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榮寶春拍】一念蓮花開·清 劉統勳進呈本寫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2021-03-03 北京榮寶拍賣

 精品展時間  

08.14--08.17

 精品展地點 

榮寶齋大廈二層多功能廳

(北京市西城區琉璃廠西街 19 號)

 預展時間 

08.20--08.22

 拍賣時間 

08.23

 展拍地點 

萬達文華酒店

(煙臺市芝罘區勝利路 139 號)

一門三公 父子同宰



劉統勳,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的重臣。才華超群,學識淵博,為官清廉,恪盡職守,穩重練達,剛正不阿,政績卓著,德高望重。其平生恪守「不以筆墨招非」因而傳世詩文、墨跡極少。在《清通鑑》、《清史列傳》、《清史稿》、《清秘述聞》、《纂修四庫全書檔案》等清代諸多文獻中都能查到其事跡。

劉統勳畫像

劉統勳(1699~1773) 字延清,號爾鈍,山東諸城(今山東高密)人,雍正二年甲辰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先後直南書房、上書房、四遷至詹事。乾隆前期,歷官內閣學士、刑部尚書、左都御史、漕運總督、協辦陝甘總督、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乾隆帝對其非常倚重,說他「練達端方,秉公持正,朝臣罕有其比,故凡審決大獄,督辦大工程,悉命統勳前往蒞事,無不治者」。劉統勳官至宰相,為政四十餘載清廉正直,敢於直諫,在吏治、軍事、治河等方面均有顯著政績。

封面

劉統勳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中舉人,雍正二年(1724年)考取進士,被翰林院選為庶吉士,擔任編修。雍正時期,劉統勳歷任南書房行走、上書房行走和詹事等職務。乾隆元年(1736年),劉統勳被提拔為內閣學士,乾隆十七年(1752年),劉統勳進入帝國的核心權力機構,擔任軍機處行走,從此成為皇帝的左膀右臂。

局部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下旨修纂《西域圖志》,由劉統勳、傅恆、褚廷璋、何國宗等負責。劉統勳親率測繪隊歷經艱難險阻踏遍天山以北地區,遠涉巴爾喀什湖以西的吹河、塔拉期河,獲取了大量實地測繪資料,乾隆二十六年書成。《西域圖志》成為後來新疆地圖的藍本。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5月,雲南巡撫郭一裕慫恿總督恆文購買金銅製作禁物,劉統勳受命前往調查。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2月,西安將軍都賚剋扣軍餉,劉統勳再受皇帝欽命查案,又會審山西歸化將軍保德侵吞公款案,皆如實向皇帝奏明,深得乾隆的信任。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劉統勳任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兵部事務。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升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尚書房總師傅、殿試閱卷大臣。乾隆三十年(1765年)任東閣大學士、國史館總裁。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劉統勳七十大壽,乾隆皇帝親筆御賜贊元介景四字匾額。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出任《四庫全書》總裁官。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一月十六日,劉統勳赴紫禁城早朝,行至東華門外時,轎內忽然傾斜,抬轎人拉開轎簾發現劉統勳雙目緊閉。乾隆聽說後趕忙派御前大臣福隆安攜藥趕往救治,但劉統勳已經故去。乾隆皇帝親往弔唁,到劉統勳家門口時發現門楣窄小、家居簡樸,為之感動。回宮尚未進乾清門,乾隆就忍不住涕泣,對群臣說:我失去了一位得力助手,劉統勳不愧是真宰相,還親自作輓聯和懷舊詩,將劉統勳列為五閣臣之一,追授太傅,賜諡號文正。

局部

劉統勳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其文脈綿延,澤披後代。家門出現「一門三公,父子同宰」的盛況,而劉統勳本人善詩文、書法,詩文為當時文學家所著錄,書法取法元代的趙孟頫,書風溫文爾雅、中正平和,不激不勵,風軌自遠,以家學傳承長子劉墉,使其成為書壇巨匠做好了積澱。

