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在抗日戰爭中的歷史值得後人銘記!這裡不僅發生過日軍屠殺中國平民的龍潭慘案,以及大水峪村204名壯丁被抓後成寡婦村的悲慘歷史,更發生過著名的沙峪戰鬥,這場戰鬥打響了「平北抗日第一槍」。
龍潭慘案發生地,位於神堂峪風景區
龍潭慘案的發生地位於懷柔區燕棲鎮神堂峪自然風景區內。然而,就在這風景如畫的地方,曾發生過一場慘絕人寰的龍潭慘案,14名無辜百姓被侵華日軍殘殺。
龍潭慘案的發生地現在已經建起了一座龍潭慘案紀念碑,並成為團市委和團區委掛牌命名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日偽特務裝成買炭人
在當地有關部門的幫助下,找到了那場慘案的倖存者李福生,當時他年僅7歲。李福生向記者悲憤地講述了當年這場慘案的過程。「當時日軍在華北地區實施『三光』政策,日軍、偽滿、漢奸、特務經常在這裡活動,我們整天生活在惶恐中。」李大爺介紹,他們極力控制遊擊隊的活動,怕百姓們和遊擊隊有聯繫,對百姓管得很緊,還在靠神堂峪的南梁設一關卡,專門控制老百姓。
「有一個特務楊德澤,化裝成買炭的,他經常往南馱炭,目的就是打探情況,看百姓都住在哪。」李福生回憶說,當時他家和大伯、叔叔三家住在五道河西溝一個偏僻的小溝裡,自搭草窩棚住著,在山上開荒、種地、採野果,艱難地度日,還以為自己住得很隱蔽了,但最終也沒逃過特務楊德澤的眼線。「這個特務第一次路過我家,我正在院子裡餵馬,父親、母親也呆在家裡。楊德澤進了院問:『你們這用不用糧食呀?』父親說:『用,你能弄?』『我是賣糧食的。』又過了兩天,楊德澤給買來30斤棒子粒放到家裡。但沒想到,他第三次來就是直接來騙我們了。」
敵人用槍託掄我們跪下
1945年3月27日,天剛剛亮,男人們準備上山勞作,女人們正燒火做飯,孩子們還在睡夢中,日本兵、偽軍等上百人就摸進了山溝。特務楊德澤帶著七八個偽軍和一個日本兵,第三次到了李福生家,當時,李福生的母親由於腿受溼潮正長瘡,腿腳不好。
「我的叔叔從山上撿杏葉回來,見滿院子的敵人,他往河邊返,敵人看到了他的背影,就追過去,他立刻蹲到壩根下,敵人沒看見。沒搜著就又返回院子。大伯聽到有人喊『敵人來了』,就跑到河邊,但沒跑掉。」後來,李福生就和父親母親被敵人趕到了龍潭,那裡已經聚集了20多個人。「敵人喊『跪下、跪下』,我們雖然手無寸鐵,但都站著,後來敵人就用槍託掄我們,逼迫我們跪倒在地。」
偽軍機槍手救了部分人
李福生介紹,一般說來,這種殘酷的殺戮是很難逃脫的,但敵人的機槍手是個偽軍,他救了部分百姓。
李福生說,那個敵人的機槍手在石頭上架起了機槍,距離百姓二十幾米。「我後來知道這個機槍手叫馮吉,當時他站起來對翻譯官說:『我要喝點水。』就走到人群的後面的泉眼處,小聲地對我們說:『等我一會開槍時,你們就趕緊趴下。』然後他假意喝了點水,回到架機槍的地方。」
李福生回憶說,馮吉第一次掃射,把槍口抬得太高,子彈全打到人群後面的山崖上,一個人也沒死。「兩個日本兵發怒了,就給了他一槍把子,還踹了他兩腳。第二次掃射,聽見馮吉說話的全都躺下裝死了,死了大約十多人。」
14名百姓當場被屠殺
敵人掃射完就匆匆離去了,按李福生的猜測,是因為這裡是共產黨的遊擊區,日偽軍怕槍聲引來遊擊隊。但沒想到,一位裝死的母親把孩子壓在身底,用奶頭堵住孩子的嘴,敵人走了後,她一鬆手,孩子就哭出了聲。走在最後的一個偽軍說:「還有活著的。」於是敵人又返回來,用步槍在人群中補了幾槍,又打死了幾個。
據史料記載,龍潭慘案被抓住的群眾有24人,其中當場打死14人,後來還有受重傷的也由於醫療條件差相繼死去數人。
沙峪戰鬥紀念碑,見證八路軍英勇戰鬥
矗立於懷柔區渤海鎮沙峪東山嘴的沙峪戰鬥紀念碑,象牙白的墓碑在青山翠柏的簇擁之下,顯得莊重而神聖。幾位前來參觀的遊客臉上有些凝重,似乎被這種神聖所感染,墓碑前擺放著鮮花和輓聯。
在當地楊女士的幫助下,找到了當年目睹過沙峪戰鬥的程繼坦老人,他講述了英雄紀念碑背後那段感人的歷史。「1938年6月,由宋時輪、鄧華領導的八路軍第四縱隊從平西齋堂挺進冀東。6月10日夜,部隊來到懷柔西北的興隆城、南冶一帶。11日凌晨,一舉打掉了沙峪偽警察所。又得知日本華北派遣軍阪垣師團,一個中隊已從懷柔縣出發增援四海,四縱隊立即命令,三十一大隊在沙峪東山嘴設伏,於上午11點鐘打響戰鬥。」
平北抗日第一槍
程繼坦當年才15歲,當時並沒有參與戰鬥,但他家就住在沙峪村,對戰鬥情景非常清楚。「戰鬥很殘酷啊,經過了4個多小時激戰。因為這個中隊是老兵,非常有戰鬥經驗,所以我們的戰鬥也很艱苦,雙方的傷亡都很大,直到下午4點左右,我們的部隊才最終取得勝利。」這次戰鬥全殲日軍120餘人,繳獲步槍80多支、輕機槍三挺、擲彈筒三個。
但八路軍也付出了沉重代價,四縱隊參謀長李鍾奇負傷,三十一大隊黨支部書記鄭良武英勇犧牲。這是懷柔縣抗日戰爭的第一個勝仗,後來被稱為「平北抗日第一槍」。
大水峪村,青年男子全被日寇抓走
位於長城腳下的大水峪村,如今是懷柔一個小有名氣的民俗旅遊村。然而,在抗日戰爭時期,因為日軍的暴行,這個山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寡婦村」。
親身經歷過被抓壯丁的趙久洲老人說,1941年10月13日,大水峪村受到日本人的掃蕩,把村裡的男女老幼全部掠到街上,百般恐嚇、凌辱,最後將全村204名青壯年男子全部逮走,大水峪村當年有二百八九十戶人家,被抓204人後幾乎十室九空,只剩下了婦女和老幼病殘者,大水峪村從此成了「寡婦村」。這204人中,其中128人被送到東北的監獄裡幹苦力,抗戰結束,僅有21人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