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有多牛?一個人貢獻了32個成語,你絕對用過,你都知道嗎?

2021-01-11 一夢文化

蘇軾一共貢獻了32個成語,有很多還是蘇軾的原創哦!

且看:

蘇軾《文與可畫禹簹谷偃竹記》:「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現用來形容事情、行為或說話讓人可笑。

蘇軾寫了《和子由澠池懷舊》詩,內容如下: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後人把前四句概括為「雪泥鴻爪」這一成語,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蘇軾在《送劉寺丞赴餘姚》一詩中寫道:「中和堂後石楠樹,與君對床聽夜雨。」

文與可非常擅長畫竹子,蘇軾為之寫過一篇文章,叫《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其中有這樣的句子:「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於是就有了「胸有成竹」這個成語,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盤的考慮和謀劃。

蘇東坡寫詩取笑怕老婆的陳季常: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後來這個故事被宋代的洪邁寫進《容齋三筆》中,廣為流傳。河東獅吼的典故從此確立。

蘇軾的《赤壁賦》不僅貢獻了不少耳熟能詳成語,也成為後人鍾愛的繪畫題材,此圖為金代畫家武元直所繪《赤壁賦圖》,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出自蘇軾的《後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原指一種自然景象,後多比喻事情終於真相大白。

出自蘇軾的《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形容資源非常豐富。

歐陽修在給大詩人梅堯臣的一封信《與梅聖俞書》中稱讚蘇詩:「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出自蘇軾的《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詞:「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比喻過時或無意義的事物。後多形容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導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

一次,蘇東坡退朝回家,指著自己的腹部問侍婢:「你們有誰知道我這裡面有些什麼?」一答:「文章」。

一說:「見識。」

蘇東坡搖搖頭,王朝雲笑道:「您肚子裡都是不合時宜。」蘇東坡聞言贊道:「知我者,唯有朝雲也。」

出自蘇軾《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形容長於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美。

北宋時期,蘇軾帶他隨從外出郊遊,他觀賞山崖的金雞菊,隨從在一旁高唱蘇軾的歌詞。蘇軾問他們自己與柳永的詞有什麼不同。隨從說:柳郎中的詞只可借17歲的女孩子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外曉風殘月」,您的歌詞得請關西大漢持鐵板唱「大江東去」。後用來形容豪邁激越的文章風格。

明代仇英 《赤壁圖》

出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是蘇軾對人生的無限感慨,有大徹大悟、超脫塵俗的味道。

語出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詩:「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比喻人若庸俗,則不可救藥。

出自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指淡雅和濃豔兩種不同的妝。

出自蘇軾《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詩:「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比喻世事變幻,如春夜的夢境一樣容易消逝,不留一點痕跡。

蘇軾《東坡志林·三老語》:「嘗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一人曰:『海水變桑田時,吾輒下一籌,爾(邇)來吾籌已滿十間屋。』」

這本是寓言,講三位老人競相誇耀自己的壽命之高。後用「海屋籌添」指增年益壽,常用作祝壽之詞。

形容詩文或書籍寫得非常好,不論讀多少遍也不感到厭倦。出自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用來指隨時的,不是預定時間的需要。

出自蘇軾《後赤壁賦》:「我有鬥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指16歲的美女。

出自蘇軾《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烏:虛幻,不存在。變得什麼都沒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出自蘇軾《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

燕:漢成帝皇后趙飛燕;環:唐玄宗貴妃楊玉環。形容女子體態不同,各有各好看地方。也借喻藝術作品風格不同,而各有所長。

出自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

謂山川、河流美如畫卷,形容自然風光美麗如圖畫。

出自蘇軾《念如嬌·赤壁懷古》:「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只有一個,再沒有別的。形容非常稀有。也用來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貴。

蘇軾《上皇帝書》:「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之所絕無而僅有。」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蘇軾《江瑤柱傳》:「方其為席上之珍,風味藹然。雖龍肝鳳髓,有不及者。」

張大千的《廬山觀瀑》,引《題西林壁》一詩入畫。

出自大家小學都背誦過的蘇軾《題西林壁 》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詞義是比喻微小而沒有作用的名聲,非常微小的利潤。

出自蘇軾《滿庭芳》詞:「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意思是世間萬物各有其所屬。

出自每個人中學時都背誦過的蘇軾《前赤壁賦》:「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出自蘇軾《晁錯論》:「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形容信念堅定,意志頑強,不可動搖,堅強不屈。

指難以做到 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視。出自蘇軾《荀卿論》:「子路之勇,子貢之辯,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

清風緩緩地吹來,水面不曾泛起一絲波紋。

出自蘇軾的《前赤壁賦》:「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玩弄小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蘇軾《東坡續集·洗兒》:「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作者寫《洗兒》詩,目的是借洗兒之事發牢騷。當時,作者雖有才華,聰明過人,卻屢遭打擊,因而胸中多有牢落不平之氣。這首詩即是借題發揮,表達對不合理的杜會現實的不滿。

