為了比較,我把佳能TS-E 17mm 4.0L和老蛙9mm F5.6拍攝的也放在一起。(用17mm鏡頭拍攝時我可能碰到了三腳架,所以全景圖上方有一點斜):

9mm單張

15mm F4.5移軸鏡頭拍攝的全景

17mm F4 移軸鏡頭拍攝的全景



和佳能TS-E鏡頭和尼康PC-E鏡頭不同,老蛙的移軸鏡頭沒有傾斜功能,只可以移軸。對我個人而言,這不算什麼大問題,對於超廣角鏡頭,我從沒覺得傾斜功能有太多的用處。不過如果你確實需要傾斜功能,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15mm F4.5移軸鏡頭和佳能TS-E 17mm 4.0L

 

老蛙這支的做工和其他老蛙鏡頭一樣紮實:老蛙15mm F4.5看起來大部分都為金屬材質。

 

鏡頭沒有遮光罩,但有特製的濾鏡支架(有傳言說是100mm的),還有一個後移軸支架,不過測試鏡頭時,這些還沒有成品可供一起測試。

如果使用鏡頭時不移軸,那麼你使用的僅是鏡頭的中心部分,所以暗角就不會是問題。全開光圈,暗角量約為2.0 EV,收縮光圈到F5.6,暗角有所減少,只有1.6 EV,收縮到F11有1.2 EV左右的暗角。

當然移軸後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全開光圈,邊角處的暗角量為3.6EV,收縮光圈後有所提升,為3.3EV,收縮到F11,大約有2.6EV。

上圖是用老蛙15mm F4.5移軸拍攝。我用佳能TS-E 17mm 4.0L拍攝了同樣的場景(拍攝日期不同,類似的光線情況,同樣的後期),以下是我對兩支鏡頭的表現的看法:• 佳能在大光圈下中框區域的表現更佳,不過老蛙在F8光圈就趕上來了。• 兩支鏡頭在大光圈未移軸情況下的邊角處銳度都不算特別好,F8和F11情況也類似。

需要注意的事:

• 其他評測攝影師可能不會說他們看的是哪個邊角的銳度。我看的是移軸到最大程度後,離中心最遠的邊角(佳能是32.3mm,老蛙31.4mm)。如果要和其他評測者的結論對比的話,考慮下這點。• 像這樣複雜的廣角鏡頭,索尼感光器上的厚玻璃可能會對畫質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鏡頭在佳能機身和Kolari 版本的索尼機身上表現可能有所不同。• 像這樣可以部分移動的鏡頭,正確的法蘭距非常重要。我在兩支鏡頭上用的是同一個轉接環,但佳能的無限遠是準確的,但老蛙實際的無限遠要在無限遠標記後面一點。這可能是焦距有一點不同所以導致加上轉接環後無限遠的位置不同。• 佳能TS-E 17mm 4.0L在2019年出廠校準。

F11,邊緣處,移軸到最大程度,100%裁切,A7rII

得益於鏡頭的0.2m最近對焦距離,你可以離被攝物特別近。全開光圈,中心銳度已經非常銳利,收縮光圈也沒有太多提升。

在不移軸的情況下,如果你將被攝物放到畫面的邊緣,解析力也還不錯,但如果移軸到最大,那麼主體在邊緣處的話,解析力不能算很好,收縮光圈也是這樣。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佳能TS-E 17mm 4.0L鏡頭上,還有其他廣角鏡頭像是福倫達 10mm F5.6和老蛙10-18mm F4.5-5.6。但老蛙9mm F5.6鏡頭沒有,全畫面範圍內的銳度都很好,但代價是畸變程度略高。

索尼A7rII /老蛙15mm F4.5 移軸鏡頭/F11

 

老蛙15mm F4.5移軸鏡頭的前組鏡片是「燈泡型」的,這樣形狀的前組常常會導致抗眩光能力差。但讓我驚喜的是你可以用這支鏡頭拍攝太陽,沒啥問題。如果太陽在畫面邊緣,可能會出現一點鬼影。

索尼A7rII /老蛙15mm F4.5 移軸鏡頭/F11

 

