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影金馬獎

2021-02-08 珺哥的電影課堂


一 、獎項簡介

臺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是由中國臺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在中國臺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 

創辦於1962年。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為「華語電影三大獎」。 

」金馬」二字源自金門、馬祖兩島名的字首。

金馬獎盃的設計為戰馬奔騰之姿,象徵電影藝術工作者向專業化、藝術化、國際化不斷努力的精神,也包含著華語片放眼世界、精益求精的宏觀胸襟,金馬意興風發、向前奔躍的姿態象徵了金馬獎引領華語電影奔騰不息之意 。

1962年,臺灣新聞局公布實施《五十一年獎勵國語影片辦法》,正式創設金馬獎。1968年,第五屆開始改由臺當局教育文化主管部門主辦。1973年,撤銷教育文化主管部門,由臺當局新聞主管部門成立電影事業處接管電影相關業務,主辦金馬獎 1984年,金馬獎首度交由民間辦理。1988年,金馬獎工作委員會修改組織簡則,停止由電影團體輪流主辦,設立專任秘書長 。
1991年,臺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正式轉由民間運作,個人獎項報名資格放寬為凡華裔人士均可報名,但需加入臺港兩地電影團體。1993年,金馬獎設立星光大道,大陸電影人首次正式組團參加相關活動,頒獎典禮首次在亞洲地區同步播出。1994年,執委會決定不符合「大陸編導演比例不超過二分之一」的影片不能參加金馬獎 。1999年,金馬獎與臺當局新聞主管部門達成協議,不主動邀請政界領導參加頒獎典禮,並規定出席的政界人士不上臺、不致辭、不頒獎三原則;影片報名資格再次放寬。2019年8月7日,據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三、過往十年金馬獎重要臺灣電影推薦(2010-2019)
《強尼·凱克 》(2017年最佳新演員:瑞瑪席丹)

