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唱過的年代

2021-01-18 華聲在線

肖歡

還記得兒時唱的歌謠嗎:我們窩在媽媽溫暖的懷抱裡,伴著搖籃曲入睡;我們坐在院子裡的葡萄架下,聽奶奶講過去的故事;我們吹起小螺號,懷著種太陽的夢想一天天長大……

不同年代,不同兒歌。

「60後」:《一分錢》《小鴨子》《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一代人的童年在上世紀70年代。這是一個「玩具不多,但遊戲豐富」的年代,彈玻璃球、跳格子、跳皮筋、滾鐵環等等,說起這些遊戲,很多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都不會陌生,因為這些遊戲陪伴著他們成長,給了他們很多樂趣和美好的回憶。《一分錢》《小鴨子》都是著名兒歌創作者潘振聲的作品,他曾說過:「《一分錢》超過《賣報歌》。」確實,這兩首兒歌在當時的傳唱程度比之今日流行歌曲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當年的孩子就是這樣快樂地學會了拾金不昧的良好品德。那時候不管學校搞什麼活動,《讓我們蕩起雙槳》都是必唱的歌曲。

「70後」:《小燕子》《葫蘆娃》《藍精靈》。改革開放的春風在上世紀80年代吹滿祖國大地,那時候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70年代出生的人的童年,大多在這個時間段裡。在這個年代,一到「六一」兒童節,大多數學校和幼兒園都會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組織孩子們開聯歡會,能參與表演的孩子特別興奮,老早就惦記著表演節目的事情,不厭其煩地跟父母說起排練的趣事,一遍又一遍重複練習著要演唱的兒歌。那時候除了老師教的《小燕子》《上學歌》《春天在哪裡》,就是電視裡動畫片的歌《葫蘆娃》《黑貓警長》《藍精靈》等,特點是旋律更多變化,感情更富有色彩。主要以影視作品主題歌和外來作品為主。

「80後」:《魯冰花》《世上只有媽媽好》《雪絨花》。上世紀80年代初出生的人現在都參加工作了。這代孩子是幸運的一代,他們的童年基本上在上世紀90年代,親身體驗了許多新鮮事物。在他們的記憶裡,除了流傳下來的兒歌,也開始逐漸接觸流行歌曲。「那時候老師最愛教的歌曲就是《世上只有媽媽好》,記得有一次回家後,我就按照老師教過的,給媽媽打了一盆洗腳水,然後邊唱這首歌,邊給媽媽洗腳,把我媽感動得哭了。」微信朋友圈裡,30歲的小程說。

「90後」:各種流行歌曲。在上世紀90年代出生的孩子,童年幾乎都在新世紀裡度過。這時期的兒歌卻沒有新的突破。「90後」唐睿似乎只記得《兩隻老虎》《世上只有媽媽好》,他說,這些流傳下來的老兒歌欠缺新意,旋律也很平淡,沒有跌宕起伏,很容易讓孩子們「審美疲勞」。在新兒歌缺乏的情況下,孩子們更願意去親近旋律激昂、歌詞前衛的流行歌曲,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各種流行歌上面,許多港臺歌手的歌如雨後春筍般流行在大陸地區。唐睿說:「當年最喜歡就是《小虎隊》的歌,他們的《蝴蝶飛呀》《水手》等許多經典歌曲,歌詞早已耳熟於心,直到現在都還記得非常清楚。」

「00後」:金鷹卡通衛視《中國新聲代》是一檔面向14歲以下兒童的音樂類節目,導演組趕赴十幾個城市,海選的結果卻出乎意料。該節目總導演陳剛說:「很多小學生都喜歡《愛情買賣》《high歌》這樣的成人化歌曲,鳳凰傳奇、許嵩等的歌曲點唱率很高,甚至有近百名孩子組團合唱熱播電視劇主題曲《逍遙》。孩子們唱得很認真,但除了這些流行歌曲,他們自己的歌去哪兒了呢?」

