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神的勝利 安吉利卡
在神話故事中,厄洛斯並不是未諳人事的寶寶,而是一個漂亮頑皮的少年。他皮膚白皙,金色鬈髮,嘴唇如玫瑰,背上有一對金色的翅膀,手中有金和鉛兩種箭,有時一手持火炬。經常與母親在一起,蒙著眼睛,惡作劇般地到處亂飛亂射,中了金箭的要產生愛情,中了鉛箭的要拒絕愛情或失去愛情。歷史是由階級鬥爭和男女鬥爭雙引擎驅動的,所以它才從來不曾停止運行。但這兩架引擎並不協調工作,所以經常把歷史弄得南轅北轍、東倒西歪。可怕的是其中那架以荷爾蒙為燃料的引擎竟然是由一個熊孩子、小賤(箭)人——厄洛斯(羅馬神話中的丘比特)負責的,難保他不像太陽神的兒子法厄同那樣交通肇事,弄得天地一片大火。
厄洛斯的起源遠比阿佛洛狄忒複雜。在早期神話中,他是從混沌中誕生的宇宙四位(或有別的說法)本源神之一,可見希臘人把情慾看作為世界的基本元素。也有的神話說,宙斯在一統江湖之後,自己變成了厄洛斯,這就有點兒黨政一把手的意思了。隨著神話的發展,厄洛斯逐漸人格化,最重要的標誌是他有了父母:一般認為母親是愛神阿佛洛狄忒,父親是戰神,或說火神,或說赫爾墨斯,甚至有人認為是宙斯。不過宙斯是最不可能的,有的神話說,厄洛斯出生時,宙斯曾經想殺死他,他是不會親手創造出這麼一個與自己分庭抗禮甚至經常非禮的小壞蛋的。
通行的說法是:厄洛斯是愛神與戰神私情的結晶。至於母親為阿佛洛狄忒,並非原始設計,而是機構合併的結果,否則一個神話體系中就有兩個愛神了。具體合併過程不可考證,但二者的關係可以推論:厄洛斯是母親的附屬和跟班,母子同心,也略有分工。母子的工作方法也有區別,母親是思想工作,軟體驅動,厄洛斯完全是過家家作風,狙擊手路線。母親可能還兼顧婚姻問題,厄洛斯是孩子,又不是婚姻的孩子,所以才不管什麼婚姻呢!對他來說,一切都是遊戲甚至是惡作劇。
愛神與普緒刻 傑拉爾 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
希臘神話是唯美的,但並不因此撒謊,其中對愛情的認識更接近於真實與核心。厄洛斯是情慾的象徵。在早期的神話中,他是一種佔有的欲望和危險的力量,混亂,瘋狂,殘忍,狡猾,難以駕御,使用愛情之斧和鞭子驅趕著人類,像風一樣來去無常,四海為家。愛情天使更像是職業殺手和恐怖分子。他是人類背後的一種盲目力量,威力強大,無所不在,連宇宙之王宙斯也一再被他徵服。希臘人深諳此中的無奈,所以有一句格言說:「愛神啊,你是統治人類和諸神的暴君。」當然,厄洛斯有兩面性,他也是忘我的陶醉、溫暖的安慰、微癢的快感和酸甜的幸福。因此古希臘女詩人、「第十文藝女神」薩福稱他為「帶苦味的甜蜜」。
西方的一些油畫或漫畫表現愛情場景,常把厄洛斯常描繪為一個乳臭未乾的胖乎乎的小男孩,像充氣娃娃或天使一樣拿著玩具箭飛在半空。這基本出於繪畫美學和戀愛心理學的考慮:情人們進行「少兒不宜」的戀愛,旁觀的第三者自然不宜是帶有威脅性的成年人。愛神不應該這麼小,幼兒園小班的娃娃怎麼能戀愛結婚呢?2004年雅典奧運會開幕式上,天空中飛翔的愛神厄洛斯又顯得太大,有點像本科男生了,一個本科男生怎麼捨得把女孩子介紹給別人?
