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7月24日訊 (記者 謝雯嘉 實習記者 李玥潼) 城市由人組成,煙火氣是城市應有的溫暖底色。攤販,遊人,食客,香飄十裡的燒烤,琳琅滿目的商品,人頭攢動的街道,三五好友的酒桌,夜幕下奔波的外賣小哥,堅守著「城市文明」的環衛工人……這是無數種情感滋潤下最真實的菏澤。
堅守在菏澤街角巷陌的擺攤人、手藝人、追夢人……他們眼中有火,心中有光,組成了這人間煙火。
城市,也在「煙火氣」中煥發活力,是熱鬧充實,是人間百態,也是許多人精神的棲息。人間煙火,山河遠闊,都交織著夢想和希望,生活和遠方。
煙火人間,奔波碌碌,為一碗舌尖滋味。月色下的百味人生,都在觥籌之間揉進千百滋味。和江湖酒友嚎著粗糲話語時,和親密的人耳語呢喃時,和家人圍坐可親燈火前時,總少不了幾口聊以與嘴巴相伴的美味。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中國山東網特別推輯《人間煙火》欄目,沿著味蕾的刺激,找尋菏澤街巷、角落裡的人間煙火;激起心中的漣漪,講述背後平凡、感人的風味故事。
暑熱褪去,藏匿在銀座小胡同裡的烤串和烤麵筋正在被有條不紊地準備著。程氏麵筋王已經在小胡同裡開了四年有餘,給人們帶來食慾的滿足和快樂。
「麵筋王」披星戴月烤麵筋,人生每步都算數
人常說,人生重要的決定總在不經意間就做了選擇。程氏麵筋王的老闆程大超的創業也是如此。
他13歲到淄博學廚,幾年學成歸來後,如家人願成為廚師,穩定平順。此景不長,程大超因為一場車禍休養一年,這段時間讓他重新思考了人生,決定走上創業之路。好事多磨,他首次創業,和朋友合夥開燒烤大排檔,卻只經營了一個夏天。19歲的程大超,想起自己曾和一個老師傅學習烤麵筋,這個成本小回報快的小本生意激發了他的二次創業想法。
他和父母商量後,「斥巨資」買了一輛三輪摩託車,用心地改造成仿古風格,掛上牌子和彩帶,衝勁滿滿地到銀座小胡同做起第一單烤麵筋生意。自家獨創的秘制紅油醬料使得程氏麵筋風味獨特,麻辣鮮美、醬香醇厚,吸引了很多顧客,生意還算紅火,但初來乍到,不懂行情,也沒有屬於自己的固定攤位,推著焊車,時常面臨著被趕的境遇。住在胡同裡的一位好心人就主動讓他在自家門口的小胡同前擺攤,才終於固定下了攤位。程大超披星戴月、日復一日地出攤,用心經營著,積攢起客源和好口碑。
兩年後,程大超接手小胡同裡的一家小店面,把焊車小攤發展成固定店面,組建起烤串的小團隊,辛勤澆灌著小店一點點壯大起來。從最初隻身一人風雨兼程到現在發展為六人團隊,從最初的烤麵筋到現在種類繁多的烤串、烤海鮮,客流量不斷增大、營業額也翻了好多倍,生意越做越紅火。
程氏麵筋王聞名全國,600名學徒慕名來學
「酒香不怕巷子深」,美味可口的程氏麵筋不僅吸引很多本地顧客,也讓很多年輕人刷到快手短視頻後看到商機,慕名而來,專程學這門手藝。如今,程大超已經收了600多名學徒,他們來自四川、內蒙古、陝西、安徽等等,遍布全國。程大超毫無保留地傳授秘制醬汁的熬製、麵筋的製法、烤法等等。學到手藝後,學徒們紛紛開起自己的小店,有的學徒已經擁有數家分店。
程大超說:「來學的主要就是以普通家庭為主,都是跟我年紀差不多的年輕小夥,咱這個投資小,讓老百姓也看見一些創業機會。」
守·望——麵筋王堅守匠心手藝,盼望小店茁壯長大
沒有成功來自偶然。年紀輕輕的程老闆身上有著難能可貴的品質,他鑽研細枝末節,連菜品擺放都要親自設計;他與時俱進,樂於嘗試新鮮,不斷創新改良烤串;他沉穩踏實,堅守對烤串的執念和本心,做到精益求精。「要把重複的事情做好」是他對自己的要求。「我現在的開店經驗還不夠,也不是很擅長經營,還是先想著好好把這個店開好,再去想開分店的事。」程大超覺得這個小店就像是他的孩子,傾注了無數心血,一點一點養大,看著它慢慢成長。
每天忙碌在高溫烤爐前,但程大超卻樂在其中。「晚上周圍銀座、飯店的人下班過來,要點烤串帶回家吃吃歇歇,也很滿足。有很多回頭客來吃,每次來都很熱情地打招呼、聊聊天,看到他們很喜歡這些串,我也很高興。」程大超一邊嫻熟地翻烤著滋滋冒油的麵筋,一邊笑眯眯地說。
平凡人的生活雖然簡單,卻也形形色色地向前。一日三餐雖然重複著,但也有滋有味地享受。華燈初上,胡同裡那家堅守多年的程氏麵筋王如約相待,為來來往往的顧客,串起舌尖美味。幾根外焦裡嫩的烤麵筋、一把香味撲鼻的烤串,滿滿的人間煙火氣,真實地讓人惦念,讓人流連忘返。
領取時間:7月24日—7月29日
地址:菏澤銀座小胡同程氏麵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