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萬管理者都關注的公眾號
I HOPE YOU LIKE IT
赫夫納及其《花花公子》的成功絕非偶然,也絕不僅僅因為「性」和色情那麼簡單。
近日,91歲的休·赫夫納去世。
休·赫夫納是美國著名男性雜誌《花花公子》的始辦人,在過去的60多年裡,他使《花花公子》雜誌成為美國和全世界範圍內銷量最好的男性雜誌,成為世界色情雜誌的代表。
同時,他不斷涉足圖書出版、廣播電視、網絡服務及商標授權、娛樂業等領域,建立起了龐大的出版帝國。在輝煌的成功背後,赫夫納也為世界出版業帶來了重要的啟示。
休·赫夫納1926年生於美國芝加哥一個保守的農夫家庭。儘管他幼時智商高達巧152,但在學校裡表現平平,他更喜歡參加的是給校報寫作、畫漫畫這樣的課外活動。
中學畢業後,赫夫納參軍當了步兵辦事員,並為部隊報紙畫過一些漫畫。由於喜歡畫漫畫,赫夫納曾在卡通公司裡當過人事經理助理,后里又在一家雜誌社裡當過廣告撰寫員,在一家出版發展公司當過報攤促銷主管。
在工作中,他逐漸發現市場上存在對男性雜誌的需求,並確信這樣一份雜誌能夠反映戰後一代人的觀念,也確信他正是開創這類雜誌的那個人。在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下,他籌集了8000美元,其中包括他從銀行借的600美元,開始在自己公寓的餐桌上生產雜誌。
1953年12月,赫夫納的第一期雜誌擺上了報攤,雜誌封面是後來非常著名的美國影星瑪麗蓮·夢露的照片,當時雜誌上並沒有日期,因為他不敢確定這份雜誌能否繼續出第二期。令赫夫納意想不到是,定價每本50美分的第一期雜誌一下子就買出去了53991本,讓他一下子有了把雜誌繼續辦下去的信心和經費。
從此,赫夫納走上了一條雜誌出版之路,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他不僅使《花花公子》成了美國乃至全世界最著名、銷量最大的男性雜誌,最高創下了一期雜誌銷量超過700萬冊的紀錄,而且不斷拓展經營領地,親手締造了「花花公子」出版帝國。
花花公子公司也早已在華爾街上市,在世界500強企業名錄榜上有名,公司業務已擴展到了圖書出版、廣播電視、網絡服務、電子遊戲及商標授權等領域,擁有數十家花花公子俱樂部、飯店及娛樂場所。
赫夫納本人則因為在出版和商業上的巨大成就以及他對慈善及文化事業的支持成了百萬富翁和風流人物,不僅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留名,而且獲得了國際出版界和美國出版界最高獎,甚至與喬治·華盛頓、班傑明·富蘭克林等一同被美國發現頻道評為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100位人物。
赫夫納的成功離不開當初創立的《花花公子》雜誌,也正是這本雜誌的創辦顯示出赫夫納在雜誌編輯和出版領域的過人天賦。
由於對讀者的市場需求非常清楚,從第一期開始,赫夫納就對自己的雜誌有著清晰的內容定位和編輯思想,雜誌的副標題為「男人們的娛樂雜誌」。
在第一期的辦刊說明中,赫夫納明確表示,這本雜誌的目標讀者就是那些都市男性和有「男性口味」者,他向讀者承諾,他的雜誌僅僅只關注娛樂、居室生活、雞尾酒、飯前甜點、藝術、歷史、音樂以及性這些東西,而絕不涉及像核局勢緊張之類嚴肅的話題。
雜誌的所有內容都是為了讓男性讀者能夠輕鬆一笑,他甚至宣稱它的雜誌所關注的就是那些比《金賽性學報告》內容略輕的東西。在雜誌上出現的一些所謂的嚴肅話題,也僅僅是探討在自由社會裡個人如何突破禁欲主義保護個人權利等等。
與娛樂定位相符,赫夫納的雜誌上也少不了一些小幽、小故事及小說等等。赫夫納曾經說,即使許多大眾化雜誌消失了,他的雜誌也會繼續出版短篇小說,他甚至宣稱他的雜誌刊登的非虛構作品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助推器。