在神話故事中,厄洛斯並不是未諳人事的寶寶,而是一個漂亮頑皮的少年。他皮膚白皙,金色鬈髮,嘴唇如玫瑰,背上有一對金色的翅膀,手中有金和鉛兩種箭,有時一手持火炬。經常與母親在一起,蒙著眼睛,惡作劇般地到處亂飛亂射,中了金箭的要產生愛情,中了鉛箭的要拒絕愛情或失去愛情。不知道希臘人有多少故意的設計,反正厄洛斯的每一種特徵都可以引申為愛情的特徵,也許這是「過度詮釋」了。
厄洛斯是戰神的兒子,大概是象徵著愛情中本來就有戰鬥的因素,他像父親一樣喜歡人世間的熱鬧與混亂。箭是殺人武器,用作愛情工具,仿佛是說,愛情是一種使人受傷甚至能要人命的東西。金箭生情,鉛箭絕情,表明愛情除了美學還有經濟學。火炬和利箭俱備,意味著愛情中痛苦和溫暖交織。他是蒙目的,很顯然愛情因此獲得了某種非理性、盲目性和隨機性。當然,他蒙著眼睛也可能表示「少兒不宜」、「好害羞」、「對不起」或「我不是電燈泡」的意思,因為他經常親臨現場。小愛神扇動的翅膀,似乎暗示著愛情的變幻無常和失敗。他永遠是個孩子,弓箭是他的玩具,愛情是他的遊戲,於是愛情就成了天真純真的過家家、非功利主義的遊戲,一種不能長大成熟的情操。借用計算機術語來說,婚姻是作業系統,戀愛只是遊戲程序;遊戲出問題可以換一個玩,作業系統出問題就麻煩了,難怪微軟要不斷打補丁維護了。但小愛神從不管作業系統的事兒。
火神網中的阿瑞斯和維納斯 克拉克 英國倫敦,惠特菲爾德畫廊
這個外表純潔無辜的好少年,亂點鴛鴦譜,殺人不見血,一意而孤行,見異則思遷,在他身上,找不到一樣純粹的幸福和可靠的品質。宙斯的專制尚有迴旋的餘地,這個小孩的混蛋與霸道卻不容商量。在莎士比亞的一部戲劇中,有個貴婦人睡夢裡中了厄洛斯的金箭,結果醒來一睜眼就愛上了一頭小毛驢。厄洛斯也一定不喜歡智慧,至少不喜歡別人的智慧,所以才給他們國家最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分配了一頭母獅。如今大街上的情侶和夫妻中有多少這樣的毛驢與獅子呢?
西洋漫畫描寫兩個人相愛,常畫一支箭穿透兩顆心,上邊有飛翔的小愛神。這個構圖粗看跟烤肉串一樣簡單,細想卻是關於愛情的最通俗、最偉大的詮釋。傷與飛也許是愛情的本質和宿命:傷是痛苦,飛是無常。很多心靈雞湯讀物上喜歡說愛情是奉獻什麼的,把愛情與慈善捐款或學雷鋒做好事混為一談。這種貌似高尚的說法其實是謊言,奉獻還有那麼多的痛苦和麻煩嗎?愛情中的奉獻是存在的,但有前提,就是我喜歡、我願意。它根本上是一種利己主義,是一種延長的、擴大到自身之外的利己主義,通過愛別人實現愛自己。這種自私的愛永遠無法達到宗教般的奉獻與博愛。這也意味著,愛情越強烈,就越痛苦。愛情的幸福程度一定與它的痛苦深度相等,有多痛苦才有多幸福。而且越難實現,就越像愛情,所以單相思最像愛情。比如一個人身心憔悴含著淚寫情書的樣子,肯定比一對情侶在海邊歡樂地奔跑、奔向結婚登記處更感人,因為他是在創造愛情,而後者是在消費愛情。
飛的意義也毋庸諱言,愛情的法則是激情,激情很難在很高的強度上保持很久的長度,在達到一個限度之後註定無法向上發展,這是人類的限度。愛情是人性追求神性,其墜落無可避免。法國作家阿拉貢有句名言:「愛情總是不幸的。」你越覺得了不起就會越不幸。這不是愛情的悲觀主義,傷與飛也正是愛情的價值之所系,正如因為有死亡生命才寶貴一樣。如果你的愛情不再痛苦,也不擔心飛逝——打住!你是不是結婚了,還是衰老得失去了性別?希臘神話中有大量的愛情故事,常常是從痛開始,又終於痛,中間含著淚和血。
愛情的起因就是傷痛。柏拉圖對話錄《會飲篇》中,講述了一個關於愛情(包括同性愛情)起源的故事。據說從前的人類是四條胳膊四條腿,四隻眼睛,簡而言之,就是兩個現代人的形象之和。這樣的人三頭六臂,好生了得,以至於連宙斯都害怕了。他可能諮詢了一個木匠出身的專家,然後採取了一個非常徹底的解決辦法,就是把人一鋸兩半,然後縫縫補補,粘粘連連,就成了現在人的這種樣子。這樣的人類威力大減,不再對神構成威脅,宙斯放心了,但「刑餘之人」卻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或殘疾,我們現在稱之為愛情。一個完整的人被分成兩半,免不了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想重新合攏到一起。一旦找到了(最好到大學校園裡找,大學是愛情招領處和失主俱樂部),就互相擁抱,不肯放手,連飯都不想吃。很顯然,愛情就是要恢復人的完整統一狀態,醫治好被截開時的傷痛。有時候移植錯了,不是原裝的,再斷開就格外的痛。而厄洛斯似乎特別喜歡倒賣器官,異體移植,人世間的傷與飛因此連綿不斷,代代重演,成為原罪。其實也不啻人類,即使宙斯和愛情女神阿佛洛狄忒甚至厄洛斯本人都不能避免愛情的傷痛。
