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軍王牌師一個連防守無名高地,我軍一個連冒雨攻擊殲敵50人

2020-12-27 網易

2020-12-24 18:29:58 來源: 前沿火線說

舉報

  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成都軍區陸軍第50軍148師444團1連奉命攻擊諒山外圍要點扣當山。該連擔任主攻,在未得到炮兵火力支援下,冒雨連續攻擊,戰術靈活,英勇頑強,一舉攻佔主峰,打垮越軍王牌步兵第3師141團1個連,斃敵35人,傷敵15人,繳獲槍枝彈藥一批,創造了雨天山地攻堅戰的範例。

  

  444團1連冒雨倉促進入戰場,在連隊疲勞,地形不熟,敵情不明的不利情況下,堅決執行命令,邊開進、邊動員、邊組織戰鬥,迅速通過敵人火力封鎖區,按時佔領攻擊出發陣地。該連幹部組織能力強,在短時間內勘察地形,給各排明確任務、組織協同,做好了戰鬥準備。

  發起攻擊後,連指揮員親至前沿,牢牢掌握主攻排的行動,根據情況變化及時採取措施,保障主攻方向的戰鬥。如2排向3號高地北側突出部攻擊時,遭敵三面火力襲擊,進攻受阻。連長、指導員及時查明原因,調整部署,並組織火力隊壓制敵人火力,重新展開攻擊,一舉奪取了3號高地北側突出部。

  

  攻佔4號高地後,殘餘越軍向21號高地方向逃跑,連長即令2個班追殲逃敵,連主力繼續向主峰攻擊。連長、副連長身先士卒,各帶一路頑強突擊。副連長在衝鋒中兩處負傷,仍堅持指揮,不下火線。攻擊21號高地時,被越軍一個暗堡火力阻攔。火箭筒班一名班長迅速前出,明知射擊位置不利,容易燒傷自己,還是果斷以立姿射擊,首發命中,將敵暗堡摧毀,自己卻被尾焰燒成重傷。

  戰鬥中,1連指戰員能根據敵情、地形特點,利用濃霧掩護攻擊,靈活運用戰術,打得有聲有色。如山脊狹窄,兩側有地雷,兵力不易展開,該連遂採取窄正面、多梯次、連續攻擊,避免了隊形擁擠,減少了敵火力殺傷,保持了攻擊後勁。連長和指導員善於組織火力,集中連屬及上級加強的2挺重機槍、4門82無坐力炮、6具火箭筒,隨時壓制敵人,有效掩護了步兵突擊。

  

