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HeyDrones首席電工
隨著影像技術的進步
輕中度的視頻拍攝者是越來越多了
相比全畫幅
他們更偏愛黑卡、A6X00這樣便攜的機型
也樂於用運動相機甚至手機去拍攝
今天我們要體驗的這款穩定器
就是為提升這類人的拍攝體驗而設計的
它就是飛宇G6Max
↓
★視頻更精彩★
去年我們曾在菲律賓拍攝了飛宇G6Plus的體驗
當時的它對於多種設備的兼容性
就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次的飛宇G6Max
就是去年G6Plus的升級款
拿上G6Max的第一感覺
就是手柄部分的設計變了
飛宇傳統的圓柱形手柄換成了圓角矩形
並且左右配備了類膚質防滑材質
握起來的指向性比圓柱形強一些
機身依舊是全金屬材質+斜角設計
機身背面有扳機鍵
正面是顯示屏、搖杆、功能鍵和拍攝鍵
左側是跟焦輪
右側有開關機鍵、相機模式鍵和Type-C充電口
值得一提的是
這次飛宇終於拋棄了可更換18650電池
改成了內置鋰電池
G6Max滿點續航9小時左右
滿足兩三天的拍攝不成問題
另外G6Max還在三個軸上新增了鎖扣
能在調平或者運輸中鎖定三軸
不會亂搖擺
快裝板的設計也從傳統的垂直裝載變成了橫向裝載
畢竟輕量級多設備的重心差距更多是在左右
而不是前後
這一點細節改進省下了很多空間
雲臺上還有一個Type-C接口用於線控
G6Max自重665g
差不多是兩廳可樂的重量
體積也非常小巧
只有半張A4紙大小
相信攜帶起來的壓力並不大
整體來說
G6Max的外形吸收了很多備受好評的設計
做工也延續了一貫嚴絲合縫的風格
這一代G6Max的載重上升到了1.2Kg
加上內置鋰電、防潑濺和多項外形設計上的變化
它比上一代G6Plus的性能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作為一款多用途的穩定器
能否讓不同設備都拍出穩定的畫面
才是對它最核心的考量點
這裡我選取了iPhone手機、OSMO Action運動相機
和A6500微單分別進行了測試
首先是手機
手機重量一般較輕
G6Max當然能輕鬆裝載
從視頻中可以看見
由於電機的動力餘量很多
手機在G6Max上的穩定效果還是不錯的
俯仰和航向上的運動都很順滑
手機打開飛宇的Feiyu On APP連接上機身之後
你還可以直接通過按鍵控制手機拍攝
並實現延時、希區柯克變焦、全景拍攝
甚至智能跟隨等功能
配套功能非常齊全
然後是大疆OSMO Action運動相機
依舊是輕鬆裝載
這裡我關閉了OSMO Action的RockSteady
可以看見由於重量小而且是超廣角的緣故
OSMO Action在G6Max上的穩定效果非常出色
雖然在白天拍攝時
與開啟RockSteady手持拍攝的差距並不是特別明顯
不過一旦到了夜間
雲臺防抖就明顯比電子防抖的畫面好很多了
如果你使用的是GoPro
G6Max還支持通過WIFI控制GoPro的拍攝和模式切換
這項控制功能其實在G6一代就出現了
最後是索尼A6500微單相機
我們測試了10-18這個最適合拍攝Vlog的鏡頭
可以輕鬆裝載
甚至裝上FE 28-70的鏡頭都可以承受
另外通過附送的線材
還可以在G6Max上直接控制
A6500的拍攝和部分參數設置
非常方便
事實上
G6Max配合A6x00系列再加上廣角頭
是一套兼顧了高畫質和穩定性
且非常輕量的Vlog套裝
非常適合嗶嗶姐這樣的女生使用
另外有意思的是
飛宇G6Max把移動延時和盜夢空間兩種效果
直接放在了機身內
無需APP就能實現
無論裝載的是什麼設備
這次我就使用超廣角的OSMO Action
拍攝了軌跡延時
畫面效果直接就上升了一個檔次
另外,豎拍功能也能一鍵切換
大大方便了那些玩抖音和快手的老鐵
用微單甚至運動相機
也能方便的拍攝穩定的豎屏視頻了
整個體驗下來
G6Max這款產品給我最突出的印象
就是做工紮實、功能成熟
泛用性、兼容性強
和不同設備之間的連結做的很全面
可以滿足中輕度用戶的需要
雖然有一些長焦鏡頭還不能裝
好在對於一個追求便攜的設備
這並不在核心體驗範圍內
掩蓋不住「一機多用」這個核心的亮點
所以
你覺得飛宇G6Max能打幾分呢?
本期節目就到這裡了
我們下期再見~
....
你可能錯過了這些好玩的視頻
▽
使用AI智能拍照是什麼體驗?這5個高能攝影APP竟然是免費的!
手機超廣角攝影時代來臨!這份教程趕緊收下
炸裂評測!穿越機的殺傷力到底有多暴力?!
旅拍素材還沒開始剪?這6個經驗或許能幫到你
五星紅旗隨風飄揚!讓你的照片「動」起來,手機就能拍!
....
你的『在看』是對我們最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