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美國媒體的一次民訪中,當受訪者被問及最喜歡的一艘航母時,很多美國民眾不約而同地回答——企業號。但事實上早在2012年12月1日,企業號就已經光榮退役了,這艘冷戰時期蘇聯的"心腹大患",為何能夠深受好評,以至於被評為美國最為強大、最好用的一艘航母呢?
企業號也被稱為進取號,這主要是因為它的英文名稱"Enterprise"具備多重含義,在美國海軍內部,它更是被親切地成為大E。身為美國海軍有史以來第一艘超級航母,排水量93284噸。企業號跨時代地使用了核動力作為推進動力來源,更是企業級唯一建成的一艘航母,所以CVN-65"企業"號就是一名孤單前行的開拓者。
1960年下水的企業號核動力航母
西方國家尤其偏愛使用"Enterprise"的稱謂,進取或者企業這個英文單詞,象徵著"勇敢、銳進、活躍"之意,據統計美國和英國前前後後一共有19艘艦船採用"Enterprise"來命名,最早來源於英國皇家海軍在1705年下水的"進取"號快速帆船。
企業號始建於1958年,當時美國國內乃至蘇聯都不看好美國的核動力航母建設計劃,但僅歷時2年多,美國海軍就完成了這艘航母的建設和服役,並順利趕上了一件重大事件:古巴飛彈危機。
上世紀60年代的企業號甲板特寫
1962年10月11日,新服役的企業號出海訓練後剛剛返港,美國總統甘迺迪下令海軍軍艦齊出封鎖古巴,並阻止蘇聯在古巴建造飛彈基地,古巴飛彈危機正式爆發。為了威懾蘇聯,美國調用了最新的企業號核動力航母,通過搭載A-6A攻擊機和E-2A預警機來對古巴展開巡邏。當時美國封鎖古巴的艦隊指揮部就安在企業號上,由於蘇聯拒絕配合,企業號曾下達指令,命令向蘇聯核潛艇附近投下警告意味十足的深水炸彈,差一點讓蘇聯核潛艇艦長按下核彈發射的按鈕。可以說,企業號差點導致了世界大戰的爆發。
因一架F-4戰機爆炸,企業號甲板上發生熊熊大火,甲板受到損傷
古巴飛彈危機只是當時美蘇衝突大環境下的一個縮影,1965年企業號從本土出發,先後七次派往越南參戰,並在戰爭結束前夕參與了胡志明市的大規模撤僑運動。另外,1971年的印巴衝突、1977年威懾烏幹達、1986年攔截蘇聯戰機,1980年代兩伊戰爭期間前往波斯灣護航油輪、1988年螳螂行動與伊朗海軍作戰、90年代參與海灣戰爭對伊拉克作戰等等,可謂"功勳卓著",進入21世紀企業號大多扮演的是反恐維和任務。
企業號艦上水兵站出質能方程的公式形狀
在美國人的心裡,企業號是他們的英雄,飄揚半世紀的星條旗隨著企業號的前進出現在世界任何海域的上空,雖然其他國家的人可能不這麼認為,比如中東地區,那裡的人更會認為是企業號為他們帶來了戰亂和傷痛。另外,美國從未有任何一艘航母的服役期限有超過50年,其優良的性能和可靠的質量,加上大筆的維修費,都使得企業號即使歷經火災、爆炸、觸礁等事故,仍然能夠在修繕之後繼續使用。
2012年3月11日,企業號離開諾福克,最後一次作遠洋巡航,這也是企業號第24次部署到海外執勤。28日企業號到訪比雷埃夫斯,然後於4月4日穿越蘇伊士運河,在8日開始在北阿拉伯海執勤。此行企業號如常派飛機最後一次支援駐阿富汗美軍,並在波斯灣內巡航戒備。10月12日企業號啟程回國,途經那不勒斯,最後於11月4日返抵美國諾福克海軍基地,並為退役做好了準備。
企業號的退役儀式
為了紀念企業號的功績,在2012年12月1日企業號的退役儀式上,美國海軍軍方宣布會將籌建的一艘"福特"級航母的名稱使用企業來命名,以此為傳承,在未來"Enterprise"也還將繼續一代一代沿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