  就是這樣,1連敢打敢拼,將越軍王牌師一個連打得落花流水,勝利攻佔扣當山11個高地。戰後,該連榮立集體一等功,並被授予「扣當山英雄連」榮譽稱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對越戰爭,越軍在作戰前夕廣泛進行地雷戰,給我軍造成嚴重威脅
    從1978年下半年起,到我軍自衛還擊作戰打響之前,在雲南方向,除了河口大橋、船頭大橋被堵塞暫時沒有炸毀之外,中越之間所有橋梁皆被毀壞,所有邊境縱向公路皆被切斷,邊境大、小通道皆布設布雷,重要區域還拉了鐵絲網、。越軍設置的障礙中,對我軍威脅最大的是防步兵地雷和反坦克地雷,同時在重要城鎮周圍主要接近道路、我軍偵察分隊活動之區域進行重點布設或臨時布設。
  • 志願軍27個軍,哪個被譽為常勝軍
    40軍以運動戰出名,一次戰役三個師一周殲滅韓軍六師團三個聯隊+八師團一個聯隊。二次戰役迂迴軍隅裡,突擊安州,痛打美第九軍。四次戰役以兩翼迂迴,正面強攻的戰法殲滅了韓軍第八師。陣地戰階段,40軍120師打了馬踏裡東山——梅峴裡西山攻堅戰,以傷亡三百人的代價殲滅美陸一師一千餘人。
  • 三年解放戰爭,敵軍自損807萬人,我軍一個師都消滅不了,為何?
    天,以我軍付出4500餘人的較小傷亡代價,一戰換取殲敵3.3萬餘人,解放海南的大捷,敵軍反動政府雪崩式潰敗,最終只能被迫跨海南下,困守寶島臺灣一隅而不得出。但解放戰爭打了3年,敵軍在具備兵力和武器裝備壓倒性優勢的前提下,卻經常被我軍抓住戰機,整軍乃至整個兵團被切割,後圍而殲之,只要戰敗,必然損失數萬人,而敵軍在短短3年時間自損807萬人·······卻連我軍一個整師規模的部隊也殲滅不了,要知道南京政府的國民革命軍,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是在血與火的戰場上歷練過,證明過自己的,可為何在解放戰爭時期,卻連連戰敗,一潰千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越軍以為我炊事班好欺負,結果被「爆錘」
    為保障主力部隊順利回到國內,43軍派出128師擔任了掩護大部隊撤離的任務。正是在這次掩護作戰中,我軍一個炊事班把越軍338師給「錘」了一頓,前後共殲滅70餘名敵人,而炊事班成員則無一人傷亡。這個炊事班就是43軍128師383團7連的炊事班。
  • 解放軍有一個猛虎師,解放戰爭打垮鋼七軍,對越反擊戰所向無敵
    當然,本文所稱的「猛虎」卻並非斑斕巨獸,而是一支戰功赫赫的英雄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54軍162師486團。 眾所周知,解放軍陸軍曾有三大王牌集團軍,即第38集團軍、第39集團軍、第54集團軍。其中第54集團軍序列中有兩個有名的步兵師,一個是第127師,有葉挺獨立團的血脈,資歷為全軍之冠,號稱「鐵軍師」;另一個是第162師,也有一個響亮的名號——猛虎師。
  • 此人被稱對越自衛反擊戰第一人,負傷孤軍奮戰4小時,殲敵18人
    楊啟良,1983應徵入伍參加了對越作戰。入伍後的楊啟良被分到了步兵第1師第2團第3連,他所在的這個連隊被中央光榮的授予「堅守英雄連」。也許就是發揮了堅守的精神,使得楊啟良在一次戰鬥中獨自一人堅守了四個小時,擊退越軍從班到排的多次瘋狂的進攻。
  • 對越反擊戰,50軍被俘人數高達200多人,連長指導員率全連投降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之後,50軍的另外兩個師被抽調到其他軍中,只有150師擔任預備隊。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50軍150師並不是50軍的老部隊,原50軍150師早在1964年就被改編為遼寧省獨立師,後來的150師是在成都軍區幾個獨立團,高炮營等單位的基礎上組建而來的。這支部隊戰前一直都在從事修建橋梁,公路等生產任務,很少進行軍事訓練。
  •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世界戰爭史上少有的遭遇戰,重創美軍王牌騎1師
    根據毛澤東提出的「現在是爭取戰機問題,是在幾天之內完成戰役部署以便幾天之後開始作戰的問題,而不是先有一個時期部署防禦然後再談攻擊的問題」的指示,志願軍首長迅速展開第一次戰役的籌劃部署。 10月19日至22日,根據中央軍委命令,我志願軍第38、39、40、42軍全部隱蔽進入朝鮮,同時軍委又調動第50、第66軍作為戰役預備隊,於10月底入朝。
  • 1984年,40師師長的他,指揮了老山、八裡河東山作戰,一戰揚名!
    劉昌友將軍:1940年生,雲南麗江永勝人,1953年參加工作,任信用社會計。1955年入伍,歷任14軍40師119團特務連警衛排戰士、8連文書。1959年昆明陸軍學校深造。1營和120團1連為穿插分隊,120團2營為預備隊,待118團奪佔老山後,接替該團防守老山,團指揮所在82號高地開設。119團及部(分)隊為師左翼攻擊團,負責攻殲662.6高地地區之敵,相機殲滅那拉之敵。
  • 木棉花開的地方(一個越戰老兵的回憶)
