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娛樂12月7日報導 由馬曉勇編劇、李少飛執導,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宋丹丹、秦海璐特別出演,陳小藝、凌孜、尤勇智、孫浩、姬他、李傳纓、姜冠南、王一、吳曼思、王熙元、馬語濛等主演的溫暖現實主義大劇《裝臺》播出首周,央視一套收視破2%,芒果TV點擊超過1.4億,豆瓣開分8.4,知乎8.7,成績一路飄紅的背後,盡顯貼近生活、細節紮實的大劇活力。
上周,隨著劇情發展,蔡素芬吐露過往經歷,大女兒刁菊花意外懷孕,二女兒韓梅突然回家,刁順子的「不太平」生活已經初露端倪。今日,片方發布了一組「一心一意」版海報,《裝臺》這齣容納了酸甜苦辣滋味的人生大戲,也隨著新人物的上線,解鎖新的篇章。
美食方言打頭陣 真實生活後味足
「始於顏值,終於品質」可以用來形容一路追看《裝臺》的觀眾們的心路歷程。最初以為看了一部「陝西旅遊宣傳片」,緊接著又被帶進「陝西方言大講堂」,鏡頭一轉竟是滿眼美食,「舌尖上的陝西」叫人慾罷不能。《裝臺》從開播至今,收視一路走高,連續破2%,作為今年「大劇看總臺」片單作品之一,真正展現出了精品大劇的品相。
單靠「飽眼福」,自然不能長久。縱觀不同的社交媒體平臺以及視頻網站彈幕,《裝臺》被觀眾認可的關鍵還是在於真真切切寫出了市井生活的雞毛蒜皮,原汁原味的現實生活後勁足、韻味長。「沒有磨皮亮瞎眼的美顏濾鏡,也沒有高大上樣板房一樣的室內布景,一切都是接地氣的,極具生活氣息」「直接五星淚目」,一向挑剔的豆瓣網友不吝讚美,彈幕中甚至不乏忙著為劇中一黑一白兩隻小狗「保媒拉縴」的熱心網友。
根據數據顯示,《裝臺》的受眾當中,19-39歲的中青年觀眾群體佔了主流。年齡稍長的觀眾與劇中主人公們年齡相仿,愈發對刁順子、蔡素芬,疤叔、八嬸兩口子床頭打架床尾和,磕磕絆絆但也平實安穩的生活多幾分共鳴;更年輕的觀眾則是好不容易找到了「國產劇中的一股清流」,難得能有不浮誇、接地氣的劇目「能和家裡長輩一起看」。
除了蔡素芬的過往命運線索串聯至今,《裝臺》整體由無數生活的碎片、奔波討生活的小人物們組成。越是平淡無波,越見生活的真章。不論是刁家來回反覆被拆下又裝回去的門檻、小賣店門口八哥常年半躺半靠的躺椅,還是裝臺人烈日下頭髮上的汗珠和背心上的汗鹼,均向觀眾昭示著,這部劇不玩一星半點花活,打定心思要把生活中最不起眼卻最接地氣的一面展現出來。
笑對現實窘境 「裝臺人」有理想熱情
既然是還原生活,就要直面苦難。《裝臺》寫最平凡普通、靠手藝吃飯的裝臺人的生活,自然沒那麼多的高光時刻,展現在鏡頭前的,更多是窘迫甚至難堪:大雀兒摳門兒出名,難得開口請刁順子吃飯,也只捨得蹲在街邊吃麵,自己飯量大吃不飽,就用饃饃找補;接下「大活」的刁順子團隊吃住都在野外,二三十號老爺們住在同一個帳篷裡,蔡素芬跟著刁順子擠在隔間,翻身都困難;刁順子得了痔瘡,心疼錢不手術,跑到診所抹30塊錢的藥膏……
劇中人在苦難生活的壓力下灰頭土臉,但是傳遞出的精氣神又是另一番滋味。喜劇化的表現手法不僅消解了沉鬱,還是中國最普通勞動人民的精神彰顯:不沉湎於過去,總相信,只要下力幹活,日子就能一天比一天好。裝臺也有規矩,出多少力,拿多少錢,公開透明,吃飯也要AA制。雖然以刁順子為首的這一裝臺團隊,「摳門」快成了團魂,遇到大事也不含糊,刁順子自知沒讓大家拿到勞動所得,沒要自己的那份酬勞,一個「湊」字,一夥子人你一百他兩百硬是勻出了刁順子那份工錢,一個細節,就見人情味。
除此之外,《裝臺》讓觀眾看到了一群文化水平不高,但肯下力、守行規又有夢想的裝臺人。以刁順子為首的這群老爺們,雖然平日裡精明算盤打得響,但裝臺的本事不俗,關鍵時刻抱團。刁順子在裝臺現場也願聽周圍人叫一聲「刁導」,吊燈裝得漂亮也能讓眾人揚眉吐氣。或許外人眼中,他們不過是賣苦力的「工人」,在他們自己心裡,裝臺是藝術,裝臺人,也是手藝人。
隨著新人登場,刁家眼看又要硝煙四起,秦腔團的裝臺人又要忙活起來,這齣源於生活卻比真實生活更值得回味咂摸的陝味劇,還有更多層面等著觀眾發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