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家》花媽,我媽

2020-10-12 三少
一開始看我們這一家,純粹是為了打發時間,我也是把它當成單純的搞笑劇,沒想卻看到了好多讓人感動的地方。
其實花媽作為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心裡所想,腦子裡所思考的都是怎麼把這個家打理好,怎麼儘量減少家庭的支出,怎麼讓家庭的關心更加和睦,雖然一開始是衝著花媽的搞笑去看的,卻不想看到了好多自己媽媽的影子:媽媽教訓我做事情太慢,媽媽亂撕包裝袋,媽媽辛苦地打掃卻沒有人要幫忙,甚至是媽媽為一點點小事大發脾氣也是一樣。我想,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為了一個家日日夜夜地操勞,有的時候卻得不到理解。
其實從片中不難看出在日本家庭中男權問題,花媽的辛苦老爸是可以一票否決的。
只是看多了會覺得無聊啊。 

相關焦點

  • 《我們這一家》可愛的花媽
    我喜歡花媽,花媽身上有著一位普通媽媽的特點~愛嘮叨,愛自己的孩子,有點貪小便宜~呵呵,還有很多很多。看到花媽,感到很親切,很真實~不過並不想做她的小孩,只是看到花媽會想起自己的媽媽,想起她的嘮叨,想起她愛我的點點滴滴~這些才是最溫馨的~其實也許真有這樣的一家生活在我們身邊,看著他們的幸福,想到我的家,這樣的感覺很好呀!
  • 妙趣橫生的百變花媽:新「我們這一家」特展之高雄站
    「我們這一家」今年暑假來到臺灣高雄與大家歡聚啦!「我們這一家」的創作靈感,是來自於作者Eiko Kera生活中的親情、友情和生活瑣事等集合而成。靈魂人物「花媽」,那頗具特色的「二頭身」畫風,及標準主婦個性的靈感,則來自於作者的母親。
  • 【主題展】2016年百變花媽-新我們這一家特展(高雄場)@國際美陳俱樂部
    衷心感謝~珍重再見~期待再相逢~」「我們這一家」於臺北展出大受歡迎,今年暑假即將前往高雄與大家相見歡囉!在「新我們這一家特展」中以「花媽的一天」為概念,原汁原味地建構動畫中的經典場景,結合大型角色公仔,將完整公開花媽與一家人趣味橫生的故事,不僅有好玩又好拍的互動拍照及互動體驗區,帶領觀眾走進「花媽」的一日生活,感受花媽帶來滿滿的歡樂!
  • 歡迎來到《我們這一家》,幸福快樂的一家!
    歡迎來到《我們這一家》,幸福快樂的一家"halo,你好嗎?珍重再見,期待再相逢~~~"伴隨著熟悉的主題曲旋律,你是否想起了童年裡的回憶?那就是《我們這一家》!《我們這一家》雖然是日本動漫,但是經由中國臺灣的翻譯,裡面經常出現的閩南腔聽著讓人有種特別的熟悉感。
  • 臺灣新聞臉:「花媽」當「包公」?
    「花媽」是誰?臺灣恐怕無人不知。因為造型與日本動畫《我們這一家》中的角色花媽相似,高雄市前市長陳菊在臺灣被網友封為「花媽」。她還有很多封號:「菊姐」、「南霸天」、「大姐大」……19歲高中畢業就觸摸政治的陳菊,叱吒臺灣政壇半個世紀,堪稱臺灣政壇最有權力的人之一,而圍繞她的爭議也始終不斷。
  • 我媽,親愛的...
    我媽這一身的光鮮亮麗在眾多買菜大媽中明顯是有備而來,估計再聊上幾個小時她都不會膩。終於買完菜回來,她就馬不停蹄地準備晚餐。我媽總是等所有人都齊全了才肯跟著上桌吃飯,剛出爐的最美味的都被我們搶光了,她才慢悠悠來吃我們剩下的不喜歡的。又怕浪費,非得一個個慢慢吃完,就這樣吃著吃著把自己吃胖了。
  • 專欄|生而為家人是最高的緣分——《我們這一家》
    《我的媽媽是鯰魚》B.《我的媽媽是恐龍》C.《我的媽媽是海怪》D.《我們這一家》答案:(ABC)D                       在日本知名的家庭生活題材動漫中,《我們這一家》不論在哪一方面似乎都排不上前列。
  • 【詩歌】蒲秀彪|證明我媽是我媽的不完全資料
    你如果不信 那麼,我再說說我媽的身高1.52米(年輕時,現在年老不足此高)我和我媽的長像相似(有手機照片為證),她的聲音清脆(可通電話為證)如果你依然不相信 那麼,我再給你說我媽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她種了一輩子地為人極為嚴肅,不苟言笑,從來不對我們撒謊,為了不拖累我們如今依然在老家,不願進城,自己還種地,養大量牲畜,勸都勸不住
  • 看了我媽的旅遊照:我哭了!
    看著這群擁有曼妙身姿滿懷微笑的阿姨眾網友炸鍋了「艾瑪,這不就是我的媽嗎?」於是也紛紛曬出自己媽媽的絲巾照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媽和她的倆好姐妹有多好呢?可以共用一條絲巾的那種好媽:「你快拍啊,跳半天老累了」 來吧來吧相約樹下讓我們張開雙臂擁抱大自然這,就是我媽
  • 《我們這一家》中的可愛角色你知道嗎?