為官清廉,剛正不阿



劉統勳為官正直敢言,不結黨營私。在左都御史任上,上書直陳當時權勢極大的大學士張廷玉和吏部尚書訥親拉幫結派,結成朋黨,朝野人士為之讚許,也引起了乾隆帝的重視。劉統勳作為朝廷重臣,常在朝中參與機務,與內廷宦官多有見面機會,但他「從不與內侍交一言」,加以避嫌。

劉統勳為官處事認真,重視民生。當時黃河水患不斷,且因黃河與運河交匯,黃河泛濫河床淤高,嚴重影響運河的暢通。在乾隆朝前期,劉統勳是治黃和保運工程的決策者和領導者之一,從乾隆十一年到十八年,幾乎每次黃河、運河出險,他都前去指揮治理。在治理水患過程中,他熟練掌握了防患和河運知識,「凡十視河堤,兩修海塘,前後章疏數十,皆合機宜,剔除積弊,利賴民生」。他為安定黃河、運河兩岸人民生活做出了巨大貢獻,當時河南百姓曾在黃河岸邊為他立生祠,以示紀念。

局部

劉統勳為官多年,但從不為己謀求私利,《諸城縣誌》記載他「家故有田數十畝,敝廬一處,服官五十餘年,未增尺寸」。由於清正廉潔,劉統勳倍受倚重,深得乾隆嘉許,至故去之時,家無餘資,房屋簡陋,可見為官之清廉。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一月十六日,劉統勳赴紫禁城早朝,行至東華門外時,劉統勳故去。乾隆皇帝親往弔唁,到劉統勳家門口時發現門楣窄小、家居簡樸,為之感動。回宮尚未進乾清門,乾隆就忍不住涕泣,對群臣說:「朕失一股肱!如統勳乃不愧真宰相。」劉統勳不愧是真宰相」,還親自作輓聯和懷舊詩:

乾隆皇帝挽劉文正公聯

泰嶽崩頹群岫冷,天容慘澹大星垂。

乾隆帝《故大學士劉統勳》懷舊詩

從來舉大事,要與眾老定。小利亦何慶,小失亦何病。

阿逆之初叛,眾論已紛競。統勳督陝甘,儲需任所勝。

欲奔巴裡坤,是殆亂軍令。治罪易廷桂,並命隨軍進。

五年大功成,釋罪重從政。賞罰寓經權,順應自取聽。

十餘年黃閣,總兼部務仍。遇事既神敏,秉性原剛勁。

進者無私感,退者安其命。得古大臣風,終身不失正。

局部

門庭顯赫,父子同宰


以劉統勳、劉墉為代表的清愛堂山東諸城劉氏是清代久負盛名的世家望族,創造了父子宰相、三世一品、八子登科的輝煌,先後出了 11 位進士,7 位二品以上高官,乾隆帝為其賜字「海岱高門第」。尤其是劉統勳、劉墉父子在乾隆年間同朝為大學士,劉墉之侄劉鐶之在嘉慶年間任尚書,3人死後分獲諡號「文正」「文清」和「文恭」,被稱之為「一門三公,父子同宰」。

局部

家族成員


祖父

劉必顯:劉必顯,字微之,號西水,為 劉家第一個進士。生於明萬曆 二十八年(1600年),天啟四年 (1624年)中舉,清順治九年(1652 年)中進士,卒於清康熙三十一年 (1692年),享年92歲。清順治朝進士,曾任戶部廣西司員外郎。

父親

劉棨:清康熙朝進士,歷任陝西羌州知州、四川布政使等職。

子孫

長子劉墉

次子劉堪

孫劉鐶之

劉墉,字崇如,劉統勳長子,也是著名的清官。劉墉於乾隆十六年(1751 年)中進士,在乾隆朝先後任知府、巡撫、左都御史、尚書、總督、 協辦大學士等職。在嘉慶朝,他又因向乾隆帝要回傳國玉璽及協助清除和珅而受到嘉慶帝倚重,成為大學士兼太子少保,有「定冊元老」之稱,權力和地位居漢臣之首。嘉慶九年病逝,追贈太子太保,諡號「文清」。

劉鐶之(1762—1821),清朝官吏。字佩循,號信芳,山東諸城(今山東高密)人。劉統勳之孫,劉墉之侄。乾隆四十四年(1779)進士。自檢討累遷至戶部尚書,兼領順天府府尹。復累遷吏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道光元年(1821)卒,諡「文恭」。

