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審判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提供高質量司法服務與保障

2020-12-23 南方新聞網

從2013年的18.8萬件,到2020年預計突破70萬件,近年來深圳法院受理的案件大幅增長,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日益增加。

民有所求,我有所應。深圳法院在案件大幅增長的背景下,積極探索緩解司法供需矛盾的新路徑,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提升審判質量和審判效率,提高深圳法院審判質效水平。

如今,《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出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印發,深圳法院將加快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為先行示範區建設和綜合改革試點提供高質量司法服務與保障。

背景人民群眾司法需求日益增長

今年是深圳法院「審判質量全面提升年」,在全市兩級法院開展了「審判質量提升年」活動,穩步提升深圳法院審判質效,以滿足人民之需、法院之需、時代之需。

近年來,深圳法院受理案件大幅增長,2013年全市法院受理各類案件18.8萬件,2019年增加到59.9萬件,2020年預計突破70萬件。

在受理案件保持年均20%增幅的情況下,深圳法院在審判領域的新情況也層出不窮。例如,南山法院辦理了全國首例涉微信截圖生成軟體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

快速增長的司法案件背後,反映出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越來越多,對司法效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深圳中院審管辦法官助理李金洋認為,訴訟當事人希望案件在審理過程中體現公平公正,在此基礎上案件能夠快速審結。提升審判質效,就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

公正與效率是法院工作的兩大追求,司法公正更是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生命線。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就是提升審判質效,這也是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需要。

去年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出臺,提出建設法治城市示範,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對深圳法院司法公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圳法院必須通過審判質量的全面提升,來服務和保障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

舉措在全國率先高質量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

重擔在肩,唯有奮勇前行。面對日益增長的訴訟案件,深圳法院在切實提升案件質量的同時,採取多項措施,切實提升審判質效。

在提升審判質量方面,深圳法院將今年確定為全市法院「審判質量全面提升年」,明確了40項工作任務,著力建構新型審判管理監督機制。通過多措並舉的方式,有效提升案件審判質量。

為了規範法官自由裁量權,深圳法院完善了法律適用統一機制。如制定常見類案審理要點和裁判標準、豐富完善疑難複雜案件裁判指引;建立本院生效裁判文書法律適用分歧解決機制,統一全市法院司法裁判標準。

積極開展案件質量評查,切實加強案件質量管理也是一大重要舉措。深圳中院審管辦法官助理李桂紅介紹,深圳法院開展了對民間借貸、虛假訴訟等常規類案的重點評查,對可能出現較大司法責任風險的民間借貸、虛假訴訟類案件進行重點評查。同時,對省院發回、改判案件也重點開展案件評查,進一步提升深圳法院案件審判質量。

為有效提升審判效率,2016年以來深圳法院在全國率先系統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通過優化資源配置,重整案件流程的方式提升審判效率。

一是建機制。將一審和二審案件,區分為簡單、普通、複雜案件三個類別,分別交由速裁法官、業務庭普通法官、院庭長審理,實行「簡案快審、普案細審、繁案精審」。二是定標準,採取「案由+要素」的方式自動識別分案,由系統自動識別、分案,市中級法院的二審民商事案件識別率超過90%。三是提水平,全市兩級法院積極爭取設立了專門的速裁庭或速裁中心,並積極組建速裁團隊,有效提升了速裁案件審理專業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法院還以技術賦能審判質量提升,通過將傳統立案、開庭、合議、裁判、歸檔環節進一步細化為24個關鍵流程節點,明確30項審判質量評估指標,在立案流程中嵌入17小類監督事項的標識模塊,推進審判監督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成效當事人催促快辦等投訴明顯減少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深圳法院的審判效率明顯加快、審判質量明顯提升。

2013年深圳法院法官人均辦案158件,2019年達到492件。人均辦案量提升的背後,是審判效率提高。

近年來,深圳法院民事速裁案件平均結案周期不超過45天,刑事速裁案件平均結案周期約10天,快執案件不超過50天。通過「簡單快辦」,當事人迅速拿到裁判結果,催促快辦等投訴明顯減少,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普遍提升。

深圳法院審判質量的提升也很明顯,辦案精品更是明顯增多。2020年,深圳法院21個案例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案例,17個案例被評為省部級優秀案例,其中1個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4個案例入選服務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典型案例,2個案例被為服務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典型案例。

前不久,《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出爐,多項工作都涉及到深圳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印發,支持深圳法院根據授權開展試點試驗示範。深圳中院相關負責人稱,將積極推進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提升深圳法院審判質效,將深圳法院建成司法公信力、法治競爭力、改革創新力、國際影響力卓著的先行示範法院。