《中國新聲代》到目前已經做到了第五季,旨在通過節目徵集、推廣屬於孩子們的歌曲。不過,想讓一代孩子唱屬於他們的歌,一個電視節目的力量遠遠不夠,需要全社會一齊努力。

相關焦點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過的兒歌【C+音享|一章】
    第一期「C+音享」給大家帶來的是《那些年,我們一起唱過的兒歌》,希望女兒在輕快悅耳的旋律中感受愛與快樂,領悟善與美,在積極向上的歌詞中學習做人的道理,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同時,也祝各位大小朋友,六一節快樂!
  • 桂花苑 | 難忘小時候的兒歌
    桂花苑 | 難忘小時候的兒歌 2020-06-27 0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31部50-80年代兒童電影,326首經典兒歌,快收藏!
    從50年代算起,建國70年裡我國電影工作者共創作了近千部兒童電影。即使放在世界範圍,這都是驚人的歷史成就。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了一批相當優秀或影響巨大的兒童電影作品,成為當時以至當今中國兒童電影中過目不忘的、膾炙人口的經典。
  • 唱哭幾代人的童謠輸給了歲月,兒歌如何跟上時代步伐?
    一轉眼,過了中秋,眼看著馬上就到了國慶,她逗弄著懷裡的外孫女,笑著說,「70年一晃就過去了,她爸爸小時候也是我這樣唱著歌哄睡的,後來哄她叔叔、堂哥、堂姐,要說起這麼多年來唱過的兒歌,那可真是數不清了……」 兒歌唱過的年代 「50」後的童年分享著新中國成立後的喜悅
  • 唱哭幾代人的童謠輸給了歲月 兒歌如何跟上時代步伐?
    一轉眼,過了中秋,眼看著馬上就到了國慶,她逗弄著懷裡的外孫女,笑著說,「70年一晃就過去了,她爸爸小時候也是我這樣唱著歌哄睡的,後來哄她叔叔、堂哥、堂姐,要說起這麼多年來唱過的兒歌,那可真是數不清了……」兒歌唱過的年代「50」後的童年分享著新中國成立後的喜悅,這是一個「玩具不多,但兒歌豐富」的年代。
  • 231部50-80年代兒童電影,還送326首經典兒歌,重溫精彩童年!
    每當聽著這些兒歌,不管年齡多大,都會被喚醒童心,無限回味那個美好的年華。 上世紀50年代的兒歌歌頌毛主席,歌頌共產黨,歌頌解放軍,歌頌新時代兒童生活狀況.上世紀60年代,兒歌在建國初期形成的基本風格上,更加注重兒童的思想道德建設以及志向培養。《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學習雷鋒好榜樣》、《一分錢》等曲目,成為兒童歌曲中久唱不衰的經典! 到了70年代,《我愛北京天安門》、《閃閃的紅星》等歌曲激動人心,《七色光之歌》《種太陽》《採蘑菇的小姑娘》等反應了兒童日常生活的歌曲,令人嚮往!
  • 那小時候唱過的兒歌,你還記得多少
    到了新世紀,兒童學齡的提早,普通話的覆蓋與衝擊。兒歌多為方言,又顯低俗,為今人所不傳,必將淡忘於世,方執筆記之。有小孩纏著大人教兒歌的,大人便找些有戲謔性。「我教你歌,彎彎犁轅要你拖,山頭青草要你七(吃),牛欄裡黑屎要你窩(屙)。」「我教你歌,我教你轉,我教你在蹲缸(廁所)撈掛麵。人家撈家去興麥,你撈家去過節。
  • 今天是世界兒歌日 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兒歌
    不同年代 不同兒歌60後: 《一分錢》《小鴨子》《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一代人的童年在上世紀70年代。這是一個「玩具不多,但遊戲豐富」的年代,彈玻璃球、跳格子、跳皮筋、滾鐵環等等,說起這些遊戲,很多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都不會陌生,因為這些遊戲陪伴著他們成長,給了他們很多樂趣和美好的回憶。
  • 我們研究了100首兒歌,全程高能,原來有這麼多牛人!
    然而在我們這份百大兒歌的榜單中,《採蘑菇的小姑娘》絕對算是年輕的作品:至少半數以上的經典兒歌創作於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上世紀50年代如果以10年為一個單位,上世紀50年代稱得上是中國兒歌的黃金時代,大師級的詞曲作者也層出不窮。
