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結尾白龍為什麼不讓千尋回頭看,真因只有老動漫迷知道

2021-02-08 悟空漫談

結尾白龍為什麼不讓千尋回頭看,真因只有老動漫迷知道

日本的神明,當所有人都忘記這個神明,神明就會消失。

雖然千尋還記得白龍,但是琥珀川已經填了,可能千尋死後就會消失吧。

如果白龍不離開那個世界,他就不會消失。這樣他和千尋再也無法相見。也許他所說的不要回頭,是讓千尋不要迷戀這個神隱的世界吧。

千尋如果回頭,就會忘記發生的一切。因為有一個細節:

千尋爸爸出來後說「這是個出口」,說明他忘記了自己是怎麼進來以及發生過的。這就是因為他回頭招呼千尋才忘記的。因為婆婆沒有理由抹掉他們的記憶,就像不會抹掉千尋的記憶一樣。所以回頭的話一切都會忘記。白龍當然不希望她會忘記,這不但是兩個人的感情,而且這段記憶會讓千尋成長起來。

十幾年前看這部電影,白龍對千尋說:「我只能送你到這裡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頭。」之前只是單純的認為是告誡她萬一回頭會又進入這個妖怪世界。

隨著重溫次數的增多和年齡的增長,越發覺得其實是和過去的自己作出告別,一直朝前走不要回頭猶豫不決,即便白龍和一些朋友還在那裡,也要及時做出割捨,有舍才會有得。

從此我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回頭無岸。

王家衛 《一代宗師》

1、首先白龍這段話是屬於電影結尾的部分,是到了作者給觀眾做總結做交代的時候。如果將之與電影主題分離來看,那它就是片面的 局部的 孤立的,所以過分地從白千之間的情感找答案是不客觀的。

2、主題 毫無疑問 講的就是「個人成長」,網上影評也都能看到,千尋步入社會,從剛開始的害怕逃避 到承擔責任 再到勇於面對解決問題,開始走向成熟。這些「成長」是有前提的,巫婆孩子與千尋之間鮮明的對比就能看出,作者「過分」強調 個人成長是建立在與父母、家庭的這種分離為基礎之上的(當然現在的精英教育,一些家庭對家庭文化的重視能給孩子避免這種矛盾)。這些是大主題,白千的愛情只屬於個人成長的一個部分

3、總體來說這是宮崎駿送給大家的一份「成人禮」,結合主題 這時候的白龍對千尋說的話換成作者對觀眾說的話並不唐突,它的對象是剛步入社會或剛畢業的大學生。說:收下這份禮物,我只能幫你到這裡了,未來當你走向千尋,成為千尋的時候,你或許經歷的比這鬼堡更為驚險,但是請記住一定要向前看!

一個人走向獨立自主的同時是要付出代價的,最後爸爸問千尋發生了什麼,千尋說沒什麼。和大家一樣,人人都是千尋,人人都可對爸媽說:沒啥大不了的 多大事。

電影裡湯婆婆奪走了千尋的名字,而「名字一旦被奪走,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奪走名字後的千尋成為了「千」,我不知道「尋」在日語裡是否也是尋找的意思,但「尋」就是電影的主題

