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七夕,有一部沒有什麼大牌演員也沒有什麼大牌導演的電影出人意料地爆了。
根據貓眼統計,這部電影七夕之前的預售就達到一億,而上映當天,更是取得了超過兩億的票房,創造了今年至今全球單日票房之最,以及中國影史七夕檔影片首日票房紀錄。
這是什麼概念呢?大概就是平地一聲雷,在人們仍舊不看好電影票房的時候給了結結實實的一巴掌,也給電影市場復工和行業回暖帶來了希望和熱量。
何以至此?這是浮現在無數人腦袋裡的疑問,因為主演李鴻其、李一桐?
最近大家都在熱烈地討論這兩人的表演,都在說李鴻其的「文藝偶像」屬性和李一桐令人驚喜的演技,但這些都是看完電影的討論,似乎不是大爆的原因。
因為話題?我想起映前網友就片名在全網喊話告白愛人的事情來,這讓觀眾的觀影熱情一路高漲,但僅靠一個片名就能吸引那麼高票房嗎?我仍然存疑。
我覺得,票房大賣,只能是電影本身。
或許可以試想一下,距離你上次在電影院裡看一部完完全全的純愛電影,已經過去多久了?
是的,《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就是那部久違了的純愛片。甚至,還是那種old school的愛情片。
一塊破舊手錶,讓男主從這個世界「消失了」
在《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中,故事是從一本筆記開始的。
在這本筆記的開頭,林格寫著,「我叫林格,一個不存在的人。」
林格回憶了他和邱倩初次相遇的場景,那時候林格的母親去世,兒時的他生活在一片陰霾之中,而邱倩,則像烏雲中透射下來的那道光,讓他重新找到了開心的笑。
好事多磨,是我對這部電影的第一印象,邱倩搬走了,林格也迎來了漫長的青春期,而就在中學時代的某一天,他發現,當年那個他哭著喊著追逐奔跑的邱倩又回來了,如今,已經成為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
和大部分愛情故事一樣,少年林格與少女邱倩再次相遇,然後相愛,但就在林格還沒有準備好鼓起勇氣表白的時候,邱倩出事了。
一輛車從馬路上駛過,帶走了邱倩十幾歲的生命。
林格,陷入了再一次分別的痛苦之中。
然而就在這時候,奇蹟發生了,因為一塊舊手錶,林格居然穿越時空,回到了事故發生之前。
但與此同時,如影片開頭所說,在現在這個時空中,林格成了一個「不存在的人」,他的家庭、他的朋友,他所有生活的痕跡都被抹得一乾二淨,他成了這個世界的闖入者。
並且,作為穿越時空的代價,他被奪走了十幾年的時光,鏡子裡的自己已經成為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成為異時空裡的陌生人,林格所能想到的最有意義的事就是重新追求邱倩,他為了邱倩的理想假裝幫她申請了獎學金,為了邱倩的生活特地搬到她家對面守護著她,兩個貧窮的情侶在異國他鄉度過了一段最美好的時光。
但正如路上遇到的那個算命的女人所說,他們都是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世上的人,所以災難註定還會再次發生。
邱倩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意外,而林格毫不猶豫地再次撥動逆轉時空的指針,直至,耗盡了所有的生命。
當年邁的林格出現在年輕的邱倩面前的時候我不禁在想,這種old school的愛情,現在還存在嗎?這樣的代價,換做你,你會一而再地逆轉時間嗎?
如果時間能重來,你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2020年是個不太平的年頭,洪災、蝗災、疫情,截止目前,全球感染新冠的人數超過了兩千多萬,死亡人數超八十萬……
我們被迫戴上了口罩、被迫上起了網課、被迫談起了異地戀,甚至於,被迫與親友生死兩隔。
聽過了大量生與死的故事,見過了許多悲與怒的畫面,使得我們不由地想,如果我們能擁有「逆轉時間」的能力該有多好,回到事情發生之前,以改變這糟糕的局面。
所以大概是巧合吧,當我今年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李鴻其逆轉了時光,改變了李一桐的命運時我居然有點羨慕,這讓無數人夢寐以求的能力,為何沒有存在於現實中?
但問題是,假如我擁有了逆轉時間的能力,我會用它來做什麼?
像《穿越時空的少女》一樣去改變某個沙雕的行為?像《X戰警:逆轉未來》一樣為拯救人類而盡一分力?
還是像《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一樣單單純純地守護著我喜歡的人?甚至於,為了這一次時空的逆轉,你又可以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老實講,看電影之前,你讓我選擇耗費十幾年的生命去守護,甚至是無人知曉地守護著一個人的時候我是拒絕的,它不符合當下的愛情觀。
但看完電影之後我有些猶豫了,內心甚至湧起了一陣感動,與嚮往。
是因為純愛片的屬性嗎?我又怎麼會對純愛片產生共鳴?