  • 唱傳統兒歌有利也有弊,新時代兒歌需精簡、創新、傳遞正能量
    活動以通過打造新時代兒歌的形式,留下屬於這個時代的兒歌印記,同時激勵孩子們健康成長,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懷。活動結束後,本次活動音樂總監王賢宇接受了未來網(教育公眾號:newsk618)記者的專訪。音樂製作人、詞作家王賢宇。
  • 兒歌竟然漲價了
    近期有網友爆料:兒歌漲價了!伴隨我們童年的兒歌《一分錢》被改成~《一元錢》#兒歌漲價?#網友曬圖爆料:兒歌漲價了!伴隨我們童年的經典兒歌《一分錢》被改成《一元錢》!「我在馬路邊撿到~」,這「一元錢」好像怎麼唱都不對的亞子與時俱進也好,小朋友不認識一分錢也好。
  • 太陽當空照我要炸學校,幼時兒歌成真,爆炸專業學生「夢想成真」
    -01-31 19:52:20 來源: 俊季旅遊講解 舉報   小時候我們總有各種各樣的兒歌
  • 50年代十首經典兒歌童謠 第八首 第九首一直被孩子們所喜愛
    新中國成立初期,是兒歌童謠創作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湧現出大量的反映著這個時代兒童生活的兒歌童謠,有歌頌毛主席,歌頌共產黨,歌頌解放軍,歌頌土地改革,歌頌中蘇友誼,也有反映著那個時代的兒童日常生活的。1956年六一兒童節,王路創作這首兒歌並在《長江文藝》上發表。1957年,作曲家王雲階將兒歌略作改動後,譜曲改編成電影《護士日記》插曲。此後,這首《小燕子》便傳唱大江南北。兒歌兩段,以「小燕子,穿花衣」和「小燕子,告訴你」領句,一問一答,充滿了童真童趣。三、《上學歌》詞/石順義 曲/段福培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
  • 上世紀70年代九首經典兒歌童謠 一首媽媽的吻感動無數人
    上個世紀70年代,兒童歌謠分為兩個階段,1976年前,主要傳唱的是紅色電影上的兒歌類型的歌曲,1976年後,兒童歌謠迎來了第二個春天,反映兒童日常生活歌曲、如《七色光之歌》《種太陽》《採蘑菇的小姑娘》等優質的兒歌童謠相繼推出。1、《我愛北京天安門》 詞/金果臨曲/金月苓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引我們向前進。
  • 與眾不同的卡通兒歌:「千年女王」
    與別不同的卡通兒歌《千年女王》陪著每一個孩童成長的除了卡通動畫、玩具模型外,相信兒歌是兒童成長時另一必備良伴。八十年代可說是兒歌的輝煌期,不論是作曲、填詞還是主唱的都有一定的水準。當中,鄭國江先生填詞的兒歌更是膾炙人口,為當時兒童所喜愛,時至今日仍為人所記,成為一代的集體回憶,而其兒歌的時代感亦不遜色。
  • 瑞典近百名學生齊唱《學貓叫》,楊坤:這種兒歌我寫不出來
    《學貓叫》的火熱到了就連一些一線明星都唱過或者跳過《學貓叫》,連周杰倫都沒能逃過被粉絲點唱這首歌的命運,像這種歌詞簡單、朗朗上口的歌,人們一般稱之為口水歌,很多人都覺得《學貓叫》不僅僅是一首口水歌,它還更像是一首兒歌。
  • 孩子愛唱《小蘋果》 我們的兒歌去哪了?
    還有兩成人認為,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愛新鮮,希望兒歌也能與時俱進,創作一些帶有流行音樂風格的歌曲。       回憶:不同年代記憶中的兒歌       在成人化歌曲日益充斥兒童世界時,那些曾經記憶中的兒歌你還記得嗎?來聽聽不同年代的人們的訴說,能否喚起你的回憶?
  • 上世紀80年代十首經典兒歌童謠 動畫片主題曲校園歌曲受歡迎
    上世紀80年代,堪稱兒歌的繁榮期,兒歌在注重情感、童稚的同時,融入趣味與知識性,80年代中後期,隨著電視進入普通家庭,影視作品如外來動畫片主題曲、臺灣校園歌曲等成為孩子們追捧的兒歌。1、《小螺號》詞曲/付林小螺號,嘀嘀嘀吹,海鷗聽了展翅飛。小螺號,嘀嘀嘀吹,浪花聽了笑微微。
  • 香港兒歌之父韋然:粵語童謠要維權
    香港「神曲」、粵語兒歌《小明上廣州》自去年12月誕生至今,熱度仍在持續。最初被網友上傳至YouTube不足一周,就創下六十多萬的高點擊率,之後掀起惡搞狂潮,並衍生出各樣版本。歌曲唱至街知巷聞,更掀起一陣「論小明」熱潮,連香港特首曾蔭權在「香港青年領袖論壇2011」開場致辭中也不忘以該首兒歌作為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