局部圖

文脈綿延,家學深厚

劉氏一門家族顯赫,文脈綿延,家風家學堪為天下表率。家族顯耀加之學養深厚,使得劉氏一族形成良好的家風,門第不墜。良好家風的形成往往是,家族之鏈上某個人物出類拔萃深孚眾望而為其他成員所宗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為家風之源,再經過家族子孫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訓,流風餘韻代代不絕,就形成了家族鮮明的道德風貌和審美風範。而促使東武劉氏家族的家風得以徹底確立的,當屬劉必顯——劉統勳的祖父、劉墉的曾祖父。

劉世勳祖父劉必顯非常重視學養,重視良好家風。他認為 :「教子之方,莫要於讀書。必能讀書乃能明理,能明理始能成器,始能保家,至進取成名。登科、發甲,固視乎命運。然其家三世讀書而發始達者十居八九;若先世目不識丁,而其身崛起田間,至登甲、乙榜者,百中僅一二焉。俗語所以說書讀三世發』之言也。」良好的家教,使劉氏子孫不依賴父輩,樹立了較強的自尊心和進取心,一個個成為學富五車的飽學之士。

局部圖

在劉必顯的教育和影響下,他的4個兒子中有兩人中進士,他的17個孫子中,有12人中舉。尤為可貴的是,劉必顯的子孫們都恪守了「清廉做官」這一家訓。後來,劉必顯晚年辭官歸故裡,在今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戶部鄉楊家峪村一帶構築別業,名曰「槎河山莊」。「槎河山莊」建好之後,劉必顯即搬來居住,此後便一直在山莊中教育子孫力學苦讀。而後,劉必顯將「槎河山莊」交給次子劉棨——劉統勳的父親,劉墉的祖父。劉棨不負父望,為官清正廉明,官至四川布政使,為清代著名廉吏,康熙皇帝親筆書寫了「清愛堂」三字賜予劉棨。從此,劉家就以「清愛堂」為自家的堂號,聲名遠播。

因為家學功底深厚,劉氏家族中知識淵博、學問精深者代不乏人。同治二年(1863 年),劉紹庭編《東武劉氏詩萃》,收錄劉氏八代72人詩作,反映了家族詩學之盛,諸城劉氏被稱為「山東詩文世家」之一。劉統勳不僅詩文皆佳,還提攜了大批後輩學者。劉墉更是學識淵博,被認為 「熟於《史》《漢》,博通前人詩書文詞,尤精於內典,傍及說部」。其後裔劉喜海撰有多部金石學著作,被認為是清代金石學名家之首。

局部圖

詩文書法,無一不精


清代著名學者洪亮吉在《北江詩話》一書中說:「劉文正統勳,不以詩名,然偶有所作必出人頭地。」由此可知文正公一生雖作詩不多,但質量很高,頗為世人所推重。特選摘兩首,以供欣賞:

汪師著侍講寓齋同年小集

娟娟玉露滴清圓,淨洗新涼水碧天。

稠壘壺觴叢樹下,凌兢馬影多陽邊。

深杯到手辭難卻,好雨如珠斷復連。

欲繼高吟還自笑,強安一字苦拘牽。

告登

呼酒當筵更勸君,十年幾此坐論文。

酸鹹自辨閒中味,聚散還同霽後雲。

良夜流光欣共賞,蕭齋風物得平分。

鵷鴻臺閣年來滿,鷗鷺忘機戀舊群。

劉統勳平生善書法,其「書法承旨,筆意清剛」。儘管後世劉統勳書名不顯,但他的子孫卻因此繼承家學,成為了書法巨擘,其品德才學,學富學養,遺澤子孫,光芒萬丈。其子劉墉幼承家學,書法作為家學的一部分,也在傳承中得到繼承和創新。劉墉書法名噪一時,是帖學的集大成者,被稱為「濃墨宰相」,《清史稿》云:「墉工書,有名於時。」從書法傳承的角度來看,劉統勳書法上承家學,下啟劉墉,為劉墉書法成為時代巨匠做好了鋪墊,在傳承上起到了過渡作用。