後來我想,大概是導演姚婷婷為了講好這個故事做的許多細節設計,讓我完全進入了這個情景之中。
比如敘事結構,電影是從倒敘開始的,先告訴你結果,然後去揭示原因,而到了結尾,她還選擇讓故事雙線交替發展,畫幅的變化與節奏的加強都是為了讓之後的反轉來得更有衝擊力。
比如穿越道具,以往穿越題材的道具往往都是具有紀念性的,比如《與君相戀100次》裡的唱片,《想見你》的「last dance」,而《時間盡頭》選擇的是手錶,有了更明確的時間符號。
比如穿越代價,大部分愛情故事中都很少提及穿越的代價,而《時間盡頭》則將此作為一個重要設定來說,它更像韓國電影《時間銀行》與《被掩蓋的時間》的綜合體,「為了你,我願意再次靜止16年」。
更重要的是,在愛情都變得碎片化的當下,「一生只愛一個人」式的設置,會讓人重新想起愛情的意義來。
old school的愛情觀,已經落伍了嗎?
今夏突然爆火的五條人,他們有一首歌,叫《阿珍愛上了阿強》。
歌詞很簡單,短短兩句,而後一句最近不斷在我腦海裡翻滾出來:「雖然說人生並沒有什麼意義,但是愛情確實讓生活更加美麗。」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們對愛情這個詞想得太多,賦予了更多的意義,以至於談愛色變,讓擁有愛情都變得艱難起來?
現代愛情是什麼?是激烈,是來得突然去得猛烈,是一言不合聊三觀,是消極地質疑與被動的追求。
我們拒絕愛情的理由成千上萬,擁有了愛情又心驚膽戰。
「阿珍愛上了阿強,在一個有星星的夜晚,飛機從頭頂飛過,流星也劃破那夜空」,這是五條人對這個愛情故事的全部描述,簡單,但極美。
或許愛情就該這麼簡單這麼美好,就像《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裡的那樣,不計後果不計回報地付出與守護,一生只愛一個人。
太old school了嗎?不如說,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裡有一個很少人提到的細節,就是林格的父親在妻子過世後的生活,即便在林格沒有的時空裡,即便父親喪偶時很年輕,但他終生卻未曾再組一個家庭。
一個讓我淚目的瞬間是,「陌生人」林格和「父親」吃飯,父親拿出珍藏的鐵盒來,裡面都是妻子摺疊的包裝紙,而這些外人看起來分文不值的手工,父親一個人孤寂地守護了幾十年。
「一生只愛一個人」,這種傳統的愛情觀,依然能讓我熱淚盈眶。
old school的愛情真的落伍了嗎?
其實並不是,你看前兩年馮小剛的《只有芸知道》,它照樣能讓電影院裡哭成一片。
之所以我們現在越來越少地聊這種傳統愛情,主要原因還是它太稀少了,以至於我們求之不得,不如不提。
在現代社會,人們所要面臨的一個難題其實不是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拉近,而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早年我們之間的交流是面對面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如今,隨著社交軟體的發達,我們之間的交流已經沒有了那個「人」字,而變成了信息與信息交流,觀點與觀點交流。
信息的碎片化使得我們投入在一件事上的時間越來越少,越來越不連貫,這對於愛情同樣如此。
我們希望有一段長長久久的愛情,但我們連吃飯約會時都要處理工作,處理別人的信息,這長久二字又如何維繫?
所以說,「古典愛情」變成了一個抽象的話語,它讓我們嚮往,卻又求之不得。
也許,只有在電影中,我們才能找到那份最純粹的感動。
結 語:
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已經很久沒有進電影院了,重新在電影院裡獨處兩個小時的經歷,讓我再次體會到了「恍如隔世」這個詞。
在電影院裡看電影就是有這種魔力,它讓你遺忘掉現實的時間,進入了一個虛構的時空,在那裡落淚、大笑。
或許有人會覺得現實依舊艱難,而電影裡的故事卻太過美好,但這恰恰也是「造夢」這個詞本來的意義所在,你看一部美好的夢幻的電影,同時,你也會把自己投射到這夢幻的情境中來。
至少於我而言,在看完電影的那段時間裡,我的心態發生了一些細微的改變,當我對現實產生了不滿意的情緒,林格與邱倩的形象便出現了,不知不覺,便產生了更多的包容之心。
大概這就是電影的價值所在吧,它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尋回更好的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尋找愛情的初心。
畢竟,「阿珍愛上了阿強」,它「讓生活變得更加美麗」。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能讓時光倒流,你願意付出什麼代價?
來評論區說說吧~
上一篇:少年偶像啟示錄:總會有一片海,適合你們去看看
拓展閱讀:
今年華語電影最殘忍的一幀畫面,來自黃軒
為什麼說這是今年最有意義的一部華語片?
不要因為對一個人的偏見錯過這部好劇
又麻又辣的重慶,怎樣拍出最乾淨的青春?
這個世界上所有東西都會過期,《重慶森林》不會
-今天頭條の主筆-
你的小仙女E姐,無所不能的大白,機靈的甜辣醬
責編:菜籽 美編:樹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