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冢劇團經營戰略》|寶冢劇團帶給我們的經營啟示

2020-12-24 丁目文娛閣

前一段時間新聞不斷的楊超越、蔡徐坤都是從國內熱門綜藝《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中走出來的,對於偶像工廠,往前追溯甚至一直可以追溯到《超級女聲》和《好男兒》,但是遺憾的是,在國內的造星工廠中,似乎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來持續輸出優質偶像,有的甚至只舉辦了一期,捧紅了幾個短期的流量偶像,就此再無音訊。

當然,這種造星工廠在其他國家也很常見,比如韓國的SJ公司、日本的AKB48,以及今天要提到的日本寶冢劇團。

對日本娛樂業比較了解的朋友,應該對寶冢劇團並不陌生。很多現在活躍在屏幕上的前輩藝人,比如天海佑希、黑木瞳、檀麗、真飛聖等等,都是曾經寶冢劇團中的優秀學員。

寶冢劇團對於日本人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打造偶像的地方,更是國寶級的藝人的培育搖籃。如今已經105歲的寶冢劇團又是如何能夠經久不衰,而始終可以在娛樂圈中佔有一席之地?這得從它的前世今生慢慢說起。

1. 寶冢劇團的前世今生

會讓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寶冢劇團所屬的經營母體是阪急電鐵,這是一家位於日本關西的民營鐵路公司,並且與演藝戲劇毫無關係。

阪急集團建立寶冢劇團的初衷是將其作為「溫泉地的餘興節目」,以達到吸引遊客的目的。因此初期的寶冢劇團的定位也是「為阪急電鐵本業的鐵路運輸事業招攬旅客」,而非追求歌劇事業帶來的利潤。

直到二十世紀末,阪急集團一方面面臨著與JR集團的鐵路運輸產業的競爭,另一方面少子高齡化導致鐵路沿線人口減少,因此集團高層開始重視寶冢劇團的利潤情況。

這樣一來,在經營模式上進行轉換也變得刻不容緩。在商業模式上,寶冢劇團採取「創作、製作、銷售」的垂直整合模式,降低成本的同時,也讓整個團隊更融入且具備自身特點。

同時採用「輸出演出」的形式,即將自身企劃和製作的作品販賣給其他公司的商業模式。而「其他公司」則是多指的其他劇場,這樣一來,整體的商業情況就變成了「低風險、高報酬」的理想情況。

除了對外的商業模式,在劇團內部的人員選拔機制上也有一定門檻。想要進入寶冢劇團進行表演,首先要進入寶冢音樂學校進行學習,而學校對於學員的選拔又十分嚴格。即便可以在劇團內參加公演,也依然有角色分配的明顯劃分。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寶冢劇團的學員制度嚴厲且殘酷,但卻也是孕育優秀表演者的搖籃。

2. 相似模式的演藝組織

除了寶冢劇團這種「長壽偶像組合」之外,現在也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偶像組合。比如日本的AKB48,「早安少女組合」,「乃木坂46」,中國的「SNH48」,「創造101」,「偶像練習生」等等,都是在以與保重劇團相似的模式進行經營。

而在這本曾任職寶冢總經理——森下信雄的《寶冢劇團經營戰略》一書中,主要將寶冢與AKB48進行比較。

其實不僅僅是AKB48,包括國內這幾年興起的偶像養成綜藝,與寶冢劇團的最大的差距還是在於門檻。寶冢的學員入門都是需要有一定音樂或者舞蹈基礎的素人,經過幾番錘鍊慢慢成為劇團組別裡的首席明星。

好幾年國內就開始流行「草根」這個詞,比起寶冢劇團的高門檻,似乎「草根」這個詞更能夠迎合大眾的胃口。

而看著偶像從一個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的「素人」,漸漸變成一個「有進步」的人,大概就是觀眾最開心的地方——把無力實現的舞臺夢想寄託給另一個人去完成,仿佛那個人就是代自己去實現夢想的。

這一心理確實讓很多偶像的粉絲買帳。

除此以外,在和粉絲的互動性上,寶冢的粉絲對於偶像在喜愛之中多幾分仰望,而類似AKB48等偶像組合,和粉絲更像是以朋友的方式在互動,比如握手禮,能夠滿足粉絲對於偶像的最大期望。