清朝是以滿族貴族為主,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加強和人民的文化聯絡,清朝各帝都推崇佛教,有些皇帝還精研佛學,如順治、康熙、雍正、乾隆諸帝,拈香敬佛念佛珠已溶入清代帝王日常生活習慣中,成為皇帝們每天必修的「功課」。清帝所住的養心殿設有東西佛堂,皇帝日常在此拈香敬佛念佛珠,並規定西佛堂佛誕日念經。

位於紫禁城西北角建福宮花園南的中正殿,以它為中心自南向北分布了十座藏傳佛教建築,是清代宮廷藏傳佛教活動中心,養心殿佛堂和中正殿佛堂是皇帝一人專用的,清宮記載乾隆帝經常前往這些佛堂拈香,在他執政期間,他下旨大規模興建佛寺,建造修復佛像,翻譯佛經,鑄造法器,並在宮內舉行頻繁的祭祀活動。清乾隆皇帝二十五歲即皇帝位,從乾隆元年至三十九年,每年的元旦和四月八日浴佛節,乾隆均無例外地抄寫《心經》一部,從未間斷。乾隆四十年(1775)年以後,花甲高齡的乾隆皇帝用更多的時間抄寫佛經,每月的朔日(初一)望日(十五)浴佛日、八月十三日生日及中年節,都要抄寫《心經》一冊。俗話說「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朝廷大臣們沐浴更衣、口銜苦茶、恭楷寫經進呈御覽 則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清前期的這一特殊的宗教文化現象。

臣工寫經是朝廷重臣奉皇帝敕命手寫的經書,據《中國宮廷善本》一書介紹:清代皇帝虔誠發心,會與每月初一、十五朔、望二日和四月初八浴佛日,還有皇帝的生日,稱為萬壽節抄寫經書,還會敕命朝廷重臣和皇帝身邊的伺從在太后、皇帝的生日,或宮中重大慶典特殊日子裡,用泥金或墨書精抄佛經進呈入宮。有資格進獻手寫經書的,均是位尊權重有身份有地位的大臣,或是皇帝得寵的朝廷大員。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現存的清代名 臣寫經進呈本是很具宮廷特色的特藏文物,裝潢考究,精美華麗,很能代表清前 期書籍裝幀工藝的最高水平,紙張為宮廷庫磁青,上下花邊為如意館繪製西蕃蓮紋,寫經字體 恭繕精寫,富麗堂皇,最能反映出清代館 閣體書風的面貌。泥金寫經熠熠生光,恭楷書寫古雅端莊,更有名家所繪說法圖,蠅頭細書,一筆不苟,顯示出非凡的繪畫書法功力。宮廷金字經是皇宮供奉的聖物,極少流出宮外,有豐功偉績的大臣,皇帝會賜一冊供奉。極其珍貴的宮廷寫經是用金寫成,是內務府用最上等最純的黃金經過特別調製的,特點是奢華、醒目、經久耐用,能歷數百千年而不褪色,誠乃宮廷法寶。

局部圖

宮廷金字經是一直秘藏皇宮的珍貴佛門聖寶,這些集合了當時最頂級的皇家資源,頂級的皇家材料,誠心為佛祖所做的法寶,材質與法力賦予了這些法寶擁有金剛不壞之身,永世傳承。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從未昭示海內外的宮廷孤本,主要包括皇帝御筆寫經,臣工抄寫經書等。這些一直秘藏於深宮的珍貴寫經,書品好,書寫材料很獨特,版本精良,裝飾極其考究,具有鮮明的皇宮特色。在書史、版本史、中國文化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開經的佛說法圖所繪栩栩如生,金光四射,立體感很強。此件磁青描金寫本,抄寫恭敬,書風流暢,一筆不苟,恭繕精寫,顯示出非凡的書法功力。裝潢考究,精美華麗,,富麗堂皇,代表清代中期宮廷佛經抄寫裝幀工藝的最高水平,古雅端莊,熠熠生光。

