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找代購買了一件vintag,昨天快遞終於到了。國內買古著最先想到的包包,不過我買的其實是一件西裝外套。
今天穿著衣服在家裡得瑟。結果我媽非說那是她年輕時候的衣服。
我倆爭論了半天,最後逼得我媽翻箱倒櫃,衣服沒找到,倒是翻出不少相片。我媽說這種衣服她當時有很多,就我們小區跳廣場舞那幾個老太太,很多人年輕的時候都有。
如果說有一件比撞衫更令vintage愛好者崩潰的事情,那就是和你撞衫的人是你媽。平時長輩judge你穿著你覺得委屈,可當他們真的和你品味相投的時候,你又會開始自我懷疑了。
其實時尚風格本來就是一個循環,我媽也年輕過,沒準比我還叛逆。而且比我還好看……
考慮到我媽愛保留「破爛」的習慣,我就開始覬覦我媽的衣櫃了。她的衣櫃在我眼裡變成了充滿vintage的百寶箱。
如果你是葡萄酒愛好者,應該對「VIN」不陌生,它就是法語葡萄酒的意思。「Vintage」最早僅僅用來指高檔紅酒和老爺車。如今它在時尚圈也有了自己的意義。
vintage在中國也被稱為古著(來自日語「ふるぎ」),起源於二手市場,但是它和二手(second hand)並不能劃等號,我們說的vintage大多指的是製作精良,能體現年代風格經典款式的舊衣服。
雖然在時間上沒有明確的限制,但通常指1920年-1990年時間段內的衣服。1920年以前的衣服算是古董,一般找不到,找到也沒法穿。而少於20年的衣服無法體現不同年代的設計價值。
這也就意味著你淘來的18年的Gucci只能算是outlets的過季款,而20年前的南極人秋褲單純的只是破爛。
圖片來源:Glam.com 《100 Years of Fashion: Women》
翻衣櫃大作戰最後以失敗告終,我甚至找出了糧票和十年前的塑膠袋,就是找不到一件有模有樣的Vintage。
「媽,你照片上那些漂亮衣服呢!?」
「多少年的舊衣服了,誰還留著,早扔了。」
vintage的現狀,和國內的穿衣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用唐三彩這種墓器當裝飾,卻對別人穿過的衣服嗤之以鼻。對他們來說,二手的衣服不僅窮酸,還危險。
比如坊間瘋傳的」古著是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這個傳言一直是我的童年陰影,我腦子裡的「國外」每天都有人在街道上猝死,然後一群人蜂擁過去扒光他的衣服。
「回到家才發現衣服上有血跡,洗也洗不掉」
「買了件vintage,一插口袋發現一張遺書」
這樣的都市傳說比比皆是,甚至有人聲稱自己自從買了vintage之後能就被一個美國鬼魂纏上了,硬生生練出一口流利的英語。
上述這些都不是vintage,只不過是洋垃圾罷了。黑心商人從垃圾場、停屍房收來廉價的垃圾,偽裝成貼上古著的標籤,拿出來賣。這些洋垃圾不僅質量差,還具有衛生隱患。
洋垃圾只是極端案例,但是整個行業亂象叢生是確實存在的的。很多第一次入坑的小白都為各種各樣的坑交了學費。
vintage也有新舊之分,有潔癖的人會選擇沒有被使用過的vintage。「新」的vintage往往屬於那些有年代的奢侈品牌,質量好、價格貴,但是依然逃不過被坑的命運。
高仿的產品比比皆是。很多淘Vintage都有過這種經歷,淘到一款設計好看,有年代感的品牌Vintage,說是「鎮店之寶,全球保存下來的不過十件」,結果一條街沒逛完就找出來九件一模一樣的。
去知乎上提關於vintage的問題,十個回答裡面九個會告訴圈子裡水很深市場上有多少騙子,然後留下自己的微信號和略顯土味的照片,表示只有他能幫你拿到正品。那語氣像極了你說「打完這盤就睡」的男友。
奸商的存在抬高了vintage圈的門檻,即使是稱霸潘家園的老炮兒,也難保自己能在服裝界全身而退。