蘇軾是文學大家,讀他的詩真的可以治癒自己的心。

細細品味他坎坷的人生之後,你更能感受到它的豁達與上進,著實讓人奮發。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只有等我們真正走進他的詩詞才能走進他的人生,進而學會他的心境。

《蘇軾詞傳》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不僅如此,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當然與之一起的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六本書現在搞活動,一共只需88.8元。

兩包煙的價錢,就能讓你品讀到這麼多文學經典,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個機會呀!點擊以下領取正版蘇軾詞傳↓↓↓

相關焦點

  • 原來蘇軾貢獻了那麼多成語,你都知道嗎?
    蘇軾作為北宋第一大V,大文學家蘇軾除了是段子手、吃貨、技術宅、時尚先鋒外,還是成語的高產者,不數不知道,一查才發現那麼多成語都出自他的詩詞。 今天咱們就歷數一下蘇軾貢獻的成語。
  • 原來蘇東坡先生貢獻了這麼多成語,你知道嗎?
    作為北宋第一「大V」,大文學家蘇軾除了是段子手、吃貨、技術宅、時尚先鋒外,還是成語的高產者。不數不知道,一查才發現這麼多成語都出自他的詩詞。今天,我們就來歷數一下蘇軾貢獻的成語。令人噴飯「令人噴飯」很常見,卻少有人知其是成語,更少有人知道如此通俗的成語出自宋代蘇軾筆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現用來形容事情、行為或說話讓人可笑。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內有1500多條成語典故,你絕對知道
    「紙上談兵」「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但你知道這些成語典故的來源嗎?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城市,它以成語出名,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到成語典故,這個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從邊塞到中原,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多種多樣,應有盡有。
  • 蘇東坡竟然貢獻了這麼多成語......
    >  ◆  ◆在成語君眼裡,作為北宋第一大V,大文學家蘇軾除了是段子手、吃貨、技術宅、時尚先鋒外,最重要的是還是成語的高產者,不數不知道,一查才發現那麼多成語都出自他的詩詞,今天咱們就歷數一下蘇軾貢獻的成語。
  • 《挑戰不可能》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你絕對想不到!
    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 溧陽話中的成語,你都知道嗎?
    溧陽話中有俗語、諺語、歇後語,而且還有成語,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來認識一下~不稂不莠:溧陽話中有一句「稂不稂,莠不莠」的語言,我曾一直不知其詳及寫法含義。近讀《詩經》,在《小雅大田》中有「既方既卓(皂),既堅既好,不稂不莠」的詩句。
  • 蘇軾,原來你不僅是書法家, 還是成語大王!
    蘇軾為之寫過一篇文章,叫《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其中有這樣的句子:「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蘇軾《北遊帖》一日,蘇軾飯後散步,拍著肚皮,問左右侍婢:「你們說說看,此中所裝何物?」一婢女應聲道:「都是文章。」蘇軾不以為然。另一婢女答道:「滿腹智慧。」蘇軾也以為不夠恰當。
  • 成語 | 你可知道,這10個成語講的都是蘇東坡
    ……」「雪泥鴻爪」就被概括為眾所周知的成語了。02夜雨對床唐代韋應物有「寧知風雪夜,復此對床眠」,蘇軾讀後感觸良深,與蘇轍約定「夜雨對床」,但一直未實現。「夜雨對床」便流傳下來,本不單指兄弟之間,經此也成了兄弟之事。
  • 「行走的成語製造機」蘇軾:我的產量,超乎你想像
    作為中國古代最聲名顯赫的一代文豪,蘇軾既有創造力,又有影響力,他的詩詞文章家喻戶曉,他的典故趣聞婦孺皆知,於是,一大批與他有關的成語應運而生。不過,是蘇軾與朝雲的故事,賦予了這個成語以靈魂。河東獅吼——蘇軾與好友陳季常(《河東獅吼》陳季常與柳飄飄劇照)蘇軾有個好友,名叫陳慥【zào】,字季常,此人之所以名垂青史,正是拜蘇軾所賜。
  • 蘇軾:我不要面子嗎?憤然寫詩帶火一成語
    這些詩細細品味一下,就知道蘇軾這個人有多喜歡開玩笑了,這些詩看了之後總是會讓人臉紅。有一次蘇軾找陳季常喝酒,但妻子柳氏最不喜歡丈夫出去喝酒,迫於有蘇軾在,也沒有說什麼,但陳季常向妻子保證,絕對早回家,更不會找歌姬!可是事實正好相反,幾個人一塊喝了幾杯後,就完全把這事忘了,不僅找了歌姬,很晚才回到家!
  • 華夏歷史上,跟這三人有關的成語最多,與韓信有關的成語最有氣場