●撰文:蘇國銳

相關焦點

  • 中共中央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決定全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國家統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 包頭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實施...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優化營商環境和對內蒙古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作為人民法院服務大局的重要抓手,為進一步優化我市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2.準確理解和把握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總體要求。
  •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範性、協調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
  • 田禾:以網際網路司法公開為支點 推進網絡社會治理現代化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就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重大部署。近年來,在最高人民法院強力推進下,先後建成司法公開四大平臺,有力促進司法公正,提高了司法公信力,為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助推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 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知識創新服務論壇在南寧召開
    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知識創新服務論壇」現場 主辦方/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武勇 通訊員 莫玉婷)10月2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與中國知網聯合主辦的「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知識創新服務論壇」在南寧成功舉辦。
  • 新北法院:為長江大保護提供強有力司法保障
    中國常州網訊 12月18日上午,市中院、新北法院聯合組織召開「充分發揮審判職能 為長江大保護提供強有力司法保障」新聞發布會。新北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吳媛作新北法院長江大保護工作情況通報。執行局局長鄒科琦現場發布了相關案例。
  • 定遠法院:四舉措全力推進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定遠法院:四舉措全力推進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2020-09-15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加快構建新時代廣東監獄制度體系 推進監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專門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提出與時俱進完善和發展的前進方向和工作要求,部署了推進位度建設的重大任務和舉措。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
  • 最高法四巡召開巡迴區刑事行政審判座談會
    本報訊 5月18日和20日,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迴法庭以視頻形式分別召開巡迴區刑事審判、行政審判座談會,全面總結2019年以來刑事和行政審判工作情況,分析當前審判態勢,進一步統一裁判思路,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 湖南高院為湖南打造科技創新高地提供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
    三湘都市報12月23日訊(記者 虢燦 實習生 凌玉霞 通訊員 李果)近日,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為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程序保障、準確適用侵權損害賠償方式、充分適用訴訟證據原則、大力推進審判方式改革
  •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二論貫徹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光明日報評論員在日前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 武漢理工大學舉行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集中培訓
    信思金在致辭中指出,十九屆四中和五中全會關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精神,為「十四五」時期高等學校提升科學決策水平、推進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要求全校黨員幹部要按照學校制定的《關於加快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意見》,謀劃並落實「十四五」時期、乃至二〇三五年以前學校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任務
  • 李立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
    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電(劉緒堯)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李立國表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十四五」乃至一個更長時期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最新要求,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從四個方面著手。  第一,要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
  • 最高法院第三巡迴法庭來嘉善調研指導司法服務保障一體化示範區建設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為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10月27日,根據最高法院黨組要求和周強院長指示,由最高法院第三巡迴法庭分黨組副書記
  • 巡迴審判:打通司法正義的「最後一公裡」
    對於巡迴審判這一制度的優劣和發展前景,不能只算「經濟帳」,更重要的是要算「政治帳」。要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角度來觀察和理解這一問題。開展巡迴審判、「送法下鄉」,可不僅僅是解決幾個具體糾紛的問題,而是通過對社會各領域各方面的具體案件進行公正裁判,向國家政權各機關和社會各領域各方面輸送可以看得見的公平和正義。
  • 信息化、智能化推進監獄治理現代化實現路徑的思考
    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強數據有序共享,依法保護個人信息。」這是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的明確要求,為進一步完善信息化、智能化推進監獄治理現代化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現代化水平提供了根本遵循。
  • 品質鼓檢 | 「強化智慧財產權專業化司法保護 服務保障經濟高質量...
    強化智慧財產權專業化司法保護 服務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福州召開。此次研討會的召開,將揭開福州檢察機關打造智慧財產權專業化司法保護,服務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未來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中更好地提供檢察智慧、奉獻檢察力量,切實提高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質量,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希望大家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分享自己的思考,與在座的學術大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為智慧財產權檢察工作專業化提供有益借鑑。
  • 「大檢察官說」朱玉:堅持「兩聚焦一結合」服務保障甘肅高質量發展
    聚焦中心大局,紮實做好「六項重點工作」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吹響了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號角。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只有站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找準自身定位,強化責任意識,聚焦中心大局,提供服務保障,才能更好地體現檢察擔當、檢察作為。就甘肅而言,全省中心大局工作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必須作為檢察履職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點。一是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
  • 重慶高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中偉來院調研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和...
    10月27日,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中偉一行來到重慶江北法院調研指導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等工作,實地參觀綜合審判大樓訴訟服務中心、科技法庭、集控中心、訴調速裁中心(多元化解中心)等區域。
  • 「故事」福州閩侯:司法服務保障福州西新城荊甘一體化戰略(914)
    荊甘一體化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閩侯法院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不斷深化「府院聯動,訴源治理」工作機制,發揮行政機關的組織優勢和法院的專業優勢,推進司法和行政的良性互動、分工協作,推動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的共同提高,更及時有效地保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形成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合力,推進法治國家、