如果千尋成為千,便會迷失自己,和其他人一樣碌碌此生。本質裡的純真勇敢不復存在,自然找不到回家的路

所以電影名叫做千與千尋,她們是兩個人

影片最後,千找回了自己的名字,重新成為了千尋,勇敢而純真

只有找回自己的人才有資格回家,「家」是最開始的地方,也是我們最初的模樣,堅持自我和「回家」其實是一碼事

「回家」的路上,我們不能回頭,一旦回頭,又有著太多的誘惑與遺憾,好不容易找回的名字或許會再次丟失,回家的路也許也會被再一次得忘記

所以,在回家或者說堅持自我的路上,不能回頭

相關焦點

  • 宮崎駿《千與千尋》中白龍的百般叮囑 千尋不回頭是因為它
    很多人將動畫片和動漫混為一談,甚至在別人看動漫的時候,還出言諷刺,「幼不幼稚,都多大了,還看動畫片。」其實,我們都是從童年走過來的,敢問誰沒看過動畫片呢?何況,我們看的是動漫,而動漫和動畫片本質是不一樣的。
  • 千與千尋:白龍為何不讓千尋回頭,真相原來是這樣
    千尋本是一個平凡普通的女孩,她因為自己父母工作的原因,經常搬家,所以經常交不到好朋友。在這次搬家過程中,因為父母的好奇,千尋和父母闖入了一個奇特世界。千尋父母因為貪吃被湯婆婆變成了豬,小千尋不像父母一樣,她很幸運,被白龍救下。
  • 千與千尋:如果千尋最後回頭,結局又會是怎樣?
    一到夏天,我們總會想起宮崎駿,想起《龍貓》中那個打著傘站在路燈下的雨夜,想起那個義無反顧奔向未知的少女,想起千尋。千尋是宮崎駿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中的角色,是一個堅強天真的女孩兒。直到現在相信大部分人對《千與千尋》中的故事還記憶深刻。10歲的少女千尋在和爸爸媽媽一起前往鄉下的路上意外中闖入了靈異世界。
  • 動漫《千與千尋》,白龍給千尋飯糰的時候,千尋感動得大哭
    首先,動漫《千與千尋》,影片開頭不久,白龍給千尋飯糰的時候,千尋號啕大哭的時候。首先是心疼她,孤身一人在完全陌生的地方,沒有父母的依靠,所有情緒只能憋在心裡,那時候內心壓抑了許久的情緒終於有了白龍一個肩膀,終於有人可以宣洩,真的超心疼。
  • 千與千尋:小白龍為什麼警告小千別回頭?最後結局有多慘澹?
    導語:千與千尋:小白龍為什麼警告小千別回頭?最後結局有多慘澹?相信沒有人會沒聽過《千與千尋》這部動漫作品吧,其熱度人氣在日本電影中穩居首位,更是在多個國家內上映。正是因為這部作品,讓作者宮崎駿的名氣直線上升,無人不知這位大神。
  • 千與千尋:神隱的少女
    這部動漫給我的感觸很深,以至於後來的生活也會想起,我看千與千尋看過至少七八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裡面的臺詞我深深地記著。不要吃太多否則會被殺掉的這句話是千尋對著變成豬的爸媽說的,因為貪吃湯婆婆裡面的東西而被變成了豬。看到這裡的時侯,不管是第幾次看,我都很有感觸,因為人如果貪婪或者混吃懶做都會被這個社會殺掉,我們要時刻驚醒自己,今天的自己是不是努力了,是不是為自己努力,盡到自己的一份力。
  • 白龍不會去找千尋了
    我知道劇透不太好啦,但這是一部快20年的老電影了,去電影院還電影票的都是已經悄眯眯下載並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的人,而且豆瓣上關於《千與千尋》的影評那麼多
  • 千與千尋|不要回頭 一直向前
    寓意重拾初心別丟了原本的自己年少時看這部動漫時不知自己在看什麼覺得這是小女孩救爸媽的故事道具服裝場景很夢幻唯美被離奇的劇情吸引走進童話般的夢境如今才明白那是一部成長勵志片告訴我們人生是一趟有去無回的旅程沿著軌道 不斷告別 不斷遇見告訴我們成人世界並不如想像
  • 千與千尋 | 千尋與白龍之間,是什麼樣的愛?
    白龍第一次見千尋,就能叫出她的名字,冷血冰冷如他,卻非常關心千尋的生死和感受。為沒看過電影的朋友計,我們來簡短回顧下這部電影:千尋一家三口奔馳在搬家的路上,父母坐在小汽車的前排,興奮地談話,千尋拿著同學送給她的花,和一堆行李坐在後排。父母十分憧憬新的生活,千尋卻一臉鬱悶,很不情願地接納這種改變。車子走錯了路,一家三口誤入神明的世界。
  • 千與千尋裡的白龍最後結局是什麼
