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魚》是李滄東第一部電影,拍這部電影的時候他43歲,卻拍出23歲的感覺。
電影和文學一樣,存在於個人的記憶和體驗中。不管你從何時開始這段旅程,總要從頭開始。《綠魚》就是李滄東的青春期。
每個人都有青春期,躁動與壓抑,委屈與不甘,懵懂與衝動,率真與幼稚,無知與無畏,偏狹與兇險。
就像莫東。
農村青年莫東從軍隊退役,他沒有文化,沒有特長,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能幹什麼,唯一的理想是一家人住在一起,開一家飯店。
但他實現不了,他連工作都找不到。
和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一樣,莫東充滿迷茫,卻又想擔起家庭的責任。擔子一頭輕,一頭重,是挑不起來的。
如果莫東老老實實找份工作,老老實實上班,老老實實和一個同階層的姑娘結婚生娃,大概他的一生會和他的二哥三哥一樣吧,碌碌而平淡,但起碼不會那樣死去。
可是他遇見了美愛。
列車緩緩而行,窗外飄來一條紅絲巾,覆在莫東臉上,也覆在他的命運上。
莫東看了一眼美愛,匆匆一瞥宛若驚鴻。
那一刻,那張美豔而憂傷的臉已刻入他的心裡。
莫東這個愣頭青莽撞地闖入美愛的生活和圈子,這個不屬於他世界。
美愛很美,不但人美歌甜,還有一種風塵女子的率性與憂鬱之美。
她美得像出塵的仙子,在她面前莫東就像個土包子。
可惜她是大哥的女人。
莫東被揍了幾次之後,被大哥收做小弟,從此跟在大哥身邊,好歹也算是有份工作。只是他並不知道,這種工作是要付出代價的。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像表面上那個樣子。
美愛未必像看上去那樣快樂,大哥也未必像看上去那樣威風。
大哥也有大哥的痛苦,所以經常把自己的女人鞭打得傷痕累累,甚至把她送去大哥的大哥的房間裡,還能深沉地說我是愛你的。
美愛雖然想離開大哥,可每次坐上火車走了卻又回來。她憎恨大哥將她送給別的男人,卻又無法拒絕。美愛離不開大哥給她的紙醉金迷。
美愛和大哥他們其實是同類人,他們互相依賴互相理解互相傷害互相包容。
莫東不是這樣的人。
他喜歡美愛可以為她挺胸而出擋刀子,但因為她是大哥的女人,他不敢有非分之想。對他而言,能天天看著她保護她就已足夠。
大哥認他做小弟,他就真把大哥當大哥。
所以他為大哥去殺大哥的大哥,去殺那個侮辱她的男人。
幹之前他沒想過後果,當刀子捅入胸口,鮮血噴湧而出的時候,他才感到害怕和恐懼。
他給他腦癱的哥哥打電話說:紅色的橋,綠色的魚。丟失的拖鞋,被蜜蜂叮蟄了的妹妹。大哥,你記得嗎?
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也許這是他和哥哥妹妹們從前玩耍的事情。這些記憶是他內心的溫暖,是他抵禦恐懼的火柴。
大哥殺了莫東滅口。他不敢去殺他的大哥,卻敢殺為他去殺人的小弟。在他心裡莫東大概就像一條從街上撿來的流浪狗。
莫東殺人與被滅口這一段只有十分鐘,卻把這部沉悶壓抑的電影瞬間推向高潮,讓人如同被巨錘擊中胸口,一股山一樣重的悲憤無以傾瀉。
莫東的悲劇在於,無論是喜歡美愛,還是跟大哥混黑社會,都不是他的性格和能力所能承受的。他就像一隻迷途的羔羊,走入狼窩而渾然不覺。
美麗的風塵女子就像毒品一樣讓他欲罷不能,滿口仁義的大哥讓他頂禮膜拜。這種巨大的錯位是致命的,結果他糊裡糊塗的喪了命。
所有大哥都是怕死的懦夫,不怕死的都已經死了。
莫東當然不是孤例,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像海浪拍擊巖石,前赴後繼,有人老去,也有人年輕。
年輕人進入社會猶如霧中行,社會給他們描繪藍圖,同時設置陷阱。能從迷霧中走出的,都有血染的風採。
我不知道應該怪誰,因為一代一代的人都是這樣的,就像被詛咒的宿命。
電影最後,莫東一家人如其所想,開心地住在一起,也開了飯店。
大哥帶著懷孕的美愛經過莫東家,在他家飯店吃了頓飯。
美愛認出了這是莫東的家,淚流滿面。
活著的人還是那樣,死去的人如同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