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十六回
賈府接到聖旨為什麼嚇個半死?
這一回開頭,賈政過生日,賈府的人正聚在一起慶祝,突然來了一位六宮都(dū)太監夏老爺。六宮都太監總管六宮事務,在宮中位高權重。一般來說,官職或者稱號前邊加個「都(dū)」字,就表示這是個主要負責人。比如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排座次的時候,地位最高的兩個人,是宋江和盧俊義,他們的職務是梁山泊總兵都頭領。別的好漢只是頭領,他們倆是「都頭領」,表示他們是最高負責人。
說回到紅樓夢,宮裡的大太監突然來傳聖旨,把賈府的人嚇了一跳。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呢?真實的歷史,和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不一樣,皇帝並不會經常下達聖旨,日常的政府工作事物,由內閣、六部下發個文書,或者以皇帝的名義發個敕諭就可以了。正兒八經的聖旨,是針對重大事情才會發布的。這回皇帝冊封賈元春為賢德妃,算是重大的禮儀活動了,所以才會下達聖旨。普通官員,突然在家裡接到聖旨,要麼是好事,皇帝有賞賜或者嘉獎;要麼是壞事,犯了什麼罪,要被革職拿問,抄家之類的。聖旨來的這麼突然,賈府的人不知道是好是壞,心裡自然會戰戰兢兢。
幸虧傳來的是好消息,元春被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清代後宮中沒有鳳藻宮,也沒有讓后妃做女尚書的,因此,這也是曹雪芹編出來的職位。這些年清宮劇流行,大家對清宮裡嬪妃的封號也很熟悉,共八個等級: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還有官女子等沒有計入這個等級體系的。元春被封為妃,是很高等級的妃嬪了。前面加了賢德的封號,也是後宮慣例。比如雍正皇帝的母親,在康熙的後宮裡,就被封為德妃。
元春被封了妃,於是,賈府開始準備元春回家省(xǐng)親的事兒。賈璉正好從南方回來,就和王熙鳳談論起來,談話過程中,他們提到之前被拐賣的英蓮,現在改名叫香菱了。她已經開了臉,成了薛蟠的房裡人。開臉是什麼意思呢?舊時候女子出嫁之前,要用線把臉上的汗毛絞掉,然後再化妝打扮,叫作開臉,開臉也就成了嫁人的代名詞。房裡人的意思,等同於同房大丫頭,和小妾差不多。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就是「齊」,「對齊」的「齊」,表明她和丈夫的地位是對等的。當然,在男權制社會下,不可能真的和丈夫平等,但也表明妻子的地位很高。古代的婚姻,經常是兩個家族之間的事兒,妻子的家族如果勢力強大,她在丈夫家也會很有話語權。比如王熙鳳在賈璉面前就絕不落下風。妾就不一樣了,在家庭中地位非常低,要麼是生育工具,要麼是男人的玩物,地位也就比丫鬟高一些。比如賈璉的小妾平兒,她平常扮演的角色其實是王熙鳳的大丫鬟。大戶人家的少爺,在沒有正式結婚之前,有時候會把家裡的丫鬟選一兩個作為小妾,比如襲人作為賈寶玉的丫鬟,表現不錯,後來就被王夫人指定為賈寶玉的小妾。香菱長得好看,薛蟠這樣的好色之徒,當然不會放過,一直要求薛姨媽把香菱給自己做小妾,書中說:「為這個事兒,不知道打了多少饑荒。」「打饑荒」,意思就是發生麻煩糾紛。可見薛和他母親鬧了很多回,才得到了香菱。
這一回,元春回家省親居住的園子修好了,賈政帶著一幫清客去遊覽。這清客,就是舊時在富貴人家幫閒湊趣的人。大戶人家找清客,要求能詩,能酒,能寫能畫的,雜技愈多愈好。賈政為了考察寶玉的才學,也要賈寶玉與清客一起陪同參觀,讓他在各處景點題寫牌匾名字和對聯。
眾人來到一處種滿竹子的屋子前面,大家在想匾額上面該寫哪幾個字。有人說「淇(qí)水遺風」。「淇水」是一條河的名字,在今天河南北部,淇水附近種著很多竹子,詩經有一首詩叫《淇奧》,說的就是淇水岸邊的事兒。「淇水遺風」既符合種滿竹子的場景,又用了典故。但是為什麼賈政卻覺得俗氣呢?