雖然寶冢在形式和學員上都比一些後輩組合更加穩重和高級化,但是面對現狀,寶冢劇團也在尋求方式刺激粉絲社群,同時也保持住自己一直以來的特點,依然穩固立足於娛樂圈。

而新興的偶像養成團體,粉絲更多地會以「老父親」、「老母親」的視角,看著一個偶像成長,從零基礎變為能唱會跳的新星。

3. 寶冢劇團對我們的啟示

其實寶冢劇團的經營模式不僅僅在演藝生意上有所借鑑意義,細細剖析的話,會發現這本「生意經」裡的邏輯思路對其他工作也同樣有可圈可點之處。

(1) 先吸粉在早期寶冢劇團並無盈利目的的時候,只是為旅客提供附加表演,但這卻成為今後發展寶冢劇團的基礎。

粉絲是一切盈利的基礎。尤其對於服務型行業,或是如今自媒體創業的人士來說,粉絲是最重要的因素。粉絲之間的口碑相傳同樣也不可忽視。有些人初出創業就以盈利為目的,但是要注意,有時候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苦心經營得到一群粉絲,但卻因「利」字當頭,反而會引起粉絲反感,並被批評「吃相難看」,這樣一來掉粉就得不償失了。

永遠要記住,粉絲是基礎,打好基礎才能蓋高樓。

(2) 垂直整合在寶冢劇團中,他們將「創作、製作、銷售」垂直整合化,不僅能夠消化外包所帶來的經濟成本支出,而且由固定的團隊進行創作、製作、銷售有利於集團內部的技術或者經驗積累,形成寶冢歌舞劇獨特的風格特點,甚至能夠形成寶冢獨特的美學意識和世界觀。

在寶冢內部,幾乎不會啟用外部的劇作家或導演,同樣對於企業發展也一樣,頻繁變更的風格反而會讓客戶覺得質量不穩定,甚至會害怕,而統一穩定的風格則更利於形成自己的特點,以及獲得客戶的信任。

(3) 粉絲粘性在前面提到要「先吸粉」,但是光吸粉並不算完成任務,同時也要與粉絲互動保持粘性。不管是寶冢還是AKB48或者是創造101等等,成員都會以與粉絲互動的方式保持與粉絲的「距離」,有的也會讓粉絲感覺到親切、沒有距離感。而對於一些粉絲提出的具有積極意義的建議,偶像也會選擇性地採取和感謝,這樣一來,粉絲一旦感覺被注意、被重視,與他的偶像的粘性就更足,甚至會幫助宣傳,以此幫助偶像漲粉。

一百多年的寶冢至今仍然是以象徵日本文化的形象存在,在這其中的生意經不僅僅是運氣和偶然,更多的是阪急集團對寶冢經營模式的不斷進步和調整所導致的,順應時代而做出結構改善,也是一個企業/個人最應該學習的地方。

閱讀推薦:

人生果實:高齡夫婦的幸福秘訣

「行動派的手帳,是值得紀念的每一秒!」

相關焦點

  • 寶冢百年經營戰略
    寶冢歌劇團(Takarazua Revue Company)寶冢歌劇團的經營母體是阪急電鐵,隸屬於阪急集團的寶冢歌劇事業經過百年的經營,成為阪急集團第三大事業支柱。本文將從寶冢的基礎知識(包括歷史起源、發展歷程、組織結構等)、商業模式、經營模式、經營戰略以及寶冢歌劇團今後的動向與業界的未來展望五大板塊進行分析。
  • 寶冢,跨越百年的歌劇帝國
    寶冢的原總經理森下信雄曾在其著述《寶冢劇團經營戰略》中特別提到了寶冢獨一無二的幾大經營戰略——「素人神格化」「垂直整合系統」「嚴密公演制度」。 首先是「素人神格化」,這一戰略,主要體現在寶冢的選才、育才和用才上。經歷了嚴格選拔後進入寶冢劇團的「學生們」還屬於「素人」,也就是說,他們還是未雕琢的璞玉。和如今同樣選拔、啟用素人的各大偶像製作公司不同的是,寶冢,不是在「養成」偶像,而是在養成「明星」。
  • 日本『寶冢歌劇團』的百年傳奇
    被譽為「東瀛百老匯」的寶冢劇團,擁有400多名團員,4000多名畢業生,其成員皆為未婚女性。它是日本的國寶級劇團,與四季劇團、東寶公司、松竹公司並稱日本演劇界四強,逾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如今仍在為日本國民與海外觀眾帶來一次又一次驚喜。它經久不衰的傳奇,與其獨特的經營模式,以及這種經營背後的美學理念密不可分。但溯源寶冢劇團的歷史,寶冢的百年傳奇,卻開啟於交錯的種種偶然。
  • 寶冢歌劇團「相約北京」
    原標題:寶冢歌劇團「相約北京」 三名寶冢歌劇團的前頂級明星,將攜手19名精選出的寶冢歌劇團畢業生,帶給中國觀眾一場與眾不同的精彩演出。 寶冢歌劇團是由未婚女性組成的日本劇團。放眼全世界,這樣的劇團也是鮮有的。劇中一切男性角色都由女性演出,飾演男性的演員稱為「男役」,飾演女性的演員稱為「娘役」,男役平時剪短髮,娘役則留長髮,從外表上就可一眼看出男役與女役的差別。 寶冢歌劇團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
  • 「寶冢OG」帶來羊城跨年秀
    呈現女性視角下的「拿破崙傳奇」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日本寶冢在音樂劇觀眾的心中有著特殊地位,其舞臺表演和經營模式十分成功,以華麗、細膩的視覺效果為主,再加之女性扮演男性所特有的優雅與俊朗,同時堅持「清正美」的座右銘,形成了一種獨特而富有魅力的演劇文化與女性文化。
  • 全女性陣容的百年寶冢歌劇團:華麗與夢幻的極致
    位於日本兵庫縣寶冢市的寶冢歌舞劇團可以說是日本歌舞行業工匠精神的領軍團隊。作為目前全世界演出回數最多的歌舞劇團,它的歷史由一群優秀的女性演員書寫,極高的人氣背後,它的成功之路同樣極富戲劇性。如果大家有機會去日本,不妨前往位於日本兵庫縣寶冢市或者東京的寶冢劇場,親身找尋那份原汁原味的寶冢觀劇樂趣和歌劇團魅力所在。
  • 劇院(團)從業人員必看的兩本書
    幸運的是,關於這兩個劇團的經營秘訣,都有專著出版。分別是由寶冢歌劇團前總經理森下信雄出版的《寶冢劇團經營戰略——跨越百年的演藝生意經》和由國內戲劇研究學者王翔淺老師出版的《藝術與經營的奇蹟——淺利慶太和他的四季劇團》.
  • 你不知道的寶冢歌劇演員升級大揭秘
    近年來由於天海佑希,黑木瞳,真矢美紀等畢業自寶冢的學姐們活躍於演藝圈,而使關心寶冢劇團的人也在增加。然而寶冢卻因為過於華麗浮誇,常常會給人以「非主流」的感覺,尤其會給男性帶來「不可接近」的第一印象。但是寶冢歌劇團卻能以其獨特的經營方式立足於利基市場持續百年。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寶冢歌劇團的神秘面紗吧寶冢歌劇團成立於1914年,隸屬於日本阪急電鐵。
  • 雜談——關於音樂劇/寶冢那些事
    如果說還是不明白,那我舉幾個劇你就懂了:>>>>歌劇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想一想日本比較著名的 表演過音樂劇的團就想到寶冢啦!寶冢歌劇團(Takarazuka Revue Company)是由日本阪急企業創始人小林一三創立的大型歌舞劇團,視界君第一次對它「稍有關注」,還是因為在B站補音樂劇《1789》時有看到寶冢版本?!
  • 幕後|神奇的存在—日本寶冢歌劇團的人氣秘密
    這個劇團由坂急東寶集團的創始人小林一三(1873—1957)設立。1913年,歌唱隊錄取了第一批成員——16名15歲左右的少女。第二年,她們以「寶冢少女歌劇團」的身份演出了3部作品。劇場是由室內娛樂設施附屬的遊泳池改建而成的,演出完全免費。1918年,歌劇團還在盛名全國的東京帝國劇場舉行了演出。
  • 獨家專訪寶冢歌劇團OG:男裝麗人更帥氣!領略百年寶冢歌劇的獨特魅力