很多鏡頭都很難處理太陽剛好在畫面外的情況,下圖這個角度就會產生很大的眩光,但這個很容易避免,只要稍微調整下構圖就可以。

索尼A7rII /老蛙15mm F4.5 移軸鏡頭/F11

 

有一次,太陽不在畫面構圖中,出現了一點點鬼影:

索尼A7rII /老蛙15mm F4.5 移軸鏡頭/F11

 

F4.5 | 索尼A7rII | 100%放大裁切,邊角 | 未移軸

F5.6 | 索尼A7rII | 100%放大裁切,邊角 | 未移軸

F8 | 索尼A7rII | 100%放大裁切,邊角 | 未移軸

F11 | 索尼A7rII | 100%放大裁切,邊角 | 未移軸

未移軸,F4.5和F5.6光圈下,慧差在邊角處並不明顯,收縮光圈到F8和F11有較為明顯的緩解。

F4.5 | 索尼A7rII | 100%放大裁切,邊角 | 移軸後

F5.6 | 索尼A7rII | 100%放大裁切,邊角 | 移軸後

F8 | 索尼A7rII | 100%放大裁切,邊角 | 移軸後

F11 | 索尼A7rII | 100%放大裁切,邊角 | 移軸後

移軸到最大程度,邊角處的情況其實比較相似,F4.5到F5.6有較明顯的慧差,收縮光圈到F8到F11,慧差有一定程度的緩解。

 

這方面老蛙15mm F4.5 移軸鏡頭的表現和佳能TS-E 17mm 4.0L類似,可能還好一些。

 

索尼 A7rII | 老蛙15mm 4.5 移軸鏡頭| F5.6| 向上移軸

 

老蛙15mm 4.5 移軸鏡頭屬於老蛙「零」畸變產品線,這很棒,因為移軸鏡頭的畸變比較難校正。如果不移軸,鏡頭幾乎沒有畸變,但移軸後能看到一些桶形畸變,如有必要還是得在Photoshop中校正。

 

在F4.5光圈下沒有星芒,和老蛙其他超廣角鏡頭一樣,在F5.6到F22下有耀眼的10針星芒。

橫向  總覽

手動校正設定

通常橫向色差只需點擊一下就能輕鬆糾正,這支鏡頭不移軸也是如此。

不過移軸後,為了使這個鏡頭在移軸時達到最佳效果,我建議關閉自動校正,並使用手動去除工具(通常是用於去除縱向色差的工具)。

縱向色差

 

特寫拍攝中沒有可見縱向色差。

 

無跑焦現象。

 

佳能TS-E 17mm 4.0L

這支佳能鏡頭有傾斜功能,如果你很在意傾斜功能,那麼可以考慮這支鏡頭。光學方面我發現它在很多地方都比老蛙15mm F4.5要差一點點。這支鏡頭能夠平移12mm,所以光看兩支鏡頭焦段上的差別是不足夠的。

 

老蛙12mm F2.8加MSC魔法移軸增距鏡

可以平移10mm,光學上的表現要稍差些,但優勢是可以把它當做12mm F2.8鏡頭,用在星空攝影上。

 

老蛙9mm F5.6 FF RL

老蛙9mm F5.6比起老蛙15mm F4.5移軸鏡頭接片來的全景圖還要稍微更廣些,如果你對像素的要求不那麼苛刻,那麼這支是最好的替代。

 

尼康PC-Nikkor 19mm 4.0E ED N

轉接尼康E卡口的鏡頭到索尼機身上不怎麼好用,這支鏡頭我不推薦給索尼用戶。但可能還會有一些對老蛙15mm F4.5移軸鏡頭感興趣的用戶最後選了這支,我自己沒有用過尼康19mm,但從一些可靠消息來看是支很不錯的鏡頭。不過需要注意的是15mm和19mm的差距可是有點大的。

 

 

優點:

1. 優異的銳度和對比度

2. 縱向色差的校正

3. 畸變

4. 星芒

5. 做工

 

平均項:

1. 彗差校正

2. 橫向色差的校正

3. 眩光抑制能力

4. 暗角

5. 尺寸/重量

6. 價格

 

稍顯不足:無電子觸點

 

十多年來,佳能TS-E 17mm 4.0L一直是廣角建築攝影的首選鏡頭。在規格上尼康的PC-E 19mm 4.0並能超越它,但現在老蛙用這支15mm 4.5進行了嘗試。雖然沒有傾斜功能,移軸量少了1mm,但焦距廣了2mm,價格也便宜了一半。

 

如果我今天在市場上為索尼相機買一個超廣角移軸鏡頭,我會選擇老蛙,因為它有更好的操控性,視角更廣,而且售價只有佳能的一半,還可以使用配件安裝100mm濾鏡(我是這麼聽說的),還有就是我不在意這種鏡頭有無傾斜功能和電子觸點。關於這最後兩點,你的經驗可能會有所不同。

 

隨著今天的高解析度傳感器的出現,如A7rIV的6100萬像素,老蛙9mm 5.6也是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通過15mm F4.5的移軸接片拍攝的全景圖都可以從9mm F5.6的單幅畫面中裁剪出來,處理畸變和橫向色差也更容易。

索尼A7rII | 老蛙15mm F4.5 移軸鏡頭

 F11 |向上移軸

索尼A7rII | 老蛙15mm F4.5 移軸鏡頭

 F11 |向上移軸

索尼A7rII | 老蛙15mm F4.5 移軸鏡頭

 F11 |向上移軸

索尼A7rII | 老蛙15mm F4.5 移軸鏡頭

 F11 |向上移軸

以上圖文因編輯需要稍做調整

瀏覽完整文章可複製原文連結觀看


加微信 Laowa2013 進交流群

相關焦點

  • 紅圈、 籃圈版老蛙15mm F4.5全畫幅移軸鏡頭即將上市
    老蛙鏡頭將會同步發售FF S 15mm F4.5 W-Dreamer移軸鏡頭紅圈商拍版全畫幅所有卡口及藍圈無反卡口。同時該鏡頭轉接應用在44*33畫幅機身上,移動量大於±8mm才會出現遮擋,擴展了應用,讓中畫幅玩家也可以體驗一定的移軸效果。
  • 佳片欣賞丨帶老蛙15mmF4 在南緯8°的峇里島拍場浪漫婚禮
    在這個沙細灘闊、海水湛藍清澈的海島上舉行婚禮,相信是不少女孩的夢想,攝影師用手中的蛙15見證了這一對新人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LAOWA老蛙15mm F4 Macro1:1廣角微距移軸鏡頭攝影師:歐陽智斌
  • 攝影秘籍丨子意:如何使用老蛙15mmF4鏡頭拍出明度建築大片?
    >LAOWA老蛙15mm F4.0 MACRO 1:1 廣角微距移軸鏡頭濾鏡:ND100 | IR 850老蛙15mm F4.0 鏡頭拍攝  老蛙15mm F4.0 鏡頭拍攝   光圈:F11丨 ISO:50丨曝光時間:30s
  • 故宮延時攝影+壩上公主湖|LAOWA老蛙15mm F4.0 MACRO 廣角微距移軸鏡頭
    近期老k拿到了一支LAOWA老蛙15mm F4.0 MACRO 廣角微距移軸鏡頭,這支鏡頭和前期跟大家介紹的12mm F2.8、15mm F2相比雖然光圈不及,但是它有著獨特的本領----移軸功能。
  • 不談情懷,只論實力——老蛙15mm鏡頭測試
    VideoMaker@VideoMaker.cn 靠著獨特的定位與絕佳的時機,老蛙鏡頭在攝影圈已經風生水起,但其用於視頻拍攝會有怎樣的表現今天,就讓VM為大家解析一下LAOWA(老蛙)LW-FX 15mm F4.0 WIDE MACRO 1:1鏡頭!
  • 什麼是移軸鏡頭?與普通的廣角鏡頭區別在那裡?