局部圖

今有幸見到劉統勳書《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下》瓷青描經,前後加鈐「乾隆御覽之寶」,出自乾隆敕令,紙墨皇室莊嚴,當朝丞相沐手所書,身份華貴無匹。展卷悅目,文人書卷氣躍然紙上,見字如面,字如其人,從此卷也可以窺見齊魯孔孟先哲清廉方正,溫良恭儉的處世態度,猶不能不以之興懷,而由衷的發出欽佩和讚嘆。

從劉世勳的這幅為皇帝敕命,精心抄寫佛經上。書法虔誠,有元人趙孟頫風軌,儒雅衝和,不激不勵,代表了文人士大夫審美意趣和高尚情懷,從這幅經卷上,歷史找到了最好的詮釋,佛光燦然,萬世至寶。

838 清乾隆  劉統勳進呈本寫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25×10.5 cm.

RMB: 300,000-500,000

相關焦點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合掌)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唐罽賓沙門 佛陀多羅 譯如是我聞。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惟願不舍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 【北京榮寶春拍】一念蓮花開 · 明代永樂皇帝御製瓷青金藏經
    >08.23 展拍地點 萬達文華酒店(煙臺市芝罘區勝利路 139 號)2020年8月榮寶「一念蓮花開」敦煌寫經與古籍善本專場與此明永樂宮廷寫經有幸結緣,使得這件隱藏光芒的佛寶再度驚鴻現世,佛光普照。這些經咒集均有一些共同特點:墨箋紙,經摺裝,泥金小楷兩面書寫,所錄內容以佛教信徒日常曄誦的經咒為主,多數經咒前有泥金繪佛教諸尊像。每部抄本最後還附有墨箋紙泥金書種子字曼陀羅(而乾隆本無)。目前,此件為已知的存世的第五件明代永樂御製宮廷寫經已經驚鴻出世,浮出水面,這一件堪稱國寶級的寫經即是這次一念蓮花開」敦煌寫經與古籍善本專場無上宮廷佛寶!
  • 《圓覺經》: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
    《圓覺經》: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敬摘自《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淺釋(59)|第十二集 初心菩薩
    眾生的生滅多壽命就短,我們的壽命為什麼這麼短呢?我們的生滅現象太嚴重了。佛給我們講,一剎那有無量無邊的生滅,力士一秒鐘能四彈指,一彈指有六百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淨空法師說這還是方便說,並不是實說。實說有無量無邊的生滅,比這生滅現象還多。我們的生死這麼快,因為我們的生滅現象迅速,生滅現象多,所以我們壽命就短。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淺釋(48)|第十一集 大木成舟
    誦任何經誦完了,說話說完了,一切情況下都是一句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跟念釋迦牟尼佛一樣,告訴我們定慧等持,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不二。接著學習《圓覺經》,上一堂課學到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一切世界始終生滅,現在科學家才了解到,以前說了都不信,現在是每個星球都有毀滅,都有生起的時候。
  • 北京榮寶2020秋拍6.296億元落錘|春拍藏品持續徵集中
    12月21日凌晨,北京榮寶2020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圓滿收官。此次北京榮寶秋拍呈獻中國書畫、古董文玩、佛教典籍、古籍善本、名酒佳釀五大門類,以6.296億元總成交額和88.7%的總成交率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直解憨山大師 著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此問圓覺妙性,聖凡平等,因何而有修證差別也。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北京榮寶2020秋拍圓滿收官!
