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蘿蔔快了不洗泥」的 「一些龍頭房企」該醒醒了。
◎ 鄭汴樓市出品人 陶朱公
前段時間,住建部轉載了部長王蒙徽撰寫的《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解讀文章。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王小嬙認為:這篇文章將住房制度與城市更新掛鈎,對「完善住房制度」進行深度探索。這篇文章被解讀為高層管理者,對未來住房制度的「頂層設計」。
具體來說,這個「完善住房制度」的頂層設計,講了六個方面:一個錨定;兩個機制;一個保障體系;一個制度;一個提升。
1
一個錨定的「錨」,大家已熟悉:房住不炒。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為什麼要錨定房住不炒呢?文章給出的答案和理由就是,要著力解決住房結構性供給不足,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通過「基本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達到「推動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這一目的。
兩個機制,其一為「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的長效機制」。這個機制的目的,是要「著力穩地從、穩房價、穩預期」。
相關的管理方法為:因城施策,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全面開展房地產市場調控評價考核。包括健全政策協同機制、省部市聯動機制、監測預警機制、市場監管機制、輿論引導機制和建立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其二為「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相關的管理辦法為:以住房需求為導向配置土地資源,增加住房建設用地供給,優化住房供應結構。深化土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以需求定供給、以效益定供給的城市建設用地供應機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與房地產市場息息相關,土地的合理化供應能促進住房市場的平穩。此外,以住房需求配置土地資源,可以很大程度上釋放土地效益,避免土地浪費。
一個保障體系,是指「完善住房保障體系」。這個保障體系,有「三駕馬車」: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
通過城鎮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來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應。以解決新市民住房困難為出發點,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小戶型、低租金的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
2
由於城鎮棚戶區及一些老舊小區聚集在城中心,對其進行改造後不僅提升城市面貌,還加大了城區的保障房供應,能更好解決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
此外,我國的租賃市場並不成熟,租賃市場亂象多,監管不嚴格,制度不健全,但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仍大力推進租賃市場的發展。由此可見,未來的租賃市場規範性更足,如長租公寓政策將會更加完善,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或成趨勢。
一個制度,就是「改革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該制度的目標,是「擴大繳存範圍,覆蓋新市民群體」。具體施行方式是:優化使用政策,為發展租賃住房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供資金支持。配套措施是:進一步加強住房公積金管理信息化建設,提高監管服務水平。
住房公積金,曾掀起一波取消波瀾。本次完善住房制度中提出擴大繳存範圍,覆蓋新市民群體,這表明:短期內,公積金不會被取消。
3
一個提升,是「提升住房品質」。一段時間以來,房地產市場持續突出的茅盾,就是高周轉與低品質之間的茅盾。
文章說,近幾年,隨著房企高周轉的戰略目標,頻頻出現房屋質量問題,購房者維權的現象。還劃了個重點:其中不乏一些龍頭房企。
如何提升?文章也給出了標準和目標:完善住房建設標準規範;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提高住房設計和建造水平;建設功能完善、綠色宜居、健康安全的高品質住房。從而達成「不斷改善人民群眾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的目標。
抨擊高周轉,扶起高品質。本次明確提出加強住房品質、加強質量安全、改善住房條件,「蘿蔔快了不洗泥」的 「一些龍頭房企」該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