    在老蛙15mm F4.5 W-Dreamer發布之時,為什麼這麼多攝影師都在關注?今天 Richard Wong 來為你一解疑惑。簡單介紹(00:00-02:42)• 老蛙15mm F4.5最大移軸量達11mm,首發有尼康F口和佳能EF口,2021年初會發售尼康Z口,佳能RF和索尼E口(以及L口)。• 不同卡口的光學設計、畫質等基本都是相同的。因為是全手動機械鏡頭,所以幾乎可以使用轉接環轉接到市場上的任何相機。
  • 新品測試丨微單絕配 LAOWA老蛙15mm F2 FE鏡頭冰島試拍體驗
    Zero-D FE 鏡頭老蛙15mm F2.0 Zero-D FE 鏡頭拍攝  以前幾乎沒有接觸過手動頭,所以很感謝有此機會試用並測試這支老蛙15mm F2.0 Zero-D FE 鏡頭拍攝,它讓我對手動頭有了完全不同的認識。之前就經常聽朋友談論過老蛙鏡頭,但並沒有親手嘗試過。
  • 測評 | 國外媒體優質測評全記錄——老蛙15mm F2 D-Dreamer
    摘選:老蛙是市場上最早開始為尼康z口和佳能RF口製造鏡頭的廠商之一,推出了15mmF2「零」畸變鏡頭。推薦理由體積小 老蛙團隊充分發揮了無反相機短法蘭距的特點,在較廣的焦距下將鏡頭的體積做到了極致。價格 老蛙15mmF2價格合理。
  • 老蛙100mm f2.8 2:1全幅微距鏡頭傑哥測試報告二(細節表現)以及老蛙微距系列鏡頭闡述
    做工和手感都非常出色,拍攝體驗那種感覺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可以說是目前最好的百微鏡頭,老蛙100mm f2.8 2:1全幅微距鏡頭老蛙100mmf2.8 2:1全幅微距鏡頭全面升級了微距拍攝體驗。老蛙60mm f2.8 2:1微距全幅鏡頭效果25鏡頭是2.5到5倍,拍攝距離沒有最遠和最近,拍攝距離是4到4.5公分。
  • 老蛙全畫幅10-18mm鏡頭建築拍攝評測
    正因如此,老蛙這支10-18mm鏡頭勾起了我的好奇。很多時候,拍攝建築和室內的常見問題都是因為被攝物太大裝不進畫面而導致。如果沒有合適的設備,在嘗試保持透視的同時拍攝高層建築,或者在該位置存在許多障礙物的情況下拍攝相對較小的建築,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當然,你還可以選擇入手一支移軸鏡頭,但了解的人都知道想要拿到一支合適的移軸鏡頭也不是容易的事。
  • 評測丨LAOWA老蛙12mm F2.8鏡頭配上佳能5Ds R,看看國產神器能否餵飽5000萬像素?
    適馬12-24mm f/4.5-5.6 HSM DG II 的話,倒是還可以,但是其光圈相比較小,光學性能表現略有不足。總而言之,超廣角鏡頭的製作工藝和設計在鏡頭行業中是相對困難的一個領域,而LAOWA鏡頭在將鏡頭做到極致的同時保持合理的價位實屬不易,因此LAOWA 12mm可以說是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現階段的測試到此為止,更多的測試樣片和評測內容敬請期待。
  • 完美的畸變控制 老蛙12mmf2.8
    然而超廣角在拍攝建築時,通常有個讓人非常頭疼的問題,那就是畸變,因此通常會選擇移軸鏡頭專門用作建築拍攝。但是,移軸鏡頭體積大,重量大,攜帶不便,因此如果是出遊拍攝很難兼顧風光和建築。不過這個問題,隨著長庚光學的老蛙12mm F2.8鏡頭上市,有了很大改觀。本次筆者就帶大家看一看老蛙這款超廣角大光圈鏡頭的表現。本次測試搭配的機身為NIKON D810。
  • 國外測評 | 老蛙鏡頭15mm F2.0 Zero-D與你相約震撼星空夜景!