    經過1天的激烈爭奪,北京榮寶2020秋季藝術品拍賣會於12月21日凌晨圓滿收官,中國書畫、古董文玩、佛教典籍、古籍善本、名酒佳釀五大門類取得總成交額6.296億元,總成交率88.7%的戰績!拍賣現場中國書畫板塊作為本季秋拍的重頭戲,拍前備受各界關注的LOT.313 齊白石《蔬果花鳥冊十開冊頁》是榮寶齋收藏的精品之作,最終以成交價3680萬元的優異表現稱雄全場。值得一提的是,LOT. 301 張大千《瑞士雪景》以724.5萬元成交,表現不凡。
  • 弘一法師《圓覺本起章》現身2015西泠秋拍
    他對晉唐諸譯的華嚴經都有精深的研究。曾著有《華嚴集聯三百》,可以窺見其用心之一斑。」 弘一大師在講學中曾說:「此宗最為廣博,在一切經法中稱為教誨。宋以後衰,今殆罕有學者,至可惜也。」他認為對《華嚴經》應當「讀誦、研習宜並行之」,因學者根器不同,開出各類經書目錄。   此冊《圓覺本起章》就是弘一大師為躬行佛法所作,前有程十髪題曰:「泓一大師墨寶。
  • 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的含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或稱《雜華經》。中國華嚴宗即依據本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等妙義為宗旨,是一部很長的佛教經典。常言「不讀華嚴經,不知人間富貴」那麼佛陀所說的這部經典,經題到底有什麼含義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 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普賢行願懺儀
    編者按:普賢菩薩十種廣大行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經中一一述此十大願,明其功德無量。然此十大願為一切菩薩行願之標幟,故亦稱普賢之願海。以此菩薩之廣大行願,故稱為大行普賢菩薩。
  • 綠度母修法(諾那活佛傳)
    在唐密(唐代從印度傳入漢地之密法)中,稱度母為「多羅菩薩」,又作多利菩薩、多唎菩薩、多隸菩薩。意譯作眼、妙目精、極度、救度、瞳子。據《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觀自在菩薩授記品》載,觀自在菩薩入普光明多羅三昧,以三昧力,由眼中放大光明,多羅菩薩即由光明中而生。此多羅菩薩光照一切眾生,猶如慈母般之憐愍、救度眾生出離生死苦海。
  • 西泠網拍·一月月拍 | 古籍文獻金石碑帖、日本古寫經精選
    朱孔陽舊藏《訒葊集古印存》(存一至八卷)(清)汪啟淑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汪氏開萬樓刻鈐印本8冊  白紙尺寸:29×19cm提要:此譜經沈慈、朱孔陽二家舊藏,為汪啟淑所收歷代印鑑之精選,共計三十二卷,此存一至八卷。
  • 北京榮寶春拍中國書畫成交喜人!
    8月23日下午1:50,北京榮寶中國書畫板塊【 榮名為寶專場】重槌於美麗港城煙臺正式敲響。得益於百年榮寶齋顯赫聲名,以及本場次重量級拍品齊聚亮相,開拍時吸引了諸多知名藏家激烈角逐,另有許多未到現場的藏家,通過易拍全球官網和APP和北京榮寶小程序在線出價,其踴躍程度,和出價力度,遠超預期。
  • 迎春納福,書畫惠友 | 北京榮寶網絡迎春拍送頭彩
    回顧北京榮寶2020年的拍賣業績,其春秋兩季大拍13.836億的總成交亮眼成績,236場網絡限時拍也實現了累計1.28億的總成交,疫情大勢之下,如此高企表現,一方面是北京榮寶如雷貫耳的品牌聲譽,以及一以貫之的在拍品品質上的嚴格把關;另外,行方逆勢突圍,也離不開緊跟網絡競拍熱潮,迅速在網絡競拍上布局。
  • 2018秋拍藏家北京購物清單
    ——北京保利、北京匡時、北京榮寶、北京翰海、北京寶瑞盈、北京古天一。展覽:「深圳96藝術進萬家活動紀念暨深圳榮寶齋有限公司開業誌慶——榮寶齋藏品展」,深圳榮寶齋有限公司,1996年8月。敦煌寫經及佛教藝術精品在2018春拍中首次設立的敦煌寫經及佛教藝術專場成交額達到1.06億元,成交率為88.42%,寫經專題全部成交佳績,特別是1259號拍品8世紀 唐代中期 吐蕃寫本 敦煌寫經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二十七》經過數十番的激烈競價,最終以2242.5萬元成交。
  • 榮寶京行藝術館丨鑑己——劉大石作品展
    主辦單位丨Sponsor北京銀行濟南分行承辦單位丨Organizer榮寶京行藝術館 可藝拍藝術顧問丨Artist consultant汪為新經綸書院 一境畫廊《新畫風》深圳東方美術館 蒙山美術館《投資北京》《造物》《中國書房》《閒人閒事》《畫徵》京典畫廊 在藝鑑己——寫在大石畫展前文/汪為新文湖州云:「今畫竹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