因為這個典故已經被用得太多了,好比一個段子講得次數多了就會索然無味,典故也是一樣,何況「遺風」這個詞也很老套。又有人想了個「睢(suī)園遺蹟」,賈政也覺得俗氣。「睢園」是西漢梁孝王劉武修的園林,也叫梁園,地址在睢陽,所以叫「睢園」,園子裡也種了很多竹子,梁孝王喜歡和司馬相如這些文人在園中吟詩作賦,睢園也就成了文雅風流的象徵,用在這裡也算貼切,但是和前面的「淇水遺風」一樣,也是很老套的詞。當然,清客們說這兩個,主要是為了襯託賈寶玉,果然,賈寶玉寫的是「有鳳來儀」。后妃經常被比作鳳凰,元春作為皇帝妃子,回家省親,就像鳳凰降臨一樣,意思很好,說法也新穎,顯得比前兩個要高明。
接著,大家又來到一處有農家風光的院子,有人說,這個地方叫「杏花村」就很好。賈政說,「杏花村雖然好,但是犯了正村名」,這是什麼意思呢?賈政是說,古人已經有了一個實實在在真的杏花村了,比如杜牧的《清明》詩裡寫的:「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現在這個院子就不能再重複使用這個名字了。所以,要大家起個虛的名字,就是以前沒有實際存在過的村莊名字。賈政又說,「這些名字要請名方可」。這「請名」又是什麼意思呢?這座新修的園子,是給元春省親回家居住的。元春是宮裡的妃子,園子就是皇家在外面的行宮,裡面的房子具體叫什麼名字,要元春說了算,他們現在只是預備一些名字,最終叫什麼,還要請元春來定奪。賈寶玉起的名字是「稻香村」,出自唐代許渾的詩「柴門臨水稻花香」,有出處,用了典故,同時又符合景物的樣子,說法還新奇,比「杏花村」感覺要好一些。
再到下一處景點,眾人又開始議論起名字。有人說應該叫「武陵源」,有人說應該叫「秦人舊舍」。這兩個名字都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在武陵郡,也叫武陵源。住在裡面的人,祖輩是避難的秦朝人,因此叫秦人。但是正如賈寶玉評價的,桃花源裡的人是為躲避戰亂才跑到那兒去的,和當下元春省親這麼大喜的事,很不協調。他想的是「蓼(liǎo)汀(tīng)花漵(xù)」,「蓼」是水邊的植物紅蓼;「汀」是水邊的平地;「漵」指水邊。合起來就是指水邊長滿了紅蓼花草。和這一處花草流水的景色呼應,倒也中規中矩。
不過「蓼汀」「花漵」,兩個詞意思有點兒重複,後來元妃省親,正式命名的時候,就去掉了「蓼汀」,只命名為「花漵」了。去掉「蓼汀」,保留「花漵」,有什麼隱含意思呢?按照民國時期著名學者劉文典先生的解釋,「蓼汀」,兩個字的反切音是林黛玉的林,反切是古代注音的一種方式,取「蓼」字的聲母和「汀」字的韻母,合起來是後鼻音的「靈」,可是林黛玉的「林」是前鼻音呀,這個和方言有關。反正劉先生說這個代表林黛玉;「花漵」的「花」表示花襲人,「漵」字的聲母和薛寶釵的薛一樣,所以表示薛寶釵,去掉「蓼汀」,保留「花漵」,暗示元春在這個時候已經打算把薛寶釵,而不是林黛玉,嫁給賈寶玉。
當然,這個解釋是對是錯,只是劉文典的一家之言,我們聽一聽就可以了,可以作為一種參考。
這一回緊接著上一回,賈府繼續準備元妃省親的事兒。開頭提到了帶髮修行的妙玉,說她本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因為從小體弱多病,買了許多替身代替她出家,都不管用,直到她自己出家當了尼姑,病才好了。
出家的替身又是怎麼回事兒呢?舊社會迷信,有誰得了病治不好,無可奈何,就通過出家的方式來保住性命。有錢人家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出家,會花錢僱人,讓別人代替自家孩子出家。這種替身出家現象非常普遍,信奉佛教或者道教的豪門貴族,即使沒有病,也會找人頂替自己,比如《紅樓夢》中有個年紀很大的張道士,代替賈母的丈夫賈代善出家做了道士。再比如,清代皇室信奉藏傳佛教,每個皇帝即位,都會找一個人作為替身出家當喇嘛。這個替身叫做「替僧」,很多是宮裡的太監,比如,末代皇帝溥儀的替僧叫孫虎,就是宮中太監。金庸小說《鹿鼎記》中,韋小寶代替康熙皇帝去五臺山出家當和尚,也是這一傳統的體現。這種風俗從元朝就有了,經過明朝,一直到清代依然很流行。從宮廷到民間,替身出家隨處可見。
安排好了大觀園裡的這些尼姑、道士和唱戲的,賈府的人等著元妃到來。到了元妃正式回家那天,從賈母到王夫人、邢夫人、尤氏、王熙鳳等人,都開始按品大妝。按品大妝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在前面講秦可卿葬禮的時候說過,官員的女眷會依照自己丈夫和兒子的職位,得到不同等級的封號。女性家屬,她們的封號、品級不一樣,可能有的是一品夫人,有的只是個五品宜人,在這種重大禮儀活動現場,她們要根據自己的品級來打扮成不同的樣子,有些裝扮可能只有一品的夫人才能用,有些裝扮四品的恭人就用不了。這就是按品大妝。這個意思其實很好理解。