為了不交智商稅,了解vintage的人在購買的時候往往下足了功夫,料子的質量,拉鏈材質對不對,有沒有異味……六十年代之前的拉鏈只有金屬或鋁製的,七十年代以後的衣服標籤上才有「洗滌須知」,這些都是想入圈最基礎的常識。
不過真正的圈內大佬都追求大道至簡,我一個浸淫vintage圈六七年的朋友說,買來買去,最後只有一條真理,「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一般一對Vintage Chanel耳夾在2k-4k左右,而有彩色琉璃材質的Gripoix可以被炒到8k以
3000買到的裙子沒辦法讓你撿漏,但是30的毛衣你買了一定是虧的。等你買的多了,有了常去的靠譜的店家,踩坑的概率也就小了。
如果你剛入坑,既沒錢也沒人脈,記得善用某寶的掃一掃,那些吹的天花亂墜的孤品往往能在網絡上找到幾十塊錢的雙胞胎兄弟。
那些對復古風格感興趣的人更願意把錢花在一線奢侈品上,最近幾年,很多一線品牌的設計都採用了復古元素,進一步搶佔了Vintage的市場,讓它的生存更加艱難。
到底哪裡才能找到靠譜的Vintage呢?標準答案是實!體!店!
總有一些線下店才能發現的問題,比如細小的破損,無法熨燙的褶皺,有些古著甚至會在襠部和腋窩會殘留著無法洗去的汙漬和氣味。
尺寸也是個大問題,古著往往來自不同的國家,號碼標準也千差萬別,甚至同樣國家年代不同,size也會發生變化。比如美國1980年代的M號,很可能是現在的XS號。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現在是特殊時期,讓我們到哪找實體店去呢?想出國更是天方夜譚了。
這次就先推薦幾家靠譜線上店,安撫一下大家難耐的購物慾,有一些古著點老闆都會在上面進貨。
美國最大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包含時裝,鞋履,包袋,首飾甚至玩具、家具……品種齊全,價格很低,國內不少代購都會從上面進貨倒賣。
有自己的APP,IOS可以直接下載,我用起來經常刷不出圖片。網站很好用,包的展示很詳細,可以放大看細節。
TheRealReal是唯一一個號稱100%提供正品的平臺,不過最近似乎有了一些負面的聲音。如果你對自己的眼光有信心,那TheRealReal應該是最適合你的平臺。
可以直郵到香港,到大陸需要轉運。
歐洲最大的中古網站之一,基本上只賣奢侈品。有專門的vintage選項,破損什麼的都寫的非常詳細。
每個售出的商品都會先送到VC總部鑑定,確認是真貨才會發貨。對新人來說非常友好,除了貴沒其他的毛病,可還價。能直郵到中國。
衣服會標註是哪個年代的,主理人自己會上衣。不過具體上哪種衣服好像看自己心情。
喜歡日系的朋友看這裡。這家店主打上世紀50-70年代的古董連衣裙,在日本擁有極高的人氣。在澀谷有很多線下店。
主理人+買手hito人很甜美,ins有10W粉絲。
MARTE的主理人是以前GRIMOIRE的員工,人氣有超越老東家的的趨勢,在東京和大阪都有線下店。
這家店很有意思,他家衣服都是靠搶的。
最近他家的人氣vintage是個中國風,我其實不是很懂。
每個月的1號和15號兩天更新上架,而且是三天內限定購買,手慢無。最近好像販賣日期延長了,不知道是不是疫情的關係。
「你的新包是Chanel的新品,我的二手包是香奈兒女士親自設計的。」這種自豪感只有穿古著的人才會懂。以前總是嫌棄我媽東西不扔,什麼東西都要存起來當寶貝收藏著,結果現在有的東西還真是變成了寶貝。
風水輪流轉,說不定你現在的大路貨就會變成下一個20年的vintage。現在你還敢斷舍離嗎?
快來後臺po出你父母年輕時候的照片,他們年輕時候的衣服留到現在,還能被當作vintage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