    >能RF卡口)評測https://nightscapephotographer.com/laowa-15mm-f2-zero-d-canon-rf-mount-review/過去幾周,我從長庚光學(老蛙鏡頭)公司租借了一臺老蛙15mm F2 Zero-D 鏡頭的RF卡口,在撰寫本文時,我手上的這支是澳大利亞唯一一支新佳能RF 卡口鏡頭。
  • 老蛙 12mm F2.8 Zero-D 全畫幅「零畸變」鏡頭!
    可變身為17mmF4移軸鏡頭的超值功能老蛙12mm F2.8 Zero-D全畫幅「零畸變」鏡頭拍攝的移軸效果圖移軸後:LAOWA老蛙12mmF2.8+移軸附加鏡(MSC)+SONY α7II拍攝 作者:小黑攝影值得關注的是,LAOWA老蛙團隊還專門為LAOWA老蛙12mm F2.8 Zero-D全畫幅「零畸變」
  • 評測丨容納一切的力量 攝友開箱老蛙12mm f2.8鏡頭
    2.8L II USM 右:老蛙12mm f/2.8老蛙 12mm f/2.8鏡頭F8光圈老蛙 12mm f/2.8鏡頭在拍攝時間遮光罩可能沒有擰到位個人認為這個是一款值得大家擁有的頭頭點擊下方連結了解更多老蛙12mm F2.8 Zero-D鏡頭的奧秘   ☟☟☟歡迎長庚光學LAOWA老蛙鏡頭的用戶和攝影師發送好片與我們分享,我們將不定期推出攝影師的實戰拍攝經驗和老蛙鏡頭的權威測評。有乾貨,請砸來!
  • 揭秘丨關於移軸 你不得不知的那些事兒!
    大家好,我是神眼,我又來聊移軸了。可能有人會問你怎麼老講這個,因為我是直男啊,我喜歡將樓拍的直直的,哈哈!上篇文章跟大家聊了老蛙MSC的基本操作技巧,很多朋友嫌不過癮,或還是不懂移軸是怎麼回事,那麼今天我就為大家奉上移軸的一些基本工作原理!
  • 使用老蛙超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資深攝影師Delpan為你解讀!
    早在去年,從朋友圈得知了老蛙這個品牌後,就迅速地路轉粉,但是作為一個沒時間出門的風光狗,拍攝機會其實並不多,首發就下單買了12mm但卻沒能趕上收貨帶去新疆,還好有朋友帶了一顆尼康卡口的老蛙12,費了老大的勁,用了兩層轉接環裝上了A7R2拍了兩張,出色的素質讓我堅定了成為老蛙的腦殘粉~LAOWA老蛙12mmf/2.8 D-Dreamer鏡頭光圈
  • 老蛙鏡頭中國驕傲
    參觀者通過現場試拍,去體驗老蛙鏡頭的性能,在試拍過後,無論是老蛙的鐵桿粉絲還是剛剛認識老蛙的攝友都對老蛙鏡頭紛紛讚許不已。1:1 鏡頭是針對 FULL SIZE全畫幅設計的數碼單反交換鏡頭,可以從1:1 倍攝影倍率到無窮遠均可很好成像的超廣角微距鏡頭,可以體驗到超廣角帶 來的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力。
  • 老蛙12MM/F2.8超廣角「零」畸變鏡頭 拍銀河
    老蛙12mm/f2.8,一支同時擁有超廣角和大光圈的手動鏡頭。
  • 海外評測丨聽說,ePHOTOzine給LAOWA老蛙7.5/2做了個「全身體檢」?
    >長庚光學LAOWA老蛙7.5mmf/2 MFT超廣角鏡頭評測LAOWA老蛙7.5mmf/2 MFT鏡頭憑藉一貫紮實的做工與非凡品質,LAOWA老蛙鏡頭逐漸在市場中贏得良好聲譽。此次測試的主角則是針對M4/3系統所設計的最廣大光圈鏡頭——LAOWA老蛙7.5mmf/2 MFT,換算全畫幅系統等效於15mm焦段,視場角可達110°左右。基於這一規格參數,相信接下來的測試會很有趣,OK,開啟進一步測試。鏡頭特點與操作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