我們看古裝電視劇裡面,官員們也有不同的品級。比如說清代的官員,他們的衣服上面有個東西叫補子,主要縫綴在官服的前胸和後背上。不同品級的官員,補子上的圖案不一樣,一品官員的補子圖案,文官為仙鶴,武官為麒麟;二品官員,文官為錦雞,武官為獅;三品官員,文官為孔雀,武官為豹。他們帽子上的頂戴也根據級別大小有區分,一品官員頂戴為紅寶石,二品官員為珊瑚,三品官員為藍寶石,等等,以此類推。像賈母王夫人這些人,她們都是誥命夫人,有封號的,得按照自己的品級來化妝。
大家準備好,等了很久,元春終於到了。元春是賈政和王夫人的女兒,但是元春進來以後,賈政還要帶著家族裡的男子,跪在地上迎接元春。這個我們比較了解,禮法上,國法大於家法。元春作為皇帝的妃子,代表著皇帝家,賈政作為朝廷的臣子,自然要跪拜。這種例子很多,比如古人平常絕對不會稱呼自己父親的名字,我們現在一般也不會直接叫自己爸爸的名字。但是,如果是給皇帝的奏章裡提到自己父親的名字,就必須直呼其名了。因為和爸爸比起來,還是皇帝大。所謂「天地君親師」,對於古人來說,君主的威嚴排在親人之上。不過,等到進了內室,沒有外人的時候,元春又給賈母王夫人行了家禮,這個時候,她的身份不再是代表皇室尊嚴的妃子,而是女兒、孫女和賈寶玉的姐姐。
紅樓夢裡這樣的禮儀細節多得數不過來,你要是感興趣,也可以找幾處,了解一下舊時候的禮法習慣。
《紅樓夢》第十九回
襲人為什麼能被贖出賈府?
這一回,元妃省親結束以後,正好是正月,賈府的人都在歡度節日,賈寶玉閒來無事,去襲人家做客。回來以後,襲人告訴他,她的家人要把自己贖買出去。賈寶玉很震驚,堅決不同意,襲人說:「我又不是你們家的家生子兒,你阻攔不了我。」
「家生子兒」是什麼意思呢?賈府中的僕人有兩類,一種是襲人這樣的,因為家裡窮得活不下去了,把女兒賣給有權有勢的人家做丫鬟,籤了賣身協議,我們在影視劇中也常常能看到什麼賣身葬父、賣兒賣女之類的。有的可能是終身買斷,有的可能還有賣身期限,等以後家裡經濟狀況好轉,還可以花錢把人贖出來。襲人就是這種情況。還有一種僕人叫「家生子兒」。家生子兒,就是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在一個家族做丫鬟奴才。也就是說,父親母親是賈府的僕人,他們生下的孩子也屬於賈府,繼續做奴才。賈府裡大部分丫鬟和僕人都屬於家生子兒。他們完全依附於主人,主人操控著他們的生殺大權,有點兒類似於奴隸制。如果是家生子兒的話,就絕對沒可能花錢贖買出去。
賈寶玉聽說襲人她們家要把襲人贖出去,很難過,襲人就說:「如果你能答應我三件事,我就不出去了。」其中一件事是勸告賈寶玉要好好讀書,「不要諷刺讀書人是祿蠹(dù),也不要說什麼除了『明明德』以外就沒有正兒八經的書了。」「蠹」是蛀蟲的意思,「祿蠹」是指貪圖當官拿俸祿的蛀蟲。這是賈寶玉嘲笑那些只想當官賺錢的讀書人。「明明德」是《大學》裡的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裡代指四書五經中的四書。當時的人讀書,是為了學習寫八股文,考科舉做官,八股文都是代聖人立言,要模仿古代聖人的口氣說話,把儒家經典翻來覆去變著花樣解釋了一遍又一遍,賈寶玉討厭寫八股文,也厭惡科舉考試,對於後世那些亂七八糟的作品,都表達了不滿,所以他要說「除了『四書』以外就沒有真正的書了。」
襲人勸說賈寶玉答應她三件事,寶玉答應了,襲人接著說:「你要是真的能做到這三件事,就是有人拿八人轎也抬不走我。」寶玉說:「你在這裡待久了,不怕沒有八人轎讓你坐。」這段對話很有意思。「八人轎」就是我們常說的八人大轎。一般只有高官或者命婦才能坐。命婦,她們的丈夫或者兒子是高官,她們也能得到朝廷的封號。清朝規定,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只能坐四個人抬的轎子,出了京城才能坐八人抬的大轎;外省的總督巡撫可以做八人抬的大轎。當然,也有例外,結婚的時候,新娘可以坐八個人抬的花轎。寶玉在這兒說的,讓襲人坐八抬大轎就是指結婚。是說襲人在自己身邊待得久了,他就會娶襲人。但是襲人只是個丫鬟,和寶玉地位相差太大了,不可能做寶玉的妻子,也就不可能明媒正娶,八抬大轎娶進來。所以緊接著襲人才會說:「有那個福氣,沒有那個道理。」就是說,按道理來講,小妾是不可能坐八抬大轎被娶進來的。果然,後來襲人成了寶玉的小妾,也沒有什麼八抬大轎,只不過是王夫人一句話的事兒。小妾就是這樣,可以買,也可以由主人指派,沒什麼地位的。
《紅樓夢》第二十回
寶釵黛玉,誰和寶玉的關係更近?