    伴隨步兵的無坐力炮很快抵近發射,準確地連續摧毀越軍3個火力點。左翼的3排8班攻佔了1號高地東南突出部,隨即從側後向頂部發起攻擊,又攻佔了頂部南側。西側2號高地越軍見1號高地被中國軍隊包圍,立即出動約1個班兵力發起反衝擊。3排8班迅速搶佔有利地形,以火力將援敵大部消滅在運動途中。接下來,1、2、3排三面夾攻,於18時50分攻佔了1號高地。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傷亡了多少人?越軍軍史是這樣記載的
    面對越軍的不斷挑釁,我國多次呼籲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越方都置若罔聞,還認為我們軟弱可欺。最終我國忍無可忍,被迫發起了自衛反擊作戰。經過近一個月的戰鬥,不僅收復了之前被越軍侵佔的領土,還攻佔了越南北部高平、萊州、黃連山和諒山等地,兵鋒直逼河內。此時黎筍慌了手腳,一度做好了遷都的準備。
  • 391高地之戰,邱少雲烈士就犧牲在這裡。和上甘嶺戰役有關嗎
    1952年10月,志願軍第38軍進攻白馬山戰鬥打響後,韓9師的部隊都調到白馬山,391高地改由配屬韓9師的韓軍第51團防守。1952年10月12日,志願軍第29師400餘人在敵陣地前潛伏一天後打響了391高地爭奪戰。邱少雲就是在這次潛伏戰鬥的潛伏過程中犧牲的。1952年10月14日,美7師、韓2師向志願軍第45師防守的上甘嶺發起進攻。
  • 自衛反擊戰,此師頭天殲敵一個營次日打跑一師,第三天被緊急叫停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以雷霆攻勢迅速打垮越軍,取得預期的戰略目的,有許多部隊表現出色。其中有一個師第一天殲敵一個營,第二日又打跑了敵人一個師,第三天被緊急叫停。這個師就是第127師。
  • 老山戰場也曾出現「風語者」,上海兵用方言傳令,越軍根本聽不懂
    後來,這種「風語者」傳遞戰鬥信息的方式,在老山戰役也曾出現過,使用此戰術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硬骨頭」六連。1984年,南京軍區陸軍第1軍前往老山對越作戰。越軍為了對付我軍,在「138號」高地(小尖山)以及周邊布置了大量火力點,威脅極大,隸屬1師1團2營的6連被委任完成此次攻堅任務。
  • 「飛虎將軍」肖全夫:朝鮮痛擊「王牌」師,打贏「收官戰」
    5月28日18時55分,肖全夫以120師2個連、133師4個排的兵力,在170餘門火炮的支援下,同時向長湍以北馬踏裡西山——梅峴裡東南山的土耳其旅1個連另2個排和坪村南山的大英國協師1個連陣地發起攻擊,全殲守軍後,又擊退「聯合國軍」的23次反撲,鞏固了馬踏裡西山——梅峴裡東南山陣地。此次戰鬥異常激烈,共消滅英軍和土耳其軍1320餘人。
  • 我有一個夢想:尋找13軍37師109團的戰爭倖存者
    身邊人的故事都沒有收集,還要妄想去別人家去找?整個下午至凌晨,反覆登錄軍網,查找28、109的團史,找父親給我講過的故事。居然還找到不少有關:鄧小平的騾子,劉伯承的眼睛,陳庚的罵娘; 衛曉棠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擔任副軍長;滇南戰役時帶領他們三個半連共四五百人追至中緬邊境俘敵近6000人的首長中,有一位建國後成了元帥的參謀;那個班長,擔任了軍副參謀長還兼過師長
  • 712大戰:越軍必須赤裸上身來收屍,否則我們就開火
    為了這次進攻,越南軍隊投入了6個團的兵力,他們的戰術是:採取正面突破、兩翼牽制、向心攻擊。爭取在那拉地區打開突破口,爾後依託既得陣地,  逐次佔領老山地區各陣地。  值得一提的是,制定這一計劃的越南第二軍區司令武立,曾是中國軍校的學生。20世紀50年代,武立曾經在桂林步兵學校和南京軍事學院進修學習。
  • 1個連抗擊2個南朝鮮聯隊,堅守陣地五天四夜,只剩5人斃傷1800
    ▲志願軍戰士合影在朝鮮中部戰線,志願軍68軍204師替下了朝鮮人民軍5軍團,在魚隱山一線陣地展開,其中612團負責204師的右翼陣地,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知道我軍在魚隱山一線有堅固的防禦陣地,因此敵人打算繞過魚隱山,改為以美軍裝甲部隊攻擊東面的文登裡,沿著文登裡河谷盆地實行坦克劈入戰,同時在西邊以南朝鮮軍攻擊我938.2高地,企圖從兩翼迂迴魚隱山,迫使我軍撤退。
  • 38軍前沿陣地被美軍攻下,上級還特地表揚?營長為死守拼光全營
    38軍114師決定決定把防禦350.3高地的任務交給342團1營。342團要求1營一定要堅守到2月12日下午3點鐘,同時為了掌握一手情況,還特地規定1營在緊急情況下可以直接向師指揮所報告。第二天,也就是2月11日,美騎1師就對我軍陣地發起了猛攻。美軍的坦克、重炮和飛機把我軍控制的幾個山頭陣地炸支離破碎,到傍晚時分,騎1師攻佔了1營2連的276.8高地。
  • 美軍王牌連遭志願軍重創,麥克阿瑟被打蒙了!
    二戰之後,騎一師成為佔領日本東京的先頭部隊,韓戰爆發後又成為第一批入侵朝鮮的美軍主力師,全師裝備坦克149輛、火炮300多門,一個師的火力遠遠超過了志願軍的一個軍。 時任志願軍第38軍第113師第338團3營機槍連指導員陳生秀回憶:「接到命令後一刻不停地往前跑,有個同志甚至跑著跑著倒地犧牲了。大家就一個念頭,插到敵後,堵住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