在《花花公子》雜誌上,赫夫納刊載過許多美國重要作家的作品,連海明威都曾在他的雜誌上發表過小說,更有許多作家的作品都是由花花公子首次發表。
除了小說,雜誌上還刊登過許多名人訪談,吉米•卡特、約翰•列依、麥可•喬丹、鮑伯•迪倫、比爾•蓋茨等都接受過《花公子》的採訪,就連馬丁•路德•金都曾出現在他的雜誌上。
為了吸引更多的男性讀者,赫夫納的雜誌上自然也少不了性,少不了有偷窺意味和被認為色情的東西。
在他的雜誌上,除了經常出現像「本月甜心」的照片、漫畫和身著睡袍的女性插圖之類的東西,他也不忘在雜誌中摻入一些性的調料。
很快,《花花公子》便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一年以後,它的銷量便由每月7萬冊上升到了17萬5千冊,第一期和第二期雜誌已全部賣完。在第一個十年結束的時候,雜誌的銷量已經超過每月100萬冊。
赫夫納及其《花花公子》的成功絕非偶然,也絕不僅僅因為「性」和色情那麼簡單,這其中既有赫夫納對時代潮流和讀者需求的準確把握,也有他個人的勤奮努力,更與他過人的商業頭腦和成功的經營策略緊密相關。
儘管《花花公子》幾乎等同於色情雜誌的代名詞,但《花花公子》的讀者並不特別認同它是一本色情雜誌。
用讀者的話說,「《花花公子》雜誌只是一本純粹的男性雜誌」、「其圖片的裸露程度也是有限的,除了介紹『健康的性知識』外,還涵蓋了男性時裝、政治、體育等其他生活類話題。」
也有性學專家認為「《花花公子》在傳播性文化、推行健康的性生活,普及成人性教育知識方面,是一個較為嚴肅的生活雜誌。」
以「性」作招牌實際並非真的色情雜誌,這恰是赫夫納的髙明之處,也是《花花公子》幾十年來長盛不衰的原因。
用赫夫納的話說,「如果我們是像《閣樓》一樣的單純的性雜誌,我們也早已倒閉了。」「高明的『花花公子』是絕不會落到這等地步的。」
作為一個精明的出版商,赫夫納非常善於把握時代潮流和讀者需求。他認為,《花花公子》之所以能戰勝眾多的競爭者,就是因為它追求的不只是一種雜誌的風格,而是要創立一種生活的風尚,「性」不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在美國的50年代,一方面隨著美國中產階級的興起,享樂主義生活方式開始盛行。另一方面,二戰結束不久,經濟的恢復,汽車、避孕藥、電視的出現,再加上性研究、城市化和越戰的影響,美國社會尤其是大學校園裡瀰漫著反傳統的氣氛。
《依花公子》的出世恰恰迎合了當時美國的社會思潮,《花花公子》因為以女性半裸照為主,談性、談休閒、談生活品位,很快就被當時激進的文化運動推到了浪尖之上,成了新生活方式的代表,閱讀《花花公子》成了美國人「會享受人生」的代名詞。
這一點就連赫夫納自己都沒有想到,他從沒有想過要成為一個「革命者」,他只是要創辦一本含有「性」內容的主流男性雜誌,但恰恰是他的這種舉動,他敢於在媒體上公開談「性」本身已經代表了一種生活風尚,符合讀者需求,亦切中了市場要害。
《花花公子》提出了強烈而無法抵禦的呼籲,打動了亟欲建立自己個性、奠定自己生活方式的青年。年輕一代不願和別人一樣,他們希望能表現自己,要有自己的個性,他們有自己對音樂、衣食住行的一套獨特見解。他們希望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那麼他們從哪兒獲得引導呢?自然是《花花公子》了。
恰如赫夫納自己所說,他是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剛好有著恰當的想法。
成功創辦《花花公子》雜誌之後,精明的赫夫納很快意識到,男性娛樂絕不僅僅是一本雜誌,而是一項產業,於是在幾乎還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赫夫納迅速走上了多元化經營的道路。