那耳喀索斯 布留洛夫 聖彼得堡,國家博物館
厄洛斯是小神,但名氣很大。中國人也常說「中了丘比特(厄洛斯的羅馬名字)的金箭」,而不說紅繩什麼的。這種洋為中用證明了傷與飛的普適性,也反證了國產神話在愛情內容上的貧乏與虛偽。眾所周知,中國神話中具有愛神身份的是月下老人——一個老頭,性別、年齡、形象都不浪漫,也不安全,還不如派個大嫂甚至大娘。而且他手裡拿的是赤繩,要把兩個人拴在一起,變成一條線上的螞蚱,像警察抓小偷一樣,這就太像結婚登記處的工作了,更不能表達愛上一個人時利箭穿心的滋味。而且結婚登記處才建了多少年,即使聘了一個老幹部主管,也無法比擬厄洛斯那樣深遠的淵源。
厄洛斯的羅馬名字是阿摩爾(愛情之意)或丘比特(情慾之意),但丘比特更為人們所熟知。據說在所有的神消失之後,世界上還有兩個神存在:一個是厄洛斯——愛神,還有一個是普緒刻——人類的靈魂。
(以上整理自《神在人間的時光:希臘神話欣賞》)
了解希臘神話的最佳讀本,一本絕對有趣的書!
希臘神話創造了一個全然美好的、毫無掩飾的魅力年代。找不到不愛它的理由!
深閨少女常在一陣頭暈目眩的幸福中失身於英俊而強力的神靈;
妖怪妖而不怪,斯芬克斯既聰明又講理;
土匪匪而不土,扳松賊辛尼斯豈非最早的彈性力學專家?
天上的黃道十二宮、88個星座永恆上演著神靈的變形與魔法;
地上的露珠是女神的眼淚,桑葚染著情人之血,夜鶯哀鳴著女人的幽怨
……
讓你隨心所欲、隨看隨懂、爆笑不已、欲罷不能!
「那裡夜夜都有月光」,希臘神話是一個充滿魅力的令人神往的世界。詩人們稱頌「我愛回憶那毫無掩飾的時代」、「今夜的天空很希臘」,甚至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馬克思也說希臘神話「能夠給我們以藝術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說還是一種規範和高不可及的範本。」
希臘神話作為西方文化的源頭之一,同時對西方的文化與生活影響深遠。了解西方社會,希臘神話是必備的文化修養。
陳喜輝老師的希臘神話欣賞課在哈工大開設近20年,每年選課學生近2000人,極受歡迎。從諸神的宏觀政治、微觀情史,到英雄的沉重命運、絕頂悲欣,他駕輕就熟,旁徵博引,巧妙打通,生動敘述。《神在人間的時光》以課程講義為基礎,在絕對尊重原典的前提下,把紛繁的神話重新編排,劃分為聖山王族、在野神靈、大地超人、傷愛飛情四大板塊,解決了由來已久的人神混講、故事交叉的難題,而獻給諸神的生動綽號則讓古老的神靈躍然紙上。闡釋極富當代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在毫無隔閡感的敘述分析中,解析故事深處蘊含的人性秘密與文化意義。
在作者的講解下,希臘神話是一幅世俗、明媚的圖畫,富於人生情趣和人文精神。為強化這一特徵,《神在人間的時光》精選了近百幅世界名畫,平添視覺的美感與生動的質感。■
覺得本文不錯?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可與好友共享精彩。
想獲取更多好文推送?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查看歷史消息即可。
中信出版社多樣交流平臺搭建中~歡迎您參與到「悅讀」與「思享」的體驗中來!喜歡的話也請多多向好友推薦哦~
我們的微信ID是citicpub,搜索「中信出版集團」可直接找到我們!
o(* ̄▽ ̄*)o
「我們提供知識,以應對變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