相關焦點

  • 中國臺灣金馬獎,中國臺灣金馬獎,中國臺灣金馬獎!!!
    如果沒有,那你八成不知道,出大事了——第55屆中國臺灣金馬獎,因不可提及的敏感原因,分裂成3條熱搜。它們雄踞熱搜榜TOP3,燃燒自己,照亮國人。好死不死,金馬獎也提名了這倆片子。現在金馬獎和傅榆蹬鼻子上臉,這口惡氣豈有不出之理?「一個中國」的原則,豈是一個電影獎可以撼動的?在場所有的大陸影人,那一刻都在蓄力反擊。張藝謀憑藉《影》拿下最佳導演獎,但此時已不是最重要的事。
  • 第4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蘇哲賢《街舞狂潮》   最佳動畫長片     空缺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  《當愛來的時候》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第四張畫》   年度臺灣傑出電影   《第四張畫》   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李烈 《艋舺》   終身成就獎       徐立功   特別貢獻獎       孫越
  • 大陸電影緣何「血洗」臺灣金馬獎?
    (這才叫「血洗」好吧)緊接著,1997年,臺灣新聞局公告廢除「獎勵優良國語影片辦法」,定位金馬獎為全球華語影片競賽。並將每年補助金馬獎頒獎典禮與得獎獎金的經費移交執委會全權運用。並增設「評審團大獎」及「評審團特別獎」以獎勵臺灣電影與電影工作者。
  • 臺灣金馬獎:打動人心的不只是電影
    而與頒獎禮同樣精彩的,還有近幾年來不斷推陳出新的金馬獎海報以及視覺設計。臺灣地區向來不缺乏優秀的平面設計師,他們與電影碰撞出的火花,也是金馬獎每年最早驚豔各方的時刻。▼▽▼2015年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主視覺靈感胡金銓導演作品《俠女》的經典身影 至今已擒下11座金馬獎的張叔平,在金馬執委會主席張艾嘉的力邀下,欣然答應跨刀設計這次的金馬獎主題海報。
  • 臺灣電影金馬獎這次自己玩吧
    臺灣電影金馬獎這次自己玩吧檯灣電影金馬獎這次自己玩;落得無人喝彩國家電影局:暫停大陸人員參加金馬!
  • 金馬獎「裸奔」了,傅榆卻打著金馬獎旗號巡演,遭臺灣電影人怒斥
    可是臺灣女導演傅榆的一番發言,引發了大陸電影人的強烈不滿,她的發言直接玷汙了金馬獎這個純粹的藝術殿堂,導致了大陸電影人對金馬獎的厭惡。而今年金馬獎不僅頒獎典禮與金雞獎撞期,而且還遭遇大陸電影人的集體缺席,只剩下臺灣電影人自娛自樂,星光黯淡,淪為笑柄。近年來,大陸電影人已經成為了金馬獎的絕對主角,幾乎壟斷了金馬獎。
  • 觀察丨從金馬獎看臺灣電影的發展歷程
    金馬獎,是華語最具權威的電影獎項,它雖然有「臺灣」這個前綴,不過卻並不是僅供臺灣電影圈自娛自樂的遊戲,而是代表了整個華語電影圈,「臺灣」只是為了表明該獎項的舉辦地域而已。近些年,由於內地許多獨立電影能夠在金馬獎上有所斬獲,因此中國影迷將臺灣金馬獎戲稱為「中國獨立電影獎」,這除了內地沒有任何官方性質表彰獨立電影的獎項之外,也直接地反映了近幾年金馬獎的評選口味。
  • 臺灣本土電影,撐得起金馬獎嗎?
    一直以來,金馬獎作為最有影響力的華語電影獎項之一,為兩岸三地電影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平臺。但去年臺灣年輕女導演傅榆在臺上的敏感言論,直接將金馬獎推到了敏感境地,李安導演無處安放的手與表情或能說明問題。近年來,隨著內地優質影片和電影人數次包攬大宗獎項,臺灣當局和綠營媒體的反對聲一直就沒有消停過。2012年,金馬獎就曾因為給大陸影片頒發了多個獎項遭到攻擊,當時有綠營政客放話要「停辦金馬」,氣得一批臺灣重要電影導演大罵政客禍臺。2014年,在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上,大陸再次橫掃了各大獎項,抱走15項獎,臺灣片卻只奪得4匹小金馬,臺媒紛紛感嘆金馬獎變成了「大陸獎」,臺灣「輸得很慘」。
  • 劉心月:把金馬獎變臺灣電影同樂會?
    而今年金馬獎爆出統獨爭議,使得後續的相關活動全部叫停,連《如懿傳》的記者會都辦不成。    臺大教授蘇宏達在個人臉書上發表臺北故宮會被消滅的影片,引發社會譁然與憤怒。大家才發現,原來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早就在進行所謂的 「三階段完成故宮轉型的藍圖」,要在2025年之前,將整建完成的臺北故宮改為「東方文書館」,除了留下70萬冊的圖書文獻之外,其他珍寶展品將會分散到中南部。
  • 金馬獎輝煌不在,處境尷尬!金馬獎起內訌,傅榆遭臺灣電影人炮轟
    如今,大陸影片掛零,金馬獎便失去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像樣的作品,沒有大牌的明星,金馬獎註定星光黯淡,輝煌不在,金馬獎淪為笑柄,自娛自樂。不僅如此,金馬獎的重量級贊助商也都紛紛撤銷了對金馬獎的贊助,手機品牌Oppo、瑪莎拉蒂、寶格麗先後撤銷了贊助,就連臺灣本地的企業長榮航空也撤銷了贊助。
  • 金馬獎徹底翻車,臺灣電影人內訌,炮轟傅榆不要臉!
    而給金馬獎抹上汙穢的這位導演就是傅榆,她在去年金馬獎上獲得了最佳紀錄片的獎項,上臺時卻發表了希望臺灣能夠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的不正當不應該在此場合出現的政治言論,不僅使當時為金馬獎盡心盡力付出的從業人員心血毀於一旦,還引發了大陸電影人對其金馬獎的抵制和厭惡。其實每年的金馬獎臺灣地區的能夠入圍的並不多,大多數入圍金馬獎的電影還是大陸和香港的影片。
  • 晚安,中國臺灣金馬獎
    17日晚中國臺灣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出現了疑似「疑似臺獨」言論。
  • 暫停大陸電影參加臺灣金馬獎.這意謂金馬將黯然失色了嗎?
    ↓中國家電影局叫停了大陸電影和人員參加第56屆臺灣金馬獎。本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23日在臺北舉行。不過,當天也是大陸金雞獎在廈門的頒獎典禮。臺媒早就預測,大陸可能會以「撞期」為名,不讓電影和人員出席金馬獎頒獎典禮。這個消息,一如臺媒預測。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舉辦日期17日公布。
  • 臺灣電影包攬金馬獎全部獎項
    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臺灣金馬獎參選期,今兒出了一則讓灣灣「喜大普奔」的消息,據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我們的網友自然是「恭喜」臺灣電影的,祝他們「欣欣向榮」。
  • 金馬獎不再輝煌?大陸電影退出後,吳宗憲言論讓臺灣電影尷尬至極
    不過事已至此說什麼也無用,對於這樣的結果或許就連臺灣導演也是沒有想到的吧!雖說金馬獎是在臺灣舉辦,但究其影片的質量和參選作品來看大多還是以大陸的影片為主。尤其是以18年的金馬獎為例,在一共23個獎項中,大陸影片就足足斬獲了16個之多,可以說稱得上是比獎項的一半還要多。如此一來今年大陸影片全部拒絕出席,而這也就意味著金馬獎的將會成為臺灣電影圈的一次獨奏會。
  • 別了,中國臺灣金馬獎.
    如果沒有,那你八成不知道,出大事了——第55屆中國臺灣金馬獎,因不可提及的敏感原因,分裂成3條熱搜。它們雄踞熱搜榜TOP3,燃燒自己,照亮國人。最佳動畫長片《幸福路上》,最佳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臺灣》,都屬於違禁題材。女導演宋欣怡和傅榆,上臺領獎時分別吐出嚴重不當言論。
  • 晚安,中國臺灣金馬獎.
    就在今晚中國臺灣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出現了疑似「疑似臺獨」言論。「疑似」兩個字,完全是考慮到金馬獎是中國電影重要獎項的面子。言論的發出者是她(下圖左)↓來源:臺灣《自由時報》她叫傅榆。在第55屆金馬獎典禮中,傅榆的《我們的青春,在臺灣》獲得最佳紀錄片獎。
  • 金馬獎被「暫停」,臺灣電影人唐哲儒怒斥傅榆,遭到電影公司封鎖
    臺灣電影人引以為傲的金馬獎被「暫停」,致使很多臺灣電影工作者為此感到的惋惜。
  • [視頻]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主題視覺發布
    在風風雨雨的金鐘50之後,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即將登場,今年的視覺主題與去年的相比,設計的相當不錯。
  • 內地電影金馬獎?
    縱觀今年金馬獎的提名名單,內地電影成為絕對主角,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等主要獎項基本全部來自內地電影和內地電影人,作為55周年的臺灣金馬獎,此番被內地電影搶去風頭,在被媒體調侃為「內地電影金馬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