雜誌創辦之時,電視才剛剛在美國起步發展,赫夫納已經敏銳地嗅到了它以後的不同凡響,開始涉足電視,親自主持一檔每周一小時的綜藝節目《花花公子閣樓》,將花花公子的理念及品牌延展到了電視媒體。
1968年,赫夫納開始主持新的電視節目《天黑後的花花公子》。
1994年,當網絡媒體還是新生事物的時候,花花公子已經成了全美第一個上網際網路的雜誌。
1997年,花花公子乾脆建立起了引導男性生活方式的網站Playboy.com,在線提供娛樂文章和花花公子新聞,同時向網絡訂戶提供圖片和視頻服務,並迅速成為網上最受歡迎網站。
2005年,當真人秀節目在世界範圍內方興未艾時,以赫夫納與其年輕女友生活為主題的真人秀節目《鄰家女孩》迅速在其旗下娛樂頻道E!頻道開播,成為該頻道有史以來收視最高的節目。
同年,為了吸引年輕受眾,也為了佔據利益豐富的視頻遊戲市場,以赫夫納為原形的視頻遊戲很快出現,在遊戲中,在穿上赫夫納的睡衣後,玩家就可以控制他的出版帝國,完成圖書出版、封面設計、與名人閒聊以及指揮拍照等等虛擬動作。
除了搶佔新興媒體,赫夫納和他的花花公子王國也在不斷地延伸和擴張。
1960年,赫夫納開始在芝加哥建起第一個花花公子俱樂部。
1962年,《花花公子哲學》第一部出版。
1971年,花花公子公司在華爾街上市。
1972年,花花公子在德國開辦第一個海外版本。
70年代,花花公子電影公司製作了一系列電影,如《麥克白》、《裸猿》、《捕鯨》等等。
與此同時,花花公子的商標授權開始在國際範圍內發展,花花公子的兔子頭商標在衣服、玩具等消費品領域,成了全世界人人皆知的名牌。
現在的花花公子公司絕非僅有花花公子雜誌,它已經由一家芝加哥的雜誌拓展為涉足影視、娛樂、出版、電子網絡、品牌產品銷售的多元化經營的全球性媒體帝國。
已故美國著名影星瑪麗蓮.夢露曾是美國紅極一時的明星,並有著「性感女神」的稱號,但在赫夫納花500元美金買她的照片作雜誌封面之前,她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三流演員。
在赫夫納將她的照片放入雜誌封面,封她為當期雜誌的「本月甜心」,刊登文章《是什麼造就了夢露》重點介紹之後,夢露才開始成為巨星,成了美國男性的「夢中情人」。反過來,夢露的走紅又極大地宣傳了赫夫納的雜誌,促進了雜誌的銷售。
嘗到甜頭以後,從第二期雜誌開始,《花花公子》的每期封面都是一個無上裝美女的照片,並在雜誌中刊登他們的整頁照片。而且建立了評選每月「花花玩伴」的傳統。
在《花花公子》的促動下,一旦成為《花花公子》封面女郎之後,這些女星都會像當年的夢露一樣迅速成了炙手可熱的紅星。
幾十年來,不僅一些著名模特如納奧米•坎貝爾、辛迪•克勞馥,以及好萊塢明星莎朗•斯通、金•貝辛格都曾上過雜誌封面,更有許許多多的明星把能登上《花花公子》的封面引以為榮,極大的促進了雜誌的知名度和地位。
除了造星,赫夫納還非常喜歡結交名人,並以此來提升個人和雜誌。赫夫納一直是好萊塢名人俱樂部的常客,而他的豪宅則又是娛樂明星,包括年輕一代的搖滾樂歌手、電影、電視名人心中的麥加。
幾十年來,幾乎每個周末,他都會在其官邸舉行小型聚會,為名人和親友播放電影和舉辦各種聚會。在一份赫夫納在自己官邸舉辦晚會招待的客人花名冊上,隨處可見像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喬治.克魯尼、卡梅隆•迪亞茲、格溫妮絲•帕特洛這樣的超級巨星。
與明星及名人交往的最終結果必然是雜誌和明星的雙贏。
赫夫納一生新聞不斷,他的一舉一動,他的婚姻、女友,豪宅、噴氣式飛機、甚至他的床、按摩浴缸、遊泳池、豪華房車等等都是媒體追逐的焦點。
為了製造新聞,赫夫納總會不斷地接受媒體採訪,適時推銷自己。
他曾是1996年A&E頻道名人傳記系列節目的主人公,是該頻道2003年特別節目暨《花花公子》50周年直播的主角,還曾是一部長篇紀錄電影《赫夫納:很久以前》的主人公。