    《我們這一家》中的可愛角色你知道嗎?《我們這一家》是日本一部以小家庭成員為中心,表現出日常生活中所發生大小事為題材的漫畫與動畫作品。下面我們來看一看主要人物吧。立花翠立花家的媽媽立花翠是《我們這一家》人物。立花家的媽媽,出身於九州大分縣。
  • 我媽給我生了個兒子
    爸爸也很開心,說我們家終於有後了,戶口本可以傳下去了,滿屋子笑聲,就我一個人愣在那,「爸爸,我都十六了,你咋才有後」?  小明半歲的時候,我剛好初中畢業,沒有考上重點中學。 爸爸說,別讀書了,都讀傻了,考不上重點高中,好大學就沒戲,讀了也是瞎耽誤功夫,不讀書跟著老爸賺錢去。
  • 花2000買了一件vintage,我和我媽撞衫了
    國內買古著最先想到的包包,不過我買的其實是一件西裝外套。今天穿著衣服在家裡得瑟。結果我媽非說那是她年輕時候的衣服。 我倆爭論了半天,最後逼得我媽翻箱倒櫃,衣服沒找到,倒是翻出不少相片。我媽說這種衣服她當時有很多,就我們小區跳廣場舞那幾個老太太,很多人年輕的時候都有。
  • 我媽來了
    不過兔子不流口水,我媽有時要流口水,可誰也攔不住她笑,笑得上氣不接下氣,笑完之後要說一句,要是有啥藥,把我的笑給治了就好了。我說,你只管笑,比哭好!我媽第一次中風初愈,坐在老家門口。我媽自從中風之後,就愛笑。我說,媽,你笑啥咧?我媽說,想著有一回下雪咱屋一隻雞摔了一跤,爬起來,一拐一拐地跑了……話音未落,又笑起來。
  • 「媽我眼鏡呢?媽我襪子呢?爸爸爸,我媽呢!」「看著媽媽的白頭髮...
    大型找媽媽現場早晨起床「媽,我衣服呢,衣櫃裡沒有啊」「我給你找到了怎麼算?」「肯定沒有!」...「我把你腦袋擰下來,不在這!」我忍住了不吃晚飯,我媽忍不住要吃宵夜我們最後選擇了不吃晚飯減肥然後叫了燒烤增肥網友告訴點娘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媽「媽媽不是萬能的,她只會做你媽媽」結果是來炫夫的
  • 爸媽給我姐10萬買車,如今老婆讓我媽每月給三千還房貸,我媽拒絕
    我和老婆是高中同學,結婚五年,如今女兒上幼兒園,一家三口日子過得還算湊合。婚後我和老婆雖說偶爾有點矛盾,但從來都是第一天吵架,第二天和好。可最近因為我姐,家裡鬧翻了天。記得結婚第二年,小舅子想買車跑貨運,當時他手裡錢不夠,想找我們借錢,可那時候我們也沒錢,也是老婆找爸媽借5萬,結果爸媽只借了1萬。隨後不到兩個月,我姐,姐夫找爸媽借了8萬做生意。老婆知道後對我爸媽更有意見了,我覺得我爸媽夠可以了,因為那一萬我爸媽到現在都沒讓我小舅子還。
  • 我媽的閨蜜把兒子介紹給我,又拆散我們,到底有什麼仇?
    因為養狗,兩人的關係越走越近,說到各自兒女,都有了結親家的念頭。 那是三年前,陳亮被公司外派到新加坡工作。陳媽覺得我條件不錯,極力撮合我們,先是打視頻電話介紹我們認識,然後又讓陳亮加我微信。 陳媽還拿我的生辰八字去找人測算,說我們是天生一對。
  • 【強烈推薦】《我們這一家》!臺灣腔的普通魅力
    (建議直接劃到最下面閱讀原文(⊙o⊙)看~視~頻)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部2002年在日本播出的動畫片《我們這一家》。每集兩個故事,18分鐘左右。期待再相逢」劇情簡介:「我們這一家」日文原名叫《あたしンち》自1994年起於日本讀賣新聞連載至今,為頗受好評的短篇四格連環親子漫畫,單行本1至8集至今總銷量突破550萬冊,並且榮獲1996年日本「文春漫畫賞」獎項!《我們這一家》電視動畫版於2002年4月開始在朝日電視臺系列部份成員電視臺播放。
  • 連載|綠茶妖精花了我媽的血汗錢
    馮夏阿姨目光閃爍,含糊其辭:「沒……我不知道這個女人,你媽應該也不知道,沒聽她說過!」 陳妍不依不饒:「媽媽去世那天,你跟我爸爸的談話我都聽到了……媽媽那段時間很反常,她是不是知道我爸在外面有情人?」
  • 我是程又一,來講前妻和我媽的那些糾葛
    家裡就我一個兒子,我也知道父母的軟肋,我威脅說如果再不同意,就離開深圳,和胡菲回她們老家,我媽害怕了,不得不答應了我們的婚事。  但她提出一個要求:婚事,要按她的意思操辦,胡菲嫁來我家,必須聽她這個婆婆的,她作為一家之主的地位,旁人不可動搖。  我結婚心切,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 你們看完《囧媽》,談論怎麼教育孩子,我只想帶我媽做熱氣球
    《囧媽》的上映,可謂一波三折。先是宣布提檔,後又撤檔。今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超出大多數人預期,7部賀歲檔全部撤檔,正當全國人民苦於沒有賀歲電影觀看之時,徐崢團隊和頭條達成合作意向,《囧媽》作為首部在網絡首播的賀歲電影,真可謂是開了先河。特事特辦,利益集團當然不肯罷休,但是我對此舉是雙手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