這一回,元妃省親結束以後,正好是正月,賈府的人都在歡度節日,賈寶玉閒來無事,去襲人家做客。回來以後,襲人告訴他,她的家人要把自己贖買出去。賈寶玉很震驚,堅決不同意,襲人說:「我又不是你們家的家生子兒,你阻攔不了我。」
「家生子兒」是什麼意思呢?賈府中的僕人有兩類,一種是襲人這樣的,因為家裡窮得活不下去了,把女兒賣給有權有勢的人家做丫鬟,籤了賣身協議,我們在影視劇中也常常能看到什麼賣身葬父、賣兒賣女之類的。有的可能是終身買斷,有的可能還有賣身期限,等以後家裡經濟狀況好轉,還可以花錢把人贖出來。襲人就是這種情況。還有一種僕人叫「家生子兒」。家生子兒,就是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在一個家族做丫鬟奴才。也就是說,父親母親是賈府的僕人,他們生下的孩子也屬於賈府,繼續做奴才。賈府裡大部分丫鬟和僕人都屬於家生子兒。他們完全依附於主人,主人操控著他們的生殺大權,有點兒類似於奴隸制。如果是家生子兒的話,就絕對沒可能花錢贖買出去。
賈寶玉聽說襲人她們家要把襲人贖出去,很難過,襲人就說:「如果你能答應我三件事,我就不出去了。」其中一件事是勸告賈寶玉要好好讀書,「不要諷刺讀書人是祿蠹(dù),也不要說什麼除了『明明德』以外就沒有正兒八經的書了。」「蠹」是蛀蟲的意思,「祿蠹」是指貪圖當官拿俸祿的蛀蟲。這是賈寶玉嘲笑那些只想當官賺錢的讀書人。「明明德」是《大學》裡的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裡代指四書五經中的四書。當時的人讀書,是為了學習寫八股文,考科舉做官,八股文都是代聖人立言,要模仿古代聖人的口氣說話,把儒家經典翻來覆去變著花樣解釋了一遍又一遍,賈寶玉討厭寫八股文,也厭惡科舉考試,對於後世那些亂七八糟的作品,都表達了不滿,所以他要說「除了『四書』以外就沒有真正的書了。」
襲人勸說賈寶玉答應她三件事,寶玉答應了,襲人接著說:「你要是真的能做到這三件事,就是有人拿八人轎也抬不走我。」寶玉說:「你在這裡待久了,不怕沒有八人轎讓你坐。」這段對話很有意思。「八人轎」就是我們常說的八人大轎。一般只有高官或者命婦才能坐。命婦,她們的丈夫或者兒子是高官,她們也能得到朝廷的封號。清朝規定,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只能坐四個人抬的轎子,出了京城才能坐八人抬的大轎;外省的總督巡撫可以做八人抬的大轎。當然,也有例外,結婚的時候,新娘可以坐八個人抬的花轎。寶玉在這兒說的,讓襲人坐八抬大轎就是指結婚。是說襲人在自己身邊待得久了,他就會娶襲人。但是襲人只是個丫鬟,和寶玉地位相差太大了,不可能做寶玉的妻子,也就不可能明媒正娶,八抬大轎娶進來。所以緊接著襲人才會說:「有那個福氣,沒有那個道理。」就是說,按道理來講,小妾是不可能坐八抬大轎被娶進來的。果然,後來襲人成了寶玉的小妾,也沒有什麼八抬大轎,只不過是王夫人一句話的事兒。小妾就是這樣,可以買,也可以由主人指派,沒什麼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