其中1996年的節目還因收視好而在首播三個月後又被全部重播。《赫夫納:很久以前》則在劇院首演之後,迅速成了許多國際電影節上頗受歡迎的加放影片,並吸引著大量新的觀眾通過有線電視、家庭錄像及衛星電視收看。
除了在國內和國際電視上不斷露面,赫夫納還是一些主要印刷媒體,如《時尚先生》、《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時代雜誌》以及倫敦《泰晤士報》的報導主題。
而更早時候,他在1967年就曾以《追求享樂》為標題登上過〈財代》雜誌的封面。2001年3月,《名利場》雜誌甚至刊登了長達15頁的、帶有插圖照片的文章,詳細地介紹了他的生活方式和花花公子商標的復興。
赫夫納受媒體廣泛關注除了其個人生活和出版事業,還包括他熱心社會公益,積極支持文化藝術及獲得的諸多榮譽。
1980年,因積極擁護好萊塢標記重建,赫夫納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留名。
1996年,因對電影業做出卓越貢獻而被加利福尼亞大學授予勳章。
2001年,被美國電視藝術與科學學會授予希望飄帶獎,同時獲此獎的還有《60分鐘Ⅱ》等。
2002年,被美國雜誌出版人組織授予亨利·約翰·費舍爾終身成就獎,同時獲得這項雜誌業最高榮譽的還有《新聞周刊》的主席暨編輯理察·史密斯。
正是通過不斷製造新聞,赫夫納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過著終極享樂生活的單身漢和成功企業家,使他的生活成為無數男性讀者的夢想,不僅提升了他個人和雜誌知名度,同時也極大的推銷了雜誌的形象和理念,使他的雜誌更成了高品位生活的象徵,令無數美國男兒自嚮往之,這不能不說是他善於經營的一個策略。
提起赫夫納,人們想到的往往是這位花花公子奢華不羈的個人生活,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在締造出版帝國之路上的勤奮和努力。
一旦投入工作,赫夫納可以連續工作36到48小時,開起執行會議來,則有可能一開就是26個小時。
(花花公子大廈)
在上個世紀60年代,赫夫納甚至一度成了隱士,不僅兩年之內只離開過9次辦公大廈,而體重下降了40磅。
《花花公子》公子現任CEO,赫夫納的女兒克裡斯蒂·赫夫納證實,他的父親其實是一個工作狂,每天都要工作10個小時以上。
在他擔任公司總裁及總編輯的時候,雜誌的每一篇社論都幾乎出自他個人之手,這些文章後來作為《花花公子哲學》一書出版。而就在他於1982年正式宣布退休,他實際上也並沒有停止工作,依舊是《花花公子》雜誌的總編輯和首席創意官,負責雜誌及公司的許多出版業務。
赫夫納的努力工作顯然與他「努力工作,盡情享受」的花花公子哲學一致,在他看來:
他不會把生命視為眼淚,而是視為幸福的時光;
他必須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不把工作當成負擔;
他必須是個敏捷的人、警覺的人、有鑑賞力的人、可以擺脫逆境的人;
他有很高的生活品味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只有這樣的人,才配稱「花花公子」。
(本文參考文獻:《赫夫納及花花公子出版帝國的締造》)
這個世界不僅需要你們的鼓勵
還需要你們的點讚與分享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 請置頂公眾號
點擊以下連結可了解更多資訊
從0到150億,六個核桃的傳奇之路,還能走多久?
從階下囚到億萬富豪的八旬老太的傳奇人生,比電影還要精彩!
和王思聰互懟之後陳歐又攤上事了
馬雲吹的牛逼又成真一個,這將是一場波及全中國零售行業的大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