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中國以房地產為投資來源相關行業頓時全部陷入資金困局,此前由房地產背書投資的文旅產業,也隨即資金吃緊屢現「風波」,萬達、恆大、萬科、碧桂園、華夏幸福等中國文旅地產的頭部企業均開啟了戰略收縮,紛紛開始尋求「活下去」的創新出路,曾經作為中國文旅排頭兵的萬達面對資金壓力更是痛心割肉、揮刀斷臂,將旗下13個文旅項目悉數打包轉手融創,不禁讓業界感到文旅地產的「冬天」似乎真的來了。
面對寒冬,曾經高歌猛進、方興未艾的中國文旅,如何化解危機、求得生機呢?
且讓我們一起為中國文旅「懸絲診脈」。
文旅地產由「量變」到「質變」,競爭力還看匠心
據統計,目前已有超過1/3的百強房企進入到了文旅地產領域,中國建成、在建的文旅項目多達近萬座,在體量上已經趨於飽和,然而近年來真正能夠沉澱下來能夠穩定運營並且取得不錯口碑和業績的項目卻是鳳毛麟角。究其原因,還是有些開發商太過功利,忘了「初心」。
據業內人士反饋,由於文旅項目政策優異,很多開發商都將其作為拿地的突破口,項目概念天花亂墜然而卻遲遲不能落地,開發開發商拿地後項目圍擋一圍就是幾年,反而是配套的住宅地產轉眼拔地而起,真正具有內容和競爭力的文旅項目卻鮮有所見。可見,傳統地產開發商轉投文旅,依舊沒有擺脫「地產思維」,寄望於通過文旅概念炒熱住宅項目,進而快速變現「文旅紅利」。
然而,如果把文旅項目按照上述這類投機行為來做,那麼無疑是殺雞取卵,飲鴆止渴的短視行為,此舉毀掉必將是企業的口碑和信譽!只有把文旅項目當做真正的實業來踐行,用項目的品質、內容、特色、運營、服務給區域帶來客流、資金流、人才流、技術流,幫助區域實現產業升級、經濟發展、品牌提升,這才是地方政府真正需要的合作夥伴,是地方人民真正需要的匠心企業。
而一座高品質的文旅項目,相比於酒店或商業等單體項目,具有建築集群大、分散廣的布局特點,在建築風格上集民族性、文化性、藝術性於一體,工藝複雜,未來將每日服務數以萬計的國內外遊客,因此,如要打造一座精品的文旅項目,必須在項目設計、管理、施工、質量、效率上多箭齊發、出類拔萃,方能經得住市場的檢驗,成為業界經典。
以業界「黑馬」復華文旅今年剛剛開業的復華「麗江國際度假世界」項目為例。
在設計階段,為了體現麗江當地的民族風情,復華文旅創新地採用鋼筋混凝土、鋼結構、木結構交叉的構造。主體最大層高12米、地下室最大層高8米,含309個雙曲線弧形屋面,1854個藝術性戧角,139種不同戶型的別墅,橫跨36米無立柱構造。
這使得項目從內到外,均能讓人耳目一新,並讓麗江當地的民族特色完美融入項目建築中。
對此,從《中國產經新聞》的細膩描繪中即可窺見一斑:玉龍雪山腳下,一條寬闊的景觀河道將復華麗江國際度假世界分割開來,一邊是超五星級的麗朗國際親子度假酒店、棲君臺等安心臥榻的精品酒店民宿,飛簷翹角的瓦屋建築巧妙融匯了現代設計元素和納西特色之美;一邊是非遺納街、未來影城、國際風情酒吧街等文娛秀場,燕舞鶯歌的娛樂殿堂完美接納了國際潮流與東方婉約。而河道之上,在星夜未央之時,則將上演精彩的夢幻水秀,將科技之美與民樂之悠揚交相輝映。
而為了呈現這一絕美景象,復華文旅在設計階段就數易其稿、在施工階段幾度重裝,預算和工期在復華文旅董事長王新的眼裡都遠遠不及作品的品質和用戶的讚譽般貴重。
「實業興邦,空談誤國」,中國的房地產已經逐漸遠離投資屬性,回歸住宅的本來面目,開放商們也意識到了產品的品質、品牌、服務提升才是未來中國房地產的唯一競爭力,作為中國房地產重要衍生的文旅地產自然也不能再繼續本末倒置的以地產為核心,而應該儘快回歸以文旅項目為核心的正路,這才是中國文旅獲得長足發展的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