    千與千尋當中,最後千尋在白龍的幫助之下,通過隧道回到了自己的現實世界當中,也找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又踏上了原有的生活軌道。那麼最讓大家揪心的就是白龍,他最後會是什麼樣子的,他最後是死亡了嗎。白龍他最後沒有死亡。
  • 《千與千尋》的大結局,如果千尋真的回頭,可能會發生這4件事
    只要是對動漫有了解的朋友們就一定知道《千與千尋》這部經典大作,這個動漫講的是一個小姑娘的冒險故事,裡面的每個配角都有它獨特的魅力。這麼多年以來,是不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對於最後白龍說「千萬不要回頭」而疑惑,為什麼千尋不能回頭呢?
  • 《千與千尋》中千尋與白龍是愛情嗎?無臉男與千尋是友情嗎?
    白龍拉著千尋飛快地跑到了院子的角落裡,白龍告訴千尋我不能繼續陪你了,接下來的路你要自己去走。千尋很害怕地說著不要走,不要離開我。而白龍卻告訴她,你想要生存下去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去找鍋爐爺爺,然後求湯婆婆給你一份工作。
  • 千與千尋:你們居然都以為白龍最後死了!
    復看《千與千尋》時,發現了關於影片結局的一個重要線索。眾多吧友都以為結束時白龍不讓千尋回頭是因為他被「四分五裂」。湯婆婆說過:「難道我把你四分五裂也沒有關係嗎?」白龍確實被四分五裂了,只不過不是在片尾,而是在千尋騎到白龍背上,白龍找回名字時。
  • 《千與千尋》裡無臉男為什麼喜歡千尋?如果千尋回頭了會發生什麼?
    有的答案說無臉男愛上了千尋,是不是愛我不知道,但是無臉男是非常喜歡千尋的。無臉男一直都在橋上,這個離湯屋世界最近的邊界地帶,天天觀察著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排斥他的,他對這個世界也沒有什麼興趣。直到千尋出現在橋上,這個時候千尋和白龍就是走在一起的。
  • 再看千與千尋,有了新的思考,白龍真的會回到千尋的世界嗎
    千與千尋每次觀看都有不一樣的收穫,不禁讓我沉思白龍會到小千的城市嗎白龍與千尋的關係,在千尋面對真正龐大的社會這個問題面前只是很小的。而後者的不安感雖然巨大卻不需要十歲觀眾承擔。事實上,孩童的成長是不會注意悲哀和惡的。
  • 『千與千尋』——迷家少女的打工生活
    害怕無助的千尋,在自稱白龍的少年安慰和幫助下進入了湯婆婆的油屋工作(話說湯婆婆僱傭千尋算不算違法?),結識了冷麵心熱,負責燒製藥湯的鍋爐爺爺,以及潑辣善良,身為油屋侍應的玲。同時決定努力尋找拯救父母的方法。
  • 千與千尋:一直向前走,別回頭
    《千與千尋》故事講述的是,千尋是一個人類小女孩兒,在和父母一起搬家的路上,父母偏執的要走小路,誤打誤撞的進入了神靈的世界,而千尋的父母就因為貪吃變成了豬,被關了起來,千尋從此踏上了拯救父母的旅程。在這個過程中,她經歷了很多困難,也遇到了很多奇怪的人,但最終,千尋依靠自己的能力救出了父母,父母變回了人形,千尋從未忘記自己的姓名,尋到了來時的路,與父母的重逢恍若隔世,只有落在轎車上的塵土證明一切不是幻影。
  • 千尋和白龍是愛情啊,直到長大重看,才發現
    年少看《千與千尋》的時候,為千尋搬家轉學難過,為整趟駭人又有些溫暖的新奇旅程著迷,為小白、鍋爐爺爺、小玲這樣的善良人感動,喜歡這樣的關愛與友善,但真的從未想過小白與千尋那是……愛情。 那時最感動的場景,絕對是小白帶著千尋,去看望了已經變成豬的爸爸媽媽之後的那一段。小白拿出了飯糰,遞給千尋說:「你還沒有吃飯吧?」千尋婉拒說,「我不餓。」
  • 千與千尋含義深度解析
    前幾天無意中看到,千與千尋搬上了螢屏。講真,儘管看過很多次,我仍對這部優秀的動漫作品愛不釋手,可以說,他已經不是一步純粹的給小孩看的動漫。裡面含著更多的的人生寓意,就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似的,值得我們慢慢品味。
  • 千與千尋:童年的回憶!(下)
    千與千尋:童年的回憶!(下)對於現在的社會,環境汙染造成了很多憂慮,這個問題在動漫電影中表現手法,和重要程度,因為兒童看的比較多,所以劇情變得緩和。其實小編想表達的是有關這裡面的一些臺詞。它們在網上甚至是現實中,常常被人們廣泛運用。因為這當中含有能讓人進行深度思考的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