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舞臺上,帶領著觀眾一起大聲喊:
「我真瘋了,我再也不能忍受了!」
這是一場鬧劇,也是一場悲劇。
曾經,電視的影響力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特別是在70年代,電視節目具有強大的思想引導力,甚至可以左右言論。
當電視普及到千家萬戶時,人們恐怕不會意識到這個原本是供人類娛樂的科技產物,有朝一日會成為「奴役」大眾的存在。
1976年西德尼·呂美特導演的《螢光幕後》便昭示了這個被大多數人忽視的現實。
西德尼·呂美特一生成就斐然,他拍攝了50餘部電影,獲得過46次奧斯卡的提名。
紀錄片《呂美特談呂美特》劇照
西德尼·呂美特擅長人物和場面控制,作品充滿戲劇張力。同時,他涉獵的題材也多種多樣。
《十二怒漢》《長夜漫漫路迢迢》《奇幻核子戰》《熱天午後》《東方快車謀殺案》等都是非常精彩的代表作。
《十二怒漢 》、《長夜漫漫路迢迢》、《奇幻核子戰》
《熱天午後》、《螢光幕後》、《東方快車謀殺案》
在電影《螢光幕後》中,他則把矛頭指向了電視產業,對電視產業本身以及電視對國民生活造成的深遠影響等,展開了嚴肅的探討。
這部影片在第49屆奧斯卡上獲得了最佳影片、導演等多項提名。
其中扮演男主人公主持人霍華德的彼得·芬奇獲得了最佳男主角獎、扮演製片人黛安娜的費·唐納薇獲最佳女主角獎,以及比阿特麗斯·斯特雷特獲最佳女配角獎。
《螢光幕後》因此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二部獲得3項表演獎的影片。
為什麼只有費·唐納薇在後臺拿著獎盃的照片?
因為彼得·芬奇在頒獎禮的前一個月,因心臟病在一家旅館去世,《螢光幕後》成為他的最後一部電影,他也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去世之後獲獎的影帝。
直至今天,這部電影在國內非骨灰級粉絲的片單裡都算冷門,但它在AFI百年電影史百大經典電影十周年版中名列第64位,在《帝國雜誌》評選的電影史上最優秀的500部電影中名列第100位。
《螢光幕後》海報
《螢光幕後》的誕生,也許和導演早年的經歷有關。
西德尼·呂美特入行起於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先後主持過500多次的電視節目。正是這些早年經歷,使得他對電視行業了如指掌,也因此,對電視行業有著更為深度的批判性思考。
他將《螢光幕後》拍成一部充滿了戲謔口吻的嚴肅喜劇電影,讓觀眾看到一群電視人如何做到「我為電視狂」。
在電影裡的世界,電視媒介作為一種強勢媒體,使越來越多的人迷失其中。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電視媒介成為異化人類的工具,人類成為電視媒介的奴隸。被異化成「單向度的人」的不僅是電視媒體從業者群體,還有普通的電視觀眾。
原本的王牌新聞主播霍華德·比厄因新聞節目收視率低下而被電視臺無情解僱,被告知一周後下崗,同時妻子去世加重了他的沮喪和憤懣。
他在第二天主播新聞時對著千萬的觀眾說一周後他將自殺。
這個瘋狂的舉動卻助長了收視率的提升。然而隨後的事態發展,卻把他一路引向了地獄。
野心勃勃的女製片人黛安娜·克裡斯特是一個臣服於電視節目的機器。
她是「電視的化身,對痛苦漠不關心,對快樂感覺遲鈍」。
嗅覺敏銳並且不擇手段的她,腦子裡只有收視率和開機率。
她提議將比厄怪誕的行為無限放大,並且慫恿高層利用「非常規手段」來增加收視率。
諷刺的是,一次次事件的升級也確實讓收視率爆增。
「我不需要告訴你們事情很糟糕,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事情很糟糕。現在是個蕭條期。每個人都失業,或者戰戰兢兢地害怕失業。這種生活似乎看不到頭。所有事情所有地方都瘋了,所以我們哪兒也去不了,我們只好坐在家裡,慢慢地坐等我們生活的世界越來越小。」
比厄的激憤言語,卻反而因「敢說真話」而成為無數處於現代性迷茫的觀眾的精神教主。
狂熱的觀眾,同他一起吶喊:「我已經完全瘋了,我再也受不了這樣了!」
從收視率下滑到被解僱再到節目熱門,他本人成為一個電視神話,他的精神世界經歷了劇烈動蕩,他開始歇斯底裡和不斷暈厥,他對著鏡頭胡言亂語。
可是最具諷刺意味的是,他越是失去理智,這個節目就越是受到美國人民的歡迎,收視率就越高。
事件逐漸走向無法掌控的方向發展……
事件最後隨著比厄在節目直播中被射殺,而落下了帷幕。
《螢光幕後》並不想諷刺電視、電影人和受電視蠱惑的大眾,而是希望通過看似荒誕的故事,來引起啟發和思考。
正如影片中所說:
「6200萬美國觀眾,因為你們當中看書的人不到3%,看報紙的不到15%,你們只關心怎樣才能從電視裡找到解脫,現在,有整整一代人,根本不知道電視外面是什麼。」
時代在變化,技術和媒介不斷發展,媒體輿論已不限於人言、書本、報紙和電視。網絡媒體、社交工具以更加寬廣的方式佔據著我們的生活。
資訊時代的到來,讓我們從電視的一代成長為網絡的一代。
人們注視手機、電腦屏幕,沉浸在虛擬的網絡中仿佛無比地忙碌,為每一場場社會事件、明星八卦耗費時間,發洩情緒,哪怕那只是一場人為的鬧劇。
這一情形跟當年的電視觀眾一模一樣,我們還能擺脫得了這張用信息編織的巨網嗎?
這,正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今天13:50電影頻道將播出《螢光幕後》,一起重新思考媒介帶給我們的影響和意義。
打開電視看電影,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