    在華夏歷史上,就有這麼三個人,根據他們的生平創作的成語最多,可其中創造成語最少的一個人,氣場卻最強大。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中,蘇軾創造出成語200多個,韓愈創造出成語足足有331個,韓信創造的成語相比較前面兩個來說,就比較少了,只有34個。 他們具體都創造出哪些成語?首先,蘇軾創造的成語有很多有趣的寓意,比如「令人噴飯」。很多人聽到「令人噴飯」,忍不住懷疑:「這真的是成語嗎?」畢竟現代網絡用詞中,確實有很多「噴飯」的描述,其實如此通俗的成語,正是出自宋代蘇軾筆下。
  • 成語「目無全牛」是什麼意思?它的正確理解,跟你想的一樣嗎?
    但是假如你用錯了成語,可能你文章想表達的意思,也就與你想要表達的意思南轅北轍了。比如說,一些小學生總愛用錯成語,就拿分道揚鑣這個成語來說吧!一名小學生就用錯了它的意思,結果不少網友都因此笑開了花。這名小學生用分道揚鑣這個成語的時候,錯把分道揚鑣這個成語的意思用成了分別行動的意思。
  • 李榮浩有多牛,你知道嗎?
    李榮浩有多牛,你知道嗎?‍李榮浩這樣告訴學員,不要一上來就去想編曲,怎麼用自己的方式去演唱,你要把原曲、原唱吃透才算學會了一首歌。李榮浩承諾要讓每位學員留下屬於自己的舞臺,最終他向學員吹過的「牛」都實現了,因為原曲沒有改,大家更關注學員的聲音,而且最終李榮浩戰隊刑晗銘也拿到了冠軍。
  • 你用成語裝×的樣子,真是太爹味了|原創
    「這麼有名的書你都沒聽說過?」/《武林外傳》「你是無中生有,暗度陳倉,你在汙言穢語,咎由自取……」幾個月前沉迷於郭老師成語小課堂的網友們,大概怎麼也想不到,如今的網際網路上,到處都是自己的一字之師。「蛤蟆夜哭」也不例外,它出自相傳是蘇軾編撰的《艾子雜說》。這裡面收錄的都是一些借古諷今的小故事,你把它當文化人版《笑林廣記》就完事了。「從前有一個瓜老漢,他啥也不會幹……」/《武林外傳》當然了,歷史上也並沒有「艾子」這麼個人,只不過假借這麼一個工具人來講道理,就相當於我們經常在故事裡見到的「小明」。
  • 蘇軾被朋友的妻子趕出家門,連忙寫首詩來調侃,因此誕生了個成語
    其實戚繼光怕老婆是有原因的,他的兒子犯了軍法被他處死,之後就感到愧對妻子,所以才對妻子百般忍讓。而戚夫人也並非不知好歹,在生活上她可是對戚繼光照顧得無微不至。我們一直說河東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疑問,「河東獅吼」這個成語流傳千年,它究竟是怎麼來的?其實唐朝時期還沒有這個成語,這句話出自於宋代大文豪蘇軾的一首詩中。
  • 這些關於秋天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都說「悲秋」,但同時秋天也孕育過許多意向明朗的成語典故。下面這些和秋有關的成語,你都知道嗎?正值秋季,美景怡人,隨口能吟出來的關於秋天的成語不勝枚舉。可你知道這些關於「秋」的成語都出自哪裡嗎?解釋:三秋,三個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見面,就像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共有5個版本,入選課本的是最牛版嗎?
    兩宋詞壇高手如雲,婉約、豪放都有,但無論歷代詞人排行榜是誰在排,蘇軾都穩坐前3。兩宋詞作之多令人瞪目,光是《全宋詞》就收錄了1300多人的近兩萬首作品,但不管這些作品以什麼標準排名,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都不曾跌出過前3。
  • 描寫酷熱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臣猶見牛,見月而喘。」《太平御覽》卷四引《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可作賓語、定語;含貶義3、爍玉流金:見「爍石流金」。宋·蘇軾《石炭》詩:「投泥潑水愈光明,爍玉流金見精悍。」。可作謂語、定語;形容天氣酷熱。4、爍石流金:謂溫度極高,能將金石熔化。形容酷熱。爍,通「鑠」。
  • 不到二百字的寓言貢獻了五個成語,莊子真牛
    諸子百家,若論誰的學問最大,恐怕難有定論,但若論誰最逍遙,當屬莊子。莊子的文字汪洋恣肆,變化無端,短小的故事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可淺嘗,可深研,令人愛不釋手。——《莊子·秋水》這則小寓言裡有兩個虛擬人物,一個叫河伯,一個叫若。河伯是黃河的河神,若是北海的海神。說秋天來了,雨水下得很大,千百條河流的河水匯集到了黃河,河伯抬頭一望,黃河兩岸連牛馬都分辨不清,可見水勢之大,於是欣然自喜,認為天下的美景最多只能達到這種狀態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天衣無縫,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出處:五代·前蜀·牛嶠《靈怪錄·郭翰》:「徐視其衣並無縫;翰問之;謂曰:『天衣本非針線為也。』」典故:古時候,有個叫郭翰的先生,他能詩善畫,性格詼諧,喜歡開玩笑。盛夏的一個夜晚,他在樹下乘涼,但見長天如碧,白雲舒捲,明月高掛,清風徐來,滿院飄香。這時,一位長得異常美麗的仙女含笑站在郭翰面前。郭翰很有禮貌地問:「小姐,您是誰?從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