    這部漫畫改編的歌舞劇,自此之後就成為了這個劇團最知名的代表作。這部根據漫畫改編的同名歌舞劇名叫『凡爾賽玫瑰』,而演出它的歌劇團,就是現在我們非常熟悉,在日本和世界都享負盛名的「寶冢歌劇團」。「寶冢歌劇團」誕生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最初劇團的建立卻源於一個地方振興企劃。
  • 日本寶冢歌劇團OG首次「相約北京」
    劇團將所有演員分成「花、月、雪、星、宙」五組,採用當家明星(TOP)制度,每組都會有「男役」和「女役」兩名當家藝人,擁有森嚴的選拔制度。如今的寶冢歌劇團已擁有400餘名成員、4000餘名畢業生,成為在全日本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的大型舞臺表演團體,也是全世界演出回數最多的歌舞劇團。
  • 日本寶冢歌劇團三大TOP首聚北京
    寶冢歌劇團作為一支百年劇團,除深刻影響日本的音樂劇形態外,還對不同藝術門類的藝術家和作品產生了影響,如影響到日本動畫、漫畫產業。劇團最大的特色是其成員均為未婚女性,男角由女性「反串」演出,因此相當多的團員會因為結婚或是準備結婚退團,這些退團的團員一般稱為畢業生或是寶冢OG(Old Generation),而退團被稱為「畢業」。
  • 天海祐希、黑木瞳、涼風真世……寶冢出身怕不是吃了防腐劑
    說了這麼多,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培育了這些防腐妖精們的殿堂 走近寶冢劇團的傳說因為一個老人的靈光乍現,寶冢劇團從這裡誕生,它成就了萬千明星,無數佳作,也成就了觀眾眼中熠熠生輝的玫瑰色夢想。
  • 寶冢男役TOP:超越性別的美!
    紀錄片:寶塚主演男役傳說 狂熱的100年寶冢歌劇團創建於1913年(大正2年),日本阪急企業創始人小林一三為了振興旅遊業發展,創立了名為「寶冢歌劇少女養成會」的歌舞劇團,而地點就在阪急電鐵寶冢主幹線的終點站——寶冢。
  • 日本寶冢歌劇團首次訪華,三TOP領銜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第20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邀請享譽世界的日本寶冢歌劇團OG首次訪華,1月10日至12日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劍與愛的光芒–愛著拿破崙的女人們》。三名寶冢歌劇團的前頂級明星,將攜手19名精選出的寶冢歌劇團畢業生,帶給中國觀眾一場與眾不同的精彩演出。
  • 寶冢劇團出身女星月丘夢路去世 享年95歲
    在2014年寶塚歌劇團慶祝成立一百周年時,月丘夢路是參加「寶冢歌劇殿堂」百位明星展出的演員之一,這些年因為身體原因她反覆住院治療,今年2月生病再次住院,5月3日她的長女,料理研究家井上繪美發現她去世。葬禮將只邀請親屬參加,預計七月舉辦追悼會。出生於廣島的月丘夢路1937年進入寶冢音樂學校學習,與她同期的有越路吹雪、乙羽信子和東鄉晴子等。
  • 除了天海佑希,原來這些日本女藝人也是寶冢歌劇團出身!
    寶冢歌劇團寶冢歌劇團是1914年由日本阪急企業創始人小林一三創立的大型歌舞劇團,本部位於兵庫縣寶冢市,團員全部為未婚的女性。以華麗、細膩的視覺效果為主,再加之女性扮演男性所特有的優雅與俊朗,同時堅持「清純、端莊、優美」的座右銘,形成了一種獨特而富有魅力的演劇文化與女性文化。目前它在全日本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也是全世界演出回數最多的歌舞劇團。
  • 寶冢歌劇團:風華絕代的姐姐們進入動漫,依舊是大家的夢中情人
    作為歷史如此悠久的歌劇團,其前身——寶冢歌唱隊,其實是一個只有二十多名少女組成的小型歌唱團體。最初是為了吸引客流和阪神鐵路配套,而設立的一個小型歌唱團體。卻不想在歷經百年之後,這個小型歌劇團會成為日本乃至世界音樂劇史上的一顆明珠——寶冢歌劇團。
  • 日本寶冢歌劇團:「他們」成為少女們最佳情人
    如果說北京人藝是國內頂級的話劇劇團,那麼寶冢可以說是日本頂級的歌舞劇團了。寶冢歌劇團,是1914年(大正三年)由日本阪急企業創始人小林一三創立的大型歌舞劇團,本部位於兵庫縣寶冢市的寶冢大劇場。這些退團的團員一般稱為畢業生或是寶冢OG(old generation),而退團本身被稱為「畢業」。一個女孩如果想要進入寶冢登上舞臺,首先需要考取寶冢音樂學校(每年只招收40名學生),之後在校經過兩年的學習和嚴格訓練,畢業後則可以進入劇團。進入劇團後的團員被稱之為「研究生」,入團第一年為研一,一直到研究科七年。研八生從下級生轉為上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